簡單來說,我們的牙齒用一個詞來形容很合適,那就是「外硬內軟」,其中牙神經掌管牙齒的痛覺,血管淋巴管為牙齒提供營養。
牙髓處於牙齒硬組織中,一旦牙髓發生炎症,根管內的壓力陡增,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人就會感受到難以承受的疼痛。
這時候想通過藥物等手段使炎症消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為了減輕患者的症狀,同時將病變牙髓清理乾淨,防止感染進一步發展,那就需要拔除牙髓神經,進行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是目前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最常用的手段,它通過清除根管內的炎症牙髓和壞死物質,並進行適當消毒,充填根管,以達到控制感染、修復缺損、防止發生根尖周病變或促進根尖周病變的癒合的目的。同時還避免了拔牙,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我們的自然牙,制止牙疼。
▲這就是「殺神經」,拔出來的牙髓
蛀牙壞到牙齒內部,牙髓或細菌感染引起了急/慢性牙髓炎;
牙髓由於長期刺激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死髓牙;
意外磕碰、外傷,導致牙根尖血管斷裂引起牙神經暴露。
術前拍攝X線片
揭開髓腔
確定根管工作長度
根管預備
根管衝洗、消毒
根管充填
根管打樁
完成牙體修復
最後給牙齒做一個全瓷/烤瓷牙冠,起到保護作用,同時也解決了牙齒顏色灰暗的問題,更加美觀。
事實上在根管治療之前,由於牙齒的疾病(如嚴重齲病),牙齒的硬組織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被破壞,而在根管治療的過程中也會去除一部分牙體硬組織。
再加上根管治療後,沒有牙髓提供營養的牙齒會變暗、變脆,剩餘的牙冠部分很容易折斷劈裂,導致牙齒使用壽命減少。
很多患者往往會想要保留牙神經,但是有時候這樣的期望並不能得到滿足。因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是保留牙神經還是抽掉牙神經。
如果病變累及到牙神經,不抽牙神經,治療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可能短期內解決了患者的問題,但是長遠效果來看,隨著感染的進展,病變可能會逐漸累及根尖周和牙周組織,反而加重病情,最終還是要抽出牙神經。
所以,當遇上要不要抽牙神經這件事時,你可以向醫生表達的自己想法,但也一定要聽取醫生的建議。
說到最後,嚴重的牙齒問題都是由很小的問題衍變而成,每一次病情的發展都留給我們充足的治療機會,只是被我們的僥倖心理「敷衍」過去而已,請記住:莫等牙齒掉光,空悲切!
本文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