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礦山社區手工製作培養少兒環保意識

2020-12-19 宿遷網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李樹生)為增強青少年環保意識,讓他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懂得愛護環境、低碳生活,不斷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11月20日下午,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攜手共建單位——宿城區婦聯,在社區文化活動室開展「文明創建有你有我,勤儉節約變廢為寶」手工活動,轄區內30餘組家庭參加此次活動。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進行環保手工小製作,大家注意顏料不要沾到衣服上或者臉上,製作的時候細心一點;在使用畫筆的時候要輕拿輕放,不要亂扔。大家說好不好呀?」活動開始前,指導老師把廢舊啤酒瓶、剪刀、顏料等材料準備好,並且叮囑小朋友們手工製作中的注意事項,小朋友們在齊聲肯定中開始了製作。

首先是標籤塗畫。小朋友們把玻璃瓶上的標籤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有的塗紅色、有的塗黃色、有的塗藍色,一個個都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非常認真投入到手工作品的製作,很快就製作好了。

隨後是自由插花。在塗好晾乾標籤後,大家開始進入插花環節。「把花徑多餘的部分剪掉,預留和瓶子差不多的高度;把多餘的葉子修剪一下,小朋友們可以自己試一下。」「老師,是不是把大葉子剪掉?」「老師,我這個花枝怎麼剪不動?」「老師,剪這個長度可以嗎?」指導老師為小朋友們演示著如何修剪花枝,小朋友們一邊認真製作,一邊踴躍詢問著,活動現場熱鬧非凡。

最後是瓶身DIY。小朋友們自己作畫,在瓶身空白處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小朋友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製作出絢麗多彩、五顏六色的花瓶,個個激動不已。

「今天通過環保小製作活動,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而且能夠讓他們在體驗手工製作過程中加深對回收利用的理解,激發青少年熱愛科學、樂於創造的熱情。」礦山社區幹部張先生說道。

相關焦點

  • 非遺文化進社區 宿遷40多名少兒感受泥塑製作魅力
    11月15日下午,在宿遷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張凡小朋友拿著自己做的泥塑作品很開心。泥塑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鮮活的泥塑作品反映著勞動人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審美情趣,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為了讓社區未成年人能夠了解「泥塑」這門傳統民間藝術,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特別聘請了宿遷「郝氏泥塑」傳承人郝鈞的學生陳琳為礦山社區「我家學堂」首席講師,定期走進礦山社區,為社區未成年人講授泥塑的製作方法,傳承非遺技藝文化。
  • 金林社區開展綠色環保手工皂活動
    商會界訊(文/圖 何怡蒙)為了豐富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培養居民的創造意識和環保理念,提升社區居民的動手和審美能力,倡導一種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10月18號上午9:30在鄭州市未來路街道金林社區兒童之家開展了環保手工皂活動。
  • 自編培訓教材 廢物製作飾品 宿遷環保志願者送主題宣傳進校園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同學們請看,這是我們用廢舊電路板拼製成的西部黑犀牛圖案……」11月1日上午,市環保協會組織「校園環保小衛士訓練營」志願者,分赴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南師附中宿遷分校等校區,開展「珍惜自然生態」主題環境宣傳系列活動。
  • 金水區科技社區開展「綠色環保,『皂』就美好生活」手工皂製作活動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業餘生活,滿足居民文化需求,提倡環保的生活理念,金水區經八路街道辦事處科技社區組織轄區居民在花園路60號院網格黨群活動室開展「綠色環保,『皂』就美好生活」手工皂製作活動。手工皂,就是手工製造的香皂,含有天然的甘油,性質溫和滋潤,已成為流行的環保日用品。
  • 爭當環保小能手 手工製作顯身手
    為激發轄區青少年兒童熱愛綠色、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環境的情感,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增強環保意識,樹立起「植綠、護綠、愛綠」的生態文明新風尚,切實推進社區環保建設。
  • 新津社區開展青少年環保手工製作活動
    內容提要:日前,和平區勸業場街新津社區開展了以「爭當環保小能手 變廢為寶顯身手」為主題的青少年環保手工製作活動,通過廢舊物品再利用,開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使他們真正懂得環保的意義。
  • ...倡導綠色環保——三南裡社區志願者開展捕夢網手工製作活動
    用廢棄物製作藝術品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如何巧妙地利用廢棄物,在居民享受美同時提高環保觀念,啟發居民更多地關注垃圾分類,關注環境保護。。2020年9月4日,三南裡社區在二樓活動室組織開展「巧手變廢為寶,倡導綠色環保——捕夢網手工製作活動。活動伊始,老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以及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志願者了解到捕夢網的構成材料及美好寓意。
  • 製作手工皂、種植芽菜…「綠城媽媽」社區環保服務項目結碩果
    該項目積極發動社區廣大婦女,通過實施垃圾分類、清潔家園、社區綠植、變廢為寶、環保酵素製作等"五大行動",引導社區家庭和婦女加入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合力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鄭州。項目成果如何?手工酵素製作、手工皂製作、芽菜種植、綠植種植、變廢為寶、垃圾分類……活動現場,彩虹社工向社區居民詳細展示了"綠城媽媽"活動3個月來的各種成果,居民反響熱烈,吸引500多人參與其中,紛紛到各個展臺詳細詢問。
  • 基層社區:愛在國旗下傳遞-匯金社區開展少兒手工製作國旗活動
    為了豐富社區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將愛國主義精神紮根青少年的心中,8月5日上午,二七區五裡堡街道匯金社區聯合小螞蟻童書屋、愛馨日間照料中心組織轄區青少年開展少兒手工製作國旗活動。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長款比例為3:2……」時老師一邊耐心講解國旗的製作方法一邊向孩子們做示範。演示後,孩子們拿出了紅色的紙、黃色的黏土、膠水、雙面膠等手工材料,親自動手剪剪捏捏,有的還分工合作,你捏五角星我來貼,忙得不亦樂乎。一面面五星紅旗在孩子們的努力下很快就完成了,鮮豔的五星紅旗和孩子們可愛的笑臉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 臨湖社區:「創新價值,廢物利用」手工製作
    臨湖社區:「創新價值,廢物利用」手工製作 2020-08-12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保創意小達人來啦!蓮花街道康欣社區開展環保創意手工活動
    通訊員供圖通訊員供圖為倡導「垃圾分類」、「舊物資源回收利用」等環保理念,增強社區青少年的環保意識,蓮花街道康欣社區於近期推出「變廢為寶」環保創意手工系列活動,於每周六在社區圖書館招募轄區愛好手工創意製作的6—12歲兒童,通過動手改造身邊的廢舊物品,使其重新具有實用功能或者裝飾性,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 手工皂製作給環保添香增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帥 實習生 趙凡凡 通訊員 周蕾為了加強廣大居民環保生態的意識,5月22日,鄭州市管城區西大街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手工皂製作環保活動,社工師、志願者及社區居民參與活動。然後由熟手志願者阿姨示範了手工皂的製作工藝。目睹著一塊塊晶瑩剔透的手工皂成型的過程,居民們十分有興趣,紛紛上手操作。按照手工皂的製作步驟,微波爐加熱皂基、攪拌皂液倒入模具、滴幾滴自己喜歡的色素、芬芳的香精,等待晾乾成型。大家相互幫助、相互提醒著,親手製作出一個個精緻又環保的手工皂。
  • 商隆社區開展「妙手生花」少兒手工DIY花藝製作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薛金帥為豐富社區青少年周末生活,鍛鍊青少年的動手能力, 近日,文匯街道商隆社區開展了少兒手工製作紙藝花環活動,讓孩子們利用自己的巧手和智慧來裝點美好生活。活動中,社區邀請到天籟少兒美術老師魏昀衫,魏昀衫也是社區婦女兒童家園的老師,她帶領大家做了手指操,活動筋骨,放鬆心情。然後她耐心地講述了紙藝花環的製作過程,並發放了製作材料。孩子們認真地聽講,製作過程中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積極向老師請教,仔細完成了剪花瓣、剪綠葉、粘貼等每一個步驟。
  • 林山寨街道百花社區開展「綠城媽媽項目」環保酵素創意手工皂製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楊晨珅 通訊員 蔡珍為豐富轄區居民業餘生活,促進和諧社區建設,5月28日上午,鄭州市中原區林山寨街道百花社區開展「綠城媽媽項目」環保酵素創意手工皂製作活動。
  • 人和社區開展「綠城媽媽」環保手工皂製作活動
    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即將開幕之際,為豐富志願服務內容,宣傳綠色環保理念,8月19日,鄭州市二七區建中街街道辦人和社區聯合引航社工在「綠城媽媽」室開展環保手工皂製作活動。活動現場,志願者詳細講解香皂的基本常識、製作方法、原料與製作工具等內容,並將製作材料按照溶解、調色、攪拌、注模、風乾、脫模等步驟一一演示。隨後參加活動的居民分組進行手工製作,根據個人的喜好使用不同形狀的模具和不同功效、味道的精油。活動過程中,大家相互交流,互相幫助,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一塊塊造型可愛、清新怡人的香皂相繼出模。
  • 垃圾分類學起來,四員廳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
    為豐富社區未成年人周末生活,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鍛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近日,四員廳社區聯合通州區睿聯事務所兒童之家,在社區活動室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來自轄區的11組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同時,為了讓大家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學會如何分類處理垃圾,老師還向孩子們普及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與回收標準,提高孩子們的綠色環保意識。DIY手工織布花製作緊接著,環保主題DIY活動開始了, 在準備材料的間隙,老師向孩子們介紹了製作材料在垃圾分類過程中的四分類屬性,孩子們認真聆聽,仔細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 三香社區開展海洋「生態瓶」手工製作活動
    為提升轄區居民的綠色低碳環保意識,培養生活情趣,提高他們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近日,三香社區開展了老夥伴客廳手工之海洋「生態瓶」手工製作公益活動。
  • 通州:垃圾分類學起來——四員廳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
    為豐富社區未成年人周末生活,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鍛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近日,四員廳社區聯合通州區睿聯事務所兒童之家,在社區活動室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來自轄區的11組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同時,為了讓大家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學會如何分類處理垃圾,老師還向孩子們普及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與回收標準,提高孩子們的綠色環保意識。DIY手工織布花製作緊接著,環保主題DIY活動開始了, 在準備材料的間隙,老師向孩子們介紹了製作材料在垃圾分類過程中的四分類屬性,孩子們認真聆聽,仔細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 濱江社區開展「低碳小製作,環保我先行」主題活動
    為增強轄區青少年及家長的環保意識,增進親子間的默契,提高青少年動手能力,濱江社區聯合十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利用周末時間,邀請青少年和家長一起開展「低碳小製作,環保我先行」為主題的特色手工製作活動,約30餘位家長和孩子參加了此次活動。
  • 蘇州市香城花園社區開展手工製作活動
    市場信息報訊(胡斌) 為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激發手工創作熱情,提高動手能力,近日,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元和街道香城花園聯合華元社區、峰匯園社區邀請了蘇州美術館老師開展「巧手創意 美麗雲朵燈」手工製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