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春節發壓歲錢紅包,原本是一種傳統習慣,寓意吉祥吉利,在網際網路時代卻被賦予了新的形式、新的功能。春節前夕,支付寶、微信微博、陌陌、手機QQ、百度錢包紛紛開啟「搶紅包」活動,玩法也千變萬化。而春節期間,最大的紅包應當是親人團聚。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頭看手機」。怎樣避免科技進步帶來的「情感疏離現象」,看來應當引起社會重視。
變化:網際網路賦予傳統年俗新的含義
網際網路「紅包大戰」再次升級。與2014年相比,2015年紅包大戰可謂百花齊放,各大社交網站爭先推出紅包,而用戶們也是搶得手抽筋。婚嫁、過節送紅包,這種傳統的習俗,逐漸被網絡時代賦予新的含義。如今,在網絡上搶紅包,成為逢年過節的「新風俗」。>>
實質:搶紅包就是商家爭奪用戶的手段
毫無疑問,搶紅包就是商家爭奪用戶的手段,希望通過提高登錄頻率以增加用戶使用黏性,也在年末對用戶有所回饋。
形式:搶紅包是用無聊對抗無聊的一場遊戲
對於用戶來說,則應該以平常心來看待搶紅包活動,這不過是一場遊戲。以遊戲的心態來對待搶紅包,想想打「地鼠」還能收紅包,或許就不會被一些莫須有的理由影響了心情。>>
原因:用戶心理需求+社交屬性+好玩元素
微信紅包開發負責人、騰訊財付通產品總監吳毅表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年關將近,大家對搶紅包有比較強的心理需求;二是微信作為一種社交工具,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它更貼近於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和社交屬性。三是在設計這個產品時考慮到了一些好玩的元素,比如「拼手氣群紅包」,讓每個人拿到的紅包都是隨機的,這樣拆開時就會感覺到一種意外的驚喜。>>
內涵:IT產業與年俗文化的密切結合
一方面,這顯示出IT產業與年俗文化密切結合誕生出的新的消費和生活方式。在人們多年來習慣了電話拜年、簡訊拜年之後,或許可以預料,今年「搶紅包」將成為過年好友互動、歡度新春的新方式。另一方面,「搶紅包」在熟人、朋友圈裡派發小零錢,圖的是春節的喜慶氣氛,成本不高,歡樂不少,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是新年移風易俗的「紅包」。>>
評價:節日裡的一把「雞精」
——有網友說,「曾經單調的回家路,就這樣變成了可用紅包數丈量的距離。」
——有人調侃,「『搶紅包』是春晚導演馮小剛搬來的救兵。」
——有網友說,「散不起財,就散散對朋友的問候與祝福」。
——它至少能成為今年春節的一種「新年俗」,讓春節多幾分新鮮樂趣,讓相熟的朋友一起嗨。>>
注意:娛樂之餘注意自身信息安全
這樣的娛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信息安全。比如,自己的帳戶、手機號碼、銀行密碼、身份證信息等,如果這些重要信息一旦被網上黑客盜用,或被後臺系統洩密,很有可能被一些圖謀不軌的人利用,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心態:理性看待網上「搶紅包」
一定要分清主次,網上「搶紅包」,畢竟是一種大眾化的網絡活動,沒必要深陷其間,而要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事業當中。切不可沉溺其中,荒廢了正事。其三,網友們即使要參與,也要抱著一顆平常心待之。能中獎當然好,不能中獎也沒必要耿耿於懷,怨天尤人更是無益,姑且還是把它看成生活中的一種調劑罷了。>>
重視:最大的「紅包」是身邊的親情
春節期間,最大的紅包應當是親人團聚,親情是最要緊的。如果年輕人為了搶紅包而當低頭族,那無疑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正如前幾年網絡上流行的段子所說的: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頭看手機」。怎樣避免科技進步帶來的「情感疏離現象」,看來應當引起社會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