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中國2017年6月23日消息 前段時間,從境外傳入的「藍鯨死亡遊戲」在多個社交媒體傳播。這款遊戲誘導青少年自殘直至自殺,為此,國家多部門啟動「捕鯨計劃」,騰訊在微信以及QQ中排查可疑組織群,百度也對貼吧中的藍鯨遊戲進行清理,然而藍鯨遊戲餘波未散,又有針對青少年的另一款遊戲——「人體刺繡」出現了!
「人體刺繡」,正如它字面所表示的意思一樣,需要在人的身體上穿針引線,這個遊戲也是從境外流入,依然通過各大社交媒體傳播,甚至於貼吧上還有「人體刺繡」的教學貼,其中包括用什麼樣的針,以及用什麼樣的線、縫製方法等。
網絡上已經有一些青少年曬出自己的「人體刺繡」作品,很多人在自己的手上穿針引線,所有指頭都是忍痛之後的自殘成果,也有的人給自己的胳膊和腿上引入一圈圈地紅線,甚至有人拿自己的嘴唇下手。
雖然這款遊戲沒有藍鯨遊戲的自殺式誘導,但它對身體的實際傷害卻非常嚴重,醫生表示,一旦有細菌或者病毒侵入,「人體刺繡」很可能會引發敗血症。並且將這些青少年身上的線拆除後,觸目驚心的傷口看著更讓人心疼不已。
一定有人想不通,為什麼打個針都大呼小叫的孩子卻一點都不懼怕這種在身上穿針引線的疼痛感,其實家長們需要對14-19歲年齡段的青少年多一些關心,因為他們正處於叛逆期。
對於正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們來說,「人體刺繡」似乎是一種新鮮的潮流,是另類非主流的「藝術」,並且,越是叛逆的人越有可能用這樣的行為標榜自己的特立獨行,至於是否對身體造成傷害,他們並不考慮。
這樣的遊戲出現之後,網絡上除了引導的聲音外,還有不少冷嘲熱諷,很多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批判,比如「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作業太少了嗎?」「難道是生活太平淡?」「神經病,自殘還說的那麼文藝」,圍觀者雖然一吐為快,但對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是將他們推的更遠,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應該被批判,只不過我們之前的叛逆可能只局限在火星文和嗨曲上。
現在社交軟體的傳播範圍越來越廣,在奉勸這些青少年們青春不是萬能的同時,相關網站也應該做好監察工作,避免不健康遊戲破壞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環境,家長們也應該注意,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有此行為,應該及時進行幹預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