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晚上沒有吃完的剩菜,在第二天加熱,繼續吃,這樣的情況,大家並不陌生,或許此時此刻,你家的冰箱裡,就有剩菜,想著下一頓再吃,有些時候,去飯店吃飯,也有很多人會把剩下來的菜進行打包,不由納悶,剩菜到底還能不能吃?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剩菜都褒貶不一,也會在新聞上看到:一家三口,先後確診胃癌,只因常吃剩菜。一時間讓大家對於剩菜非常恐慌。
事實上,剩菜本無罪,而牽扯到這個話題,不得不提到亞硝酸鹽,似乎這個物質是罪魁禍首。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真的和它有關嗎?其實,在大多數蔬菜中都能夠找到亞硝酸鹽的蹤跡,在剩菜中也存在,但含量真的不多,想要致癌,還需要外界的因素。
甚至有人專門做了一個實驗,把一盤新鮮的菜做好,一口也沒有吃,冷卻後,放進冰箱裡保存,第二天取出來,發現亞硝酸鹽從3mg/kg升高到了7mg/kg,此時亞硝酸鹽的含量,也低於國家標準,並沒有致癌。
正如上面說到的,亞硝酸鹽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尤其是植物性食物中,會隨著植物生長,吸收氮氣,合成了胺基酸,在這期間,會產生硝酸鹽,吃進身體的時候,會在身體酶的作用下,進行還原,一部分的硝酸鹽,成為了亞硝酸鹽了。
更不用說一些動物性食物中,為了延長保存期,亞硝酸鹽更是不得不加的物質,基本上你會發現很多肉類中都存在亞硝酸鹽,當然,含量都很低,在國家標準範圍內。例如,在食物製作時,亞硝酸鹽的含量不能超過30—70mg/kg,這是標準範圍。所以,偶爾吃點剩菜就致癌,機率真的很低。
很多人又提出觀點,如果天天吃呢?事實上,除了特殊情況下,天天吃剩菜的人,真的不多,至於一些新聞上,報導的全家三口都因為吃了剩菜出現胃癌,還需要考慮有沒有遺傳因素、本身胃有沒有受到幽門螺旋桿菌影響等。
如果真的糾結亞硝酸鹽會致癌,往往是這個情況,身體攝入了亞硝酸鹽,會與蛋白質發生結合反應,這樣的結合,會產生一種胺類,在臟腑中,這些胺類會發生變化,出現了亞硝酸銨,而導致人們致癌,就是因為這個物質。
那麼在吃剩菜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呢?剩菜剩飯一定要及時冷藏保存,尤其是現在溫度越來越高,食物腐壞的速度加快,一旦忽視了保存,會導致食物變質,產生細菌,吃了之後,會中毒。
剩菜剩飯在食用前一定要加熱,充分加熱,可以達到殺菌的作用,並且,能夠把亞硝酸鹽也能去掉。
很多人喜歡吃鹹菜,醃製一段時間,會發現鹹菜確實很美味,但是,考慮到鹹菜中的亞硝酸鹽非常高,因此食用前,需要這些步驟,例如浸泡、衝洗,源自於亞硝酸鹽溶於水。
當然,最好的食療方式,還是吃最新鮮的食物,畢竟經過了再次加熱,即使再有營養的食物,也會索然無味。
前一天晚上的剩菜,在第二天依然可以吃,希望你別被騙了,吃剩菜致癌,需要注意很多事情,千萬別吃錯了,剩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當然,在食用的時候,需要講究科學性。最主要的,是合理飲食,吃錯了,就是拿身體開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