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劃塊還是電腦派位?2018各區公辦初中入學方式詳解

2021-02-14 上海升學

 

日前,2018上海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出臺,各區幼升小、小升初細則落地。今年小升初有什麼變化?這一點教育部門已經明確,政策與2017年保持一致。近期有不少粉絲在後臺詢問,自己所在的區公辦初中如何入學,是對口劃塊還是電腦派位?今天,小編就2018公辦初中入學方式為你做個梳理。

圖 / 視覺中國

2018年,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在生源預測的基礎上,公布各公辦初中招生入學劃片方案。由於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影響,部分公辦初中招生入學劃片範圍可能會有適當調整。按照區教育行政部門公布的劃片入學方案與招生計劃,採取小學劃片對口、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方式免試招收小學畢業生進入初中就讀。公辦寄宿制學校(上海市回民中學除外)限在本區範圍內招生。

 

今年的「入學報名系統」繼續與小學五年級學生學籍信息對接。

 

4月2日-4月13日,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鬚在學生就讀小學,核對 「入學報名系統」中的關鍵信息(戶籍地址、居住地地址等),並填寫家長手機號碼(作為家長接收初中入學信息的聯繫方式),獲取《上海市初中入學信息核對表》。

 

如發現有關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應在4月13日前憑有效證件到學生就讀小學進行更正。4月13日為本市小學五年級學生初中入學關鍵信息核對、更正截止日。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

應在就讀學校參加小學畢業考試,畢業後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學生、非本市戶籍學生

如需在本市就讀六年級的,須到戶籍或居住所在地的指定登記點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2018年8月10日),獲取《上海市初中入學信息登記表》,由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報考民辦初中的學生

如果想就讀民辦初中,可於5月4日-5月6日網上報名。全市民辦學校統一的面談時間為5月19日-5月20日。未被民辦初中錄取的學生,由小學就讀區教育行政部門安排進入初中就讀;如已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按照填表時所選擇的戶籍(居住)地,由相關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就讀。

 

體育、藝術特長生

各區將通過「入學報名系統」公開體育傳統特色項目學校、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招生計劃。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的相關學校,也會通過學校網站公布招生簡章,明確招收項目、計劃、招生辦法等。

體育、藝術特長生測試時間為4月21日-4月22日,特長生招生工作於4月29日完成。擬錄取的體育、藝術特長生名單須在就讀小學張榜公示。被錄取為體育、藝術特長生的學生,不可報名民辦初中,也不再安排到其他公辦初中就讀。未被錄取者,可報名民辦初中或由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公布的招生方案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就讀。

 

圖 / 視覺中國

在2月28日公布的各區幼升小、小升初細則中,明確列出了本區小升初入學方式,有些區已有詳細方案,還有部分區將在3月中旬公布入學和統籌細則。

 

這裡小編涉及的主要是本市本區戶籍,跨區縣就讀及外省就讀、外籍生等請詳見區教育局相關規定。

 

根據「相對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繼續實行按學生戶籍性質,分別採用小學對口入學、劃塊電腦派位入學或對口入學和劃塊電腦派位入學相結合的方法,班額為45人左右。

  

強化政府義務教育責任,按照公辦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原則,確保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區小學五年級學生在參加畢業考試後,全部以小學相對就近對口進入初中學校預備年級。初中學校應告知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及其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後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公辦初中學校招生採用相對就近小學對口或部分電腦派位的方法,小學畢業生免試入學。公辦寄宿制學校(上海市回民中學除外)限在本區範圍內招生。當報名的學生人數少於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學校應如數錄取;報名的學生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學校可採用「電腦派位」等辦法錄取學生。

 

公辦初中相對就近入學的辦法:

根據區內中小學設點布局的實際情況,相對就近均衡配置生源,實行部分劃片電腦派位和部分對口入學相結合的初中入學辦法。其他符合長寧區初中招生條件的學生,將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區域內統籌安排。

 

長寧區公辦初中招生按照免試相對就近入學原則,招生方式為電腦派位/對口入學和統籌安排。

電腦派位/對口入學操作辦法:

⑴本市戶籍並在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根據其所在小學的對口情況,通過電腦派位或對口入學。

⑵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中,父母一方持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標準分值的人員子女和持有《上海市人才引進居住證(cw9 在有效期內)》的人員子女,根據其所在小學的對口情況,通過電腦派位或對口入學。

 

⑶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中,父母一方持有「上海市居住證 B 證」的外籍人員(留學人員)子女,根據其所在小學的對口情況,通過電腦派位或對口入學。

⑷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的香港、澳門、臺灣學生及華僑子女,根據其所在小學的對口情況,通過電腦派位或對口入學。 


統籌安排入學操作方式詳見區教育局政策。

 

公辦初中的招生繼續執行一所或幾所小學對口一所中學的統配辦法。本區小學就讀的五年級學生按對口統配原則升入相應的公辦初中就讀,九年一貫制學校的五年級學生原則上全部升入本校初中部。初中學校不得招收無小學學籍材料的學生。

 

 本區公辦初中學校全部採用小學對口升入初中方式,按照小學畢業生「免試劃塊、相對就近、動態輪換,對口直升」的原則具體操作。

 

本區公辦初中學校仍按戶籍、住房等信息對口安排入學。一貫制學校的小學畢業生一般均直接升入本校初中部就讀。本區公辦寄宿制學校按照有關規定,限在本區範圍內招生。當報名的學生人數少於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學校應如數錄取;報名的學生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學校可採用「電腦派位」等辦法錄取學生。任何初中學校不得招收無學籍材料的學生。 

 

閔行區公辦初中學校以「人戶一致優先」原則,安排學生對口入學;同時採取居住地段對口、小學劃片對口或「電腦派位」等方式安排學生入學。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的小學畢業生原則上直接升入本校初中部就讀。當報名的學生人數少於學校招生計劃數時,應如數錄取;當報名的學生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可採用「電腦派位」、區域統籌等辦法錄取學生。各類初中學校不得招收無學籍材料的學生。

由區教育考試中心對全區小學畢業生按照「相對就近」原則統一划撥到各初中。

1.戶籍地與居住地一致的小學畢業生進入居住地對口中學就讀。

2.回居住地就讀的其他本市戶籍小學畢業學生憑相關材料統籌安排進入中學就讀。

 

關於公辦學校區域範圍內校際間統籌安排的工作辦法:

由於個別地區適齡兒童、學生人數相對集中,轄區內報名人數遠超學校招生計劃數,為確保全體適齡兒童、學生入學和保持招生地段範圍的相對穩定,根據當年招生工作摸底情況,對公辦學校進行區域範圍內校際間統籌安排招生工作。方法如下:

1.對於閔行區戶籍地(戶主為直系親屬或本人)與居住地(產權人為直系親屬或本人,且全部或共同共有)一致的適齡兒童、學生,當報名人數不超過對口學校招收計劃數時,安排就近入學;當報名人數超過對口學校招收計劃數時,按照適齡兒童、學生戶籍遷入時間先後排序安排入學,超出部分實行區域內統籌安排入學。

2.具有本市戶籍,因「市政動遷」戶籍暫時沒有遷入閔行區居住地的適齡兒童、學生,憑動遷證明在安排完成第1條規定情況入學後,參照上述操作。

3.本市戶籍配住廉租房的適齡兒童、學生,可憑戶口簿和配住廉租房相關居住證明等在安排完成第2條規定情況入學後,參照上述操作。

4.非閔行區戶籍但持閔行區房產證(產權人是父母或本人,且全部或共同共有)的適齡兒童、學生(需要提供符合當年招生相關規定的材料),在安排完成第3條規定情況入學後,參照上述操作。

說明:

 

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小學畢業生原則上升入原學校就讀六年級(如是隨遷子女學生,需要提供符合當年招生相關規定的材料)。若要求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的學生,按報名系統要求選擇適當選項,如選擇在閔行區戶籍(居住)地就讀的,則按照本款相關內容執行。

 

需統籌的若干區域分組情況(初中部分):

莘光學校(初中部)、莘松中學(春申校區)、莘松中學(莘松校區)、基地附中、康城學校(初中部)為一組

明星學校(初中部)、龍茗中學為一組

七寶二中、七寶實中、航華中學、航華二中、七寶三中為一組

顓橋中學、君蓮學校(初中部)、北橋中學為一組

 

公辦初中實行小學對口招生。2018年4月2日—13日,各學校有序組織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對「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中的戶籍地址、居住地地址等入學關鍵信息進行核對,並填寫監護人手機號碼(作為接收初中入學信息的聯繫方式)。如發現有關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家長應及時憑有效證件到學生就讀小學進行更正。4月13日為本市小學五年級學生初中入學關鍵信息核對、更正截止日。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

 

2018年初中入學繼續使用 「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公辦初中按戶籍劃塊免試就近入學原則,按招生計劃和招生範圍,系統自動調配戶籍學生進入對口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在本區學校就讀的本市外區戶籍小學畢業生,申請在本區繼續就讀初中的,將由教育局根據各區域教育資源條件,統籌調配初中入學。

 

在本市外區就讀小學的本區戶籍(居住)畢業生,要求回本區就讀初中的,按市教委有關規定,在我區收到相關材料後,統籌調配初中入學。

 

在外省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區戶籍學生,申請回本區就讀初中的,可在4月19日-4月25日到區教育局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將由區教育局根據教育資源,統籌調配初中入學(截止日期為2018年8月10日)。

  

本區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戶口簿戶主為本人或其直系親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且持有相應的產權人僅為直系親屬或本人的住宅類房產證或農村自有宅基地證(以下簡稱房地產證)的,經現就讀小學在2018年4月13日前審驗核實戶口簿、相應的房地產證,由區教育局根據劃定的學區,安排入學。本區其他寄放戶口學生,由區教育局視公辦學校招生實際情況統籌安排。

 

優先安排戶籍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學生就近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區域內統籌安排符合條件的「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和學生入學。統籌安排順序如下:

 

1.居住地為其直系親屬或本人相應的房地產證地址。

2.居住地為其直系親屬或本人的租房地址。

3.若上述1或2的條件相同,則根據房地產證辦理時間先後和租房居住的時間長短排序。

 

本區公辦初中按「區域劃塊、免試入學」原則,由區教育考試中心劃定對口入學學區範圍,並下達名冊。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小學畢業生原則上升入本校就讀六年級。

 

3月份,對本區小學畢(結)業生的基礎信息進行採集,根據信息數據制定劃片方案並公布。6月底前,按照「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先對「人戶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安排對口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區域內統籌安排人戶分離等符合其他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就近入學」。

 

本區所有公辦初中根據「免試入學」原則,按照區教育局下達的新生名單和學籍材料進行招生報名工作。初中學校不得招收無學籍材料的學生。

 

本市戶籍適齡兒童按居住地(以《上海市戶籍人員居住登記申請表(回執)》為準)登記入學,憑戶口簿原件、房產證、《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登記申請回執》、預防接種卡等相關證件辦理入學登記手續,由區教育局按照以下順序統籌安排入學:

1、居住地產權人為本市戶籍適齡兒童父母或本人,並擁有全部產權;

2、居住地產權人為本市戶籍適齡兒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並擁有全部產權;

3、居住地產權人為擁有部分產權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直系親屬或本人,

4、居住地為租賃房;

 

本區所有公辦初中堅持「免試入學」原則,根據公辦初中招生劃片範圍及2018年青浦區義務教育階段城區學校安置細則,各學校對區教育局相關部門下發的新生名單和學籍材料進行現場核對驗證,在此基礎上進行招生報名工作。公辦初中報名驗證日期為6月2日-3日。 

 

當居住地登記報名與戶籍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人數未達到學校計劃招生人數時,按照以下順序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辦理入學登記。

 

(1)房產證權利人為適齡兒童、少年本人或父母的,且於2018年4月23日之前辦理的;

(2)房產證權利人為適齡兒童、少年父母之外的其他直系親屬的,且於2018年4月23日之前辦理的;

(3)戶口戶主為適齡兒童、少年本人或父母的,且於2018年4月23日之前遷入的;

(4)戶口戶主為適齡兒童、少年父母之外的其他直系親屬的,且於2018年4月23日之前辦理的;

(5)戶口戶主為適齡兒童、少年旁系親屬的,且於2018年4月23日之前遷入的;

(6)其他情況。

 

以上幾類情況都要根據戶籍或實際居住的年限長短等實際情況予以統籌安排。 

  

公辦初中採取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辦法安排學生入學。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寄宿制學校限在本區範圍內招收本區戶籍學生,符合《崇明縣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實施方案(試行)》有關要求,由家長自願提出書面申請,教育局審核。

 

排序細則:


1.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的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一致,且戶主為直系親屬或學生本人。

如對口招生區域內「戶籍地與居住地一致」登記入學適齡兒童網上報名公辦小學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將按照取得房屋產權時間先後排序安排入學,額滿為止。

經第一批公辦小學驗證和已分配入學,尚有餘額時,報民辦小學未被錄取的,按照取得房屋產權時間先後再次排序,額滿為止。超出部分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2.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的居住地址與戶籍地址不一致,居住地產權人為學生父母或本人,並擁有全部產權。

3.適齡兒童、少年的居住地與其寄居在三代以內旁系親屬處的戶籍地址相一致(三代是從學生開始計算為一代的三代)。

4.適齡兒童、少年的居住地與其父母的租房地址相一致;

5.其他情況。

以上情況均要根據居住地學校學額情況和學生實際居住年限的長短等因素在區域內統籌安排,在同一地址居住戶內三年內原則上只有一次同校入學機會(二孩除外),同時還須經過教育局審核。

現場審核時家長鬚帶領適齡兒童、少年,攜帶戶口簿、《入學信息登記表》、預防接種證、《上海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登記申請回執》、房產證、《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通知書》等。

以上為各區小升初入學方式摘要,你也可以通過上海升學首頁菜單欄,「我要升學」-「小升初」查看2018各區政策。也可以直接在首頁回復區名,如「浦東新區」、「徐匯區」、「寶山區」查看該區政策。



【相關閱讀】


了解最新招生動態,點擊下列標題可查看:

註:本文內容系上海升學根據各區教育局文件整理,轉載請標註出自「上海升學」微信(微信號:shanghaishengxue)

責任編輯:陳瑩  執行編輯:崔翼琴

聯繫郵箱:shanghaishengxue@163.com

相關焦點

  • 2019各區小升初入學方式詳解!你所在的區涉及劃片對口、電腦派位嗎?
    在近期後臺粉絲的提問中,公辦初中的入學方式也是熱點,究竟是劃片對口、居住地對口,還是電腦派位,每個區的方式有所不同。今天,小編與大家一同來關注。由於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影響,部分公辦初中招生入學劃片範圍可能會有適當調整。按照區教育行政部門公布的劃片入學方案與招生計劃,採取小學劃片對口、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方式免試招收小學畢業生進入初中就讀。公辦寄宿制學校(上海市回民中學除外)限在本區範圍內招生。具體劃片對口範圍,教育部門將在3月中旬公布,歡迎鎖定關註上海升學報導。
  • 16區公辦小初雙學區匯總|初中|入學|實驗小學|一貫制...
    搖號過後,比起民辦的入學風險,很多家長更願意選擇公辦學校。  對於幼升小家長來說,提前布局好小學+初中的組合,會省力很多。  除了那些擁有直升名額的一貫制學校外,Snowy為家長們整理了雙優公辦小初組合。以各區第一梯隊的小學為基準,找到其對口初中。  強強聯手!
  • 不用上海戶口,非滬籍子女也能進入上海公辦初中
    上海是一個外來人口眾多的城市,入學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其實,不用上海戶口,非滬籍子女也能進入上海公辦初中!趕快來看看非滬籍上海公辦初中入學的基本原則。非滬籍上海公辦初中入學方式:具體到各區來看,大致可以將公辦初中的入學方式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戶籍對口根據本區戶籍、住房情況,按照居住地段劃片的方式安排入學。
  • 2020上海小升初公辦:史上最嚴,多區實行搖號對口?!
    毋庸置疑公辦招生人數今年將迎來報名人數的歷史新高。本區小升初是戶籍對口、學籍對口、還是搖號?深諳本區公辦招生政策、具體對口入學方式變得至關重要。有些爸媽可能還會選擇人戶分離、跨區擇校,這篇文章能讓你對每個區的公辦都有個可靠的橫向比較,也能了解本區公辦對口情況。
  • 2016上海幼升小、小升初對口地段公布[圖]
    初中對口  根據《2016年黃浦區初中階段招生工作實施意見》的精神,2016年初中預備班對口入學方案如下:  初中對口  徐匯區  2016年徐匯區公辦初中  「相對就近,免試入學」範圍  註:1、根據「相對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今年繼續實行按學生戶籍性質,分別採用小學對口入學、劃塊電腦派位入學或對口入學和劃塊電腦派位入學相結合的方法。
  • 2018各區電腦派位/對口直升表!
    廣州小升初最主要的升學方式就是「電腦派位"和」對口直升「。
  • 南京各區小學初中電腦派位計劃公布
    7月2日,南京各區教育局公布民辦學校和熱點公辦學校電腦隨機派位計劃。各區的計劃數分別是多少?一起來看看吧。初中電腦派位計劃為352人,其中熱點公辦初中,南京市科利華紫金中學20人、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30人、南京市科利華鐵北中學50人、南京市人民中學50人;民辦初中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電腦派位計劃數為202人。
  • 提醒為孩子升學操心的家長 這七個區小升初要按學籍對口
    自從民辦學校開始搖號之後,一些家長更加關注公辦對口學校了,鑑於以往教訓,記者在入學季到來前,提醒為孩子升學操心的家長,這7區小升初還要按學籍對口,不是戶口或房子!不同於幼升小,進對口公辦小學看戶籍、房產/居住地就可以了,上海有部分區小升初是按就讀小學對口升入公辦初中的,人戶一致優先安排入學原則不變。記者匯總了之前各區細則中關於公辦初中入學方式,並標註了重點內容,供明年小升初家長參考。
  • 提醒為孩子升學操心的家長,這7區小升初還要按學籍對口,不是戶口
    不同於幼升小,進對口公辦小學看戶籍、房產/居住地就可以了,上海有部分區小升初是按就讀小學對口升入公辦初中的,人戶一致優先安排入學原則不變。每年公辦初中如何對口入學,到底是看戶籍、居住地還是學籍,還是自己任選一個去?一直都是小升初家長容易混淆的問題。所以,記者匯總了之前各區細則中關於公辦初中入學方式,並標註了重點內容,供明年小升初家長參考。
  • 2020年北京小升初派位結果今起查詢,揭秘電腦派位現場|熱點
    今天是2020年小升初各區統一使用市級小升初派位系統進行電腦隨機錄取的時間,也是最後的大派位時間。今天的搖號結束,意味著今年讓眾多家長牽腸掛肚的小升初畫上句號。全市16個區14萬名左右的小學畢業生也已全部上岸。各區小升初派位錄取結果今起查詢據了解,北京各區小升初派位錄取查詢工作進行中,家長關注自己所在區的查詢系統即可。
  • 匯總| 廣州各區2018小升初電腦派位表&對口直升表
    廣州小升初公校招生方式主要有電腦派位和地段直升兩種。
  • 2012年徐匯區中學對口公示
    2012年徐匯區公辦初中免試就近入學範圍 序號 入學方式 ② 小學(地段生) 1 位育初級中學,根據學生戶籍性質採用小學對口入學或劃塊電腦派位入學兩種方法。
  • 搖號未中回公辦算第幾梯隊?上海 16 區公辦入學排序、統籌細則詳解
    簡單來說,不參加民辦初中報名的孩子直接進對口的公辦初中,流程和政策不變;而報名民辦初中的學生需要進行網報,如果未被錄取還是按原公辦初中對口方式入學,但是排序在同一類別的後面。具體往下看:① 意願就讀公辦初中的學生(不參加民辦初中報名),根據就讀意願區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劃片對口、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方式入學。人戶一致,就是直接進對口的公辦初中。但是要注意,部分區人戶一致是按戶籍/房產年限排序的。當劃片範圍內人戶一致的孩子人數超出招生人數,也是有可能要被統籌入學的。
  • 北京小升初掃盲:各區有幾種入學方式?派位順序如何?
    升學那點基礎知識不知道各位家長都了解了沒有,比如您知不知道2021年開始東城等區非京籍小升初也要進行材料審核,審核不過不能上初中?再比如您知不知道您所在區共有幾種入學方式,這幾種派位方式誰在前誰在後?今天小編就想為各位家長整理一下北京市城六區派位方式及順序,方便大家更迅速的進入到小升初的「戰鬥狀態」。
  • 2020年呼市小學升初中公辦學校電腦派位和民辦學校隨機錄取16643人
    7月11日,備受關注的小學升初中電腦派位在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管理中心舉行。呼市區公辦初中將採取電腦派位或小學對口直升的方式進行;民辦初中招生採取網上報名、網上填報志願、網上錄取的方式進行,民辦報名人數超過當年招生計劃的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隨機錄取比例為當年招生計劃的100%;報名人數未超過學校當年招生計劃的,網上報名後直接錄取。
  • 集寧區2018年小升初實施電腦派位
    363人通過電腦派位進入相應的初中學校 剩餘學生按學校服務區域相對就近入學●學生代表參與操作電腦派位8月20日,集寧區2018年小升初電腦派位在集寧區二中多功能教室裡舉行。現場監督員、各個中小學校長以及家長學生代表全程參與。
  • 上海2區公辦實行電腦派位,學區房面臨價值重估,學區房要涼?
    這樣的結果令人咋舌,但高價學區房的背後,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要知道,買了學區房並不代表一定就能進入對口的學校上學,還有年限要求,還有「多校劃片」,這些都是影響學區房的關鍵因素。浦東一直有傳言,公辦學校也要劃片派位入學了。如果真的「劃片派位入學」,學區房會暴跌嗎?如果公辦劃片,又怎麼看學區房呢?「多校劃片」是什麼?
  • 北京海澱發布初中入學問答,解答電腦派位就近入學等問題
    除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畢業生直升本校初中外,其他小學畢業生通過以下方式順序入學:一是登記入學(包括按比例對口直升派位);二是公辦寄宿學校(班)和民辦學校等入學;三是派位入學。家長和學生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慎重選擇參加哪種方式升學,如果被前面任意一種入學方式錄取,就不能再參加後續其他方式的升學。
  • 對口直升少了,民辦初中或派位?2020年升學有哪些變化?
    2020年天河區小一新生注意啦:   對口直升不再是「板上釘釘「自2026年起,小學畢業生(小學2020年後入學的)申請天河區公辦初中時,若公辦初中招生計劃(或招生規模)無法完全接收對口小學(或對口地段)的小學畢業生,公辦初中將採用多校劃片、電腦派位的方式招收符合天河區公辦初中招生條件的小學畢業生
  • 廣州多區公辦初中派位結果出爐 對口直升比例提高
    老三區的公辦初中招生仍以電腦派位為主,海珠區、越秀區、荔灣區參加電腦派位的人數分別是6931人、9428人和5111人;黃埔區的學位數滿足了所有派位人數;天河區華附中籤率為4.87%。今年廣州市取消了初中特長生招生,計劃投入到普通電腦派位中,因此電腦派位名額有所增加。今年若民辦初中的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則需要實行電腦隨機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