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21號8:01分高鐵準時出發,9:20到達雲林,小夥伴在臺的同學和老公已經在站外等我們了。9:30分出發,行走在去日月潭的路上。
在臺灣坐高鐵和大陸的差異不是一般的大,他們認票不認人。在臺灣購買高鐵票不需要任何證件,出入各個站點更無任何安檢措施,隨便你帶啥,沒人管你,你只要有票就可以啦,就這麼隨性。
在大陸,各個地方的火車站恐怕已經很難再看到「月臺」二字,如果90後00後再去做動車高鐵,問他們「月臺」為何意,怕是都要一臉茫然。臺灣這邊卻是一直保留完好,在車站都會標明什麼車次在幾號幾號月臺等候。月臺,藏主初看到這兩個字,立馬想到的是做為送迎之地,別離時的傷感,重逢時的喜悅,大概都匯集於此,有時也會讓人徒增一些感慨。
11點多到達日月潭,停好車,11點半開始登船遊潭。日月潭位於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日月潭是臺灣島最大的天然湖泊,為玉山和阿里山澗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泊海拔760米,湖周35公裡,水域9平方公裡,由於它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故也被稱為臺灣的"天池"。
遊船離開碼頭,向著玄光碼頭行駛,岸邊暗紅色的涵碧樓隱在水岸邊的山色裡,也成一景。涵碧樓位於日月潭涵碧樓半島,建於1916年,是日本人伊藤當時被日月潭美景所迷,就在涵碧半島建一別墅,取名「涵碧樓」。
1919年,涵碧樓被改建為一座二層建築,成為官方招待所;1949年,蔣介石到日月潭,覺其靈氣逼人,便定涵碧樓為其和宋美齡的行館。
12點到玄光碼頭停靠,遊島。下了船,朋友去給我們買了「阿婆鐵蛋」,就是當地特有名的茶葉蛋,因其口感硬實,被當地人叫做「阿婆鐵蛋」。
據說這是日月潭景區的一大特色,味道的確不錯,藏主吃了倆。島上遊人不多,朋友講以往這裡都是人流串動,遊客超多,這麼安靜的時候很少,也跟當局有關吧。
玄光碼頭是以島上的玄光寺而名,其位於臺灣省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日月潭畔的佛寺,曾供奉玄奘部分頂骨。建於民國44(公元1955)年,原是玄奘大師舍利子由日本取回後,暫時安奉的地方,民國54(公元1965)年,玄奘寺興建完成後,玄奘大師舍利子才改移奉至玄奘寺。拾級而上,恭拜完玄奘大師的法相,一覽潭光山色,此處也是日月潭的一觀景臺。
離開玄光島12點10分再登伊達邵島,島上有美食街,都是本土的各色小吃。伊達邵島是邵族原住居民的聚居地,到處是各具特色的建築,別有風情,他們也是一個喜歡載歌載舞的民族。
在島上品嘗美食,廣場上聽伊達邵族的帥哥們唱歌,很是愜意。下午三點我們離開日月潭下山回雲林縣的北港鎮。
5:30到雲林縣,朋友住在鄉下。雲林縣為臺灣農業大縣,以種植業和養殖漁業為主。農產品佔臺灣農產品的70%,蔬菜佔臺灣蔬菜的80%,水果佔臺灣水果的60%;雲林外海自古便是優良的漁場,沿岸地區養殖魚塭發達。一路良田美景,田園風光,此處藏主不細說啦。
晚飯小夥伴的同學夫婦按排了地道客家菜招待我們,晚上就住在北港鎮的「朝聖文旅酒店」,樓下就是「朝天宮」。
2019.6.22號,早飯在酒店樓下的小攤解決,是臺灣地道的面線糊,很好吃。8點半到朝天宮上香祈福。
北港朝天宮是臺灣300多座媽祖廟的總廟,香火鼎盛,每年春節至農曆3月底是進香旺季,由於其間跨越了元宵節上元燈會和媽祖生辰兩大盛會,吸引了上百萬信徒由全臺各地擁入北港參謁,繞境遊行、藝陣班弄、煙囂炮花、香客如潮。
到臺旅遊的朋友去到日月潭可以到朝天宮一遊,從日月潭到北港開車大概兩個小時的時間,朝天宮地方雖小,但也是全臺香火最旺盛之地之一。
10點30分退房離開北港,和朋友去參觀黃董的酵素工廠。今天藏主就寫到這裡啦,每天寫一篇遊記,藏主都要查閱資料,讓藏主也在學習中成長。
感恩你們的關注,感恩你們相伴,今晚到高雄,高雄的朋友已經幫藏主安排好酒店,遊記明天繼續呈現。感恩所有,感恩所有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