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在三九」這句話一點也不假,1月8日是三九的第一天,長江下遊的鄂皖蘇三省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13度,這也是今年冬天以來最低的溫度。
有很多朋友認為,三九是最冷的時候,過了這個時間,就不會有這麼冷了。其實,在農村還有一種說法,說的就是「大寒沒有小寒冷」,在24個節氣當中,小寒和大寒這兩個節氣也是最冷,反應了冬天寒冷的程度。
隨著全球環境生態變化,氣候也在慢慢變暖,在空位發生較大的波動也很正常,因此有的地方,到了小寒的時候的確要比大寒冷。但是極端寒冷天氣,大多還是出現在大寒的天氣,小寒沒有大寒冷,也並不是很準確。
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最冷是在小寒後期和大寒初期這段時間,屬於一年中最冷期,氣溫變化就是降後升,北方的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雨雪冰凍的天氣相對要多一些。
特別是在夜間到凌晨的這個時候,受冷高壓氣流的影響,地面輻射冷卻就出現了極端低溫。
冬天從什麼時候開始數九
到了冬天的冬至節氣,這個時候就開始數九,表示寒冷的冬天已經來臨,九天就是一個「九」,分為有9個「九」,總共有81天。
農村有一句俗話: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杏花開;八九燕歸來。
這句話的精髓就是說到了三九,是天氣最冷的時候,過了三九、四九之後,天氣就慢慢轉暖。
冬天數九,至今已有很多年的歷史,在南北朝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數九,究竟從哪個朝代開始,至今還沒有查到相關的資料。
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人們常說,冷在九、熱在伏,最冷的時候就是三九四九。以我國的情況來說,南北地區的氣候溫差比較大,在東北地區,就有三九四九凍死狗的說法,在中南地區,就沒有那麼嚴重,長江中下遊地區流行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說法。
這些俗語也就是告誡人們,到了三九四九的時候,冬天比較寒冷,在野外的環境下就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出現凍傷危險。
在明朝的時候,就有畫九的習俗,畫九也就是從冬至開始以後,用來計算春暖日期的圖。
到了清代,又有九九消寒圖,圖中有九天四句,總共有三十六句,當時的一些重大事件都記錄在其中,時空跨度比較大,內容很豐富,值得人們學習參考。
今年的冬天為何這麼冷
從過去的幾年冬天來看,大多是比較溫暖的天氣,讓人不會感覺到特別寒冷,人們早已習慣過這種暖冬天氣。
但是今年的「霸王」級寒潮讓人們吃了不少苦頭,每天早上起床也就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
根據北京、天津、山東等省分測出來的數據,今年冬天的低溫,是最近幾十年以來最低的溫度。
北京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19度,是1966年之後的最低氣溫;天津的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18度,是1966年之後的最低氣溫;濟南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17度,是1953年之後的最低氣溫。
甚至連四季如春的廣東省,今年冬天最低的氣溫已達到了零下2度。
很多人都感到很意外,不是說全球都在變暖嗎,為何今年的冬天這麼冷呢?
到了冬天的時候,農村老人一般都會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這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大雪在融化的時候,會吸收空氣中的熱量,氣溫隨之會下降,人體就會感覺到很寒冷。
由於今年全球變暖比較嚴重,北極地區的冰川大量融化,就會在上空形成一股比較強大的冷空氣。
像以前的時候,北極那邊發生漩渦,冷空氣就被包圍住不會向外面流動,沒辦法大規模往南邊遷徙,到了冬天的時候,人們就感覺冬天不會太冷。
但是今年的情況不同,北極發生漩渦的機率降低,冰川融化形成的冷空氣就會南下,向西伯利亞地區進發,之後來到國內,造成今年的冬天特別寒冷。
大家在新聞中經常聽說厄爾尼諾現象,會造成氣候變暖,但是拉尼娜正好與這個相反,可以造成氣候乾燥寒冷。像2008的大雪災,也就是受到了拉尼娜的影響。
今年冬天的低溫,雖說打破了幾十年的記錄,但與歷史時期相比,並不算特別冷,歷史上比今年冬天冷的時候就有好幾次。
總之,數九寒天,冷在三九隻是一句農諺,說明三九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但也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在北方地區來說,三九是最冷的時候,但是在南方地區,情況也許就不一樣。
根據歷年的數據來看,北方地區最冷的時間從1月中旬開始,一直到月底,也就是三九的這段時間。但是在南方地區,大多是到了1月底才是最冷的時候,剛好是四九。
而在新疆或西藏地區,1月上旬就是最冷的時候,因此來說三九最冷並非在每個地區都合適,南方地區一般到了四九才最冷。
氣候變化無常,到了冬天就應該是一個寒冷的季節,這也符合四季變化的規律,反正最冷的時候就是在三九四九這段時間,如果三九不是很冷,到了四九就會更冷一些。現在生活條件比以前更好,抵禦寒冷有了更多的手段,即使是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可以安然度過,迎來暖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