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報下成績,但是其實我第一志願其實是中大,報考的是全日制的軟體工程(專業學位),初試科目是英語二數學二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408),可以看出來我的初試成績真的不能算好,由於某些原因沒能參加中大複試的筆試,複試英語拿了86分,面試246分,最後總分680+,排名160+,惜別中大(上線需要750),下面稍微講一下我的調劑經歷和如何在五天之內準備複試。
一、調劑
如果你複試失利,相信你現在的心情一定不能說十分美麗,但是自怨自艾的時間需要和過去那個失敗的自己一起埋葬,你當下需要的就是振作起來,認真了解當年的調劑規則,準備好數個甚至上十個調劑學校:
「調劑原則:
1、特別看出生,985跟211本科的同學你們大概率有機會調劑到本科相似或者相同差不多的學校
2、對於普通本科雙非學校的,如果是一本的同志,儘量第一選擇回家鄉學校,或者回自己母校(母校有人脈優勢,提早去問自己的老師),回家鄉學校(有很多家鄉學校的認可度都挺好的,以後就業有地區優勢)
3、對於分數比較低的可以考慮一下B區的一些學校,比如廣西,貴州方面的學校,所謂的B區(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
4、對於一些本科出生2本的同學,分數又還行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一些近些年剛升1本的學校,這樣子比較容易找到。」
至於在調劑版面看到的一些13年、14年的調劑tips,我發現有些已經不太實用了,對於985和211的學校,基本上十分高冷,如果不是優秀985出身和較高的初試分數,基本上填報預調劑系統都沒有回覆。
對於一些差一些的211和雙非,預調劑和發郵箱簡歷倒是比較有用的,最好提前製作好簡歷和獲獎證明材料,一出調劑通知就進行填報。如果想調劑到有剩餘的985和211好學校,最好要蹲守到研招網調劑系統開的時候,提前做好功課,看看他們的調劑要求。
熱門學校基本上都是開放給校內調劑的,如果有校外調劑的,對專業課有沒有要求(我總感覺你的專業課科目需要大於等於當前調劑專業考的專業課難度,就比如我考的408,北科大初試專業課考的就只是數據結構+計組),對數學一二、英語一二之間有沒有要求(考數二難轉數一等等規則),走到調劑這條路已經沒什麼人能為你決策了,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在王道上發個帖子「xxx分求調劑」只會讓人看得又心疼又可憐。
二、複試準備
用5天的時間準備549+機試+英語+面試聽起來確實有點瘋狂哈,但是我希望大家在看別人的複試經驗的時候最好要認識到大家的底子不同,情況也不同。
我是因為19號20號左右才接到複試通知,才匆忙準備,政審表籤字蓋章(後來才發現是非必要的),從廣州飛到北京,訂酒店等種種麻煩事,讓這短短的5天時間顯得更加短暫。
但是我認為我本科底子不差,應屆科班軟工出身,GPA 3.9/5.0,前6%,拿過國獎之類的,549複試科目系統結構與作業系統這兩門課我都系統的學過而且期末考試拿了高分,如果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建議不要兒戲,15天的準備能換來兩年的碩士生活,何樂而不為呢?實在不希望考生們看了別人的雞血文就飄飄然,像我當初一樣.
雖然我面試的是沒有人權的國科院計算機技術,但是我聽說計算機通信學院的計算機技術專業複試流程和我們是一模一樣的,故也算能夠提供個參考。
(1)549系統結構與作業系統
即使系統的學過計算機系統結構、作業系統原理這兩門課,我也實在不敢說倉促的準備能讓我拿到多好的分數,幸運的是王道論壇上有人分享過549的2017年真題(見第三條推文),2018複試的人也說題型結構基本沒有變化,到今天我去考試,發現是真的,只要吃透了那套真題卷,基本上可以拿到除了一些邊邊角角之外的大部分分數。
這裡說的吃透,是指根據真題上的題型,去進行知識上的拓展,如果題目換了個相近的考點,你還會做嗎?但是我相信大家經過漫長的初試專業課複習應該都有了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就像我複習的時候看一道系統結構的題,題目中提到了"動態流水線",我當時就在想如果這一題改成靜態流水線結果應該怎麼變?結果今年就考了這個考點。像是讀者問題、生產者消費者、橘子蘋果(今年真題)那種問題要學會舉一反三。
所以真題只是給了你一個大致的範圍,你要做的就是根據這個範圍去畫圓,拓展到一個合理的範圍進行複試(怎樣是合理,大學考了三年多的試你應該懂吧?只可意會我言傳不了)
複習資料方面,我總結如下:
1. 2017年熱心道友給出的真題(大部分題型固定)
2. 計算機系統結構習題與解析(尹朝慶) 課後題儘量做,一直做到IO那一章就可以了,唯一有一道題型裡面沒有的,當時我遇到了也很意外,還好大三的時候認真做了課後作業,現在還記得,那些沒準備到的人估計就涼涼了= =,是有關字節多路通道的
一個字節多路通道連接有5臺設備,它們的數據傳輸率如下表所示:
設備名稱 D1 D2 D3 D4 D5
數據傳輸速率(KB/s) 100 33.3 33.3 20 10
服務優先級 1(最高)2 3 4 5
1) 計算這個字節多路通道的實際工作流量。
2) 為了使通道能夠正常工作,試設計通道的最大流量和工作周期。
3) 該通道工作在最大流量時,5臺設備都在0時刻同時發出第一次傳送數據的請求,並在以後的時間裡按照各自的數據傳輸速率連續工作。計算這個字節多路通道處理完各臺設備的第一次數據服務請求的時刻。
答案詳見原文,題型幾乎一模一樣:https://blog.csdn.net/macandroid/article/details/9081485
3. 作業系統與系統結構的北科大期末真題(我只找到一份)
4. 王道作業系統(要知道作業系統只考計算題、大題,小的概念不用怎麼掌握)
往年考了第一章概述和最後一章的IO的分時作業系統和spooling,但是今年沒考,取而代之的是判斷哪些操作的用戶層的,設備驅動程序的,設備獨立性軟體的,比如說修改文件名等操作,一共15分5個操作,每個判斷3分,還是很貴的....想想初試裡408想多拿個5分多艱難啊,複試好好準備絕對是更加有性價比的。
我會把我的複習資料(2017年真題被我魔改過,加了答案,不能保證正確性,僅供參考)放到百度雲網盤裡,有緣人看到了就下載唄,什麼時候過期了也不會再修復,我也不知道我下次上王道論壇是什麼時候咯,有哪個20考研的小夥伴下載了可以把自己的郵箱或者聯繫方式放出來呀,和一起考北科大的小夥伴共享下資料。
(2)機試
聽說今年是北科大第一年機試,難怪如此,現場一片混亂,代碼提交之後只會告訴你warnings和編譯是否成功,沒有判斷ac或者time limit之類的,甚至都不知道這個oj能不能像一些其他oj一樣用scanf()!=EOF這個判斷操作進行批量輸入,搞笑的是我問老師到時候oj是讀取文件還是人工閱卷,老師就說你不要管,你就實現能從鍵盤輸入,按下回車,輸出正確結果這整個過程就行,我當時= =.girl you can do it better
機試題和中大相比極其簡單,第一題:輸出句子裡最長的單詞,本來想用while(scanf("%s",str)!=EOF)這個進行判斷,那就很簡單了整段代碼不到10行,但是這個oj....我後來還是一個字符一個字符的輸入,通過判斷空格、回車、EOF進行統計,很麻煩是吧?沒辦法一道題十分我得十拿九穩啊。
第二題:找到小於給定n的最大素數k和k+2,例如輸入20,輸出素數17 19,簡單,素數打表然後查表就好了。
第三題:學生成績管理(n<20),求每個學生的最高分和平均分,使用結構體然後輸出就可以,注意平均分需要實現四捨五入,那麼如何實現四捨五入呢?這個都不會你還不趕緊去準備!這道題同樣,其實每次輸入完就可以直接輸出了,根本就不用結構體,也不用對n進行限制,但是由於這個詭異的oj我還是很慫的選擇了一個結構體數組,然後輸入完了再逐個計算,再逐個輸出。
第四題:給出一個日期-銷售量的折線圖,要求找出其中銷量的極大/極小值點並按銷售量排序輸出,如果銷售量相同則按日期先後輸出,這道題有兩個點:判斷極大/極小值點(不用我說明了吧?就是比前一天後一天都要大/小),然後排序,簡單題直接秒殺,利用sort函數,再編寫一個cmp算法,首先判斷銷售量大小,如果銷售量相同則判斷日期大小,王道機試題集裡面的典型題。
第五題:輸入一串面試者的身高,求n個身高極差不超過k的最少面試次數,也就是說必須要從第一個面試者開始測試,最少需要面試多少人才能找到n個人,這n個人的身高極差在k以內。簡單,仔細動動腦筋就可以了,這n個人中必有最矮的和最高的,只要從第一個人開始循環,以當前個體作為最高基準和最低基準,往後找看看需要面試多少人才可以找到n個符合條件的人,然後最高基準有一個最少面試數,最低基準也有一個最少面試數,取最低的就行了。
機試的話強烈建議《2013年王道論壇計算機考研機試指南》,看看裡面的一些小技巧都是不錯的,甚至都不用看動規、圖論,刷刷PAT簡單題應該就沒啥問題了。
寫到這裡真的忍不住了,我的筆試明明一道都沒有不會做的,機試我也很確定五道都正確做出來了,但是最後150筆試+50機試我只拿了166.接受不了。
三、英語及面試
英語的話是在面試的最末尾,回答完英語就可以出門走人了,問的問題只有兩個,introduce your school & tell me about your major,先說明,樓主本人雅思7分六級610.我也是聽到前幾個人跟我說面試題目我才知道英語是這麼考的,基本上英語只準備了3分鐘就進去了,我的準備方法可以推薦給和我相同水平的考生= =,其他人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建議。
首先準備好你的關鍵詞,介紹學校,介紹專業,最好能夠顯示你的英語流利度和計算機專業英語的掌握程度,所以我不選擇背模板(關鍵是我懶而且也沒時間了),本科暨南大學,那就講講學校的211屬性和網絡空間安全這個暨大優勢學科,211:university of the two hundred and eleven project,網絡空間安全:cyberspace security,講到網絡空間安全這個英文單詞的時候有個老師皺了下眉頭,估計是沒聽懂(ohh girl←_←),所以我又解釋成security in the web domain,好像越解釋越差了whatever,我就跳到其他方面的,什麼leading position、fast-growing之類的詞(準備過口語考試的都知道這種「加分」詞吧),再用一些口語句式搭配銜接,我感覺我的臨場發揮還是挺不錯的。
至於介紹專業我的大意是高考完考這個專業主要是出於對計算機的興趣,但我剛開始以為"軟體工程"主要是做軟體的,可能還牽涉一些團隊合作工程項目等等,但這三四年的經歷讓我發現這專業把我們帶進了computer science的世界,讓我們接觸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並向我們感興趣的方向發展,像我的同學很多都向data mining, web programm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不經意」地加入一些計算機專業英語,心機如我)這些方向發展,就像是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機會地大門之類balabala地,最後48的英語我覺得實至名歸,誰不同意我揍誰(⊙﹏⊙)
面試的話差異化就實在太大了,有項目的大佬麻煩一定一定要帶五份簡歷進去給面試官,面試前沒有通知你準備簡歷材料,我也是到了才發現可以帶進去,還好隨身帶了一份,不至於太狼狽,還是有能拿得出手的比賽和國創之類的項目的。剛開始老師問了我考研的一些過程中發生的事和為什麼落選中大(...),之後就是問專業問題:
(1)介紹常用排序算法機制及其時間複雜度
(2)介紹你常用的程式語言及其之間的區別。。。。。哇問的這麼泛還好我有一定的準備,可能回答的會比一般的人要多一些,排序算法我介紹了冒泡選擇、快速、希爾、堆、基數排序,程式語言介紹了C、C++、JAVA,主要講了面向過程與面向對象、JAVA的可移植性這些特徵,講的貌似有點久了老師都沒問我一些其他的,最後面試240分只能說沒有什麼明顯失誤吧。
其實整個複試過程我是情緒越來越穩定,因為我知道自己肯定穩了,惜別中大邁向北京或是另一種機緣吧,雖然我現在還不知道國科這個院是否值得一試,但是這次考研經歷也讓我走出了一次我的舒適圈,知道人外有人,知道原來今年考研可以這麼炸= =(我覺得明年形勢肯定更加嚴峻,考研只會越來越難),希望大家能保研的都保研,有好offer的就去工作!如果真的下定決心要上戰場一試,就務必厲兵秣馬,做好萬全的準備!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