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你想重啟嗎?
大多數人都想要是有一個重啟鍵該多好!——沒有疫情,沒有封城,沒有漫長的5個多月網課!一切按照我們熟悉的流程,正常元調、正常籤約、正常四調,母慈子孝,種豆得瓜,驚喜連連。
但是2020年,讓我們這一屆的中考考生和家長在關鍵節點,經歷了意想不到的「驚嚇」,雞飛狗跳,甚至種瓜得豆,當然也有衝破重圍取得較好成績的,我的孩子算是其中之一吧。
2020,魔幻中考年,我們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呢?
疫情是一面凸透鏡,放大優秀的同時,也會放大缺點。
所謂優秀就是,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習慣是孩子從小培養的潛意識,就好比我們看到香噴噴的烤肉,會咽口水一樣,已經成為無意識的反應了。學習過程本來就需要消耗很多意志力,孩子需要克服懶惰去每天背單詞,要克服害怕去經常問老師,還要克服失敗帶來的無力感去堅持學習……你看!一路走來,其實孩子非常不容易。
可是,無意識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是最不消耗意志力了,習慣了每天到點背單詞,習慣了和同學討論,向老師提問題,習慣了面對各種壓力,那麼,你的孩子就是一隻打不倒的「小強」!
疫情上網課期間,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管理都很嚴格。他每天7點起床,緊張而忙碌的一天又開始了,我一般在7點或者7點之前也起床了。當孩子洗漱完畢、吃完早餐,我會監督他開始背單詞,之所以一開始要監督,是有歷史原因的,孩子的英語不是很好,平時的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試,孩子所在班級的英語均分大多在100多分以上,而孩子總是遠遠在均分以下,所以在英語學習上有點小自卑,有點不自信,越是這樣越不願意主動學習,因此我在疫情期間主要抓他的英語學習。
這就談到如何和孩子相處了,孩子不願意主動去做的事情,如何讓他願意做?聊聊我自己的心得體會吧。
(1)有效談話
因為初三畢業班上網課的時間和作業量都比較大,所以孩子一開始上網課時,我就和孩子預約談話的時間,提前告訴他這次談話很重要,以及要談話的內容(呵呵,有點像公司開會一樣),當時我和我老公、還有孩子花了大約1個多小時進行了一次正式談話,我引導他自己設定學習目標,他期待中考考過六高線,那麼制定的成績目標就要比六高線還高,總分目標是478分(滿分55分),我讓他自己總結每門課的考試題型分布、每道題的標準分值,以及自己哪裡強、哪裡弱。
搞清楚優勢和劣勢後,接著我還讓他分析為什麼強?為什麼弱?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很多家長特別關心孩子哪裡不行,一個勁兒的讓孩子努力,但是卻忽視了孩子強在哪裡,孩子說出自己的強項時,他的眼睛是發光的,是自信的,是充滿希望的,那麼這樣的談話才會讓孩子覺得被認可、被尊重,而不是一味的打擊他的薄弱環節。
為了節約時間,孩子在談每科的考試題型分布和分值優劣勢時,我會當做好「提問者」角色,還做好「記錄者」的角色,做好談話記錄,談完話後每科的目標分數、每題的目標分數,以及改進方法就形成一張報表了,這是他自己總結出來的,那麼下一步我就會將這些內容列印下來,貼在他的書桌前方,激勵他每天執行,他自己會主動跟我說:「媽媽,你每天監督我,一定要讓我背單詞、背作文。」「哪怕你困得不行,也要當天完成嗎?」我問他,「是的!」孩子很篤定的告訴我。
(2)監督執行
有了事先我們共同達成的目標,我們做家長的監督起來就方便多了,我會見縫插針的抽查他背單詞的情況:早上美好的一天開始了,用英語單詞喚醒沉睡一晚的大腦;中午吃完飯後,用英語易混淆詞組刺激一下有些疲倦的神經;有時候孩子寫作業到晚上11點多,我會理直氣壯的拿著一本背單詞的英語書進到他的臥室,「來來來,背單詞啦!讀出聲來,我們都不怕吵的!」於是在夜燈下,孩子開始發出聲音背單詞。
當然,單純的背單詞效率是比較低的,我們會換著法而的背優秀作文:在沙發上趴著背,在書桌上坐著背,在床上躺著背,總之只要處於學習狀態,總是有效果。一開始我會結合作文中的好詞好句,和他進行模擬口語對話,他覺得蠻好玩的,比一個人死背單詞有意思,於是他就會不知不覺花1個小時在英語學習上。
漸漸的,他發現原來經常錯的詞組,現在so easy!原來首字母填詞經常只能填對2-3個,現在可能只錯2-3個,這讓他對英語有了一些信心。
孩子元調考的並不好,英語和語文更是沒考好,英語是B等級,所以在整個疫情期間,我反覆跟他強調:疫情期間是他初中階段最後一次能自主把控的期間!相比在教室上課,線上課程老師是無法時刻盯著的,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學生相對自由了,那麼這個期間就能很好的提升自學能力,這種自學能力正是高中非常需要的能力。孩子也正是因為元調沒有考好,所以心中暗下決心,當疫情期間有些同學有所鬆懈的時候,自己通過自律自覺,總結屬於自己的重難點和薄弱點,形成自己的知識思維導圖。我看出來了,他想取得好成績!
5月20日,武漢市7.28萬初三學子再次走進熟悉的校園,經歷了疫情期間五個月網課的洗禮和磨練,孩子在5月20日當天早早的就起床了,穿著白色的全套校服,書包裡裝著消毒清潔包(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紙巾等物品),一個自信滿滿的少年出現在我的面前,我目送他走過馬路,走向有警察值守護學、有校長和校領導迎接、有家長志願者服務的校園。
5月28日,五調考試!沒想到孩子還是沒有考到他理想的成績,依然是A等級,沒有進入A+,不過相比元調有進步。五調成績出來後,孩子有些沮喪,不過很快調整好狀態。學習的事情完全有孩子自主控制,籤約的事情全部由我來完成,在籤約期間我做了幾件事:
(1)整理武漢市所有高中的歷年錄取成績、相比市示範的分差、高中的一本率、地理位置、簡介、師資等數據。之所有整理了所有高中,是因為我擔心孩子成績不穩定,萬一掉檔怎麼辦,所以一批、二批、三批的民辦高中,我也有針對性的去了解。
(2)時刻關注家長100發布的動態資訊,圈定合適籤約的學校。由於元調和五調的成績不拔尖,所以區內和區外還不錯的高中,一定要想方設法去籤約,哪怕是靈活約也要籤,籤到的都是「肉」,為什麼不爭取呢?
(3)線上登記後,根據籤約情況,縮小目標高中的範圍。區內的高中我們沒有籤到很好的約,就去外區找機會。
或許高中的硬實力通過往屆的高考成績、學校的基礎建設、師資力量以及家長口碑已經有所體現,那麼對於新一屆的家長而言,高中的軟實力是通過高中招生組所呈現出來的招生形式和內容來體現的,比如招生宣傳片是否精心策劃、招生群答疑是否積極反饋、老師的回答是否專業是否有耐心等等。
我個人覺得武漢市2020年中考出現的魔幻錄取情況有歷史原因,也有這方面的現實原因。
6月10日,網上中考志願填報,我們並沒有選擇六高,而是降低了一個層次,選擇了區內第三的另一所省級示範高中。我們的心態和大多數人一樣,不約而同的選擇「求穩」這個關鍵字,畢竟武漢中考志願填報是中考前填報,當五調無法真實、全面的反應孩子的成績時,再疊加疫情導致的成績波動、元調成績、學校的招生宣傳力度、籤約時學校的態度和籤約結果等各方面因素時,讓家長們更加謹慎了。
當我們填完中考志願後,孩子說到:「革命尚未成功,少年仍需努力!」從那以後,孩子跟開掛了一樣,在剩下的一個多月裡,成績穩步上升,每次都超過初中劃定的六高線,學習狀態越來越好,真所謂「成功是成功之母!」一點點小成功,仿佛星星之火,點燃少年心中的小宇宙。
在中考備戰的每個夜晚,我能聽見孩子在喃喃的背誦,他和班上的幾個好朋友組成互助學習小組,夜深了還在騰訊會議裡激烈的討論學習問題,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他總是分享物理和化學的學習心得和解題方法。
他原來道法總不能得高分,在最後幾個月,把道法課本和筆記翻爛了,重難點背得滾瓜爛熟,中考道法39分(滿分40分),他說在最後一刻改錯了一題,鬱悶壞了!
理化中考114分(滿分120分),我覺得知識不僅要有輸入,更需要有輸出,他在互助學校小組裡進行理化講題,這個講題的過程,讓他有機會站在老師的思維去深入理解物理和化學,我認為這個講題過程是很有作用的。
最終,孩子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中考超過二六高線(六高錄取線456分,二高錄取線452分),實現了自己的小夢想。
在時間的長河裡,中考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小的逗號,無論這個逗號有多麼的魔幻,或許改變了我們的行程和方向,但是我們依然要風雨兼程,用魔幻作為起點,去書寫一個又一個五彩斑斕的逗號、感嘆號、分號,哪怕是寫到了句號,也可以另起一行再次起航。
15歲,起航,是少年。
歸來,依舊是少年。
關於今年的中考你是怎麼看的呢?
【作者】我是「幸福觀察」,與子同行,遇見幸福;觀生涯,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