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造出「職教航母」

2020-09-05 廣州日報

賀惠芬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普遍較高,但說起嶺南教育集團旗下的兩所職業技術學院,賀惠芬卻是信心滿滿。「我們的畢業生就業率差不多接近100%,好多名企搶著要。」她自豪地說。

賀惠芬是嶺南教育集團聯合創始人,廣東最早的民辦職業院校之一——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嶺南職院)就是她與哥哥賀惠山創建的,後來,賀惠芬又創辦了廣東嶺南現代高級技工學校(現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簡稱嶺南技師學院),搭建起廣東最大的「職教航母」。如今,集團每年都向社會輸送超1萬名職業技術人才。這兩年,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職校生在社會上越來越吃香,賀惠芬表示,廣州的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技術人才的培養,而她也希望未來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數萬名高水平技術人才。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實習生 王雅欣

技校生名企「搶著要」

賀惠芬告訴記者,民辦職業技術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與市場結合得非常緊密,市場需要什麼人才,學校就培養什麼人才,「企業訂單班」是技校人才培養的特色,也是學校在體制機制方面的優勢。

賀惠芬舉例說,嶺南技師學院早在6年前就開始與京東集團合作開辦「京苗班」,專門為京東培養電商人才。一個年級有一兩百人,京東的業務核心骨幹也會參與授課。每年的「雙11」和「618」就是學生錘鍊技能的好時機。「學生們會組成銷售小組進行比賽,看誰的活動策劃做得好,誰最後銷售成績好。在真實的電商銷售場景裡面,學生可以零距離跟企業學習實操技能。」

2013年,嶺南技師學院與上市公司——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火電集控運行專業定向委培班」。當時該公司委託學校培養300名火電技工,結果有3000個人報名,裡面還包括很多已經考上本科的學生。賀惠芬介紹,這幾年,企業跟學校的合作一直在持續開展,像豐田、京東等世界五百強企業都與學校籤訂了很多類似的人才培養方案,學生畢業即就業,應屆生的薪酬待遇普遍較高。

賀惠芬強調,嶺南技師學院一年有2000多名畢業生,而嶺南職院一年有超過8000名畢業生,這些學生動手能力強,心態好,很務實,在就業時不會挑肥揀瘦,所以從來不愁就業。

從「招不滿」到「不愁招」

賀惠芬坦言,雖然職業院校的招生錄取分數低於本科院校,但學生們畢業後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讓她感到臉上特別有光。這些年,作為職教集團的「掌舵人」,她明顯感到自己「底氣足了,腰板硬了」。

賀惠芬說,這些年,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也迎來了「春天」。

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招生。「今年嶺南技師學院總共只有2200個名額,一早就報滿了。」她說,以前招生的時候可能還愁生源,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徹底改觀,根本不愁生源。而根本原因就是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好。

「我們的學生真的是越來越吃香,哪怕在就業市場上,技校生的工資也絲毫不比本科畢業生差,甚至比他們的工資還要高。」賀惠芬說。有一段時間,學校的教學樓進行裝修,她請來了幾位從事室內裝修的技工,經過交談才知道,這些裝修技工就是嶺南技師學院畢業的。她當時特別自豪,問這名學生畢業多久了,學生說,畢業一年多,工資1.5萬元。而他的師兄師姐工資更高,他們在知名的家裝定製企業工作,每個月拿兩三萬元也很常見。

賀惠芬說,職業院校的學生「樸實且低調,但動手能力強」,其專業設計完全貼合市場脈搏,所以不愁就業。

不乏本科生到技校「回爐」

賀惠芬說,近些年,本科生到嶺南技師學院「回爐」參加技能培訓的案例十分具有代表性,因為技校有著獨特的校企共育優勢。「有學生放棄上本科來讀我們大專,還有本科生來參加技校為期半年的培訓班學習,因為學生知道,我們開設的這些專業很受企業歡迎,將來出來不愁找工作,並且工資還很高。」她舉例說,廣東有很多優秀的無人機企業,學校抓住這一勢頭開設了無人機專業。「這在國內都是不多見的,但是作為職業院校來說機制靈活,我們和無人機龍頭企業合作,瞄準龐大的市場需求,開設了這個非常前沿的專業,內容包括無人機的維保、技術支持等,緊貼市場需求。」

而動漫設計是嶺南職院的一個「拳頭專業」。早在10多年前,因為廣州有很多國內知名的動漫企業,當時由政府提供了200萬元啟動資金,嶺南教育集團投入了1000萬元,成立了「星力量工廠」,專門培訓動漫設計人才。學校與國際知名動漫設計公司合作,學生零基礎開始學習,到最後能獨立完成漫畫創意設計和動漫製作。很多學生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就已經能出原創作品,甚至拿到企業訂單了。 「嶺南職院每年都有一部動漫作品登上央視。像大家非常熟悉的動漫《巴啦啦小魔仙》《鎧甲勇士》等,我們都有參與。」 賀惠芬介紹,由於動漫設計師的工作技術含量很高,所以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待遇很好,年薪最高的能達到百萬元級別。

從培訓打字員起步創業

賀惠芬祖籍河源紫金縣,儘管出生在教育世家,但她表示,進入職業教育領域純屬「誤打誤撞」。

20世紀90年代,她住在華師附近的石牌村,每到晚上大街小巷都是無所事事晃蕩的年輕工人,而當時電腦還沒有普及。「我和家裡人商量,是不是可以對這些年輕人進行技能培訓。那個時候家兄賀惠山和我從電腦上崗證、會計考證培訓、電工證培訓、打字員培訓、複印機維修班開始做起。」

兄妹倆最初的培訓室是一間只有30平方米的機房,裡面只有十幾臺舊電腦,條件簡陋,一開始只有10名學生。「我們當時提出一個方案是免費給學生用電腦,比如你要學打字,學電腦,隨時可以用我們的電腦;還有一個是學不懂可以再學,不用再交費,學會為止。這些靈活的做法很快就吸引了大批學生。」

後來反響越來越好,賀惠芬兄妹倆相繼辦了其他教學點。隨著學生越來越多,1993年,他們先是成立了廣州嶺南文化學校,到1999年又開始籌建廣東嶺南現代高級技工學校,該校也是廣東最早的民辦職業院校之一;2019年,廣東嶺南現代高級技工學校正式升格為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已成為技工教育的最高辦學層次。

如今,由嶺南職院和嶺南技師學院等名校組成的嶺南教育集團,已經成為中國知名民辦教育品牌,堪稱一艘「職教航母」,近30年來已經為廣東輸送了不下30萬名職業技術人才。

要將優質人才輸向大灣區

從事職業教育30年,賀惠芬感觸頗深。在她看來,民辦教育作為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市場結合非常緊密,當前廣州要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職業技術教育提供更多專業技能人才。賀惠芬表示,嶺南職院位於天河區和黃埔區之間,這其中有非常多的高科技企業和智能製造企業,特別是黃埔區還引進了很多跨國企業,因此特別需要在周邊地區有足夠的人才儲備。

「籌備一家企業,必須要考慮人才的可持續性,而周邊的院校有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能人才配備,直接關係到企業發展的速度。比如,科學城有高科技企業需要物流機器人,我們就在學校開設了物流機器人這個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直接到他們企業工作。」在賀惠芬看來,職業技術教育在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都有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賀惠芬表示,目前政府、社會和用人單位對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還應持續提升,加大支持和投入,扶持一批優秀的技工學校,才能培養更多高水平的技術人才。

對於未來,賀惠芬也有著清晰的規劃。她希望把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變成應用型的本科,目前正在走申報流程,而變成應用型本科後,學校在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專業化、職業化方面都會有所提高。「我們的目標就是先服務於廣州的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進而每年向整個大灣區輸送數萬名高水平技工人才。」

相關焦點

  • 擊沉它的人剛去世,日本造出第2艘「加賀號」航母
    2006年6月1日,科雷伊斯與妻子一起展示一幅描述他在二戰中駕駛戰鬥機攻擊日本航母「加賀號」的場景。原標題:擊沉它的那個老人剛去世,日本又造出了第二艘「加賀號」航母儘管日本官方宣稱其是「護衛艦」,但按照國際標準,它應該被歸為直升機航母。4月22日,在美國德州的聖安東尼奧,一位過完百歲生日不久的老人平靜地去世。他叫諾曼·科雷伊斯,曾是中途島海戰中在世的最後一名美國俯衝轟炸機飛行員。
  • 佩服日本人的腦洞,造出了世界第一艘水下航母,可是沒實戰就被美俘虜
    伊級特殊潛艇堪稱世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潛艇空母、水下航母。 一、水下航母的先聲 一戰的爆發使飛機和潛艇等新武器得到廣泛的應用。1925年,日本就開始研製能起飛飛機的潛艇,當時用的是德國產的小潛艇,取名伊121。
  • 外媒:法國將新造7.5萬噸級新核動力航母 2038年入役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據路透社巴黎12月8日報導,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總統12月8日說,法國的下一代航母將是核動力航母,將於2038年取代該國艦隊的旗艦「夏爾·戴高樂」號航母。法國官員說,這艘法國海軍歷史上的第11艘航母將由法國防務承包商海軍集團建造,配備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研製的新型電磁艦載機彈射系統。報導稱,這艘新型核航母長300米,排水量7.5萬噸。它將能夠搭載多達30架「陣風」艦載戰鬥機或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目前正在研發的後續新型戰機。
  • 英國斷言全世界就三個國家能造航母 印度:那我造的是啥?
    2017年12月8日,英國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終於服役了,該艦讓皇家海軍在皇家方舟號航母退役後,時隔6年再次成為有航母的海軍,讓英國重新成為了有航母的國家。既然意義如此重要,所以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特地參加了該艦的服役儀式,而英國海軍大臣在儀式上更是為皇家海軍加油打氣道:「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能造出航母,那就是美國、中國和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展現出了優異的綜合能力,未來將是英國利益的重要保護者,英國將重返航母時代。此外,伊莉莎白女王號與威爾斯親王號雙航母艦隊的存在,也會大大增強皇家海軍的實力。」
  • 能造航母的國家不少,但能造阻攔索的只有兩個半!其中就有咱們
    現如今,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弱,很大一部分能夠通過海軍來體現出來,而海軍實力的強弱則又能通過此國航母擁有量來體現出來,所以說世界上很多大國都擁有製造航母的能力,比如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英國等等,這幾個國家無一不是世界級的大國。
  • 法國新航母7.5萬噸,搭載30架艦載機,超越英國航母成為歐洲新標杆
    新航母由法國總統馬克龍在12月8日正式公布,其計劃採用核動力推進技術,新航母全長將達300米,甲板全寬80米,水線為40米,排水量達7.5萬噸,可載30架戰鬥機,各項指標均超過「戴高樂號」航母。新航母將能夠容納2000名水手,並且法國計劃2025年底架設建造工地,2038年新航母投入使用,以替代現役航母「戴高樂」號,也有其相關的配套艦載機,使用最新研發的機型NGF/SCAF型艦載機,用來替代曾經在陣風艦載機,也同時準備取代歐洲的颱風,以及大黃蜂,計劃2025年首飛,2040年艦載完畢並且服役,成為與航母配套的系列工程,具體性能不得而知,可見法國重振昔日雄風的野心,未來有望成為歐洲第一大海軍
  • 我國的國寶級科學家,90歲高齡身家千億,讓國產航母提前30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開始重視海軍的發展,不少軍事強國紛紛投入航母的研製中。所以等到了二戰後期,在全球範圍內共有數百架航空母艦。現如今,航母的數量遠不如二戰期間多,但是其綜合性能卻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不過,很多國家就算想研製航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目前掌握航母研製技術的國家並不多。
  • 國金:中國東方教育(00667)從烹飪培訓到職教航母,未來還在前方
    公司 國金:中國東方教育(00667)從烹飪培訓到職教航母,未來還在前方 2019年6月13日 08:15:46
  • 時隔20年法國再啟核動力航母建造,20年後替代「戴高樂號」航母!
    法國是目前除美國以外唯一一個具備核動力航母建造和使用經驗的國家,其首艘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於1989年動工、2001年服役,2020年12月1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將建造新的核動力航母,這也是法國海軍繼「戴高樂號」服役20年之後,再次啟動核動力航母建造事宜!
  • 為提升航母航速,能否在艦尾布置推力發動機?真相曝光,並不實際
    航母對於一個國家海洋實力的提升是非常大的,但是航母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由於體型太大航速一直上不去。事實證明這種想法並不實際,因為航母的排水量是以萬噸計的,用噴氣發動機十分費油,而且費效比不高。   將艦載機固定在甲板上,用飛機的發動機提升航母的航速,這個想法確實是新奇,但是並不可行。為什麼呢?艦載機的發動機推力大多在十幾或是幾十噸,而航母重量少說也得按萬噸來計。這其中的差距是好幾個數量級。雖然實際上並不能這麼算,但是也能夠從中得出其可行性不大。
  • 日軍造出奇葩魚雷,命中率高達百分之百,就是名字太晦氣
    現如今,航母、核潛艇和軍艦似乎已經成為了各國海戰的必備武器。我們就拿美國的福特號來說。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一艘福特號航母可以搭載75架艦載機,最大航程為50萬公裡。有不少網友調侃稱,如果進行海戰的話,福特號很難遇到敵手。
  • 美國真正對手露出馬腳,不聲不響造出7艘航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在當今世界上,擁有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無疑是美國,在役的11艘航母是美國海軍引以為傲的資本,就當前來看,美國的實力仍舊是無人能敵的。但除美國之外,世界各國也都在積極研製武器裝備,提高自身軍事實力,這也讓美國每時每刻都在警惕著。
  • 國產航母總師說了,山東艦設計13年,船體有30種方案絕非仿製
    眾所周知,國內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是朱英富總師設計的,他曾在公開演講中提到,當時設計時,沒有圖紙沒有規範更沒有經驗。想找設計方合作,但當時對方同型航母還在服役,不可能給你交底,因此只有靠自己。而一般驅逐艦有300多個艙室,航母則有3600個艙室,幾十萬個零件。
  • ...噸,馬克龍宣布「XXL碼」法國新航母將在2038年接替「戴高樂」航母
    【環球時報記者 潘亮】法國將在2038年擁有一艘「XXL碼」的新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在法國總統馬克龍8日參觀全球最大核反應堆製造商之一——法馬通之後,法新社、《世界報》《費加羅報》《快報》等都在第一時間發布專門報導。《挑戰》雜誌直接用「XXL碼新航母」作為文章標題。
  • 「人間蒸發」30年 他用算盤造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人間蒸發」30年 他用算盤造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央視網消息:2018年的春晚進入高潮時,一位老者出現在眾人的視野,感動了電視機前億萬觀眾。他就是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48年前,正是他,親手把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推進大海。
  • 核動力航母換一次核燃料能跑25年,與常規航母燒重油誰更划算?
    例如,「尼米茲級」航母採用的是兩座A4W/A1G核反應堆,該反應堆平均每隔25年需要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航行80萬-100萬海裡。93%,但使用壽命更長可達50年。但對於常規航母就有所不同了,以常規動力航母「山東艦」為例,該艦可以最多可以攜帶8000噸重油,在18節(33.3公裡每小時)的經濟航速下,「山東艦」的百公裡油耗約為60噸,8000噸的重油可以讓該艦航行約13000公裡,如果以30節最大航速航行則可以跑7100公裡。
  •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交付海軍」離不開中國科技與教育的發展
    就在昨天,發生了一件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特別興奮的事情: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正式交付中國海軍。中國第一次國產航母被正式命名為山東艦,它也是中國的第二艘航空母艦。而我們中國的第一艘航母的服役時間是2012年九月,並且它與第一艘中國航母遼寧艦甚至國際同類的航母中,都具有較高的性能。首先它的設計結構適合我們的作戰需求,設計結構更適合載航空兵作戰需求,並且在內部有很大的空間來裝艦載機。
  • 為何航母速度都在30節,換算成陸地交通工具,速度應該是多少?
    中國的遼寧號是世界航母的佼佼者,他的最高航速也在32節左右。這不禁讓人疑惑,航母的速度為什麼都在30節左右。 航母速度有多快 節是海軍特定的計算方式,換算成陸地交通工具,航母的速度差不多是每小時60公裡,也就是一般陸地交通工具的正常速度。
  • 或將迎來雙航母時代?7.5萬噸配32架五代機,給五角大樓提了個醒
    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排水量還沒有5萬噸,雖說掛著核動力航母的名號,但是說白了這不過是一艘非常基礎的中型核航母。和美國福特級航母相比,法國航母的水平還是不夠高,為了縮短兩國差距,法國這些年來也沒有停止發展腳步。
  • 身價千億的國寶級院士,中國首艘航母提前30年問世,他功不可沒
    當年,瓦良格歷經艱辛被運抵中國後,國內軍工科研戰將面臨的首個難題就是航母改裝。身為海上巨無霸,打造航母的鋼材不僅需要具備超高的耐腐蝕,抗衝擊性能,還得滿足低磁性,抗高溫等諸多要求。可就在中國攻克特種鋼的技術壁壘後,又被接下來的焊接給難住了。潘院士在接到這個艱巨的任務後,迎難而上最終助力國產航母比西方預測提前30多年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