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惠芬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普遍較高,但說起嶺南教育集團旗下的兩所職業技術學院,賀惠芬卻是信心滿滿。「我們的畢業生就業率差不多接近100%,好多名企搶著要。」她自豪地說。
賀惠芬是嶺南教育集團聯合創始人,廣東最早的民辦職業院校之一——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嶺南職院)就是她與哥哥賀惠山創建的,後來,賀惠芬又創辦了廣東嶺南現代高級技工學校(現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簡稱嶺南技師學院),搭建起廣東最大的「職教航母」。如今,集團每年都向社會輸送超1萬名職業技術人才。這兩年,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職校生在社會上越來越吃香,賀惠芬表示,廣州的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技術人才的培養,而她也希望未來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數萬名高水平技術人才。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實習生 王雅欣
技校生名企「搶著要」
賀惠芬告訴記者,民辦職業技術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與市場結合得非常緊密,市場需要什麼人才,學校就培養什麼人才,「企業訂單班」是技校人才培養的特色,也是學校在體制機制方面的優勢。
賀惠芬舉例說,嶺南技師學院早在6年前就開始與京東集團合作開辦「京苗班」,專門為京東培養電商人才。一個年級有一兩百人,京東的業務核心骨幹也會參與授課。每年的「雙11」和「618」就是學生錘鍊技能的好時機。「學生們會組成銷售小組進行比賽,看誰的活動策劃做得好,誰最後銷售成績好。在真實的電商銷售場景裡面,學生可以零距離跟企業學習實操技能。」
2013年,嶺南技師學院與上市公司——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火電集控運行專業定向委培班」。當時該公司委託學校培養300名火電技工,結果有3000個人報名,裡面還包括很多已經考上本科的學生。賀惠芬介紹,這幾年,企業跟學校的合作一直在持續開展,像豐田、京東等世界五百強企業都與學校籤訂了很多類似的人才培養方案,學生畢業即就業,應屆生的薪酬待遇普遍較高。
賀惠芬強調,嶺南技師學院一年有2000多名畢業生,而嶺南職院一年有超過8000名畢業生,這些學生動手能力強,心態好,很務實,在就業時不會挑肥揀瘦,所以從來不愁就業。
從「招不滿」到「不愁招」
賀惠芬坦言,雖然職業院校的招生錄取分數低於本科院校,但學生們畢業後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讓她感到臉上特別有光。這些年,作為職教集團的「掌舵人」,她明顯感到自己「底氣足了,腰板硬了」。
賀惠芬說,這些年,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也迎來了「春天」。
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招生。「今年嶺南技師學院總共只有2200個名額,一早就報滿了。」她說,以前招生的時候可能還愁生源,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徹底改觀,根本不愁生源。而根本原因就是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好。
「我們的學生真的是越來越吃香,哪怕在就業市場上,技校生的工資也絲毫不比本科畢業生差,甚至比他們的工資還要高。」賀惠芬說。有一段時間,學校的教學樓進行裝修,她請來了幾位從事室內裝修的技工,經過交談才知道,這些裝修技工就是嶺南技師學院畢業的。她當時特別自豪,問這名學生畢業多久了,學生說,畢業一年多,工資1.5萬元。而他的師兄師姐工資更高,他們在知名的家裝定製企業工作,每個月拿兩三萬元也很常見。
賀惠芬說,職業院校的學生「樸實且低調,但動手能力強」,其專業設計完全貼合市場脈搏,所以不愁就業。
不乏本科生到技校「回爐」
賀惠芬說,近些年,本科生到嶺南技師學院「回爐」參加技能培訓的案例十分具有代表性,因為技校有著獨特的校企共育優勢。「有學生放棄上本科來讀我們大專,還有本科生來參加技校為期半年的培訓班學習,因為學生知道,我們開設的這些專業很受企業歡迎,將來出來不愁找工作,並且工資還很高。」她舉例說,廣東有很多優秀的無人機企業,學校抓住這一勢頭開設了無人機專業。「這在國內都是不多見的,但是作為職業院校來說機制靈活,我們和無人機龍頭企業合作,瞄準龐大的市場需求,開設了這個非常前沿的專業,內容包括無人機的維保、技術支持等,緊貼市場需求。」
而動漫設計是嶺南職院的一個「拳頭專業」。早在10多年前,因為廣州有很多國內知名的動漫企業,當時由政府提供了200萬元啟動資金,嶺南教育集團投入了1000萬元,成立了「星力量工廠」,專門培訓動漫設計人才。學校與國際知名動漫設計公司合作,學生零基礎開始學習,到最後能獨立完成漫畫創意設計和動漫製作。很多學生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就已經能出原創作品,甚至拿到企業訂單了。 「嶺南職院每年都有一部動漫作品登上央視。像大家非常熟悉的動漫《巴啦啦小魔仙》《鎧甲勇士》等,我們都有參與。」 賀惠芬介紹,由於動漫設計師的工作技術含量很高,所以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待遇很好,年薪最高的能達到百萬元級別。
從培訓打字員起步創業
賀惠芬祖籍河源紫金縣,儘管出生在教育世家,但她表示,進入職業教育領域純屬「誤打誤撞」。
20世紀90年代,她住在華師附近的石牌村,每到晚上大街小巷都是無所事事晃蕩的年輕工人,而當時電腦還沒有普及。「我和家裡人商量,是不是可以對這些年輕人進行技能培訓。那個時候家兄賀惠山和我從電腦上崗證、會計考證培訓、電工證培訓、打字員培訓、複印機維修班開始做起。」
兄妹倆最初的培訓室是一間只有30平方米的機房,裡面只有十幾臺舊電腦,條件簡陋,一開始只有10名學生。「我們當時提出一個方案是免費給學生用電腦,比如你要學打字,學電腦,隨時可以用我們的電腦;還有一個是學不懂可以再學,不用再交費,學會為止。這些靈活的做法很快就吸引了大批學生。」
後來反響越來越好,賀惠芬兄妹倆相繼辦了其他教學點。隨著學生越來越多,1993年,他們先是成立了廣州嶺南文化學校,到1999年又開始籌建廣東嶺南現代高級技工學校,該校也是廣東最早的民辦職業院校之一;2019年,廣東嶺南現代高級技工學校正式升格為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已成為技工教育的最高辦學層次。
如今,由嶺南職院和嶺南技師學院等名校組成的嶺南教育集團,已經成為中國知名民辦教育品牌,堪稱一艘「職教航母」,近30年來已經為廣東輸送了不下30萬名職業技術人才。
要將優質人才輸向大灣區
從事職業教育30年,賀惠芬感觸頗深。在她看來,民辦教育作為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市場結合非常緊密,當前廣州要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職業技術教育提供更多專業技能人才。賀惠芬表示,嶺南職院位於天河區和黃埔區之間,這其中有非常多的高科技企業和智能製造企業,特別是黃埔區還引進了很多跨國企業,因此特別需要在周邊地區有足夠的人才儲備。
「籌備一家企業,必須要考慮人才的可持續性,而周邊的院校有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能人才配備,直接關係到企業發展的速度。比如,科學城有高科技企業需要物流機器人,我們就在學校開設了物流機器人這個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直接到他們企業工作。」在賀惠芬看來,職業技術教育在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都有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賀惠芬表示,目前政府、社會和用人單位對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還應持續提升,加大支持和投入,扶持一批優秀的技工學校,才能培養更多高水平的技術人才。
對於未來,賀惠芬也有著清晰的規劃。她希望把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變成應用型的本科,目前正在走申報流程,而變成應用型本科後,學校在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專業化、職業化方面都會有所提高。「我們的目標就是先服務於廣州的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進而每年向整個大灣區輸送數萬名高水平技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