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冬天不下雪,下銀杏葉……
一到初冬,滿街的銀杏葉黃了,再來一陣寒風,銀杏葉吹落一地。成都人對銀杏似乎有與生俱來的喜歡,那些黃黃的葉子在他們手中,變成了一幅幅創意畫,有天安門、熊貓、太陽神鳥、火鍋……甚至還有一個個風箏。
成都青羊工業園內保潔大媽的銀杏風箏作品 圖據@錦繡青羊
冬天,成都人的朋友圈除了曬太陽,還要曬銀杏。不過,要是銀杏和太陽湊一塊兒了,大抵成都人的朋友圈都會發出美好的感嘆:嗯,有一種過節的激動!
上熱搜!
#成都銀杏#話題獲1.5億閱讀量
在成都,記憶中下雪的日子並不多,「可以說一雙手都數得清」。而熱愛美好、也愛分享的成都人,就算每年只下點「頭皮雪」,那也是穩上熱搜。而現在,熱搜「寶座」又被銀杏一舉拿下,微博上,#成都銀杏#話題已獲得1.5億的閱讀量,而參與討論的微博就有1.6萬條,在全民玩銀杏的背景下,有媒體甚至報導,成都的銀杏,比京都紅葉還要火!
#成都銀杏#上微博熱搜
微博#成都銀杏#閱讀量1.5億
在網友關於#2019最不想刪的3張照片#的討論中,成都的銀杏圖片就是其中一張。那些走在落滿銀杏葉街頭的照片,或是捧起一把銀杏葉灑落的視頻,無濾鏡,隨手一發朋友圈,獲贊那是必須的。
網友#2019最不想刪的3張照片#中,成都銀杏佔其一
有創意!
保潔工用銀杏葉變出「天安門」
去年,人民日報微博曾報導了來自成都的「高手」們,銀杏葉在這群「高手」手中,變換著造型,有的變成了火鍋、綠道、祥龍、太陽神鳥,還有的則變成了「我愛成都」「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字樣。
人民日報微博去年對成都銀杏圖案的報導截圖
該條微博發出後,獲得網友的一致好評,紛紛留言,「成都人好有情調」「成都人民真會玩」。該微博也獲得了2754萬的閱讀量,點讚近6萬。
今年,這些「高手」們又開始「營業」了,而且還變換著新花樣。在成都青羊工業園,一個個黃色風箏掛在樹上,走近一看,原來是由銀杏葉拼湊而成的。據了解,這些銀杏風箏都是由保潔大媽做成的,不少網友驚呼:「在成都,每個大媽都是藝術家!」
成都青羊工業園內保潔大媽的銀杏風箏作品 圖據@錦繡青羊
今年,來自成都青羊區某單位的保潔員們也不認輸,去年做了太陽神鳥圖案後,又繼續腦洞大開,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天安門為主體,結合「1949-2019」「70周年」「青羊」等元素,繪製出一副表白祖國的銀杏畫卷。據該單位物業工作人員龍德蘭介紹,這是他們第二年做,明年還將探索新的表現形式。
圖案PK!
大熊貓、太陽神鳥都來了
青羊區另一單位的保潔員們也不「認輸」,據物業主管王福蓉介紹,去年她們只是小試牛刀,做了簡單的愛心圖案。而今年在準備了一個周后,她和十多名同事就開始行動了。她們都是非專業人士,做之前首先要在腦海中大概構思確定圖案,再拿著大概確定的圖案上網去尋找圖片。
王福蓉的同事正在整理圖案
保潔員陳名容表示:「銀杏葉最不好找了。」因為那幾天天氣比較好,銀杏葉掉的比較少,他們還特意去幾公裡以外的人民公園去掃銀杏葉,「整整找了四天,才湊齊4大袋材料」。而且由於在地面看不到效果,她們每做一步,就要跑到樓上去看整體效果,「跑了好幾趟」。當天10多個人花了3個多小時才把太陽神鳥和熊貓圖案做出來。
「但沒想到反響還挺好。」王福蓉說,在這裡上班的人都稱讚她們創意好,還拍照發朋友圈,圖片傳到網上後得到網友的好評,也讓她們嘗試了一下「火」的滋味。
有情調!
成都人有一種過節的激動
在王福蓉看來,「成都隨處都可以看見這樣的創意」,其實她們原本打算做一個青羊宮的圖案,由於場地受限,未能完成,但王福蓉表示,他們明年還將繼續。
採訪結束,紅星新聞記者從青羊區西華門街回程的路上,每隔幾十米就能與落滿銀杏的街道相遇,正值下班時間,時不時看到有人不慌不忙地掏出手機對著銀杏拍照。
學生們在銀杏葉上撒歡兒
在這個銀杏當道的季節,保潔阿姨總能在銀杏樹下收穫厚厚一層銀杏葉。遇上剛放學的學生,她們就停下掃帚,讓學生們在銀杏地裡盡情瘋玩,看著孩子們用腳踢散銀杏葉,像是踢開厚厚一層雪花。
回想起王福蓉曾說,成都人一到銀杏葉黃了就開始撒歡兒,「有一種過節的激動」。那是因為成都人很有閒情逸緻、很有情調,鍾情於銀杏葉的他們在這裡工作、生活,也是如此深愛著這個地方。
銀杏做成的圖案這麼美,這周去看,還來得及嗎?
紅星新聞記者胡挺 章玲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