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美食,你吃過幾種?

2020-12-23 紹興美食圈

天下第一素宴

位於廈門市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是著名的佛教道場及遊覽勝地。寺內獨樹一幟的南普陀素菜,聞名遐邇,香飄四海,有「天下第一素宴」、中華老字號的美譽。

南普陀素菜秉承佛教飲食傳統,融合了宮廷素菜的精細,民間素菜的天然,寺院素菜的純正,堅持以閩南四季時鮮蔬菜和八閩優質乾鮮為原料,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另外,因佛教提倡不但不能有殺生的行為,而且連想殺生的念頭都不能有,如果吃素菜還要名為素雞、素鴨、素火腿,那就叫「意殺」了,與佛教教義相悖,所以南普陀素菜堅持素菜素作,素菜素名,命名雅致,烹飪技法,博採眾長,色、香、味、形、神、皿、質、養、聲、境和諧統一,加上清靜優雅、寬敞舒適的獨特環境,已形成詩情、景意、禪味、時尚的健康、科學的素食文化,每個細節都精雕細琢,力求每一步都完美如初。

香泥藏珍 「南海金蓮」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道菜,它是以細嫩的廈門豆腐為原料,將豆腐細搗成泥,香菇,冬筍,馬蹄剁碎,烹製成素餡,裝入豆腐泥中,然後用勺子塑成蓮花瓣狀,蒸熟,油炸,拼成一朵蓮花。分蓮瓣,蓮葉,蓮心甚至還有蓮子,拼盤定型後,澆上調味汁。

還有深受歡迎的傳統佳餚「半月沉江」,它主要是以當歸、香菇、冬筍、麵筋製作的湯,盛在藍花瓷盆裡,半邊香菇,半邊麵筋,色澤分明,如同兩牙新月,沉於江底,格調耐人尋味。上世紀六十年代,這道菜還叫「當歸麵筋湯」,郭沫若來這裡吃了這道菜很高興,就寫了一首詩:「我自舟山來,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題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窩。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從此以後,「半月沉江」素菜聲名遠揚,成了南普陀素菜的代表作。

天下第一湯 在中華名吃譜上,以湯入譜的只有山東單縣羊肉湯,被國人稱為「天下第一湯」。說起它的歷史,可就非常悠久了,足足有上千年的歷史。據說舜的老師單卷及其部落就生活在單縣一帶,當時飼養的家畜主要是青山羊,而羊的吃法,由燒烤演變為主要吃肉喝湯。後來,經過改進,羊肉湯的製作工藝越來越完善。到了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在眾多做湯者中,有人經過仔細研究,在製作工藝上不斷創新,製作精細,味道鮮美,一時間風靡全城,為日後「單縣羊肉湯」的揚名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單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八縣交界處,南有黃河故道,北有貫穿全境的大沙河。這裡水草豐美,綠樹成蔭,陽光充足,氣候溼潤,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是個天然的優質牧場,被稱為「中國青山羊之鄉」。正宗的單縣羊湯,必須選用三歲的青山羊為主要原料,尤其以單縣黃河故道和大沙河兩岸的羊為最佳。同時熬製羊湯的水必須是當地的地下水。這樣熬製出的羊湯才能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香而不膩,爛而不黏。

不僅如此,單縣羊肉湯還品種繁多,各具其妙。往往根據出湯時配料的不同分門別類,巧立出各種名目。譬如配加有肥有瘦的羊肉叫「肥瘦湯」,配加羊腦叫「天花湯」,配加羊眼叫「眼窩湯」,諸如此類,大致可分為口條湯、肚絲湯、腰花湯、奶渣湯、肺葉湯、蜂窩湯等等,不一而足,林林總總多達72種。喝時盡可憑著各自的喜好挑選,讓人盡情盡意,大快朵頤。在湯館裡,只要聽到有人輕鬆隨意地招呼一聲:「師傅,來碗天花」,不用問,準是慣喝單縣羊肉湯的行家。

單縣羊肉湯之所以歷經百年而不衰,主要源於其精巧的製作工藝,其中有三個關鍵點:一曰久熬。根據需要定量加水,燃火升溫,響鍋後陸續放入新鮮羊肉、羊雜和羊骨架,然後用急火猛攻,使之處於滾沸狀態,一鼓作氣至少燒煮4個小時。熬出的骨髓油脂與水互相撞擊,達到水乳交融,方能濃化成乳狀。二曰巧火。火的大小根據熬的時間和程度控制,有時連燒什麼柴添多少柴都十分講究。火小了水是水油是油,水在下而油在上,水和油不能融為一體,火太急則熬不出全味,又丟失了營養成份。巧火要的是機動和靈活。三曰精調。單縣羊肉湯的味道與眾不同,與佐料調製有很大關係。這項操作比較講究,難就難在高溫烹煮過程中,需要根據火候依次添加18種佐料,包括白芷、肉桂、草果、陳皮、杏仁、丁香等,不同火候加不同的料。時間、調料、火候三者密不可分,巧妙結合,相互作用,才成就了單縣羊肉湯水乳交融、清香爽口的獨家風味。

天下第一飯 臺山除了美名在外的黃鱔飯,還有一種飯,可煲仔飯之中的極品,那就是臺山川島的石夾螺煲仔焗飯(川島人簡稱之為「石夾飯」),它擁有「翡翠玉焗飯」、「天下第一飯」、「煲仔飯中的皇后」等多個美稱。

這煲米飯之所以不同尋常,主要是其食材非常特別,必須選用臺山川島特有的石夾螺。石夾螺是一種當地特有的貝類生物,附著在礁石上狹窄的石縫中,在巨浪的衝刷和大風的撕咬下緊貼石縫,其身軀蜷縮在只有2釐米—3釐米長的硬殼中頑強生長,其外形的色澤青綠,猶如翡翠。

而更加神奇的是,在石夾螺如此小巧的身軀裡原來還有住客——它就是身材更加迷你的小螃蟹。幾乎每一隻螺裡都會寄居著一隻幾毫米大小的小螃蟹。它們身材雖小,卻殼、螯、爪等「五官」俱全,整個身體瑩白剔透,寄居在螺裡如同翡翠中的一塊白玉——「石夾飯」的另一個名字「翡翠白玉焗飯」,就是源於此。

原來,石夾螺就是靠這隻小螃蟹來捕捉浮遊生物,為自己提供養料的。因此,上川島有句俗語說「蟹仔搵來石夾食」,說的就是這種奇特的共生現象。且不說這煲飯的製作,就是為了獲得石夾螺這一關鍵性食材都相當不容易。因為石夾螺是一種純野生的螺,要捕撈石夾螺不僅要看天氣、時節,能不能打撈到,打撈到多少除了需要經驗外,全憑「天意」和運氣,因此,該食材的得來已經相當不易。

做石夾飯,首先要將石夾螺起肉。它的體型如此迷你,必須依靠純手工剝取,才能將螺肉完整地剝取出來。而一煲石夾飯,要用百多隻石夾螺,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耗費的精力和時間可想而知。將起好的螺肉洗淨瀝乾水,放入姜蒜等調料一起爆炒至八成熟,再加入用上好大米煲至幹水的飯中,一起蒸熟即可。在打開鍋蓋的一瞬間,一股異香立即撲面而來——那淺綠色的螺肉、潔白的蟹仔在晶瑩的米粒和青翠的蔥花中隱現,賣相極佳。加一點油、蒜蓉、薑絲和豉油來調味,螺肉堅而不韌,有一種「波波脆」的特別口感,再配上香滑柔韌的米飯,真是極好的味覺享受。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又名蝦仁鍋巴,亦叫平地一聲雷。蘇州民間傳說,清康熙皇帝下江南,微服出遊,與隨從走散,飢腸轆轆,來到一戶農家求食。農婦取出幾塊焦鍋巴,在鍋內放上一些油,待油沸,就將鍋巴往鍋裡稍炸後,婦人隨手將一些剩菜湯倒入,然後盛起來端給康熙,沒料到的是,飢不擇食的康熙爺吃後竟大加讚賞,以為絕妙,於是一時興發,提筆寫下「天下第一菜」幾個大字。因是御筆,從此鍋巴菜成為了蘇州菜系裡的傳統菜餚,直到今天,凡到蘇州,尋找正宗蘇州菜館菜單上都會有這道菜。品嘗這道菜時,雞、蝦、香菇味美,西紅柿色豔,鍋巴味香,再加上清脆的奇響,可謂耳、目、鼻、舌都得到滿足,既熱鬧痛快,又中看中吃。

天下第一粥 在海南三亞陵水南部南灣半島新村港,有許多疍家漁排,這些魚排鱗次櫛比漂浮在海面上,如同一座壯麗的水城,遠遠望去,構成了一幅極為獨特的海上景觀。當年穆青到新村鎮採風,第一次在疍家漁排上品嘗到「刺豚粥」,便被鮮美的魚粥所吸引,連聲稱讚其為「天下第一粥」。

那麼,「天下第一粥」如何製作出來的呢?據了解,它的具體製作方法至今仍未透露出來,只能了解到主料是新米和刺豚。所謂新米即是選擇當地產的上等米作為魚粥製作的「母本」。這裡要強調的一個「新」字,一般是剛從稻田收割回不久的稻穀,碾成米後最長儲藏時間不應超過10天,儲藏的時間當然是越短越好,以當天碾出來的大米為最佳。

至於刺豚魚,當然是「刺豚粥」的主料,是主角。刺豚魚是生活在海底珊瑚礁石間,周身長著又長又硬的刺,就像刺蝟一樣。刺豚是學名,當地人一般都把這種魚叫「氣鼓魚」。顧名思義即是當它遇敵時,便把隱藏在皮層下的能克敵制勝的刺全部聳鼓了起來,其他水族沒有幾個敢在虎口拔牙,它便不戰而勝,一次又一次地化險為夷生存了下來。

它生活在海底世界,每天遇到的對手少則幾百次,多則上千次,每次它都要「鼓氣」,因而這種「氣鼓魚」的皮層活動量相當大,營養價值高,尤其膠質最為豐富,是治療胃潰瘍、胃痛、胃垂等腸胃病的上等中藥材。同時「氣鼓魚」的皮質還含有十幾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常吃能潤膚美容,益壽延年,刺豚的身價便一路飆升。近海已經很難捕抓到刺豚了,只有在西沙、南沙等海域才能捕抓到刺豚。

熬製「刺豚粥」時,先將米下鍋,用文火慢煮,熬到剛好有膠質時,立即加入剁碎的魚皮和魚肉。熬煮一個小時左右,鮮香濃稠的魚粥就出爐了。撒著零星的蔥花、胡椒,粥幾乎還是沸騰的,就被端上餐桌,味美皮鮮,米稠香濃,齒頰留香。常吃能潤膚美容,益壽延年,是一道養身的好佳餚。

天下第一面 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鎮江鍋蓋面,又稱夥面,是江蘇省鎮江市家喻戶曉的地方漢族傳統麵食。被稱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以獨特的配方、奇特的工藝、混合型的口味,2009年10月在天津「第十屆中國美食節暨第八屆國際美食博覽會」上,喜獲「中華老字號百年名小吃金鼎獎」,已成功申報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鍋蓋面因在下面的面鍋裡加入鍋蓋一同煮而得名,具有濃鬱的平民風格,在鎮江家喻戶曉。鍋蓋面用的麵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槓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覆擠壓成薄薄的麵皮,再用刀切細而成,這樣「跳」出來的麵條柔韌性特好。

鎮江乃南北交匯之地,北方的粗獷與江南的細膩相互融合,鍋蓋面做出來也就別有風味。做法並不複雜:將麵粉揉好後擀成薄片,用刀切細,與一隻杉木小鍋蓋一起下鍋,再在一隻小竹籠內放入客人需要的肉絲、豬肝、香腸、素菜等「澆頭」,煮熟後撈起放入調好佐料的碗裡即可。鍋蓋面,妙就妙在這小小的鍋蓋上。大鍋裡漂著小鍋蓋,四周透氣但開水不外溢,鍋蓋壓住翻滾的麵條,不論怎麼煮,麵條在鍋中的位置都基本保持不變。麵條貼在鍋蓋下,水在其周邊沸騰,水與鍋蓋之間零空隙,煮熟的麵條就特別筋道。而杉木鍋蓋特有的木香也為麵湯增加了別樣的鮮味,還起到了調味的作用。

秘法熬製的醬油,是鍋蓋面散發誘人香味的另一「秘密武器」。選用黃豆醬油,加入十餘種佐料,如地龍、桂皮、香草、八角、南山深處野生菌菇、雞骨等,先猛火燒沸,後調至溫火熬數個小時,冷卻涼透,兩天後方可食用。

正宗鍋蓋面應該是這樣的:老式煤爐,鼓風機吹起的火苗時長時短,幽幽地舔舐著渾圓的鐵鍋底。氣霧氤氳的湯鍋裡,一隻溜圓的木鍋蓋隨著沸騰的水花翩然起舞,不時帶起三兩根變細的麵條頭耷拉在鍋蓋上。裡屋的案板上橫著一桿粗壯的斑竹,兩位師傅就著竹竿嫻熟地跳上跳下,竹竿聲吱吱呀呀,甚有韻味。麵團軋得韌性十足後,師傅用擀麵杖把麵團推卷的紙樣的薄,這才不緊不慢地舉起寬大的切刀,將麵皮切成一綹一綹的麵條絲,攤在案板上只等下鍋。等面端上來,紅紅的湯底,細細的麵條,青翠的蔥花,再加上亮晶晶明晃晃的澆頭,還沒動筷子,心就醉了。

天下第一餃 老邊餃子是馳名中外的瀋陽特殊風味,它歷史悠久,從創製到現在,已有160多年歷史。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老邊餃子代表了整個東北做餃子餡的思路,講究「湯煸餡」,即先將肉餡煸炒,後用雞湯或骨湯慢喂,使湯汁浸入餡體,使其膨脹、散落、水靈,增加鮮味。同時,按季節變化和人們口味愛好,配入應時蔬菜製成的菜餡。劑皮製作,也獨具一格。用精粉摻入適量熟豬油開水燙拌和制。這樣能使劑皮柔軟、筋道、透明。老邊餃子由於皮薄肚飽,柔軟肉頭,餡鮮味好,濃鬱不膩,因此,凡遠近來沈客人,都願品嘗。相傳我國著名藝術大師侯寶林品嘗過老邊餃子之後,吃得興致勃勃,稱讚不已,席間餘興未盡,揮毫寫了八個大字:「邊家餃子,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雞 德州扒雞是漢族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它的製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後及皇族們享用。新中國成立後,德州扒雞更是聞名全國,遠銷海內外,受到廣大食客的青睞,凡品嘗過的人無不讚不絕口,被譽為「天下第一雞」!坊間傳言,德州扒雞絕對是最適合登上火車的食物。著名吃家唐魯孫先生有一年乘火車途經德州,就特意買了一隻德州扒雞,吃完發表了如下感言:「這一頓肥皮嫩肉、膘足脂潤的扒雞令人過癮,旅中能如此大快朵頤,實在是件快事。」這是因為德州扒雞講究的是整雞脫骨,火候到位時不僅肉爛味香,就連骨頭一嚼也是又酥又香,真可謂穿香透骨了。在火車上吃德州扒雞,根本無需費力拆分,甚至不需要餐具,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頓。曾有詩這樣誇它:「熱中一抖骨肉分,異香撲鼻竟襲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齒馨長留津。」

天下第一粽 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是嶺南聞名的粽子之鄉,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道滘裹蒸粽就是返鄉港澳鄉親的必備「手信」。道滘裹蒸粽出名,是因為上個世紀30年代的潮記道滘裹蒸粽。據介紹,道滘人葉潮,綽號紅臉潮,當時是道滘有名的廚師,擅長製作美味佳餚。他別出心裁用晚造糯米,選用上等鹹鴨蛋黃、去衣湘蓮子、綠豆、五花腩肉作餡,又用五香粉、蒜蓉、沙姜、油鹽糖等調味品配製,再用洗淨的青竹粽葉包好,用東莞鹹草紮實,做成粽子,經沸水浸泡、明火滾煮數小時製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撲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適中,芳香四溢,香嫩鮮美。一位留心粽類的美籍華人食家,嘗遍國內外70多種粽子,品嘗過道滘裹蒸粽後,堅稱道滘粽為「天下第一粽」。

天下第一餅

溪口千層餅,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溪口製作千層餅已有100多年歷史,它須選用上等麵粉、精煉生油、脫殼芝麻、潔淨焦糖,以及奉化特產優質冬苔粉等為原料,經過配料、蒸粉、制餡、造層、烙酥、包裝等12道工序製成。製成的千層餅,在1.5釐米厚的小餅內並列27層隔層,故鬆脆酥潤,油素充足,苔菜香濃,食後令人齒頰生津,老幼婦孺都愛吃,獲得過國家及和省級名特產品獎。而稱其為「天下第一餅」卻另有原因。奉化溪口是蔣介石先生的家鄉,蔣氏掌權後很想念家鄉特產,曾派人把王家後人叫到身邊,專門為他烤制家鄉小餅,還不斷地請人品嘗,這種小餅因而名氣日隆,最後竟被譽為「天下第一餅」。

天下第一鮮

凡靠海人家餐桌上都少不了蛤,可是只有南通人敢於稱自家碗裡的是天下第一鮮。菜花黃的時候,是南通人踩蛤的狂歡節,光著腳丫在海灘上踩,蛤憋不住氣便露頭被抓。「天下第一鮮」即炒文蛤,系南通名饌,南通人稱其「跳蛼蛾」。這個「跳」字大有講究,是南通廚藝所獨有的。這道菜在烹製時,用旺火快速爆炒,廚師秀出顛鍋絕技,文蛤猶如在鍋中飛舞跳躍,加上飛火升騰的視覺衝擊,讓這道名菜的製作極富觀賞性。因文蛤肉富含胺基酸與琥珀酸,其味非常鮮美,經過急火爆炒,使其驟然受熱,表面蛋白迅速凝固,形成蛋白膜,包裹在外面,而其內部的養分和鮮汁不易滲出,這樣菜餚具有飽滿含液,口感骨嫩的特點。

天下第一盆

在湖北十堰的竹谿縣城,逢年過節總要烹製蒸盆宴請賓客。竹溪蒸盆被譽為「天下第一盆」,2016年曾被中國烹飪大師戴濤帶到中國南極中山站,作為年夜飯介紹給全球華人;央視七套欄目《食尚大轉盤》也曾播出「竹溪蒸盆」特別節目,向全國觀眾介紹竹溪蒸盆。

正宗的竹溪蒸盆非常講究,必須「分批裝料,兩蒸一悶」。將所要烹蒸的食物放進陶土細膩、不上釉的窖盆裡,食物因人口味而定。香柏枝燻制的臘豬蹄、一年半以上的土母雞、農家土雞蛋、野生香菇、山藥、天麻以及木耳、竹筍、土豆、蓮藕等,其主料輔料及配料多達20餘種。

製作時先將豬蹄、雞肉等切成大塊,與其他主料一起放入盆中,入爐清蒸。待主料蒸至八成熟時,再放入佐料,然後用煎雞蛋皮包瘦肉餃子(當地人稱之為雞蛋盒子),鋪散於蒸盆上層,再點綴菠菜、黃花、粉條等,以文火蒸30分鐘。最後,加青菜葉、蒜苗,燜5分鐘後,大功告成。

最終出鍋的竹溪蒸盆湯清味醇、顏色鮮豔、香味撲鼻。外圍的雞蛋盒子,猶如一個個金黃的花瓣;下層的山藥、土豆等,吸收了湯汁的鮮味,比肉還好吃;而最下面金黃的土雞肉、紅豔的臘豬蹄,更是讓人垂涎三尺……

天下第一蛋

你可能想不到,被稱作天下第一蛋的不是恐龍蛋,也不是鴕鳥蛋,而是浙江平湖特有的一種美食---糟蛋。這個「天下第一蛋」可不是自封的,而是200多年前由乾隆皇帝御賜的,糟蛋也因此成為有清一代當地的貢品,還先後在第一屆巴拿馬博覽會和首屆西湖博覽會上獲獎。

平湖糟蛋由徐源源糟坊創製,至今已有250多年歷史。當年海鹽徐氏在西廊下創設作場,見當地居民喜食糟鯉板、醉蟹、醉鯉珠等槽制食品,便試用酒糟醃製鴨蛋,幾經試驗,終於成功。所制糟蛋,香濃味美,別有風味,又耐久保藏,深受顧客歡迎。

平湖糟蛋是平湖傳統食品中的珍品,其制蛋要求很高。最好選用著名的江蘇高郵大鴨蛋,蛋的大小用一隻特製的鐵絲圈來測量,漏過著就棄去不用。糟則用上等糯米發酵而成。有一整套製作工藝,含浸米、蒸飯、配藥、釀酒、消毒、洗蛋、落甏等工序,從清明前後開始,將蛋浸沒於糟中,蛋間保持距離,互不接觸,經黃梅、三伏,到中秋節上市。在長達五個多月的糟浸過程中,醇類、糖類、胺基酸等物質滲入蛋內,使蛋黃、蛋白逐漸早凝固狀和膠凍狀,同時產生具有芳香氣味的脂類物質,並使蛋黃脫水、起沙、出油。

一般的禽蛋都是硬殼的,而浙江平湖的糟蛋卻是軟殼的。因為經過糟漬後,蛋殼脫落,只有一層薄膜包住蛋體,其蛋白呈乳白色,蛋黃為橘紅色,味道鮮美。食時,用筷或小刀挑破蛋膜,即可品嘗美味,不必燒煮,十分方便。邑人有詩云:「軟殼糟蛋負盛名,撲鼻酒香吸引人。羊脂白玉藏琥珀,鹹甜適中席上珍。」可見,糟蛋是佐餐的上等珍品。許多人吃掉糟蛋後,捨不得丟棄酒糟,還可用酒糟烹燒醉魚、醉肉,同樣美味可口,別有風味。

天下第一羹

在江蘇徐州,有一種奇特的湯羹,名為飠它湯。「飠它」是生僻字,通「啥」。據說這道湯的前身是 「雉羹」,為彭鏗首創。彭鏗因用雉雞、稷米創製成雉羹治好了堯帝的病,被封到大彭國,是大彭氏國的始祖,更主要的是他的「雉羹之道」,人們便尊稱他為「彭祖」。彭祖是我國第一位著名的職業廚師,被廚師們尊稱為祖師爺。

「飠它湯」的名字,傳為清高宗御賜。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品嘗雉羹,感覺味道鮮美無比,便問廚師:「是啥湯?」廚師文化不高,不知該如何應對,情急之下就隨手畫了一個食字和它字,意思便是吃它,並隨口說:「啥湯。」啥湯的叫法便一直流傳了下來。世上原本是沒有這個字,但乾隆看在彭祖面子也就接受了這個自造的漢字,還封徐州飠它湯為「天下第一羹」。

1998年《中國食品報》發表了馬市街「天下第一羹」文章;2002年《中國烹飪》第二期刊登了《徐州馬市街飠它湯——「天下第一羹」》的文章;2006年經過層層推選,徐州馬市街飠它湯又被評為「徐州城市飲食名片」,迎來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遊客的光臨。以雞湯為基礎,配以薏仁及香菇、冬筍、火腿等製成,湯汁醇濃,色白如乳,湯菜融和,六絲各色各味,鮮香中微透酸辣,膩滑中有脆嫩,色、香、味俱佳。清晨醒來的人們,都忍不住來上一碗,就著熱乎勁把湯和肉一併送入肚中,用它泡油條、就燒餅,個個吃得津津有味,痛痛快快。

相關焦點

  • 貴州十大美食排行榜,你吃過幾種?
    貴州十大美食排行榜你吃過幾種?第十名·鎮寧波波糖是香、甜、脆,色澤麥黃。食之口內久留芝麻的清香。 第九名·息烽辣子雞說起辣子雞,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種美食,很多人都認為辣子雞美食是重慶、四川人的專利。但其實不然,說起辣子雞,那還是陽朗辣子雞最美味,陽朗辣子雞,味道又辣又糯,可謂是色香味俱全,是當地非常知名的風味小吃,號稱為「天下第一雞」。許多吃過陽朗辣子雞的吃貨們,嘗試過後都讚不絕口。
  • 在河北很出名的4大特產,是真正舌尖上的美食,你吃過幾種?
    大家應該都發現了,那些味道比較好的美食都是從市井流露出來的,一般在城市中心待久的人,可能就會很嚮往那種背街小巷的生活吧,偶爾能逛一逛小巷的街道,吃一吃路邊的小吃,簡直美滋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那些從市井流出來的特色美食,以下這4種在大河北都是很有名氣的,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麼吧!
  • 臺灣省最好吃的10大小吃,圖4是「偶像劇美食」,你吃過幾種?
    臺灣省的小吃,可以說是全國種類最多、最好吃的美食了。可能會有很多四川吃貨不服,但我們暫且不與其他小吃相比,先來看看臺灣省這最好吃的10大小吃,圖4是「偶像劇美食」,如果給你100塊,你會選擇怎麼吃?甜不辣7、甜不辣,10元/串你可以簡單理解為這是麻辣燙的串串,但是臺灣省的甜不辣號稱「天下第一」。
  • 10種非吃不可的大阪傳奇美食,你吃過哪幾種呢?
    您可知道日本大阪可是以多樣美食聞名的城市?沒有錯,到過大阪的朋友絕對不會忘記大阪美食的絕妙滋味。其中有許多大阪特有的味道是其他日本城市也很難找到的。今天大叔下廚房將介紹幾道遊大阪時務必一試的好滋味。所以,何不花個幾天在這座美食之都來趟追尋美食之旅呢?
  • 西安六大特色美食,你吃過幾種?
    從古至今,西安更是一座美食之城,是吃貨來了就不想走的美食天堂!那麼西安都有哪些特色美食呢?關於西安美食的話題眾說紛紜,今天食療之家給大家推薦六種好評如潮的西安美食,看看你吃過幾種?1、臘汁肉夾饃時代在發展,民族在融合,現在在我們身邊也是隨處可見肉夾饃小吃的身影。但是你知道最正宗的肉夾饃在哪裡嗎?就是在西安!
  • 中國有名的四種燒雞,好吃到停不下來,你吃過幾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美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中國人對吃的熱愛超乎你的想像,這次新冠病毒的爆發有網友總結了這樣精闢的一段話:韓國的集團感染地是宗教場所和娛樂不夜城;日本的集團感染地是居酒屋和俱樂部;中國的集團感染地是海鮮市場和娛樂市場。
  • 吃不膩的山東特產美食,滿滿的家鄉味,你吃過哪幾種?
    山東美食多種多樣,色香味俱全,山東的朋友值得結交,山東的美食更值得認識,接下來和大家分享幾種山東特別受歡迎的特產,你吃過嗎?煎餅作為山東人,大煎餅可是家喻戶曉的美食。而在以前,魯中山區的人們把煎餅是作為主食的。煎餅,樸實無華卻能包容萬物,猶如山東人的胸懷。
  • 河南鄭州六大特色美食,你吃過幾種?
    河南鄭州地處中原,調和五味,融匯四方,擁有典型的河南特色美食。今日我們就來聊一聊,河南鄭州的六大特色美食,知道三種以上的都可以稱得上是美食達人,不信的話看看你吃過幾種?
  • 成都「最受歡迎」的4種美食,看著就讓人嘴饞,你吃過幾種?
    四川成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這裡不僅有非常不一樣的美景,而且還有很多美女,除此之外還有特別多的美食,有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到成都旅遊,那麼在十一國慶期間,如果在成都旅遊的話,萬萬不要錯過這4種美食,每一種看著都讓人嘴饞,來看看你吃過幾種吧?
  • 這些很美味的連雲港特色美食,你吃過幾種?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吃一方美食。那麼,這些很美味的連雲港特色美食,你吃過幾種?花果山風鵝風鵝是孫悟空老家花果山地區的特產,已有三千餘年歷史。流傳如此之久,怎可能不好吃呢! 這個源於秦代,有著兩千多年養殖歷史,是我國古老而著名的華北型豬種,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雜交優勢明顯的特點,也是我國目前僅有地方豬種,過去是黃淮鹽海地區農家餵養的黑豬,皮厚毛黑,近似野豬,肉含生產蛋白質的安基酸較多,食之口感鮮美,壯體美容。
  • 南京10大美食,你吃過幾種?喜歡美食的一般都不會錯過!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南京10大美食,你吃過幾種?喜歡美食的一般都不會錯過! 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許多人會去別的城市走一走,品嘗一下美食。
  • 吃海底撈,資深吃貨必點的4種美食,不吃就白去了,你吃過幾種?
    海底撈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是中國比較出名的連鎖火鍋店,大家都知道海底撈的服務態度特別好,其實海底撈裡面的東西,味道吃起來也是非常好吃,而且海底撈有很多的網紅吃法,嘗過之後讓人覺得很驚豔,這是別的火鍋店裡面都沒有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吃海底撈的時候,資深吃貨必點的4種美食,如果在海底撈不吃做
  • 澳洲美食攻略,你吃過幾種呢?
    那就是,帶大家一起了解四面環海的澳洲美食!皇帝蟹澳洲四面環海,因此海產品不但種類豐富而且肉質特別鮮美。如果你來了澳洲,那你可千萬別錯過品嘗著名的皇帝蟹的機會。皇帝蟹可是蟹中之王,是世界上最重的螃蟹。掰開蟹殼,便可以看到金燦燦的蟹黃,哇!小編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 公認堆滿寄生蟲的美食,你吃過幾種呢?
    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會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這些食物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的誘人,非常的美味,但是你知道嗎?有的食物它表面雖然非常漂亮,但是它含的寄生蟲非常的多,身體不好的人就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下面給大家羅列一下這幾種公認的寄生蟲含量比較多的美食,你吃過幾種呢?
  • 中國特色的6種美食,味道鮮美口味絕佳,你吃過幾種呢?
    中國特色的6種美食,味道鮮美口味絕佳,你吃過幾種呢?首先要給大家介紹的第1種美食是來自山東的煎餅果子,作為一種特色的山東美食,煎餅果子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品,吃起來非常的鮮香酥脆,口味十分豐富,讓人垂涎欲滴,可以說是一種非常美味的,美食,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來山東品嘗一下這種煎餅果子,可以說是真的非常好吃。
  • 這6種好吃到爆貴州的美食,你吃過幾種?
    一說到貴州大家可能會想到貴州的美景,被這裡的美麗風光所吸引,但實際上,貴州除了有好玩的地方外,還有好吃的美食也是令人流連忘返。接下來就小編帶你來看看貴州有哪些好吃的吧!記得準備好紙巾,不然我怕你口水打溼屏幕!
  • 學校食堂美食盤點,這5種美食你吃過幾種?烤肉飯當仁不讓排第一
    學校食堂美食盤點,這5種美食你吃過幾種?烤肉飯當仁不讓排第一偶然想起我在上學的那段時光,原來最令我頭疼的並不是解不出來的數學題,而是每天糾結於中午要吃什麼,因為中學的食堂飯菜做得的確很一般,後來上了大學,才愛上了大學裡面的飯菜,不僅種類非常多,而且味道也非常棒,最重要的是,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活費都不怎麼多,所以價格便宜的食堂飯菜成了我們的最愛。
  • 不可錯過的幾種澳洲美食,沒吃過的別說你來過澳洲
    不可錯過的幾種澳洲美食,沒吃過的別說你來過澳洲澳洲的美食應該是世界上最豐富多樣的,他不僅僅有澳洲本土的飲食文化,還融合了法國,南美,亞洲,地中海等世界各地的美食精華,肉,蛋,禽,海鮮,蔬菜和四季時令水果都是應有盡有,而且幾乎全部都是自產自銷,
  • 這些食醋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醋,口感香濃味道好,你吃過幾種?
    這些食醋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醋,口感香濃味道好,你吃過幾種?我們國家的美食種類非常豐富,而且能夠被用來製作成美食的原材料也是特別多,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就算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食材,在經過了加工改造之後,都能夠變成造型各異,口感不同的美食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 北海道八大美食,你吃過幾種?
    一、北海道拉麵(ラーメン) —— 北海道的代表性食物說到日本美食,你一定會馬上想到壽司、刺身和拉麵。但你可能 不知道日本最有名的拉麵就是北海道拉麵。三、壽司(SUSHI) —— 最新鮮的壽司只在北海道作為日本的代表美食——壽司,你可以在日本任何一個地方品嘗 到,但北海道的壽司卻有它獨特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