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歷屆世界盃主題曲大盤點:2014年我們是一家人
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F1並稱為全球三大頂級賽事。每四年舉辦一次,每屆世界盃開始前,都會有一首或數首主題曲橫空出世,為世界盃提前造勢,勾起全世界球迷的期待。歷屆世界盃主題曲也曾喚起億萬球迷的熱情。讓小編帶你一起重溫那些振奮人心的旋律吧!
2010年南非世界盃
冠軍:西班牙
舉辦地:南非
主題歌:《哇咔哇咔-非洲時刻》演唱者:夏奇拉
 2010年,世界盃第一次在非洲地區舉辦,《哇咔哇咔》向球迷們展示了一個狂野而熱情的非洲。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不缺少音樂天賦,歌曲開頭,南非土著民的呼麥和非洲鼓跳動的符點仿佛帶人們進入了遼闊的非洲草原。結合夏奇拉(Shakira)醇厚而不失靈動的嗓音,和鮮磨樂團(Freshlyground)極具非洲特色的伴唱,整首歌曲充滿了非洲音樂鼓舞人心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歌曲主唱者夏奇拉與巴薩中後衛皮克是一對跨界結合的金童玉女,兩人墜入愛河前,就曾在《哇咔哇咔》MV中有過合作。皮克在《哇咔哇咔》MV中出鏡,並在南非世界盃上隨西班牙奪得冠軍。而南非世界盃後,夏奇拉正式宣布與前任男友、阿根廷前總統費爾南多之子安東尼奧分手。2011年初,夏奇拉與皮克戀情公開,不知道這首《哇咔哇咔》是否也有份促成了這段姻緣。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冠軍:義大利隊
舉辦地:德國
主題歌:《生命之巔》演唱者:唐妮·布萊斯頓
由女歌手唐妮-布萊斯頓(Toni Braxton)和男聲組合美聲男伶(Il Divo)共同演唱的《生命之巔》,無疑是最抒情的世界盃主題曲。兩組主唱介於通俗和美聲之間的唱法,使得這首歌曲的風格既深沉又悠遠。多支提琴的加入以及穩健的三拍子,賦予了它古典音樂般厚重的歷史感。
在《生命之巔》面前,足球仿佛不再只是一項激情的運動,而是寄託了許多人喜怒哀樂的記憶線索。如果說《生命之杯》唱出了在球場中享受比賽的歡快,《生命之巔》則是在狂歡之後,引發人們對足球之於生命之意義的回味與思考。
2002年韓日世界盃
冠軍:巴西隊
舉辦地:日韓
主題歌:《風暴》演唱者:安娜斯塔西婭
 2002年韓日世界盃主題曲《風暴》由美國歌手安娜斯塔西婭(Anastacia)演唱。安娜斯塔西婭的中性嗓音和聲音張力賦予了這首歌曲極高的辨識度,大量電音的加入使世界盃主題曲走向了電子舞曲風格,也給第一次在亞洲土地上舉辦的世界盃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世界盃第一次來到亞洲,本土歌手自然也不會錯過為世界盃獻聲的機會。由日本組合「化學超男子」(Chemistry)演唱的世界盃官方宣傳曲《讓我們現在就在一起》(Let's Get Together Now),有著日本流行歌曲特有的輕鬆流暢,格外歡快清新。與其他世界盃主題曲相比,這首歌更像是一首年輕人的勵志歌,與舞曲風格的《風暴》形成鮮明反差。
1998年法國世界盃
冠軍:法國隊
舉辦地:法國
主題歌:《生命之杯》演唱者:瑞奇·馬丁
《生命之杯》毫無疑問是傳唱度最廣、最為經典的一首世界盃主題曲,由著名偶像歌手瑞奇-馬丁(Ricky Martin)演唱。熱烈密集而極富煽動性的鼓點、哨聲和號角聲穿插在整首歌曲中,副歌部分的「Go Go Go!Ole Ole Ole!」更是能輕易將人洗腦。
此後,在全世界的足球節目中,《生命之杯》都是使用率最高的背景音樂。一聽到這首歌,人們就會自動將它和足球聯繫起來。提到法國世界盃,除了東道主3-0完勝衛冕冠軍巴西的那場決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這首主題曲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冠軍:巴西隊
舉辦地:美國
主題歌:《榮耀之地》演唱者:達利爾·豪、福音組合「黑暗之聲」
 1994年,世界盃來到了足球的處女地美國,美國人也拿出了風格獨特的世界盃主題曲款待全世界球迷。《榮耀之地》由達利爾-豪(Daryl Hall)和福音組合「黑暗之聲」(Sounds of Blackness)共同演唱,歌曲將黑人音樂與白人音樂、搖滾與民謠相結合。編曲者大量運用福音合唱和薩克斯風,使歌曲風格兼具爵士的靈動和古典的優雅。達利爾-豪在副歌中反覆吟唱「Gloryland」,意在將美國比喻成球員們為世界盃而拼搏的榮耀之地。
最終,巴西隊問鼎當屆冠軍,美利堅成為了桑巴軍團的榮耀之地。但人們更多記住的,卻是決賽中巴喬射失點球後的落寞背影,對於巴喬來說,美國也從榮耀之地變成了傷心之地。也是在這屆世界盃上,另一首主題曲,由皇后樂隊演唱的《我們是冠軍》(We Are the Champions)廣泛流傳,從此幾乎在每一個誕生冠軍的場合,人們都能聽到這首名曲。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冠軍:聯邦德國隊
舉辦地:義大利
主題歌:《義大利之夏》演唱者:埃德瓦多·本納託和吉娜·娜尼尼共同演唱
《義大利之夏》是第一首家喻戶曉的世界盃主題曲,由義大利歌手埃德瓦多-本納託(Edoardo Bennato)和吉娜-娜尼尼(Gianna Nannini)共同演唱,義大利電子搖滾音樂作曲家、三座葛萊美獎得主喬吉奧-莫羅德爾(Giorgio Moroder)作曲並操刀製作。
本納託慵懶的嗓音和娜尼尼沙啞的聲線相配合,歌曲的編曲更多地運用了電音吉他和重音架子鼓,人聲和樂音共同營造了一首節奏從容而不失力量感的《義大利之夏》。這首歌還有一首英語版本,叫做《永爭第一》。
本屆主題曲《義大利之夏》悠揚動聽,它或許是最成功的世界盃主題曲,至今仍被資深球迷津津樂道,譚詠麟曾翻唱成粵語版《理想與和平》。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冠軍:阿根廷隊
舉辦地:墨西哥
主題歌:《別樣的英雄》演唱者:斯黛芬妮.勞倫斯
《別樣的英雄》由英國音樂劇演員史蒂芬妮-勞倫斯(Stephanie Lawrence)演唱,被普遍認為是第一首世界盃主題曲。勞倫斯用自己清澈的聲音,將一段悲喜交加的英雄故事娓娓道來。歌曲前半部分輕柔的琴聲委婉悠揚,副歌中打擊樂的加入又為歌曲注入了力量。
 1986年世界盃是屬於馬拉度納一個人的,因為「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的長途奔襲進球,他被世界所熟知。而這首《別樣的英雄》,被用作當屆世界盃官方影片《英雄》的片尾曲,伴隨著馬拉度納世界盃上的經典畫面播放出來。因此,《別樣的英雄》也被看做是一首唱給馬拉度納的讚歌。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冠軍:義大利隊
舉辦地:西班牙
主題歌:《卡門序曲》吉娜·娜尼尼共同演唱
那年還沒人專門譜寫主題歌,只採用了《卡門序曲》來替代,放在今天肯定說不過去。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