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顯示器市場的重要細分領域,專業顯示器主要是為設計、攝影、影視後期等專業用戶開發的,出色的色彩還原能力是衡量專業顯示器的一項重要指標,選擇顯示器前可優先考量色彩相關表現。
一、 面板類型:TN、IPS還是VA屏?
二、 鏡面屏or霧面屏?
三、 色域、色準、色深應該如何選擇?
四、 出廠統一校色的顯示器,色彩更有保障
五、 合適的尺寸+高清解析度
六、 豐富的接口及配線
七、 升降旋轉是個加分項
八、 舒適用眼很重要
九、 除了以上,還有哪些可以考慮?
面板類型:優先IPS屏或者VA屏
液晶顯示器常用面板有TN、IPS、VA幾種類型。通常來說,TN屏響應時間快,但輸出灰階少,色彩偏白、可視角度小,不同角度看會出現偏色和亮度差別,而IPS屏或者VA屏在色彩方面表現優異得多。
廣視角是IPS屏原生優勢,不論哪個角度觀看都不會產生色偏
目前跟影像處理有關的專業屏幕大多採用IPS面板。蘋果也一直與IPS屏捆綁宣傳,偏愛Mac的用戶,IPS屏是個不錯的選擇。
BenQ PD2500Q
VA面板也是在中高端液晶顯示器應用比較多的面板類型,富士通、三星、奇美電子、友達光電等面板企業均採用了這項面板技術。VA屏可達到3000:1高對比度,黑色和白色都更加純淨,且不會出現漏光問題。
為此,電競遊戲玩家可選TN屏,其他用戶則建議選色彩更好的IPS或VA屏。
鏡面屏or霧面屏?看使用環境決定
蘋果基本是鏡面屏,顯示效果很通透鮮亮,但易受環境光影響。相對地,大多數專業顯示器仍採用霧面屏,有效減少反光。如用霧面屏仍擔心光線對色彩幹擾,建議配備遮光罩。
BenQ PV270
專業顯示器用戶對於畫面色彩要求高,可通過——色域、色準、色深判斷顯示器色彩是否過關;此外還有色溫、Gamma值、是否支持硬體校色等。
色域範圍:大多數用戶選sRGB色域覆蓋的顯示器即可
色域有幾種不同的標準,如sRGB、Rec.709、Adobe RGB、DCI-P3色域等。選擇色域的原則很簡單,不是越大越好,而是「看作品的人用什麼色域,就選什麼色域」。
sRGB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彩色語言協議,Windows系統、網絡上的視頻、圖片大多sRGB 色域,對大多用戶及製作影像主要在網絡端傳播的UI、網頁設計師,選擇覆蓋99%-100%sRGB色域範圍的顯示器即可滿足需求。
又比如要頻繁進行印刷相關工作(如專業攝影師),需要印前預覽CMYK列印效果,支持99%-100%AdobeRGB色域覆蓋的顯示器才能模擬出CMYK色彩。
劃重點:Adobe RGB色域雖廣,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不可盲目選擇
相對地,盲目選擇覆蓋AdobeRGB的廣色域顯示器,且該顯示器不支持色域轉換,那將在色彩管理上耗費相當大的精力。
DCI-P3色域適合有院線播放需求的導演、影視剪輯、調色等專業人員;如果在電視上播放,則應選擇Rec.709色域。
色準:選擇△E值<3的,且越小越好
專業用戶的顯示器不僅要有豐富的色彩,且必須準確呈色。ΔE值(或Delta E值)是顯示器色彩與標準值差距的大小,△E值越小,顯示器越能忠實呈現原始色彩,注意挑選顯示器的△E值不能超過3。
色深:8-bit或者10-bit
色深(色數)反映屏幕上每個點前後兩個色彩過渡是否流暢,用bit數表示色數,bit數越大,色彩過渡越均勻。挑選專業顯示器,色深起碼要達到8-bit,最大顯示1670萬種色彩。好一點配置的顯示器,色深可達到10-bit,最大展現10.7億種色彩,顏色過渡更流暢。
這裡補充一點,如果想要在10-bit顯示器上看到10-bit輸出畫面,需要考慮以下幾點:是否配備10bit/bpc的顯卡(如比較好的Quadro、AMD的專業顯卡。大部分遊戲顯卡雖然可以選10bpc,很多實際輸出只有8bpc,例如:NVIDIA的GTX系列),有10-bit的數字源文件,支持10bit的接口+線材;支持10bit的處理、播放、查看軟體;合適的環境光等。
出廠統一校色的顯示器,色彩更有保障
校色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低端顯示器校色意義不大,低色域屏幕再怎麼校色都達不到專業需求;沒受過色彩訓練的人對色彩沒把握,使用已經損壞或衰老的設備還可能加劇偏色。針對很多用戶不太懂校色的現狀,部分廠商會在出廠前對屏幕統一校色,有的還會提供出廠校色報告以資證明。而專業用戶如對校色結果有更高期待,建議選擇支持硬體校色的屏幕,可直接在顯示器中儲存色彩校正文件,提供更精準的色彩。
專業顯示器不止好色彩,還會考慮到下面這些。
合適的尺寸+高清解析度
屏幕尺寸通常以「英寸」(或「吋」)表示,就是屏幕面板對角線的長度,並將釐米換算成英寸(1 吋=2.54 釐米)。
大尺寸寬屏是目前的主流(如 27吋16:9屏),除能擁有寬闊的視野面積外,也將更方便多窗口任務處理,確保高效。
大尺寸屏幕也要搭配更高的解析度,才能相輔相成讓視覺效果與畫質兼具。同樣尺寸的屏幕,解析度愈高(像素點愈多,點距越小),畫面就愈精細,內容也會愈多。
對於專業用戶來說,1080P全高清已無法滿足需求,專業顯示器的解析度基本達到2K(QHD)甚至4K(UHD)超高清。
高分屏畫面更清晰,但是否一定要追求4K、5K超高清解析度同樣值得斟酌:1、預算是否充足;2、顯卡和接口能否支持;3、屏幕尺寸限制,足夠大的屏幕是高解析度的基礎。
豐富的接口及配線
我們常會關注屏幕本身的表現,忽略它的外接能力,在選擇顯示器時,應儘可能選擇接口豐富、配線齊全的,還自己一個整潔桌面。為支持高清流暢傳輸,顯示器最好至少有HDMI1.4或DP1.2的接口,標配相應的線材則是錦上添花。值得一提的是,支持DP-OUT接口的顯示器則可在搭建雙屏/多屏時發揮作用,通過DP線連接,一臺主機最多可支持4臺顯示器同時使用,減輕主機接口壓力。
BenQ PD2710QC
升降旋轉是個加分項
久坐屏前,缺乏足夠運動,長時間同姿勢辦公頸部會有很大負擔。選擇能高低升降、旋轉的顯示器則一勞永逸,可自主調節高度、角度,很便利。
對於程式設計師、設計師、電商/新媒體運營人員等,能豎屏的顯示器也將大大便利工作。豎屏寫代碼、做長圖、瀏覽網頁,一目十行,高效/爽感兼具。
舒適用眼很重要
除了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還應選擇低藍光、減少頻閃和能夠根據環境光線自動改變屏幕亮度的顯示器。整天撲在屏幕前,屏幕藍光、閃屏等都在日積月累地給雙眼帶來負擔。
與使用藍光眼鏡、防藍光眼霜等相比,低藍光顯示器可從根源減少藍光,更徹底。
採用DC調光技術,減少頻閃,對眼睛的傷害大幅降低
此外,顯示屏和環境光亮度對比過大,也容易加重雙眼負荷,有過熄燈玩手機經驗的應該對此深有體會。
環境光線在隨時變化,用戶不可能頻繁手動調節屏幕亮度。為此,明基開發出的專利技術——智慧調光(根據環境光線變化自動調整屏幕亮度)的功能對於用戶就很友好。
明基智慧調光技術獲得了專利證書
以上是挑選一臺適合專業人士使用屏幕的基本條件,除此之外,若是仍有糾結,不妨看它們有沒有這些功能。
1、KVM功能
只需切換信號源就可以通過一套鍵盤和滑鼠控制兩臺電腦。
BenQ PD2700U
2、PIP/PBP(畫中畫/畫外畫)
允許來自多臺設備的圖像同時顯示在屏幕上。
BenQ PD2700U
3、內置音箱
辦公之餘往往還有影音娛樂需求,選擇一臺內置音箱的顯示器,將會給業餘生活增光添彩。
BenQ PD2500Q
4、針對不同場景開發的模式
建築設計、模具設計師每天面對成千上萬的線條,很難精準把握細節,如果廠商足夠細心,會特別克服這些痛點。明基專業顯示器支持和SOLIDWORKS共同開發的CAD/CAM模式,可增強繪圖線條的對比度。
再看下價格,專業領域如藝卓、NEC等品牌在產品性能、色彩管理服務方面都是業內領先,不過動輒上萬的價格並非一般消費者能承受。好在,更多的顯示器廠商也逐漸進入專業領域,為專業攝影、設計製圖、印刷、影視後期等領域推出專業產品,豐富了市場選擇。總的來說,專業顯示器可從千元起步,再選擇適合自己的。
有了這些標準,相信大家定能選到心儀的專業顯示器。想要加快甄選步驟,也可參考下面幾個推薦型號。
25英寸+2K,推薦BenQ 明基PD2500Q顯示器(傳送門:https://item.jd.com/5224476.html)
27英寸+2K,推薦BenQ PD2700Q顯示器(傳送門:https://item.jd.com/3533262.html)
27英寸+4K,推薦BenQ PD2700U顯示器(傳送門:https://item.jd.com/100000507211.html)
Macbook用戶,可選擇BenQ PD2710QC顯示器(傳送門:https://item.jd.com/657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