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推進國際化戰略深化實體經濟服務——大連商品交易所國際化方案座談會」上,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介紹,大商所將全力推進鐵礦石期貨國際化業務落地。此外,已制訂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初步方案。
王鳳海表示,國際衍生品市場體系面臨重構,新興市場國家衍生品交易所快速發展,與歐美傳統主流交易所共生共榮,將對大宗商品和金融產品定價、風險控制等機制和方式產生深遠影響。作為大宗商品生產、流通、消費、進出口大國,我國需要加快建設開放包容的國際化衍生品市場,推動建立更加合理的國際貿易新秩序,在我國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參與全球治理髮揮重要作用。
王鳳海強調,大商所不斷加快國際化步伐,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以鐵礦石期貨國際化為突破,大力推進期貨市場對外開放。作為全球首個採用實物交割、首創提貨單交割的鐵礦石期貨品種,保稅交割業務已落地實施,目前特定品種審批進程進展順利;鐵礦石期貨國際化的業務規則已基本完成,將面向市場徵求中英文版本意見。
二是穩步推進棕櫚油期貨國際化,目前已制訂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初步方案,廣泛徵求了國內多家棕櫚油現貨企業的意見和建議,並通過深入境外走訪現貨企業、實地考察港口倉儲設施和召開業務論證會,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
三是與境外交易所加強合作,為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創造條件。大商所已與海外25家交易所建立了合作關係,在信息共享、高層互訪、人員培訓和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
王鳳海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配合「一帶一路」倡議、人民幣國際化等對外開放戰略,加速推進國際化工作。包括全力推進鐵礦石期貨國際化業務落地,加快引入境外投資者的步伐,針對進口大豆、豆粕、棕櫚油等品種,研究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擴大境內外交割區域,探索境外設庫,為跨國企業提供境內外集團交割服務。推動玉米、大豆、棕櫚油等品種國家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持續優化規則制度,為相關品種國際化奠定基礎。
王鳳海還表示,還需要通過聯合培訓、合資、參股、合約互掛等方式與境外交易所進行深入合作,通過設立境外代表處,延伸海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