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2020-07-28 蘇州大學本科招生

地處江南繁華之腹地,攜蘇州園林之精巧,慕東吳大學之遺風。蘇州大學作為被《人民日報》&34;的全國30所高顏值大學之一,四時之景自然是美不勝收。東吳老校門古樸靜謐;亭臺水榭的尊師軒碧波流轉,翩躚弄影;東吳橋上,學子攜書而過,踏無涯學海……然而,蘇大之美可不止這一種。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歷久彌新——歲月沉澱之美

1900年5月,一聲鐘響在蘇州城響起,這是中國這片土地上最早成立的現代化大學的鐘聲,它既高歌著&34;,也吶喊著&34;。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彼時,隨著中華民族的覺醒,蘇州宮巷堂傳教的基督教監理會認為中國應該成立一所西制大學,於是監理會重要人士聚集美國田納西州,決定在江蘇省建立第一所西方模式的大學。學校在1896年宮巷書院的基礎上建立,英文校名定位為&34;,中文譯名為&34;。這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也是20世紀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1908年,在傳教士惠會督等人的幫助下,&34;取代&34;,&34;取代&34;成為正式官方用名。

東吳大學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碩士學位、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也是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1952年中國大陸院系調整,由東吳大學之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之數理系合併組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範學院。1982年,學校更復名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其後,蘇州蠶桑專科學校(1995年)、蘇州絲綢工學院(1997年)和蘇州醫學院(2000年)等相繼併入蘇州大學。

百廿載風雲變遷,鬥轉星移,蘇州大學與東吳大學在歲月更迭中一脈相承、薪火相傳,先後入選國家&34;、&34;首批入列高校,國家&34;建設高校行列。

走進蘇大,便走進了中國高等教育史風雲激蕩、英才輩出的一頁。

這裡,走出了包括許德珩、周谷城、費孝通、雷潔瓊、孫起孟、趙樸初、錢偉長、董寅初、李政道、倪徵日奧(yù)、鄭闢疆、楊鐵樑、查良鏞(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棟梁和社會名流,以及談家楨、陳子元、鬱銘芳、宋大祥、詹啟敏、芮筱亭等近50位兩院院士,為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走進蘇大,便走進了姑蘇繁華、人文深厚的治學勝地。

曾經的東吳大學,巍巍鴻庠,流芳百世;而如今的蘇州大學,更是在各項事業的發展中,展現出了蓬勃朝氣。

2019年8月,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簡稱CWUR)發布了2019-2020的世界大學排名。對來自全球99個國家的2萬所大學進行了評估,最後有2000所大學進入最終榜單。蘇州大學名列國內高校第21位,世界排名307。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2019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在與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聯合舉辦的&34;上發布了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蘇州大學名列國內高校第18位、世界排名501-600名。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2019年11月,QS發布了2020亞洲大學排行榜(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20),來自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557所高校上榜。蘇州大學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4位。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2019年12月,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19年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統計時間節點為2018.10.1—2019.9.30)。蘇州大學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3位。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2020年1月,國家智慧財產權大數據產業應用研究基地發布《中國高校專利獎排行榜》。蘇州大學憑藉7項專利獎數量,名列全國高校第23位。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春雨潤花,清泉溉稻,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將光輝的歷史寫進歲月的記事簿,面向新徵程,蘇州大學將繼續向著建設具有鮮明特色和重要影響、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大學不斷邁進!

奮力拼搏——追逐夢想之美

1919年,五四運動。東吳大學校園裡群情激昂、慷慨陳詞。學生們高唱愛國歌曲,手執白旗,上寫:&34;&34;!東吳學子吳國棟更是血書&34;七個鮮紅大字,令人望而起敬。

101年後的五四,一段名為《後浪》的視頻爆紅網絡,引發劇烈反響。視頻裡說,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而蘇大校園裡最美的風景,也一定是一代代青年學子懷抱初心、充滿朝氣、勇敢追夢的模樣。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楊絳,1932年畢業於東吳大學,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數十年;93歲時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至今風靡海內外。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鬱銘芳,194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從參與研製並紡出我國第一根合成纖維錦綸6絲,到第一根國產軍用降落傘用錦綸長絲,從組織領導聚醯亞胺纖維、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研製,到主持&34;項目等,60多年來,他用一個個的研究成果為解決國人穿衣問題和國防戰略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馬瑋良,2011-2015年就讀於蘇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學專業、2015-2018年就讀於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物理學專業。攻讀碩士期間一直致力於新型二維光電材料的光學性質的研究,2018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頂級期刊Nature發表論文。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戴以恆,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2014級本科生。連續三年總績點第一,在校期間參與多項課題研究並撰寫SCI論文。2017年,他在清華大學組織的夏令營中突出重圍,成功直博清華大學。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吳靜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中國女子跆拳道隊運動員。2006年,年僅19歲的她奪得了中國亞運會歷史上第一塊跆拳道金牌。2008年、2012年,她又兩度加冕奧運冠軍,成為女子跆拳道49公斤級別當之無愧的王者。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張煜棪,蘇州大學唐文治書院2015級本科生,收到了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杜克大學三所名校的offer,並提前一年修滿了學分取得學位。

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蘇大學子用拼搏與進取,寫下了各自的青春華章。而如果要問大學帶給了他們什麼?那麼,答案一定是這些——

當你渴望在學業科研上有所建樹,蘇州大學擁有為你保駕護航的名師大家。你可以與諾貝爾獎獲得者探討學術,也可以與兩院院士科研攻關。

學校擁有一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阮長耿、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新、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君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述湯、中國科學院院士柴之芳、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範、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中國科學院院士于吉紅為代表的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當然,在蘇大,除了有名師&34;,更有不斷探索創新的人才培養體系,助你全方位進步,汲取成長的力量——

創新教學管理運行新機制,滿足學生多元成長需求:

實行完全學分制、大類專業招生、轉專業、輔修專業等制度,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個性化通道。

實施卓越人才培養新計劃,造就社會各界精英人才: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試點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鼓勵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納米科學技術學院是首批17所國家試點學院之一,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合作實施本科生早進團隊、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的&34;,探索學術型、應用型、聯合培養型的分類培養機制。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借鑑書院制培養模式,設立敬文書院、唐文治書院及紫卿書院。敬文書院定位於專業教育之外的&34;,唐文治書院在&34;開展博雅教育,紫卿書院致力於打造&34;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試驗場。

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新體系,培養創新創業優秀生力軍:

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化研討式、參與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施䇹政基金、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項目,組織開展各類學科競賽,持續為本科生提供科研訓練和實踐創新機會,營造濃鬱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當你渴望在學科競賽中突破自我,蘇州大學擁有讓你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34;、&34;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際國內各大賽場上,頻頻閃現蘇大學子年輕的身影,而那一個個高高舉起的獎盃,則是他們追夢路上的最佳見證。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當你渴望放眼全球、收穫不同的精彩,蘇州大學則能為你遞上一把開啟世界之門的鑰匙。

多年來,學校按照&34;的發展思路,全面深入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先後與30多個國家、地區的200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在持續優化222個國際合作項目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新的國際合作方式。另一方面,學校不斷擴大外籍教師規模,也招收了來自全球72個國家的3310名留學生。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而當你累了,倦了,蘇州大學永遠溫暖如家。

百年學府——四季有色之美

蘇州大學坐落於千年古城蘇州,這裡有姑蘇城的蒙蒙煙雨,有天賜莊的悠悠鐘聲,也有陽澄湖的皎皎月光。這裡四季分明,韻味無窮……

暮春的蘇大,芳菲不減,清雅動人。滿目綠意褪去了稚嫩的清淺,生出了一種深意;躍動於碧樹繁花間的陽光,潑灑下星星點點的光暈。所有的生命依著歲月的溫度,緩緩生長,悄然綻放。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哪怕對時序易節不夠敏感,日益攀升的氣溫也在時刻提醒,五月,是和春天暫別的時候了。太陽由溫煦變得熱烈,引燃萬物生長的激情,池塘邊的蟬鳴愈加清晰,一陣風吹過撥弄柳絮,帶來絲絲清涼。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黃葉落得人跡後,一朝姑蘇又逢秋。不經意間,秋意悄悄漫入蘇大校園,在這本應蕭瑟的季節獻上一場一期一會的色彩盛宴。若逢陽光正好,透過秋葉的間隙灑下斑駁碎金,它輕輕撥弄枝椏,攪得樹影婆娑、光影流轉。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冬日慢條斯理的時光,順著老樹的枝幹攀緣而上。窗口嫩黃的臘梅,於凜冽寒冬傲然綻放,清爽宜人的香味喚醒了塵封已久的生機。古老的教學樓佇立一方,銘記著歲月獨有的滄桑,走廊上的靜謐,醞釀著下一個四季流轉的希望。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而蘇大學子也如同這四季輪轉一般,在春天播下夢想與希望,經歷夏季的耕耘、秋季的豐收和冬季的沉澱,在時光流轉中實現了自我充盈與成長。

人民日報"點名",培養出近50位院士,江蘇這所百年名校"火"了!

有人說,蘇州大學是一座建在樹林裡的大學,滿眼的蒼翠填滿了一整座學校。百餘年的時光裡,這些樹木的新綠冒了一茬又一茬,年輪多了一圈又一圈,卻始終屹立於此,見證著蘇州大學的滄桑發展,也以自己的虯枝密葉,裝點著每一位蘇大人奮鬥的青春。如今的蘇州大學,也正在翹首以待,金秋九月,想同你一起漫步最美銀杏林!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34;、&34;首批入列高校——蘇州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蘇州大學校報、官微、官網、澎拜新聞、青塔、鳳傳文卿

相關焦點

  • 培養出近50位院士,31個專業就業率100%,十大理由告訴你為何選擇這所高校!
    在古韻今風的姑蘇城中,有一所高校在等待每個滿懷希冀的學子,她就是蘇州大學。百年學府,鍾靈毓秀,倘若一定要追問為何選擇蘇大?理由一:千年古城,百年名校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
  • 培養出近50位院士,31個專業就業率100%,告訴你為何選擇蘇州大學
    在古韻今風的姑蘇城中,有一所高校在等待每個滿懷希冀的學子,她就是蘇州大學。百年學府,鍾靈毓秀,倘若一定要追問為何選擇蘇大?以下十大理由,足以讓你心動——理由一:千年古城,百年名校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 培養了6位兩彈一星元勳,爆紅影視劇在此取景,江蘇這所百年名校實力頂尖!
    118年,從學堂到大學,薪火相傳、初心不改;118年,從文人墨客到院士大儒,群賢畢至、人才輩出;118年,百年南大承載了一代代學子的朝朝暮暮,也將承載更多學子的無悔青春。當18歲遇見百年南大的盪氣迴腸1902年,民族危難之際,為了實現&34;的夢想,洋務派領袖張之洞等人開辦三江師範學堂。這是清末實施新教育後規模最大、設計最新的一所師範學堂,也是中國近代最早設立的師範學校之一。
  • 我國這所頂尖211大學,到底有多牛?曾經一個系培養出20位院士
    大學,作為國家的高等教育學府,是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地方。也因此,一個學校影響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是否能培養出「高精尖」的人才。比如公認的名校哈佛、劍橋、斯坦福等等,不僅歷史悠久,還不斷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 南通中學被國家點名 江蘇全省上榜中學就5所
    江蘇又有14所學校被國家點名了!最近,中央文明辦發布,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候選名單!先來看看江蘇都有哪些學校,獲得了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光環的加持。在如此高強度的評選標準下,這江蘇14所學校能夠入選,肯定是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而且天賦異稟、未來不可限量。
  • 人民日報曝光!江蘇省3所野雞大學,畢業證書如廢紙
    這些野雞大學往往瞄準高考分數沒達到本科線,只達到專科分數線的同學,少部分的一本學生也被騙,人民日報曝光了江蘇3所野雞大學,分別是南京中山大學、南京工商大學、江蘇經濟貿易大學。這幾所學校都是利用當下熱門詞語進行組合,藉此矇騙了大量的考生,大家需要注意了,最好收藏起來備用,避免以後上當受騙。
  • 江蘇省蘇州中學介紹,培養了錢偉長等62位院士 高考成績分析
    蘇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優良傳統,歷來也是人才輩出,江蘇省蘇州中學便是坐落在蘇州的一所百年名校,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時至今日,蘇州中學仍然是江蘇省最頂尖的高中之一,每年都有非常多的學生從這裡走出去,走向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名校,綜合實力位居江蘇十強!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蘇州中學。
  • 我國有4所大學被「人民日報」點名,有2所是師範大學,實力較強
    不過每年高考結束之後,都會有同學被清北高校錄取,身後子還有一些保送的名額,這也是在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而在我國有幾所高校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來看看你了解幾所,是否有你就讀的母校?
  • 人民日報表揚江蘇「最好」的5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第5
    此前,人民日報官微點名表揚全國31省、市、自治區「最好」的5所大學,相比某些西部省份,可能5所本科院校都湊不齊,但是,在江蘇省就變得競爭比較激烈,畢竟好大學太多。最終,登上人民日報官微榜單的是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
  • 愛上江蘇這所百年名校,只要這10句話就夠了!
    本期推送,讓我們走進這座巍巍學府,一同感受百年南師的別樣魅力——對於讀書之所,古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如今在南師,這6座圖書館承載著百年名校的氣質與底蘊。在旭日東升時,在綿綿細雨中,它們靜靜矗立著,守望著來來往往的南師學子們。③愛上南師,因為它學科頂尖、平臺多樣學科是大學的立校之本、發展之基、力量之源,是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
  • 百年學府、袁隆平母校、中國最美高校、培養33位中國市長,這所大學在重慶!
    樹人千秋業,學府百年春。時代過往,歲月更迭,不知不覺間,西南大學已然走過114個春秋,歷史的風霜雨雪將這所始於清末的百年名校打磨得更加動人。理由3:學者大師雲集,擁有5位兩院院士為什麼要報考西南大學?——這裡雲集名師,我國蠶業科學界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院士向仲懷就在西大。
  • 河南這所大學被嚴重低估,不是211、985、卻擁有12位兩院院士!
    廣東的最強大學,中山大學,建校至今也不過95年,還未滿百年。而河南擁有著大量的百年名校,但因發展的原因,很多老牌名校,現在竟不是211、985,實力被嚴重低估。這所大學,如今既不是211、又不是985,但這所大學,卻擁有著讓其他學校詫異的兩院院士數量。
  • 江蘇省培養院士最多的三大高中,2020年用成績說話!
    南師大附中建校至今已有118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一共培養出了57位兩院院士,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現代物理學家,嚴濟慈。 揚州中學同樣有著118年的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的儀董學堂,在這百年的歷史中共培養了49位兩院院士,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建築大師、兩院院士,吳良鏞。 江蘇省高考成績:2020年,692人報考,400分以上129人,一本上線率達到91%。
  • 培養出52名院士的醫學院,不是北大清華
    提到中國的醫學名校,總是繞不開「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東齊魯、中同濟」(即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這五校作為中國最早引入西醫建立的一批醫學院校,堪稱我國現代高等醫學教育的發源地。
  • 南湖區這所百年名校將啟動「復興」工程
    近年來,秀州中學以「以質量促發展,以師資樹品牌,以特色創名校」為辦學目標,充分挖掘百年老校深厚人文底蘊,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特色教育。  學校通過凝心聚力聚智工程,梯隊打造高質量教師隊伍。有嘉興市名校長培養人選1人,嘉興市名師2人,嘉興市學科帶頭人2人,嘉興市新銳教師2人。區學科帶頭人9人,區教學能手13人。  那麼,百年秀中將如何走好這條復興之路呢?  據悉,整個復興工程將遵循教育規律,分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紮實推進,久久為功。
  • 江蘇省培養院士最多的三大高中,2020年用成績說話
    江蘇,中國省級行政區之一,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豐饒富庶之地,現在經濟常年排在全國前三。經濟發達的地方,往往越容易出人才,這和當地的教育有關,而要發展教育又少不了經濟基礎,所以江蘇省的經濟發展哺育了當地的教育事業,從而為祖國各地輸送了大量人才。
  • 浙江湖州這四所重點高中,有一所百年名校,地址位於吳興區!
    好了,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浙江省湖州市全境這四所省級重點中學,你對此了解多少?01浙江省湖州中學浙江省湖州中學,1902年創辦,前身愛山書院,是浙江省以上創辦118年的百年名校,現為浙江省重點中學,浙江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 愛上江蘇這所百年名校,只要這10句話就夠了!
    坐落在鍾靈毓秀的金陵古都,南京師範大學經歷了世紀風雨和百年歲月,如今已經成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並且正向著"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不斷奮進。本期推送,讓我們走進這座巍巍學府,一同感受百年南師的別樣魅力——①愛上南師,因為它底蘊深厚、風景獨好百年芳華,底蘊深厚。
  • 50多位院士從這裡走出,南大化學走過百年何以芳華依舊?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以下簡稱「南大化院」)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化學院系之一,始建於1920年,有50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在此學習和任教,早期畢業生閔恩澤院士、張存浩院士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八五」期間,課題組研製出的純度大於5.5N的多個品種的MO源,全面向國內近20家研究單位供貨,緩解了我國對MO源的急求,促進國內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發展。退休後,孫祥禎又帶領年輕人創業,成立南大光電。經歷技術迭代、外國公司的價格戰和激烈的行業競爭後,南大光電於2012年上市。
  • 嘉興這所「百年名校」依舊生機盎然
    今天(12月12日)上午,嘉興市秀州中學舉行建校一百二十周年暨校友會成立百年座談會。活動現場,近百年校友對母校的校史文化、發展現狀和復興工程展開熱烈討論。據了解,秀州中學創辦於1900年,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共培養出12名院士,去年12月,秀州中學復興工程在初中部啟動。「秀州中學校長金玉榮說,嘉興市秀州中學是嘉興全市歷史最悠久的普通高中學校,學校總結辦學的歷史文化傳統,是為了更好地傳承文化,開拓創新,也為嘉興教育現代化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