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電子系許建斌教授招博士後/研究助理

2021-02-20 計算材料學

許建斌教授課題組現招聘,誠招博士後及研究助理, 研究方向為鈣鈦礦發光二極體,歡迎各位推薦此方向的博士後、博士生、研究生來組裡工作。同時也歡迎此方向的博士後、年輕老師申請「香江學者計劃」。

許建斌教授的簡介:

http://ese.nju.edu.cn/faculty.php?name=xujianbin&lang=cn

博士後:年薪32-34萬(港幣),研究助理(研究生):年薪20萬左右(港幣)。香江學者:年薪30萬

請有意者將建立發到郵箱至:

jbxu@ee.cuhk.edu.hk

mzlong@ee.cuhk.edu.hk

許建斌教授組在鈣鈦礦方向有豐富的研究經驗,過去幾年在此領域取得了優異的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Phot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CS Nano等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

歡迎關注計算材料學

您的關注和分享是我們更新的不竭動力

因為三群「VASP使用指南」已經超過100人,想要加群的同學和老師可以加我的微信接受邀請(微信號:yp_physics)。已經加過「計算材料學-微信群」和「凝聚態與計算材料科學組」的就不用加了,把機會儘量留給沒加群的同學。

如果有什麼問題,也可加我的微信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許建斌老師課題組招收全獎博士生 (快速通道)
    許建斌,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國家特聘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傑青、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深圳市傑出人才。香港工程師學會Fellow、《Science Bulletin》副主編 、《ACS Nano》編委。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傑青、廣東省科技廳重點專項、香港研究資助委員會重大專項、香港創新科技署、以及其它政府機構和私人基金資助的有關納米技術, 先進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電材料與能量轉換材料領域的科研項目約60項,總資助額約億元人民幣。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黃建偉教授博士生招生(2020-2021 學年)
    黃建偉教授個人主頁: http://jianwei.ie.cuhk.edu.hk/通信網絡與經濟學實驗室: http://ncel.ie.cuhk.edu.hk/香港中文大學(深圳):https://www.cuhk.edu.cn/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傳承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學術體系的大學
  • 南方科技大學機械系劉吉課題組誠招研究助理教授、博士後、科研助理
    劉吉助理教授及團隊簡介:       劉吉博士於2019年9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學獨立建組,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吉博士2014年于波爾多大學(法國)和列日大學(比利時)分別獲得凝聚態材料物理化學和化學博士學位,2014-2019年先後在劍橋大學(英國)、在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和哈佛醫學院(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
  • ...汪宏教授課題組招聘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方向博士後和研究助理教授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汪宏講席教授課題組因為科研工作需求海外博士或具有一年以上留學經歷留深工作可申請深圳市孔雀計劃160-200萬住房補貼 研究助理教授待遇1.
  • 科學網—饒毅:回國博士後從助理教授做起
    ■ 低職稱起步的必要性 生命科學界這20年的基本情況是:在國外做過博士後的,回國立即做正教授(有的比國外的導師職稱還高),再做一兩篇Nature、Science、Cell,或者幾篇同領域最好雜誌的論文,就可以做院士。他們的科學程度(不是所有人)大致到此為止。
  • 香港理工大學蘇秋銘教授課題組招聘研究助理和博士後,有機化學方向
    ▎學術經緯/報導 課題組簡介 課題組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合成和過渡金屬催化方法學。負責人蘇秋銘老師為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
  • 饒毅:改變科學界浮躁回國博士後從助理教授做起
    具體而言,博士後起步的教職應該是助理教授,同時享有中國目前「正高」的待遇(如成立獨立課題組、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等等),但必須經過晉升副教授和正教授的兩輪評審。在研究所,相應為研究員、高級研究員、資深研究員。本文以生命科學領域為例,進行論述。
  • 2018湖北武漢大學趙華斌教授招聘博士後和研究助理公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長江、國家優青趙華斌教授課題組因工作需要,誠聘博士後研究人員2-3名和研究助理2-3名。一、課題組研究方向以野生動物為研究對象,用自然選擇理論解析動物對食性和環境適應的分子遺傳學機制。主要用分子遺傳學、比較基因組學、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技術手段,檢測或提出動物對食性或環境適應相關的進化假說。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杜洋教授在《自然通訊》上發表論文!
    喜訊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責任研究員杜洋教授的研究組與韓國成均館大學KaYoung Chung教授的研究組在《自然通訊這是杜洋教授在先前利用氫氘交換等方法研究GPCR和G蛋白偶聯動態性工作的延續(Du et al, 2019,Cell)。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該論文的通訊單位,訪問學生徐俊作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G蛋白偶聯受體(GPCRs)是最大的一類膜蛋白家族受體,通過偶聯下遊異源三聚體G蛋白將信號從胞外傳遞至胞內。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黃建偉教授當選IEEE網絡科學和工程彙刊主編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副院長、校長講座教授黃建偉教授當選IEEE網絡科學和工程彙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NSE)的新一任主編(Editor-in-Chief),任期從2021年1月開始。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畢業生聆聽「大學的最後一課」
    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多年。(McMaster)博士學位,1994年起在該校化工系和材料系任教,2009至2014年任化工系主任,2017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主管外事及學生事務。  蔡小強教授  港中大(深圳)協理副校長  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學院院士  校長講座教授  蔡小強教授於1988年獲清華大學系統工程博士學位。1989-1991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及貝爾法斯特女皇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 圖: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蔡宗衡,獲得本...
    土生土長「80後」科學家蔡宗衡期望,政府能增加研究經費,以及提供更多資源及獎學金,鼓勵中學生投身科研,向本港家長傳達「科研其實有出路」的強烈信息。這位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憑研究納米粒子技術傳送藥物抑制有害細胞,獲得本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獎」。
  •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讀生物信息學,你會遇到這樣的老師
    任教授於2017年12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及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擔任助理教授。任教授的研究領域是膽固醇代謝、脂質代謝、G蛋白偶聯受體、跨膜運輸蛋白(離子通道及轉運蛋白)。
  • 喜訊:我系蔡玉萍教授榮獲2018年度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研究指導獎!
    我系蔡玉萍教授榮獲2018年度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研究指導獎(ResearchMentorship Award)。
  • 深圳技術大學胡俊青特聘教授科研團隊研究助理招聘啟事
    一、 團隊及負責人介紹  團隊長期聚焦於納米光熱/光電材料的合成與基礎應用研究,揭示材料表面與本體光/電/熱響應特性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方向:(1)納米探針合成與生物應用,(2)半導體納米材料單體性能與器件構築。
  • 招生 | 2019-2020年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博士項目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博士項目一直致力於市場學的學術研究和知識傳播。多年來堅持學術研究導向,嚴格控制培養質量,蹈厲奮發,志在千裡。本系在市場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大量文章,並為國內外知名高校培養了眾多頂尖學術研究人才,領先亞太,蜚聲國際。
  • 15周年院慶|香港中文大學黃軍飛教授作學術報告
    9月19日下午,為慶祝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建院15周年,學院請來了香港中文大學黃軍飛教授作題為《Beyond heavy-traffic regimes:universal approximations and controls for queueing systems》的學術報告。
  • 「大學的最後一課」——送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即將遠航的2020屆學子
    徐揚生教授早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多年。港中大(深圳)副校長 朱世平教授於198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並留校工作,1991年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博士學位,1994年起在該校化工系和材料系任教,2009至2014年任化工系主任,2017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主管外事及學生事務。
  • 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田野教授誠聘博士後、助理研究員
    田野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材料的有序自組裝製備相關的電子學,光學材料與器件;有機晶體和生物大分子晶體的製備以及利用 DNA納米技術實現細胞中生物活性分子的原位分析及靶向腫瘤細胞的精準診療等等。 閔乾昊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007年獲南京大學理學學士學位,2012年獲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 【科普】What is 助理教授?
    但是仔細研究他們的「預聘-長聘」教職崗位的招聘信息,不難發現以下特徵:綜上,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一個結論:「雙一流」高校的助理教授一般為獨立PI,博導,要求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能夠招聘科研助理、博士後且擁有博士招生資格。這和我們在上面例舉的國外助理教授是基本相同的。而這一切是以前的傳統教職體系裡的「講師」乃至「副教授」教職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