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老人教室外「偷課」回家教孫子 網友稱其「最美奶奶」
70歲的劉瑞俠在窗外認真聽課。 本版圖片 馬志亞 攝
孫子教室裡上課, 奶奶窗外「偷聽」
得悉內情的老師說:「她是位偉大的奶奶」
馬志亞 章新
近日,一段老奶奶「偷聽上課」的視頻被不少網友轉發。視頻中,一位瘦削的老人微微彎曲後背,保持腦袋前傾的姿勢探向一間教室的窗口,目不轉睛地認真聽課,不時做著筆記。
原來,教室裡坐著老人9歲的孫子,她的孫子鑫鑫出生時因缺氧致小腦萎縮。為了能讓孫子像普通孩子一樣學習文化,老人將孫子送入特教學校,她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為了讓孫子能夠跟上課程,奶奶便來到教室外旁聽,課後給孫子輔導功課……
老人叫劉瑞俠,已經70歲了。昨天接受紫牛新聞採訪時,她告訴記者:「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棄他,我會陪著他一輩子的。」
為輔導孫子,她在教室外「偷聽」
網友稱她是「最美奶奶」
「偷課」老人
劉瑞俠教孫子認盲文。
9月26日上午,在徐州特教學校盲部教室內,70歲的劉瑞俠獨自坐在角落裡,她一手拿著一個精緻的玩偶,一手操作打膠筆,幾番擺弄後,玩偶的五官都變得生動起來。每天的大部分時間裡,老人都會在教室內做手工,她會時不時停下手裡的活,聽一聽隔壁教室孩子們的誦讀聲音——她在判斷哪個聲音是12歲的孫子鑫鑫的。
2016年,劉瑞俠從安徽蕭縣來到徐州,在特教學校旁邊租下一間房,鑫鑫被送到了學校盲部班,她除了早晚接送孩子外,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裡陪讀。
特教學校的老師們早就把老人看作集體中的一員,那段網友大量轉發的視頻,其實是三年前拍攝的。鑫鑫的班主任徐芳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那時孩子剛被送到學校,在學習盲文的課程中,孩子明顯跟不上,為了輔導孩子,老人就在上課時趴在教室外窗邊,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
劉瑞俠聽課的地方,是教室旁的一處會議室,窗臺下面以前擺放著一個1米多高的桌子,老人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她上半身趴在桌子上,身體呈半蹲狀態,因為怕打擾老師正常授課,她儘量保持著姿勢不動,實在蹲累了,才趁著老師轉身寫板書時,更換一下姿勢。
讓老人感動的是,她偷偷聽課的舉動,並沒有讓老師們反感。很多老師上課時,還會有意提高嗓門,讓老人能夠聽清楚。授課過程中,老師們還經常與老人進行眼神交流,觀察老人是否聽懂了。不過老人「偷聽」上課的行為持續時間並不長,盲部老師經過商量,很快就將老人請進教室,在後排為她設置了一個座位,將她也當成了一名學生。老人的「學生生涯」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在此期間,她學會了1到100的盲文數字,也學會了盲文拼音。
老人堅持學習盲文,為的就是課後輔導孫子鑫鑫。她在教室外「偷聽」課程的場景被拍下上網後,感動了很多網友,網友留言中稱老人是「最美奶奶」。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盲部常燕老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這裡的每個孩子身上都有故事,但是像鑫鑫的奶奶這樣做的情況,還真是第一次看見,「我們老師都被老人感動了,她是一位偉大的奶奶。」
絕不丟下不幸孫兒,有了知識孩子才有將來
樸素信念
鑫鑫今年12歲,老家在安徽蕭縣,出生時,因為缺氧,身體非常虛弱。在1歲時,家人發現孩子的視力有問題,將孩子送到醫院後,醫生診斷孩子出生時缺氧,導致小腦萎縮,壓迫到眼部神經,視力存在嚴重障礙,沒有治癒可能性,並且孩子手腳功能不協調,智力也受到了影響。
家人無法面對孩子的疾病,一度選擇了逃避。劉瑞俠說,但她絕不會扔下孫子不管,孩子出生後,就一直由她照顧。不僅如此,劉瑞俠還對家人許下了承諾,不僅要照顧孩子生活,她還要讓鑫鑫接受教育,「有了知識,孩子才有將來。」為此,鑫鑫到上學年齡後,劉瑞俠帶著他四處找學校,可是普通學校無法接納這個孩子,她打聽到周邊城市有特教學校,校方表示要等到孩子12歲才能入學,對這樣的結果劉瑞俠很無奈,不過一直沒有放棄,在周邊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找。
2016年,劉瑞俠娘家徐州的親戚告訴她,徐州有特教學校,可以接受鑫鑫這樣的孩子。按照規定,學校是無法接受非徐州籍孩子的,老人就幾次到校請求,最終校方給孩子開了綠燈,讓鑫鑫到盲部班就讀。為了照顧孫子,老人從蕭縣搬到徐州,在學校旁邊租下了一間房。在徵得學校同意後,老人除了早晚接送外,白天的大部分時間待在學校裡陪讀。
鑫鑫入學後,因為智力問題,跟不上教學進度,劉瑞俠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次在教室外經過時,她忽然有了自己去聽課,再回家教孩子的想法。於是,每次上課,老人都走進教室旁的會議室,成了一名旁聽生。
劉瑞俠只上過幾天村裡的掃盲班,掌握上課內容對她並不容易,她常常因為理解不了知識點,在教室外急哭了。幸運的是,學校老師對老人伸出了援手,經常給她「開小灶」補習。一年多時間裡,老人基本掌握了課程內容。每次下課後,老人就坐到孫子旁邊,一遍遍地和他一起鞏固知識點。回到出租屋後,老人還要繼續給孫子補習上課內容,孩子剛入學的一年時間裡,祖孫倆常常在出租屋內學習到深夜。
在老師和奶奶的雙重輔導下,鑫鑫的進步很快,一年後,鑫鑫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盲文課程。此時,劉瑞俠覺得自己再輔導孩子有些力不從心,更重要的是,她已經放心讓孩子和同學們一樣,接受老師的正常授課。於是,劉瑞俠選擇了放手,她結束了自己「旁聽生」的生涯。
為「助視器夢想」努力,幫孫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老人有夢
鑫鑫在特教學校已經待了3年時間,他的每一點進步,劉瑞俠都看在眼裡。
「孩子剛來時,一句話都不肯說,連上廁所都要我跟著」,劉瑞俠說,現在孫子性格開朗了很多,還有了很多愛好,「他喜歡唱歌,經常冷不丁地給我哼幾句。」
幾年陪讀時間裡,劉瑞俠幾乎沒回過安徽老家,她捨不得路費。她說,孩子能有現在的學習環境,都靠她節省。
劉瑞俠的老家有4畝地,全都租出去了,每年有2000元租金。老伴現在在徐州一處工地打工,每個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低保以及鑫鑫的殘疾補助金,構成了她和孫子的收入來源。劉瑞俠說,孩子父親常年在滁州打工,母親沒工作,現在又生了一個女兒,她不忍心再跟兒子兒媳要錢。
鑫鑫上學的費用都是免除的,學校還免費供應一頓午餐。儘管如此,劉瑞俠還要想方設法節省開支。目前,她每個月房租是200元,加上生活費,每個月至少需要五六百元。劉瑞俠平時捨不得多花錢,她的午餐是早上從家裡帶的饅頭配上一點鹹菜。晚上回家,她只買一點素菜。不過,老人還是想方設法給孩子做一些好吃的,每隔幾天,她都要買少許魚肉,老人幾乎不動筷子,等到孫子吃飽後,才會把剩下的菜吃完。
劉瑞俠說,她不覺得自己辛苦,孫子的變化是她最大的安慰。去年開始,孫子鑫鑫學習跳繩,開始他怎麼也學不會,她只能帶著孩子不斷練習。有一天,劉瑞俠在出租屋門口休息時,猛然發現孫子能夠連續跳好幾下了,老人高興壞了,當晚就跑到菜場買菜,給孩子加了餐。
每次孫子取得進步,劉瑞俠總想給他買禮物。鑫鑫一直想要一輛自行車,劉瑞俠為此事煩惱了好久,一輛車幾百元對她來說太昂貴了。她只能向鄰居借車給鑫鑫練習。今年年初,學校盲部常燕老師得知此事後,聯繫朋友送了一輛車給鑫鑫。劉瑞俠高興壞了,當天就跟孫子跑到十多裡外的小區取車。一路上,鑫鑫騎著車,劉瑞俠就在後面小跑跟著,很快就一身汗,雖然累,她卻覺得非常開心,因為孫子懂事了,騎了一段就停下來等奶奶,還讓奶奶慢慢走。
對於鑫鑫的今後,劉瑞俠希望孩子能學到一定的文化知識,再大一點就去學一門養活自己的手藝。劉瑞俠說自己的身體還算硬朗,只要有一口氣,她都會在孩子身邊。
不過,劉瑞俠現在有一個煩惱,鑫鑫曾看到同學使用助視器,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扎」進去了,他夢想自己也能有一個。但這款助視器售價要好幾千元,她和老伴商量購買,但是他們的經濟能力達不到,老人現在正在存錢,她將每個月的生活費再度壓縮,可是至今也就存了幾百元,「這是孩子的夢想,我一定要幫他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