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隔熱耐火材料製備方法,哪種最具發展前景?

2020-12-20 找耐火材料網

隔熱耐火材料的隔熱性能主要是由材料內部大量存在的氣孔實現的,而內部氣孔的形成是隔熱耐火材料製備的重要環節。隔熱耐火材料內部氣孔的大小、形狀、數量及分布情況都會影響隔熱耐火材料的性能,因此隔熱耐火材料製備的關鍵就是在材料內部形成大小與數量合適且分布均勻的氣孔。目前,製備隔熱耐火材料的方法有燃盡物加入法、泡沫法、氣體發生法、多孔材料法等,當然還有許多製備多孔陶瓷的方法如溶膠凝膠法、有機泡沫浸漬法和自蔓延高溫合成法等,也可以用來製備隔熱耐火材料。

高鋁隔熱磚

1、燃盡物加入法

顧名思義,燃盡物加入法就是通過在材料中加入可以完全燃燒的物質佔據空間,如木屑、無機碳、高分子聚合物等,燃燒後灰分較少且在原位形成氣孔,這種方法是製備隔熱耐火材料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方法。

在原料中加入燃盡物製備隔熱耐火材料的優點是:對氣孔孔徑、數量和形狀等都可以通過加入的燃盡物來控制,製備工藝較簡單。缺點是:燃盡物加入法得到的輕質隔熱材料內部容易產生裂紋,這種方法製備的材料較難達到高的氣孔率和高的力學性能。對燃盡物的要求較高,既要容易燃盡,燃燒後殘留灰分少,又要在攪拌過程中容易在原料中均勻分散開,且對材料的成型性能影響較小。由於在實際中可以利用的燃盡物並不容易加工到較小尺寸且加工出來的形狀不規則,所以最終在材料中形成的氣孔形狀也不規則且孔徑也不夠小。

2、泡沫法

泡沫法也叫發泡法,是先將發泡劑與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製成泡沫液,然後再與泥漿混合均勻,經成型、乾燥並燒成得到製品。Sundermun最早發現,利用雙氧水、氫氧化鈣與碳酸鈣做發泡體系,可以製備出一種多孔狀的坯體。與燃盡物加入法相比,利用發泡法可以得到容重較小、閉孔率較高、形狀複雜的輕質隔熱耐火材料。

泡沫法製備隔熱耐火材料的關鍵是泥漿中泡沫的形成與穩定。表面活性劑、蛋白質與高分子化合物都可以改變液體水的表面性質,使液體水產生氣泡。由於對液體水的改性各不相同,它們將發泡劑分成了三大類。目前對於發泡劑製備隔熱耐火材料已取得顯著成績。

3、氣體發生法

氣體發生法是在料漿中加入可以產生氣體的物質或者利用可以產生氣體的原料,混合均勻後在一定溫度、酸鹼度條件下使其在制品形成過程中產生氣體並能在制品中形成多孔結構的方法。對於原料、造孔劑和化學反應環境的要求都比較高。若原料較粗,堆積的緊密程度較差,生成的氣體會隨著縫隙跑出,若原料較細,被氣體均勻分散開的難度比較大。粉末狀造孔劑的粒度對最終材料內部形成的氣孔影響也較大,較粗的粉末容易在局部形成大量氣泡,若沒有及時分散開,將會造成局部固相比例較小,降低材料的強度,而較細的粉末如果能與原料混合的非常均勻,在合適的環境下將會在材料內部形成大量均勻的氣泡。即使原料和粉末造孔劑的粒度都能達到要求,也要在合適的反應溫度和酸鹼度條件下才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由於實際生產對參數的控制並沒有實驗室精確,因此反應會受到不利的影響。

氣體發生法製備輕質隔熱材料的工藝參數比較難控制:一方面,對溫度和酸鹼度要求較高,溫度和酸鹼度不合適就不會形成氣泡。不容易控制生成氣泡的速度,生成的氣泡容易產生密集,造成內部缺陷,使材料的強度降低;另一方面,對泥料的要求也較高,粘度較大的泥料不容易形成氣孔,粘度較小的泥料不容易穩固泥料內部形成的氣泡。

輕質剛玉磚

4、多孔材料法

多孔材料法製備輕質隔熱材料是利用某些天然形成的輕骨料、人工製造的多孔輕骨料或空心球骨料製取輕質隔熱材料的方法。目前使用的有多孔莫來石製品、氧化鋁空心球隔熱製品和氧化鋯空心球隔熱質品。這類輕質隔熱耐火材料強度高、使用溫度高、重燒線變化小,但是為了將骨料結合牢固,基質通常較為緻密,因此這類材料的容重和導熱係數比一般隔熱耐火材料大,熱震穩定性差。

氧化鋁空心球磚

比較上述四種製備輕質隔熱耐火材料的方法,發現雖然泡沫法製備的隔熱耐火材料乾燥過程較繁瑣,但是利用泡沫法可以較容易得到氣孔率較高的隔熱材料。如果合理的控制發泡劑與穩泡劑的使用量,將會在材料內部形成大量的微小封閉氣孔。這些微小氣孔的存在將會大大減小隔熱材料的導熱係數。另外,如果隔熱材料內部的氣孔形狀越接近球型,對應力的分散就越均勻,當受到應力時就不會產生應力集中的現象,對材料強度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燃盡物加入法製備的輕質隔熱耐火材料氣孔的形狀取決於所加入的燃盡物,一般的燃盡物要麼不能加工到很小粒徑,要麼形狀不規則,最終得到的材料內部的氣孔形狀也不規則。而利用發泡法製備輕質隔熱耐火材料,由於料漿中所含水分足夠多,當氣泡液膜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會趨於最小化,自動形成球型,穩泡劑又可以維持氣泡的這種狀態不被破壞,最終泥漿固化之後會在材料內部形成大量規則的氣孔。因此,通過比較後發現,如果合理的控制工藝參數,利用發泡法製備輕質隔熱耐火材料是比較有前景的方法。

相關焦點

  • 發泡法製備高鋁質隔熱材料的工藝過程
    高鋁質隔熱耐火材料使用溫度較高,但由於強度、容重與隔熱性能的矛盾,限制了其在某些高溫領域的使用,不能直接作為結構保溫材料使用。分析是由於製備工藝的原因,導致目前高鋁質隔熱材料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容重小的強度就差,而容重大的隔熱性能又差。
  • 隔熱不定型耐火材料的組成
    隔熱不定型耐火材料是由一定級配的輕骨料、粉料、結合劑及外加劑組成的,形狀不定,不需高溫燒成即可直接使用並具有隔熱作用的耐火材料,用隔熱耐火材料替代隔熱耐火磚,可以大大減薄爐襯厚度,縮小窯爐體積,減少材料用量和窯爐重量,降低鋼結構費用和基建費用,使窯爐造價大幅度降低,隔熱不定型材料的原料有以下幾種
  • 氧化鋁隔熱材料的隔熱機理、影響因素及研究現狀
    隔熱耐火材料是指對熱起屏蔽作用的一種材料,具有氣孔率較高、熱導率小和熱容量低等特點。隔熱耐火材料主要用於高溫環境下阻止熱量的散失或用於低溫環境條件下以隔絕熱量流入,因此,又稱之為保溫或保冷材料。但傳統的隔熱耐火材料表現出較差的抗侵蝕能力、強度和耐磨性,常用於工作面外層的保溫層。
  • 隔熱材料的發展趨勢
    輕質隔熱材料最開始是由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提出來的,研究發現這種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熱能利用率,降低熱量損失,因此迅速被推廣,對其研究熱度也不斷提升。1、憎水性保溫隔熱材料保溫隔熱材料為多孔結構的材料,由於製備工藝不同,其氣孔可分為連通孔,半封閉孔和封閉孔三類。
  • 多孔莫來石微球的製備方法及堆積方式
    1、多孔莫來石微球的製備方法莫來石微球採用造粒法生產,目前造粒方法有:攪拌造粒法、沸騰造粒法、壓力成型造粒法、噴霧乾燥造粒法。(1)攪拌造粒法:攪拌法造粒是將粘結劑與粉末攪拌,使黏結劑與粉末密切接觸,相互黏結而形成顆粒。
  • 多孔隔熱材料的隔熱機理
    多孔隔熱材料是指具有氣孔率高、體積密度小、熱導率低等特性的材料,能夠有效阻隔熱量的傳遞。多孔耐火製品是通過在材料內部形成大量氣孔而實現其隔熱性能的,因此氣孔的形成是多孔隔熱材料製備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近年來,多孔隔熱材料在注重低導熱的同時,不斷朝著優質高效、多品種、系列化方向發展,研究工作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1)新型多孔隔熱材料製品的開發;(2)保溫機理及影響因素的研究;(3)多孔隔熱材料的製備及工藝優化。
  • 導熱係數-保溫隔熱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保溫材料廣泛應用於各種電解槽和窯爐上,導熱係數是一項重要的物理參數,其大小標誌著物質的導熱能力,關係到材料的品質,物質導熱係數的數值與材料、性質、狀態、內部結構等因素有關,對同一物質來說,導熱係數還與溫度、壓力、溼度、密度等因素有關。
  • 剛玉質耐火材料用微孔剛玉還是板狀剛玉?哪種效果最好?
    結果表明:兩種剛玉質耐火材料的抗渣侵蝕性基本相同,但是,以微孔剛玉製備的試樣的抗渣滲透性卻比以板狀剛玉製備的差。輕質耐火材料的抗渣性能差,多使用在不與熔渣直接接觸的永久層或隔熱層。重質耐火材料抗渣性雖強,但是,它會因為與通過基質滲入的熔渣反應形成變質層後而發生剝落,或因基質被侵蝕後骨料直接流入熔渣中,使緻密骨料的高抗侵蝕性未得到充分發揮。
  • 斜頂閣樓如何做隔熱處理?哪種方案最有效?
    閣樓比較明顯的不足就是在夏天很是悶熱,大家可以採取不同的隔熱方式來解決這一難題:  1、鋪設閣樓隔熱層  我們可以使用較為傳統的方法,就是在閣樓頂上鋪一層隔熱層,並且確保室內的空氣流通,這樣陽光直射在閣樓隔熱層上,增高的溫度可以通過樓頂和隔熱層之間的空氣導走
  • 鋁電解爐、槽築爐用隔熱耐火材料
    鋁電解爐、槽築爐用隔熱耐火材料主要包三種:(一)硅藻土質隔熱材料硅藻土是藻類有機物腐敗後,經地殼變遷而形成的。硅藻土的主要成分為非晶體二氧化矽一般在70%-85%之間和少量黏土雜質,其熔化溫度在1000℃-1200℃範圍內,硅藻土是由細微氣孔組織構成,其氣孔率可達85%,所以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被廣泛地用作隔熱材料。
  • 透氣塞用剛玉質耐火材料的發展趨勢
    由於服役條件苛刻,透氣塞用耐火材料需要滿足抗高溫、耐侵蝕性、抗熱震性、高溫體積穩定性、高強度、透氣性好、鋼水滲透少等多方面需求。為了提高透氣塞的使用性能及壽命,要求其製備材料滿足抗熱震性能好及不易被鋼水潤溼的需求。
  • 耐火材料的重燒線變化如何計算?
    是指耐火材料製品加熱至高溫後,製品尺寸(長度)發生的不可逆變化,以%表示,正值表示膨脹,稱重燒線膨脹;負值表示收縮,稱重燒線收縮。可通過實驗測得。它是將耐火製品試樣加熱到規定的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冷卻至室溫後其長度所產生的殘餘膨脹或收縮。測定時採用的溫度時間,應按照每種製品技術標準的規定。由於耐火製品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有進一步燒結和物相的繼續變化,從而再次引起體積變化,產生重燒殘餘收縮或膨脹。
  • 矽溶膠最常見的四種製備工藝
    關於矽溶膠的製備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熱點,而用來作為矽源的原料比較單一,主要有:水溶性矽酸鹽、SiCl4、(RO)4Si以及單質矽等。按照矽溶膠的製備工藝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離子交換法此種製備方法是目前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工藝,它採用水玻璃為主要原料,使其通過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除去水玻璃中的鈉離子和其他陽離子雜質,獲得稀聚矽酸溶液。
  • 耐火材料的結構性能-體積密度
    體積密度是耐火材料的乾燥質量與其總體積(固體、開口氣孔和閉口氣孔的體積總和)的比值,即材料單位體積的質量,g/cm。體積密度表徵耐火材料的緻密程度,是所有耐火原料和耐火材料製品質量標準中的基本指標之一。
  • 陶瓷材料的分類及發展前景
    基於提高韌性的陶瓷基複合材料可分為2類:氧化鋯相變增韌複合材料和陶瓷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氧化鋯相變增韌複合材料是把部分的氧化鋯粉末與其他陶瓷粉末混合後製成的高韌性材料,這種材料在陶瓷切削刀具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纖維強化被認為是提高陶瓷韌性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方法。纖維強度一般比基體高得多,它對基體具有強化作用;同時纖維具有顯著阻礙裂紋擴展的能力,從而提高材料的韌性。
  • 精密鑄造及熔煉用耐火材料的使用及分析
    ZrO2是現今應用最廣泛的耐火材料之一,但用於鋯鑄件生產的還比較少,主要用於製備鈦合金精密鑄造用型殼。美國礦業局是最早將ZrO2應用於製備高溫合金熔模精密鑄造型殼的,型殼面層和鄰面層的耐火材料都採用了ZrO2,並澆注出了精度高、質量合格的中小型薄壁鈦鑄件,但是鑄件表面有集中的氣孔生成。
  • 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功能材料:催化紙的製備
    催化紙由於其獨特的多孔三維網狀結構,將成為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功能材料。催化紙分為TiO2基催化紙、ZnO基催化紙、貴金屬基催化紙三大類,本文綜述了催化材料的修飾改性及其固著方式對催化性能的影響,提出了獲得高催化性能和高強度催化紙需要解決的問題。
  • 水煤漿氣化爐內襯用耐火材料的要求及選擇
    ,大力發展煤氣化技術及裝備,對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滿足國家新的能源轉化效率標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滿足國家能源戰略需求、促進全國現代煤化工的發展及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大意義。2 水煤漿氣化爐內襯耐火材料的基本要求當前,在水煤漿氣化工藝中,主要含有四種常用的工藝:頂置單噴嘴水煤漿氣化工藝、頂置單噴嘴多元料漿氣化工藝、側置四噴嘴水煤漿氣化工藝和頂置組合式單噴嘴晉華爐氣化工藝,以上前三種氣化工藝,氣化爐的爐膛均採用耐火磚材料內襯,頂置組合式單噴嘴晉華爐氣化工藝氣化室則採用膜式水冷壁結構
  • 【材料課堂】陶瓷材料的分類及發展前景
    纖維強化被認為是提高陶瓷韌性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方法。纖維強度一般比基體高得多,它對基體具有強化作用;同時纖維具有顯著阻礙裂紋擴展的能力,從而提高材料的韌性。目前韌性最高的陶瓷就是纖維強化的複合材料。另一種增強材料是陶瓷晶須,晶須尺寸非常小,但卻是近乎完美的纖維狀單晶體,其強度和模量接近材料的理論值,極適用於陶瓷的強化,目前這類材料在陶瓷切削刀具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 耐火材料常用術語解釋及中英文對照
    熔洞 crater磚表面被熔化而形成的凹陷,其最大直徑、最小直徑和深度可以測量。隔熱耐火材料 insulating refractory具有低導熱係數和低熱容量的耐火材料。接縫材料 jointing material採用塗抹、灌漿或浸漬等方法,用於砌築和粘結耐火製品的耐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