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壇:「黑科技」賦能水產養殖 龍頭產業助力共同致富

2021-01-21 中國常州網

    這幾天,常州金壇指前鎮指前村委的水產養殖戶金明生,在運動中不慎右腿受傷,只能臥床靜養,但這並不影響他照看106畝池塘。

    躺在床上,金明生拿起手機點開「拓撲埃格物聯網」App,就能實時掌握池塘數據。上面顯示,1月6日上午11點20分,1號池塘內每升水的溶氧量為12.89毫克,水溫為3.59攝氏度,PH值為5.21。「我可以通過手機對安裝在池塘內的物聯網水質測控儀進行設備控制、氧限設置、溶氧校準,還可以實時察看報警信息和以往的操作記錄。」金明生說,當水溶氧量低於每升5毫克時,他設置的增氧泵就會自動運行。

    金明生今年53歲,是一名養了20多年螃蟹的「老把式」,說起池塘裡的高科技也頭頭是道。

    這一切,要從幾年前金壇區指前鎮以科技創新為原動力,加快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智慧水產業說起。

    河蟹飼養,智慧監護

    「我們圍繞河蟹產業升級的重要技術問題,與上海海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等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先後探索創立了一批在江蘇省乃至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的新技術、新模式,並迅速在全鎮智能化漁場基地、龍頭企業和農戶中推廣應用。」指前鎮黨委副書記張金彪說。

    總投資5億元、總面積6500畝的金壇智能化漁場位於指前鎮東浦村,是2020年江蘇省重大項目,也是正在建設的集漁業科技研發、標準化、智能化和綠色生產為一體的標杆性示範基地。一年多前,這裡還是零星的水產養殖水面和荒灘。金明生承包的150多畝水面就在這裡。如今,這片水面已被整體規劃,規模化養殖河蟹。

養殖基地用無人機「巡場」

    進入隆冬,剛剛忙完河蟹豐收季,長蕩湖智能化漁場一期1100畝水面顯得異常平靜,但安裝在水下的多套移動式和固定式智能設備卻在24小時忙碌著。在「長蕩湖1號」河蟹的整個生長期,它們發揮「總監」作用,實時傳輸到基地的數據管理雲平臺上,便於工作人員管理。

    平臺頁面顯示,1月6日漁場1號塘口投餌和換水開啟,增氧關閉,當天投入的水草、聚維酮碘溶液、碧水安等物品及用量一目了然。

    「特別是河蟹的蛻殼和生長期,智能技術和設備發揮了重要作用。」金壇區水產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周威說,有7至10天,是河蟹整個生命中最「虛弱無助」的時期,工作人員必須時刻通過智慧設備了解水下情況,及時調整餌料結構等,並進行各種操作。

    據介紹,整個養殖過程中,科技成果應用涵蓋育種、精準投餵、漁塘混套養、尾水淨化循環使用、全程機械化等各個方面。「2020年的超長梅雨季,影響了河蟹的生長,但基地的河蟹產量和質量保持穩定。」周威介紹說,2020年,基地銷售的「長蕩湖」品牌大閘蟹約1000萬元,蟹苗銷售400多萬元。

    優質蟹苗,形成標杆

    浙江澳凌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5月落戶基地,該公司是全國農業龍頭企業澳華集團的子公司。

    目前,澳凌公司正與金壇區農業農村局、金壇區指前鎮聯合開展「長蕩湖1號」河蟹新品種的選育工作和河蟹環保飼料的研發與推廣工作。

    「就這幾天,我們繁育的『長蕩湖1號』河蟹就可以銷售了。」公司生產助理張優勝說。這種新品種河蟹具有大規格、全程配合飼料、晚上市的優點。成年公蟹普遍在6兩以上,母蟹在4兩以上。每年10月中下旬上市,可以持續銷售到來年春節。

澳凌水產公司的蟹苗

    說話間,澳凌公司員工已撈起一網蟹苗。張優勝拿起幾隻放在手裡掂了掂,「今年的蟹苗普遍個大體壯、數量多,接下來的蟹苗投放不成問題。」他笑著說,公司在基地擁有約200畝水面,每畝有蟹苗約200公斤,平均每公斤可提供蟹苗120隻左右。目前,公司一大半蟹苗已被全國各地的客戶訂購。

    下一步,公司將圍繞智能化漁場二期建設,與指前鎮和基地合作打造智能化水平高、生產效益好、養殖尾水循環利用的全國水產養殖標杆性基地。

    打響品牌,共同致富

    指前鎮應用科技新成果,跟著一起致富的還有1500多戶像金明生這樣的河蟹養殖戶。

    2019年,失去土地的金明生在指前鎮清水瀆村承包了106畝水面,其中蟹塘60畝,養殖的正是「長蕩湖1號」河蟹。他註冊了一家公司叫常州金蟹水產有限公司,看到養殖河蟹大有前途,他把女兒金莉娜也叫回來一起幹。

    「鎮上經常組織我們進行技術培訓,技術人員還時不時地來我公司指導,以後養殖戶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過。」金明生開心地說。

    站在一旁的金莉娜也笑了,「以前,我從未想過畢業之後還會回到農村生活,也從未想過自己最後還是走上了和大閘蟹為伴的日子。」

金莉娜化身主播推銷產品

    剛開始,她跟著父親學習抓螃蟹、扎螃蟹、挑選螃蟹。但最讓她苦惱的是,辛苦養大的螃蟹沒有什麼銷路,最後只能低價賣給當地的收購商。為此,她主動學習,在網上學著開店,制定代理政策和福利,往微商這條創業路上發展,並創立了自家的「金蟹記」品牌,成為「長蕩湖」大閘蟹的子品牌。

    去年,金蟹水產又和周邊30多家農戶達成合作協議,統一提供蟹苗,定期提供技術指導,擇優高價收購。「這樣不僅有效保證了貨源和質量,同時也帶動了周邊養殖戶增收致富。」金莉娜說。

    1月6日,來自北京和天津的客戶從網上訂購了20多盒「金蟹記」大閘蟹。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金明生的河蟹生意遍布全國。

    金明生告訴記者,他家2020年的收入主要有兩筆:一筆是土地轉租費,每畝每年1000元,共有15萬元,以後每3年還增長10%;河蟹的收入超50萬元,兩筆加起來就超過75萬元。

    「在河蟹養殖方面,科技創新的綜合貢獻率超過50%。」張金彪說,2020年12月,金壇區農業農村局、指前鎮政府和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籤訂5G+智慧農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有更多的新技術將應用於水產養殖。

    姜小莉 圖文報導

    來源:常州晚報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助力水產養殖,揚起致富「風帆」
    園內的龍頭水產企業與多所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發出水產養殖「良種良法」,並通過水產專業合作社向當地養殖戶推廣,引領村民走上發展致富路。 廣東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建輝 基本上每一個品種都開展了良種的選育和補種,都有科技團隊的介入,每一個品種背後都有優良基因
  • 發展中華鱉稻田生態養殖 闖出致富新天地—記安徽傑與祥水產養殖...
    發展中華鱉稻田生態養殖 闖出致富新天地—記安徽傑與祥水產養殖公司總經理方國俠2018-10-23 19:54他想到了成立水產養殖合作社,吸收村裡的老百姓加入合作社,做到統一管理,統一採購,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等。2012年,他開始發動周邊農戶一起開展水產養殖,並牽頭組建了肥西縣傑祥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大家一起幹起甲魚養殖,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發家致富。
  • 掌舵3千萬級水產企業!南海這位33歲新農人養魚致富奔小康
    九江水產網紅潘佳雄養魚致富奔小康33歲的九江新農人潘佳雄從事水產養殖17年,打造了年產魚苗約3億尾,年產值超3000萬元的佛山農業龍頭企業。佛山市吉裕潤達漁業科技有限公司被認定為佛山市南海區農業龍頭企業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如何實現九江淡水魚產業的健康發展?
  • 泥鰍魚養殖成遼寧盤山縣農民致富主導產業
    泥鰍魚養殖成遼寧盤山縣農民致富主導產業2015-06-25 08:4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遼寧日報  由於新增了不少泥鰍魚養殖戶,自今年3月份開始,盤錦水產部門邀請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泥鰍魚孵化養殖專家,舉辦了泥鰍魚養殖和孵化技術培訓班,兩次培訓參加人數600餘人。此外,各鎮分別組織泥鰍魚養殖技術培訓10餘期,參加培訓人數達2000人次以上。  為了保證做好泥鰍魚孵化和養殖技術真正讓農戶掌握,水產部門組織有經驗的水產專家成立了專家組,定期指導、現場培訓。
  • 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在金壇開工建設
    馬欣宣布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開工啟動。徐輝宣讀教育部《關於河海大學建設常州新校區有關事項的批覆》。唐洪武在講話中說,河海大學將常州新校區建設作為學校整體事業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緊密對接常州「五大明星城」建設,充分發揮金壇人文、區位、產業、生態優勢,進一步優化學科布局、聚焦發展內涵、瞄準科技前沿、匯聚高層次人才、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保障學校在推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 防城區水產養殖成當地農業主導產業
    防城區的水產養殖,成了當地支柱產業之一,並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防城區依山傍海,海岸線長141.7公裡,淺海灘涂面積達11.65萬畝,港灣眾多、水質優良、海洋資源豐富,水產養殖歷史悠久,漁民從事水產養殖熱情高。2019年,防城區的水產養殖面積約6.8萬畝,水產品總產量14.9萬噸,漁業總產值達23.7億元,佔全區農業總產值的35.82%。
  • 江蘇立卓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助力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為加強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網際網路產業項目引進,創造數字經濟發展合作的更多契機,助推高新區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3日,「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於常州創意產業園順利舉行。
  • 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開工啟動儀式在常州金壇舉行
    新華網南京6月28日電(江天瀟)6月28日上午,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開工啟動儀式在常州市金壇區長蕩湖畔舉行。數百名代表、嘉賓四方雲集,共襄盛典,共同見證河海大學發展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時刻。  啟動儀式上,江蘇省副省長馬欣宣布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開工啟動後,河海大學校長徐輝宣讀了教育部《關於河海大學建設常州新校區有關事項的批覆》,參與啟動儀式的領導共同為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奠基培土。  河海大學黨委書記唐洪武表示,高校承載著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肩負著興學強國的時代責任。
  • 廣東湛江:海水養殖產業扶貧合作項目啟動 南三鎮攜手國聯水產合力...
    廣東湛江:海水養殖產業扶貧合作項目啟動 南三鎮攜手國聯水產合力拓寬致富路2020-04-20 15:0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湛江日報        瀏覽量: 2633 次 我要評論 「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因地制宜做強特色產業,打造廣東省湛江市南三鎮脫貧致富新引擎。」
  • 西平縣大力發展鱸魚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馮佔華 通訊員 徐偉民)12月10日,河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鱸魚養殖課題組專家團隊來到西平縣嫘祖鎮、師靈鎮、譚店鄉、柏城、柏亭辦事處就水質、土壤、道路、電力等養殖相關情況做了全面考察。
  • 【今日常州】周三晚8點起,新北、金壇部分地區停水降壓 || 我市...
    【今日常州】周三晚8點起,新北、金壇部分地區停水降壓 || 我市舉辦2020惲南田藝術雙年展 2020-12-2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安陽縣水產養殖讓水中淘「金」不是夢
    河南安陽縣水產養殖讓水中淘「金」不是夢2015-11-20 14: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安陽日報要靠養魚致富,得以創新的科技取代落後的方式,你看這路、魚池、物聯網、水質監控和遠程控制系統,我們共投資了70萬元。只要硬體上去了,加上掌握了現代養殖新技術,根本不愁銷路!」邵現峰樂呵呵地說。由於採用嶽城水庫滲透水養魚,水質好,純天然、綠色無公害的「標籤」讓漳苑生態魚「遊」進了省內外市場,他已和北京、河北、山東等眾多商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  「你們養了多少魚?收入咋樣?」
  • 華為雲: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賦能產業集群式創新
    產業雲積極踐行國家「新基建」的方針政策,2020年在全國超過30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開展近150場工業類主題論壇,為各區域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提供專家諮詢、技術賦能、產業生態等支持。產業雲每年開展近1000場技術沙龍培訓,近30場軟體開發者大賽(貴陽、大連、成都、西安)和4場「華為雲杯」人工智慧大賽(西安、重慶、南京、蘇州),體現了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的人才觀。華為雲產業雲專家調研河南許昌的風電設備龍頭企業。
  • 李喜軍:養殖大閘蟹 致富不忘本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孫園芳 馮延軍 記者張玲 )初冬時節,當記者來到延安市黃龍縣崾嶮鄉白城村大閘蟹養殖基地時,看到養殖戶李喜軍正在蟹塘裡打撈成熟的螃蟹,忙的是不亦樂乎
  • 中糧健康科技產業園落地 五大賦能打造產業新生態
    近日,由中糧集團與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與未來高峰論壇暨中糧健康科技園開園儀式在北京舉行。中糧集團首個健康產業園區旗艦項目落戶生態谷,形成科技、雙創、產能、資本、政策五大賦能,打造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
  • 國字號名片背後的三水鄉村產業振興密碼
    蘆江水產專業合作社是蘆苞魚乾製作和銷售大戶,也是珠三角地區面積最大的黑鯇魚養殖基地。去年初,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是佛山唯一獲此殊榮的專業合作社。除了蘆苞魚乾,三水還有兩款農產品榮獲過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商標,分別是三水黑皮冬瓜、樂平雪梨瓜,它們都成為許多農戶的致富瓜。
  • 河北盧龍:特色淡水水產養殖鋪就致富路
    6月16日,在盧龍縣印莊鄉榆林甸村永新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基地,養殖戶劉玉永在給淡水鱸魚投放飼料。近年來,河北省盧龍縣淡水養殖專業村印莊鄉榆林甸村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澳洲淡水龍蝦(又名紅螯螯蝦)和淡水鱸魚養殖,走出一條鄉村振興致富路。據介紹,目前該村澳洲淡水龍蝦和淡水魚養殖戶達100多戶,養殖水面面積達2000多畝,年產值達到4000多萬元。
  • 中子星創科:探索養殖領域的產業數位化賦能
    金融科技 賦能產業 近幾年來,以ABCDI(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物聯網IOT)為代表的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為農業產業數位化提供了良好的升級基礎和新的發展機遇。
  • 海南東方市板橋鎮:發揮沿海特色優勢 發展南美白對蝦養殖產業助力...
    海南東方市板橋鎮:發揮沿海特色優勢 發展南美白對蝦養殖產業助力脫貧攻堅2019-06-24 23: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東方市        瀏覽量: 4447 次 我要評論 要實現穩定脫貧、逐步致富,發展產業是關鍵。
  • 生豬養殖點亮村民好「錢程」 井陘縣紅土嘴村龍頭企業帶動全村致富
    原標題:生豬養殖點亮村民好「錢程」 井陘縣紅土嘴村龍頭企業帶動全村致富   喝的是優質山泉水,吃的是標準全價料,住的是「中央空調房」,呼吸的是綠水青山間的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