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遠房的表弟結婚,借遍了親戚中的所有人,當然,其中也包括我。大家出於親戚之間的關係不好拒絕,雖然深知表弟一家好逸惡勞才會如此貧困,但是因為體諒他結婚是人生大事,所以也都出於善良的好心借給了他錢。他拿著錢把婚結了,卻再也沒有和親戚提過還錢的事。今年,我因為要換車,所以開口和表弟要了錢,可是表弟卻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搪塞我說過短時間還,這一過就是幾個月,再要,乾脆說年底還,什麼理由也沒有,儼然一副根本沒想還錢的架勢。我心裡生氣,卻也有點無能為力,和朋友傾訴,卻發現朋友也有一樣的經歷。不光如此,身邊的很多人也都面對過借錢不還的人,欠錢不還的人在這個社會仿佛成了一個固定群體,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一樣。
而當這種現象頻起,人們借錢給別人也開始變得更加謹慎。在人們的生活中,甚至還興起了關於借錢的理論,這些理論包括,借錢出去就要做好這錢要不回來的準備;借錢出去只能借給對方要求的一半數量,等等。這些理論把借錢的人推向了一個很不好的邊界,這個邊界就是,一旦對方不還錢,借錢人就是活該,因為你沒有遵守「借錢出去就要做好錢要不回來的準備」這個法則,所以,對方沒有還錢也是因為你心態不好,這樣的一個畸形理論。仿佛借錢給別人的人是錯的,反而欠錢不還的人是正常的,這顯然是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也有違我們的道德觀的理論。在這裡,我們依然要鄭重的呼籲一下,借錢給別人的人,一開始抱有的心態肯定是善良的,而不管怎麼樣欠錢不還的人才是可恥的,是非常不道德的。
那麼,這些年為什麼有那麼多欠錢不還的人出現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社會整體道德感下降
我記得爺爺還在世的時候,經常和我說起以前和朋友之間的故事。那時候的人們,感情淳樸,並以此為榮,更沒有很多現代社會中畸形的事情。因為在那個時候,人們信奉的價值觀是一致的,可恥的行為和不可恥的行為一眼就能看得明白。人們借了錢總是要想方設法的把錢還掉,生怕為人詬病,也怕借錢給自己的人受了為難。而反觀現在的社會,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進步了很多,但是社會的整體道德感卻下降了很多。從「彭宇案」開始,人們不再敢扶摔倒的老人,因為怕被訛上,也許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也開始謹慎的做好事來,因為做好事有時候得到的不一一定是好的回報,所以寧願袖手旁觀。漸漸地,人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掂量掂量,因為一個不小心,自己的善良和好心就會被人利用。正是在這樣的氛圍的薰陶下,人們的道德感開始下降,以前還在為欠錢不還憂心的人,在道德感喪失的大環境下開始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並沒有那麼敗壞,不信你看還有很多人做的事情比我欠錢不還還壞呢。就這樣,欠錢不還的人不僅有社會的包容,還有很多更加道德敗壞的事情的掩蓋,社會整體道德感的下降,使得欠錢不還的人不會良心不安,在沒錢的情況下,也就不想著還錢了。
2、 消費升級嚴重,營銷信息太多
有沒有發現,在近兩年的消費熱中,年輕人佔了相當一部分大的比例。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追求,相對薄弱的自制力,沒有負擔的情況下,很容易會產生消費衝動。本來就不加制約的消費,再加上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營銷,使得年輕人的扣底很快被掏空。然而光是掏空了口袋還不夠,各種方便的貸款,分期還款等更是大大的刺激了年輕人的消費。看重一個包,買,因為可以分為十幾期來還,這樣算算似乎沒有多大的壓力;看中了貴的化妝品,買,因為營銷信息告訴年輕人,年輕時候就要對自己好一點,不然老了想美也美不起來;看到新款的手機,買,分期很划算,拿出去多有面子啊…..各種消費升級,加上營銷信息的催化,銀行分期的便利,年輕人便開始了沒有節制的消費行為。而一旦欲望超過了自己的能力,有很多年輕人便會伸出借錢的手,怎麼還錢不重要,先把眼前的問題解決了,先把眼前喜歡的東西買了再說。而這,就促成了很多人借錢做著不符合自己經濟實力的事情,以至於後面沒錢還錢的時候,只能充當老賴不還錢。
3、 沒有制約
很多借錢的行為都是發生在親戚朋友之間,這些人彼此之間很熟,借錢也不好意思讓對方打借條什麼的。所以,還錢不還錢靠的都是借錢人的良心,如果借錢的人不想還錢,就會發生借出去錢的人無法證明自己借過錢給對方,而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即使鬧到了法院也會因為證據不足而無法追回錢。這時候,借錢人想要耍賴不還錢,別人對這個人是一點辦法也沒有。而很多道德感低下的人就會利用這一點,故意不打借條,對此,社會的輿論根本對這樣的人造不成什麼威脅,也沒有什麼制約,只會助漲這些人的囂張氣焰。所以,不管是誰借錢,都要讓對方給自己寫一個欠條,在欠條上要註明誰借了誰的錢,也要註明具體的歸還日期,如果可以的話,讓對方提供對應的財產抵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時候,千萬不要覺得抹不開面子,要知道,如果錢要不回來吃虧的可是你自己。何況,決定要還錢的人是一定不會在乎你讓他寫不寫借條,只有那些心理有鬼的人才會覺得寫借條麻煩,才會想方設法的不寫借條,而我們不要被這樣的人蒙蔽了。
4、 真的沒有錢還
也許這些借錢的人在一開始借錢的時候,沒有想過不還錢。但是因為後面做生意失敗了,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錢確實回不來了,真的沒有錢了,最先拖延的就會是親戚朋友的錢。真的沒錢的情況下,即使自己想還,恐怕能力也是不允許的,所以這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逃避,乾脆不還錢,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所以,我們一直強調,做任何事情,尤其是花錢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因為一旦超過自己的經濟實力,受到影響的可能不止自己,還有借錢給你的人。而作為一個成年人,不給別人添麻煩是最基本的素質。
不管現代社會對不還錢的人有著怎樣的標準,我們都應該在借錢的時候量力而行。不管是什麼原因自己沒能把錢還上,都要即使和對方溝通,做有風險的事情的時候更是要思量再三,以免失敗了給借錢給自己的人帶來麻煩。
在現代這個社會,能借給你錢的人都是真心對你好的人,在不良的社會風氣下,願意借錢給別人的人更是越來越少了。所以,借了錢及時歸還,千萬別涼了對你好的人的心,也要珍惜這些借錢給自己的人,因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還願意借錢給自己,他就是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最後,希望國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的打擊老賴行為,還社會一個健康的風氣。關注我,每天學習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