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雷射顯示、有機發光半導體(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LED)。OLED屬於一種電流型的有機發光器件,是通過載流子的注入和複合而致發光的現象,發光強度與注入的電流成正比。
OLED在電場的作用下,陽極產生的空穴和陰極產生的電子就會發生移動,分別向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注入,遷移到發光層。當二者在發光層相遇時,產生能量激子,從而激發發光分子最終產生可見光。
一般而言,OLED可按發光材料分為兩種: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也可稱為PLED)。
OLED是一種利用多層有機薄膜結構產生電致發光的器件,它很容易製作,而且只需要低的驅動電壓,這些主要的特徵使得OLED在滿足平面顯示器的應用上顯得非常突出。OLED顯示屏比LCD更輕薄、亮度高、功耗低、響應快、清晰度高、柔性好、發光效率高,能滿足消費者對顯示技術的新需求。全球越來越多的顯示器廠家紛紛投入研發,大大的推動了OLED的專業化發展進程。
韓國全北大學Jeung Kwangun教授研究團隊(高分子納米工學科)和Lee Jihun教授研究團隊(電子工學部)通過共同研究,開發出了可用於新一代柔性顯示的防反射用補償膜。
Jeung Kwangun與Lee Jihun教授
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材料科學領域頂尖的學術雜誌《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11月的封面論文上。
通過重新設計和合成主客分子,大面積誘使這些分子自主組合,開發出了單層的逆波長補償膜。
通過塗布,分子自主組合,光聚合的連續工程,通過大面積的一次性塗布工程,製造出逆波長補償膜,在新一代柔性OLED顯示的核心零部件防反射膜領域開啟了以超薄膜形態制的道路。
作為主導本次研究的博士在讀Cheol Yoojin研究員稱「通過確保克服了利用目前的延伸工程製作的積層的補償膜的問題點的原創材料技術,有助於提高用於柔性顯示生產的材料,零部件產業的技術實力,降低對外依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