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16日,吉卜力動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龍貓》在日本上映。這部以淳樸鄉村為故事背景,從小女孩們的視角出發認識世界的童話故事因其悠揚輕快的配樂、簡單而純真的情節、富有想像力的設定得到日本乃至全球觀眾的認可,絕大多數語言的使用者都能找到已經被翻譯好了的版本,即便語言不同,故事裡那隻胖乎乎的、調皮的、善良的神奇生物龍貓發音都一樣俏皮可愛,豆一豆一咯: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豆。豆。咯。
《龍貓》的故事很簡單,小學生草壁皋月為了方便母親楊養病搬到了母親所在療養院附近的鄉下,與父親和妹妹小梅入住一間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小姐妹倆很快發現看似平凡無奇的鄉下有很多神奇的事物,無人居住的房屋裡能聚能散還能飛的「煤灰」、森林裡的小精靈、森林的主人龍貓和笑口常開的貓巴士……
在這部動畫電影中,宮崎駿向觀眾展示了自己對於動畫世界的所有設想,自由的飛翔、熱愛飛行器的男孩、勇敢樂觀的女主角、自然風光、神秘的魔法,以及那種帶有一點點憂傷的溫情故事。
在故事的構成上,《龍貓》的日式色彩較宮崎駿後期的作品更濃,主題音樂《風之甬道》採用徵雅樂七聲調,旋律簡單樸素,朗朗上口,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時配合故事主題。《龍貓》的故事裡看似充滿歡樂,但憂鬱而沉重的情緒一刻都未曾脫離,久石讓的配樂簡單、清新甚至有一種刻意的輕快感,很好地平衡了電影故事中的沉重感,突出了它的童話色彩。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難以抵消的沉重感,才出現了《龍貓》本是一個恐怖故事的傳說。
《龍貓》的故事時代背景是昭和三十年,也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這一時期正是日本二戰結束後日本社會恢復期,結核病十分普遍,故事裡小姐妹倆的母親入住的七國山醫院原型是位於東京都八國山綠地附近的東京白十字醫院和新山手醫院,這兩家醫院都以結核病治療及療養聞名。
宮崎駿在《天空之城》製作結束後提出了《龍貓》的故事設想。故事設定發生在埼玉縣所澤市到東京都東村山市之間廣闊的狹山丘陵地帶。1963年5月,這裡曾發生針對小女孩的強姦殺人惡性事件。
《龍貓》系影射「狹山事件」的猜想在十年前一度十分流行,除了故事背景地區之外,姐姐「皋月」的名字是日語中對五月的別稱,妹妹「梅」的名字在電影中使用的是片假名,與英語中五月對應的是同一個單詞,而「狹山事件」正是發生在五月。
患有當時常見但卻難治癒疾病的母親與影射惡性事件被害人的主角,讓這個美好的童話故事變得有些瘮人。不僅如此,《龍貓》都市傳說的支持者還在動畫片中找到了許多佐證,諸如小梅走失後坐在一排地藏王菩薩雕塑旁邊的鏡頭被認為是將死的徵兆;姐姐皋月搭乘貓巴士前往母親所在醫院前蹦出的站名是墓道;可愛的龍貓也被認為是死神的化身,所有人都相信它的存在,但只有將死和已死的小女孩們才看得見;更不要提草壁一家居住在「鬼屋」的「暗示」了……
都市傳說版本的解讀將《龍貓》變成了地獄巡遊的一部分,它晦暗而傷感,處處都是死亡,所有美好的任何事都只是幻想。這種解讀之所以能夠在十年前甚囂塵上,根源還在於動畫電影中那種揮之不去的神秘主義氣息、感傷、病痛和死亡的威脅。
與《龍貓》同一時期提上日程的,還有另一部在傷感中點亮溫暖螢火的《螢火蟲的墳墓》。為了避免兩部作品有重合的地方,《龍貓》對最初的設定做了許多調整。如果不是這樣,或許現在和觀眾見面的故事會是一個更加沉重的版本。
相較於《龍貓》三十年的歷史,十年前出現的都市傳說既無法引起絕大多數宮崎駿電影觀眾的重視,也無法改變觀眾對於這部動畫電影既有的認識。作為一部還原上世紀五十年代日本鄉村風貌的動畫片,《龍貓》在人情設定和景觀風貌上都很好地把握了「鄉土」二字的精髓,它清新溫情、充滿無限的想像和可能,更在現實層面上激發起日本民眾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並切實推動了森林保護工作的展開。
時隔三十年再看《龍貓》,無論新老觀眾,仍能獲得最初的觸動,原因在於它除了那些輕盈的想像、對美好意境的描繪,也有對現實的反映,虛實之間生成了人間真情充足的展示空間,這份情誼才是《龍貓》最惻動人心之處,而能夠成就這份情誼的只有畫中那種自然純淨、和諧安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