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
全省中級法院院長視頻會召開
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央政法工作會議
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
和省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
傳達學習了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鄧勇的批示
總結了2019年我省法院工作
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作
成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郭彥
就服務大局實質化作交流發言
一起來看!
聚焦中心 厚植優勢 強化職能
打造全國一流法治護航基地
①聚焦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
對標世界銀行評價指標,制定56項具體舉措,精準發力保障創新創造、產業發展、項目推進、風險防控。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測評中,成都法院牽頭的執行合同、辦理破產、保護中小投資者3項一級指標均處於全國前八的領先地位。
②聚焦城鄉社區發展治理
深化「黨政主抓」的訴源治理工作格局,推動將轄區萬人起訴率、民商事糾紛起訴增長率等4項指標納入黨委政府對區(市)縣目標考核。舉辦訴源治理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國家級研討會,與市委社治委共建矛盾糾紛聯調機制,共同打造「無訟社區」等65個精品案例。訴源治理工作再次受到最高法院周強院長批示肯定。
③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明確提出推進疫情防控與審判執行兩手抓、兩手硬、奮力奪取雙勝利。全體黨員幹警「主動上戰場、自覺進考場」,抓實機關防疫的同時,積極參與地方聯防聯控,單獨或聯合發布打擊危害疫情防控犯罪等文件16個,從快判處涉疫情防控犯罪案件6件,依法支持39家涉案企業穩產滿產、擴能增效。
①厚植制度優勢,健全服務大局長效機制
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級法院各項決策部署,依託內外溝通協調中心,統籌服務大局各項工作。制定服務保障汙染防治、鄉村振興、營商環境建設、民營經濟發展等8個專門意見,確保服務高質量發展有力有序有為。
②厚植辦案優勢,推進辦案與服務深度融合
圍繞城市發展需求,加快建設金融、智慧財產權、破產、環境資源等專業化審判法庭,率先建成辦案質效管理中心和辦案服務保障中心,全面啟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深化「衍生案件」治理,2019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44.8萬件,結案率90.12%,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縮短4.79天,服判息訴率提升0.69個百分點,成都中院法官人均結案265.38件。
③厚植平臺優勢,構建共謀共建共享工作格局
深化交通事故等12大類糾紛聯調聯動平臺,共同推動「三道防線」不斷做實做大做優;建成「和合智解」e調解平臺2.0版,併入駐成都天府市民雲,在線化解矛盾糾紛4.24萬件。在全國率先建成「侵害未成年人利益違法犯罪人員資料庫」,建成勞動者權益保護等聯席會議和一體協作機制。
①強化保障職能,維護城市和諧穩定
把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安全穩定環境貫穿於2019年辦案全過程,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毒品等重點領域犯罪,圓滿完成特赦工作和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審理。
②強化服務職能,護航高質量發展
精準服務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率先開展金融審判專業化、國際化、智能化改革,牽頭成立四川省法學會破產法學研究會,共清理「殭屍企業」21家,妥善審理涉攀商行系列案件並取得階段性成效。
③強化智庫職能,促進依法治理
持續深化「三項機制」,召開政府與法院聯席會議117次,向政府發送分析報告86份,舉辦專題宣講119次,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應訴率同比再上升5.14個百分點。建設司法智庫大數據中心,提出意見建議210條,當好黨委政府的法治參謀助手。
下一步...
成都中院將持續抓好服務大局實質化,解決好工作力度不均、落實效果不夠、品牌效應不強等問題,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① 著力提升服務能力
聚焦城市戰略,研判發展需求,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在全市法院部署開展「管理提升年」主題實踐活動,持續深化以「三大中心」為核心的司法供應鏈建設,加快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
② 狠抓制度落地落實
開展對各項制度舉措的全面評估,對既有12類糾紛聯調平臺進行專題分析,確保工作再做實。
③ 持續打造服務品牌
深化訴源治理,推進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2.0版,提前研判3.0版,爭取到2022年三項核心指標有1項以上進入全國前五,打造全國一流的法治護航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