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反黑第一人」「和黑粉罵到凌晨」……林更新在娛樂圈向來以「真性情」的人設著稱。
面對自己新劇《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遭遇一星差評,林更新也是公然發微博怒懟。只是這一次,再也沒人誇他「真性情」了。
01林更新豎中指飆髒話
林更新的新劇播出一段時間了,觀眾喜愛與否,評分自有分曉。
豆瓣開分6.9分,後來穩定在了6.8分。
雖然與《沉默的真相》這類高分作品比還有差距,但今年爆火的《三十而已》也不過才6.8分而已,林更新的這部劇評分在嚴苛的豆瓣評分榜裡也算是不錯了。
然而,林更新對於這樣的評分顯然不滿意。
他發微博稱:「誰說懸疑劇不能談戀愛了,我看你上學上班的應該也沒少意淫啊,還是狗的死每對情侶都有錯?個個跟影評人似得呢,你懂剪輯啊?別跟我說你是拍電影的,正兒八經的電影人,人家不玩這比玩意。」曬出的照片中,還比了個中指。
總結起來的意思:看喜羊羊的不懂欣賞,評分的人不懂剪輯,正經人不玩豆瓣。
可能他只是像以往一樣,遇到不爽的事就在微博上隨意紓解憤懣,可這一次的迷惑操作卻徹底將網友得罪了個遍。一兩個小時的時間,電視劇的評分瞬間掉到了4.8分。
02真性情還是低素質?
和大多數悉心維持自己形象的明星不同,林更新一直喜歡在評論區和網友「互懟」,流露的真實情感也讓不少網友倍感親切,從而被戲稱為「林狗」。
「真性情」人設到底有多好用呢?
在人設的加持下,林更新懟人不但不會受抵制,反而還會收穫不少網友的喜愛。
就連這次懟網友的微博翻車,也有人對他進行維護,認為他只是針對惡意評分現象進行發洩,沒什麼大不了的,還表示:「如果一個人愛講髒話,最起碼說明他毫無心機,不懂掩飾,比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人好多了。」
事實上,豎中指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種很髒的侮辱別人的手勢,相當於罵「f**k you」。
開玩笑懟人和豎中指罵人是存在本質區別的,在此情境下,「低素質」不能用「真性情」來挽尊。
這次網友們不買帳,雖然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近幾年,「真性情」這個描述在公眾人物的身上運用和施加的愈發頻繁了,好像一有明星能在節目裡或社交平臺上直言懟人、大肆發表特立獨行的意見就能被稱作「真性情」了。
但是,真正的「真性情」可不是說話肆無忌憚。
所謂真性情,應該是你敢於說真話,但不是說難聽的話。你可以直率,但不是不分輕重,不分場合。你可以幽默調侃,但不是譏諷侮辱。「懟天懟地」的林更新,顯然不屬於這一類人。
03智慧和教養才是支撐力
真性情背後真正的支撐力是智慧和教養,而不是自私和放肆。
其實,除了豎中指、飆髒話,林更新的話語才是引發網友「逆反」的最關鍵原因。
網友批評的是作品,但他一上來就是人身攻擊。如果要霸氣回懟,那就要論證這個劇:有主線+節奏緊湊+其他方方面面都還可以。
林更新的回應顯然邏輯混亂,無理更無據。
雖然他後續也道歉表示自己剛才的言行乃是「酒後失德」,但在眾多網友看來,這不過是無能狂怒罷了。
熱點君認為,公眾人物面對負面評價,即使做不到毫不在意,也不該暴力回應。作為該劇的主創,林更新愛護自己的作品其實也是人之常情,但合理質疑惡意差評即可,何必硬懟網友?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作品,有人打滿分,就有人打零分,甚至打負分,這是誰都不能剝奪的權利。
暴力回應公眾評價的後果只會是:你說我不拍電影就不懂欣賞作品,說我不配評價?不好意思,那我就要充分行使我的差評權。
前段時間,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也飽受爭議,但面對演技質疑,張一山卻回覆:「自己也有演不好的時候。」網友說他像個猴子,張一山又稱:「自己就是屬猴的,有一種骨子裡帶的猴感!」
所以,作品受質疑,演員或許應該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亂懟爽是爽了,但不經大腦的語言說多了之後,「真性情」也許也變成了「真有病」。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