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暑假過去了,現在疫情在國內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中小學幼兒園也都如約開學了。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天就迎來一場分離大戰,因為疫情原因今年的小班家長並不能一起將幼兒送入園內,只能在幼兒園門口就將幼兒交由老師。幼兒園門口哭鬧一片,一個幼兒哭鬧就引起其他幼兒的哭鬧,家長看了心疼,老師看了心累。
我們該如安撫好第一天入園的幼兒呢?
幼兒在家中,被爸爸媽媽所照顧,在爸爸媽媽的身上獲得了安全感,所以和爸爸媽媽產生了很重的依賴感。當他和產生依賴感的的父母或重要他人分離時,往往就會沮喪、悲傷、害怕、孤單等感受,這就是焦慮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以及大聲哭鬧、害怕陌生、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等行為,這就是所謂的「分離焦慮」。
但是「分離焦慮」會隨著幼兒年齡的成長逐漸減輕直至消失,就比如中大班的幼兒開學就不會產生「分離焦慮」的情緒。
那如何緩緩解「分離焦慮「」呢?
在幼兒園上小班之前,可以帶幼兒到幼兒園觀看哥哥姐姐的室外活動,讓寶寶提前了解幼兒園的外部大環境,當幼兒看到園內其他幼兒的活動時會產生想和他們一起遊戲的想法,這樣就促進了幼兒對幼兒園的喜愛。
在幼兒園入園前一周,經常帶寶寶到幼兒園內去參觀一下,了解一下幼兒園內室內的環境,重點參觀一下小班的教室,告訴寶寶教室裡有很多玩具,可以適當的陪寶寶玩一會兒。有了前期觀看哥哥姐姐的室外活動,再加上現在室內的近距離觀察,幼兒對園內的環境有了大致的了解,這樣第一天入園時就不是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內,幼兒陌生害怕的情緒會得到緩解,能有效減少幼兒的「分離焦慮」。
家長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呢?
有的家長在第一天入園的時候,把孩子送到老師手上,就立刻偷偷溜走,這樣會使幼兒產生更嚴的分離焦慮,寶寶會認為媽媽不要我,所以才會偷偷溜走,寶寶反而會哭的更加大聲,更加悲傷。
有的家長對幼兒說「我一會兒就回來」,雖然這樣看似有效,當幼兒反應過來媽媽不在身邊時,會感到更加害怕,等家長來接幼兒時,會更加粘著家長,分離焦慮也會更加嚴重。
那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從家裡出發之前就告訴幼兒「我們要去上幼兒園了,去幼兒園裡學習唱歌、畫畫的本領,媽媽也要去上班,等媽媽下班了就來接你回去。」
到了幼兒園門口,將幼兒送到老師手上,然後快樂的和寶寶揮手說再見。不能一步三回頭反覆來安慰幼兒,這樣會讓幼兒感覺到你也是捨不得的,會使情況更加難處理。
平時在家可以適當和幼兒分開,但是要明確告訴幼兒我要去做什麼,什麼時候回來。當幼兒需要你的時候,稍微晚一點出現,然後給幼兒進行鼓勵,表揚。
如果幼兒在家有使用安慰物(毛毯,毛絨玩具等),那幼兒去上幼兒園時可以將安慰物帶上,在面對分離時安慰能有效的緩解分離產生的悲傷情緒。
面對「分離焦慮」老師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使幼兒依戀老師
老師給幼兒足夠的安全感,使幼兒將依戀對象轉移到老師身上。
老師每天上午面帶笑容的迎接幼兒,對不哭鬧的幼兒進行鼓勵,對哭鬧的幼兒進行安慰,安撫幼兒的情緒。
教室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溫馨的環境設計能使幼兒感受到溫暖,能夠緩解分離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