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慶的趙先生爆料,說父親早已過世,65歲的老母親獨自居住,這兩天他回家看母親,突然發現家裡堆著好幾盒壯陽藥物,而且母親已經吃了一個星期。
趙先生說,這藥品包裝上寫的是補腎壯陽,用於腎陽虛衰所導致的一些症狀,趙先生說,母親一是病後過於關注健康,二是文化不高,抵制不了買二送一大促銷這種誘惑,加上當時藥店裡有一位醫生開處方,老人家覺得對方值得信任,再有藥店還要送一口鍋,所以母親就買了幾盒。
對於這件事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藥店的店長回應稱自己無權對藥物是否恰當進行判斷,因為給患者開藥的是醫生,而這個醫生當時沒有在店裡。
據說久遠以前的藥房啊,總會寫個牌子上面寫著,「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而現在的一些藥房呢,也總會在門口店內豎立個招牌告訴你,"辦卡優惠大促銷,會員消費送雞蛋"
現在如果你到藥房買藥,經常會遇上所謂的慈眉善目的坐診醫生或者熱情服務的店員,給你推薦價錢更貴,號稱效果更好,多買更合算的藥品,這些醫生有資質嗎?這些促銷手段合規嗎?把藥店徹底變成商店,把藥品完全整成商品良心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