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銅,即純銅,又名紫銅。
2.黃銅,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絕大部分的手錶機芯的基板和夾板都是由黃銅加工,黃銅還能做機芯裡面的齒輪。
3.鉛黃銅,是在黃銅裡面添加鉛, 增加了黃銅的易切削性。主要是製作手錶機芯的基板和夾板。
4.白銅,以鎳為主要添加元素的銅基合金。呈銀白色,故名白銅,又叫德國銀,德國銀接觸到氧氣時會緩慢地發生氧化,合金表面會覆蓋一層黃金鏽色氧化層,避免進一步氧化。所以德國銀表面可以「不經處理」,不像大多數機芯由黃銅製作,後期再打磨電鍍。德國銀變老以後就是德國金了。下圖為使用德國銀的朗格手錶
5.錫青銅,以錫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青銅。含錫量一般在 3~14%之間,主要用於製作彈性元件和耐磨零件。因為銅合金易氧化,所以現代的絕大部分手錶使用銅合金生產基板和夾板後都會在表面進行電鍍處理,鍍上"鎳"或者「銠」,而鍍層磨損之後則會漏出裡面的顏色。
6.鎢合金:固態鎢的相對密度為 19.25,添加鎳、鐵、銅等可製成高比重合金,用來製作自動手錶中的自動陀邊,因為陀邊的密度越大,上鏈效率也會越高。
7.鋼材:鋼材在機芯裡面使用的也很多,比如用來製作各種簧片、齒輪、齒輪軸、表把杆、大小鋼輪等。
8.彈性合金:彈性合金一般分為高彈性合金和恆彈性合金,高彈性合金是用來製作發條,恆彈性合金用來製作擺輪,恆彈性合金按照磁敏感程度又分為弱磁性和無磁性。
9.貴金屬:機芯裡面使用的貴金屬主要是黃金、鉑、銠。黃鉑金的密度大,可以用來製作自動陀,提高上鏈效率(法蘭克穆勒的自動陀外圈採用是鉑 Pt950,自動陀上有標註)。黃金還可以用來製作黃金套筒。而銠則通常是用來電鍍。
10.人工合成剛玉:機芯裡面的體現就是紅寶石,被用作軸承,減少摩擦。
11.塑料:工程塑料重量輕、自潤滑、摩擦小、防磁,被天梭用作擒縱結構。
12.陶瓷:陶瓷在機芯中的運用主要是滾珠,減少摩擦用。
13.矽:1999 年雅典手錶首次推出矽質擒縱輪。之後又使用矽生產出了遊絲。矽這種材料抗磁、密度小、抗磨損,和陶瓷一樣也是一種新型的材料。
14.其他金屬或其他材質。歷史上,還用過銀、鋁、瑪瑙、翡翠、和田玉、藍寶石、水晶、木頭、鈦、鉭、碳纖維、玉米澱粉、象牙等。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手錶是重」工」不重」料」,原材料並不值多少錢,值錢的是制表師的加工工藝。高端手錶之所以能成為和高級珠寶比肩的奢侈品,就是因為制表人能把最普通的鋼、鐵、銅打磨得像鑽石珠寶一樣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