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以來,邯鄲市叢臺區實施「1221」工程,在城區內街道設立養老服務中心,推出「機構養老」「社區和居家養老」兩個新模式,推進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打造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模式靈活,養老有更多選擇
該區推出機構養老、社區和居家養老兩種模式,老人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養老方式。
據了解,養老服務中心設有圖書閱覽室、休息室、健身康復室、配餐室、醫療保健室、文體活動室,可以滿足老人們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的需求。
叢臺區民政局副局長弓習科介紹:「在叢臺區,像這樣的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有11個,每個中心配有六室一校,兼具日託、日間照料、上門服務等功能;在社區建有46個居家養老服務站,在農村建有15家農村互助幸福院,為老人提供健身、康養、就餐服務,實現老有所養。」
為提高服務質量,該區提倡養老機構實施旅居養老,除了普通的養老服務功能,開設旅遊項目,根據季節和老人需求不定時組織老人出去旅遊。
醫養結合,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該區積極推進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相結合,推進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到社區養老服務站內設的醫療室、衛生室多點執業,同時擴大社區基本藥物用藥範圍,保障社區藥物供應,為老年人提供持續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
該區大力推行以「雲醫院+養老機構」為特色的醫養結合服務新模式,為老年人提供既有中醫康養診療特色,又兼具西醫治療效果的遠程會診治療、開具電子處方以及轉診轉院等醫療服務。逐步完善醫保支付制度,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按規定納入醫保定點協議管理範圍,實現在本機構中報銷醫藥費。同時,為老人提供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服務。
智慧養老,足不出戶享服務
為滿足居家老人更多需求,叢臺區搭建了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實行「網際網路+居家養老」模式,以助潔、助餐、助急、助醫、助行為主要服務內容,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實施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保障特定人群的基本養老服務需要。特定人群指的是低保家庭中60周歲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及80周歲以上老年人。
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梳理出老人的服務「需求清單」,並詳細登記社區老人的信息情況,制定不同的服務類別。運營模式為兩種,線上平臺的運營監管、手機APP、呼叫中心熱線和後臺運營結算;站點服務和上門服務。站點服務包括接待、娛樂、學習等服務,上門服務主要由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化購買服務兩部分組成。當有服務需求時,群眾可撥打健康養老服務熱線進行預約,由平臺進行線上登記、派單,線下服務人員按照派單內容進行接單、上門服務。
來源:邯鄲日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