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因為疫情影響等原因,美國大學取消標化成績限制,但是2021年秋早申錄取結果顯示標化成績對美國大學錄取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下面託普仕留學為大家詳細介紹~
1. 標化成績對錄取沒有起決定作用
因為疫情影響,除了佛羅裡達州的大學外,幾乎所有的Top 50大學都宣布實行「Test Optional 」政策。以下為目前公布SAT/ACT提交情況幾所大學。
杜克大學:有60%的ED申請人提交了SAT/ACT考試成績;
賓夕法尼亞大學:有62%的ED申請人提交了標化成績,其中,被錄取學生中,提交標化成績的佔76%;
波士頓學院:有42%的錄取學生提交了標化成績。
今年,確實也有不少未提交SAT成績就拿到Top 30名校錄取的學生。
比如,全美Top 12杜克大學工程專業,全美Top 14範德堡大學經濟學專業,藤校康奈爾大學生物工程專業,全美Top 28維克森林大學,紐大Stern商學院等錄取。
頂尖名校的錄取中,提交SAT/ACT成績的中國學生仍佔多數,且SAT主要集中在1550左右。
由此可見,儘管大學不強制提交SAT/ACT,但如果你有比較理想的標化分數,提交總是沒有壞處的。
2. 國內學生錄取人數同比去年基本持平或者減少
根據截止到目前收到的信息,2020-2021申請季,藤校+大UTop 10+文理學院Top 10總計在海內外發出360枚+錄取Offer,大陸學校學生約有220+枚。
與往年相比,這次頂尖大學在中國大陸的錄取沒有集中於幾所傳統牛校,而是全面開花,錄取越發多元,出現了很多的「黑馬學校」。
不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錄取較往年均有所下滑,反而是其它非一線城市,如四川、重慶、湖北等,保持住了往年的錄取。
值得一提的還有新疆烏魯木齊一中,繼2019年,今年又有一位學子摘得史丹福大學錄取Offer。
由此可見,美國大學在錄取時,一方面繼續青睞他們一直錄取學生的大陸高中,另一方面,還一直在做平衡和嘗試,將目光投向了一線城市外的二、三線城市,甚至是偏遠地區。
在有限資源裡,如果能做得比別人更好,未嘗不是「逆襲」名校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