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今天(2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聚焦「一帶一路」,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籤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赴境外辦學穩步推進,發布《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加快「魯班工坊」建設,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2020年9月1日,杜拜中國國際學校作為首批試點正式開學。
中國以外有約2500萬人正在學習中文
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延伸閱讀:
俄首次漢語高考成績平均分「及格」,俄專家:考生最愁的是語法
2019年,漢語被首次列入俄羅斯高考科目。俄羅斯教育與科學監督局局長謝爾蓋·克拉夫佐夫曾表示,2019年高考漢語科目平均得分62.5分,成績令人樂觀。俄羅斯專家們近日分析了高考漢語科目中最常見的錯誤。
據《俄羅斯報》報導,俄羅斯專家們認為,在2019年高考中,漢語科目聽力和閱讀總體得分情況優於語法和寫作。漢語考試最難的部分是詳細書面作答,考生們容易在漢語句子的詞序、音調以及介詞和副詞的使用上犯錯。對考生來說,最難的還是漢語語法。在回答篇幅較長的書面用語問題時,由於詞彙量和語法知識不足,有些考生們只能寫下一些沒有被整理成句的詞組,一些考生習慣以俄語而非漢語的思維方式造句。考生在書寫漢字方面也存在問題,會用一些看上去比較像的象形文字來代替漢字。
俄專家:俄羅斯已是世界上學習漢語人數最多的國家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國立研究大學高等經濟學院東方學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表示,漢語是國際交流語言,各領域專業人員都應學習漢語。俄羅斯已是世界上學習漢語人數最多的國家,應當徹底完善漢語教學體系。
馬斯洛夫說,漢語曾經並不十分普及,「20年前只有漢學家掌握漢語,而今天漢語已經成為國際交流語言,其中包括物理、化學和數學等領域。」
他說,俄羅斯有170所大學教授漢語,大約佔高等院校的20%。數據顯示,大約有8萬俄羅斯人掌握漢語,大約5000人正在中學學習漢語。
馬斯洛夫指出:「我們對學習漢語的興趣正在快速增長,但現實中專業化的教學機構太少。俄羅斯所有院校中,只有不超過10所能提供高水平的漢語教學。這完全不能滿足我們看到的俄中關係水平的需要。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徹底調整教學體系。」
他說:「按人口平均計算,俄羅斯已是世界上學習漢語人數最多的國家。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中還在使用上世紀70、80年代的傳統教學方法,但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新方法,其中包括俄羅斯開發的,效果更好。」
另外,俄羅斯的中國中心在教授漢語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外國人的思維特點,學生不進行額外訓練就無法成為翻譯。
2019年,俄羅斯首次將漢語列為高考科目,漢語成為英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後的第五個可選外語科目。
漢語熱的背後是「中國熱」。俄羅斯漢學家盧金向中國媒體表示,近年來,俄羅斯又重新燃起「中國熱」,非常多的年輕人學習漢語,看中國的書籍和電影。此外,每年有上百萬俄羅斯人到中國旅遊。這非常真實地反映了中俄兩國民間交往的密切程度。
(原標題:教育部: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來源:綜合央視新聞、 環球網、 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T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