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683天後,女兒考上哥倫比亞大學:好好活著,是最好的告慰

2020-12-09 豆芽媽媽說

在李詠去世683天後,女兒法圖麥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女子學院。

遺孀哈文在微博寫道:「下周,小法的大學生活就要開始了。魔幻的2020年。」

這條微博,似是一個妻子對著丈夫的尋常家話,更是她對逝者的虛空呼喚:

你看,你走以後,我把女兒培養得多麼優秀。不用擔心我們,你在那邊也要過得好啊。

人生最大的悲傷,莫過於和摯愛陰陽兩隔,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但好好活著才是愛,那些沒陪你走完的路,你也要自己好好地走下去啊。

01逝者離別的一下子,是生者的一輩子

於生者而言,愛人的離開,總顯得那麼突然。哪怕你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也要用很長時間才能痊癒。

正如李詠走得時候很安詳,留下最後的遺言是「沒有遺憾,只有不舍。」但哈文還沒有把他的離開當作一種習慣,而是繼續在微博每天問候:

「早上好。」

大雪的時候,她說:早上好。

小年到了,早上好。

尋常的日子,早上好。

她堅信他還沒走遠,肯定還能聽到。日日如此,執拗地問候一個早已不在場的人。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裡說過, 「你最親密的人會影響你的生死觀」。

逝者離開的一下子,更是生者的一輩子。愛人的離世,一定是一種長久的傷痛,看不見,摸不著。

2018年的時候,馬思純參加《幻樂之城》,和魏大勳表演了一出與愛人隔空相見的情景劇《錄像帶》。

故事發生在一間充滿愛與回憶的房間,女主的男朋友因病去世已經365天了。

但是,馬思純每一天都活在他還沒有走的記憶裡,一遍遍重溫著在小小的一臺錄像機裡,兩人嬉笑打鬧的甜膩。

有一次播放錄像帶的時候,馬思純看到魏大勳回來了,慌忙跑過去想要抓住,失而復得的心太真切,踉蹌著差點要摔倒。

愛得太深的她,完全不知道,失去摯愛的她,已經產生幻覺了。

直到最後,戴著白紗的她也不能接受陰陽兩隔的事實,大聲唱著:

「如果你愛我,你會來救我,你會知道我,快不能活……」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最愛的人的離開,是不自知的。你會在吃飯時,下意識地給他多留一副碗筷;早起時,以為她還在自己的房間小憩。

看到年齡相仿的人穿著帥氣的衣服,你就想到,他穿上一定很帥;發工資了,還想著給她買份什麼禮物。

你就是忘了,這個人已經離開了。曾經的幸福,全部都成了悲傷的源泉。

在告別的那天,也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而是在一個和平時一樣的清晨,他(她)永遠地留在昨天了。

那個昨天,怎麼也成為不了過眼雲煙。從此,只能夢裡相見。

02活在活著的人心裡,逝去的人就不會走遠

可是,夢醒以後,一切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到底上哪去找他(她)呢?

楊絳先生把「走散了」的丈夫和女兒,永遠地留在了《我們仨》書頁的餘溫裡。

那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在經歷了坎坷波折的一生後,將近90歲的楊絳準備迎來千禧之年,享天倫之樂。

殊不知等待她的,是最親的兩個人相繼離世。1997年,女兒錢媛因癌症去世;1998年,丈夫錢鍾書在京逝世。

本來團團圓圓的一家人,變成了楊絳先生「我一個人想念著我們仨」。她不禁悲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上哪去找他倆呢?90高齡的她,有些茫然無措。

直至2002年,92歲的楊絳先生強忍著對兩位親人的思念,記下了這個家庭的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歲月。

每讀一遍書,錢先生都好像醒了過來,女兒媛媛也活蹦亂跳的。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只要逝者活在愛他們的人的心裡,就一定以另一種方式存在於這個世上。

記得讀蔡崇達的《皮囊》時,有一個章節叫《我的神明朋友》。

在患了癌症離世的父親葬禮結束後的不久,母親便開始做夢。夢裡的父親依然保持著離世前半身偏癱的模樣,歪著身子,坐在一條河對岸,微笑著、安靜地看著她。

母親不願意僅僅解釋成父親對她的惦念,她意外地篤定:「你父親需要幫忙。」

沒有受過多少文化教育的母親,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找「靈」。讓巫人借身體給過往的靈魂,和陽間人通話。

當巫人戲曲唱腔響起:「可有西宅某某某的親人在此,我拄著拐杖趕來了。」

母親一聽拄著拐杖,哇一聲哭出來。

那一刻,那巫人即使破綻百出,蔡崇達也釋然了,因為這是讓母親相信父親還在的唯一希望。

當錢鍾書一家在楊絳先生的書裡重新活過來時,蔡崇達的父親永遠地活在顯靈神明裡。

可是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神明?

如果有,那一定就是我們對親人無法忘卻的懷念。

這就像《尋夢環遊記》裡對死亡的重新定義:「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別,忘卻才是。」

被記住的人,會像一陣春風吹過人們的側臉,像一場細雨落在他們的鞋尖。

活在活著的人的心裡,逝去的人就未曾走遠。

03好好活著,就是對逝者最深的共情

蔡康永曾在《奇葩說》節目裡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的一位舞蹈家朋友得了癌症,在去世前對所有朋友說:

「拜託你們把生命當成Party,你們要繼續在party裡面玩耍,可是我要先告辭了。

然後我是一個好客人,所以我告別一個Party的時候,我不希望全場的人因為我放下酒杯,關掉音樂,穿上外套站起來,一副』你走了我們也不要玩了』的景象。

我希望你們好好的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然後我走掉的時候,你們可以繼續玩,我如果聽到你們玩樂得開心,我在門背後也會高興。」

這是逝者的尊嚴和體面,也是生者自處的方式:好好活著,帶著離開的人的那一份。

去年魯豫的訪談節目《豫見後來》,有一期是《消防員母親含淚回憶兒子》,講述了一個偉大的媽媽——應賢梅,今年44歲。

2014年5月1日,上海徐匯區龍吳路一高層居民樓突失火。

當時,很多媒體在報導這場火災時,用了同一張圖片——兩名消防員手拉著手從高空墜落。

他們被轟燃和高溫熱氣浪推出去,從13樓墜落。兩個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那一刻。

這兩名英勇的烈士,一位叫做劉傑,一位叫做錢凌雲。劉傑就是應賢梅的兒子。

事發時,她和所有遭遇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父母是一樣瀕臨崩潰的。

她告訴魯豫:兒子犧牲那天,忽然有二十多個人來家裡找她。

幾個人支支吾吾的,也沒有說是什麼,只是說要讓她跟著出去一趟。一路上既沒有去病房,也沒有去搶救室,而是到了一個特別偏僻的地方。

她立刻明白髮生了什麼——「我知道我兒子沒有了。」

自那以後,夫婦倆不敢在家裡住,晚上睡覺合不上眼。別人都說她兒子是英雄,只有她知道:我不希望他當英雄呀。

幾個月後,她對丈夫說:「要不然我們倆就死掉。要不然就好好活下去。」

但一想到兒子走得早,還有那麼多地方沒看過,帶著他的那一份,怎麼也要要選擇後者。

不僅如此,40多歲的高齡的她,鼓起勇氣再要一個孩子。她要帶著兒子的那份,再創造一個完整的家。

儘管這個過程特別難,她做試管嬰兒,失敗了四次,疼痛了無數天。但終於在一個狗年,她的女兒出生了。

巧的是:「這是劉傑的本命年,他回來看我了」。

她給了自己一個安慰,也給了世界一個安慰。生活還要繼續,兒子在天上看到了,也會放心了。

生命大概就是如此,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成為永恆,即便你愛他如生命,也有一天會突然離你而去。

在疾病面前,再多的錢都顯得蒼白無力;在意外面前,考慮得再周全也無濟於事。

唯有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好好陪伴每一個在乎你的人,好好愛那些對你好的人,才不負他們出現在你生命的日子裡;

唯有好好活下去,精彩地活,努力地活,看更多風景,領略萬千風物,才是對已經離開的人最好的告慰。

點個在看,願每一個認真活著的你我,都能擁有最長情的陪伴;也願每一個曾經傷痛的人,都有很好的後來。

相關焦點

  • 女兒考上哥倫比亞大學 名作家劉墉決定回臺定居
    女兒考上哥倫比亞大學心情大好的他,見到中廣主持人趙婷立刻報喜說:「這兩天知道消息,女兒考上哥大(哥倫比亞大學)了,離家只要40分鐘。」
  • 李詠女兒考上美國大學!曬錄取通知書超激動,母女疑至今滯留國外
    轉眼間,著名主持人李詠已經去世將近一年半的時間了,他的妻子女兒逐漸走出悲痛,慢慢開始了新生活,更令人欣慰的是,18歲的法圖麥考上了理想的大學,遺憾爸爸李詠卻未能看到。
  • 好好活著,才是最好的畢業論文
    (新民晚報6月22日)當我讀著這則悲慟的消息時,辦公室同事的女兒發來簡訊稱,其所在的南林大一碩士研究生,因畢業論文未通過,日前從21層高樓跳下摔成了三截,留給親人的將是永遠的傷痛。    一篇論文,竟然等於一條生命?這道令人匪夷所思的「等式」,以生命毀滅的悲劇警示我們,好好的活著,其實才是最需要撰寫的畢業論文。
  • 圓夢行動 | 考上名牌大學母親卻不幸過世 海口懂事男孩要完成學業告慰媽媽
    小檔案編號:18姓名:吳駿畢業學校:海南華僑中學高考成績:713錄取院校:廈門大學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27日訊(記者 王康景 文/圖)今年17歲的吳駿畢業於海南華僑中學,高考考出713高分,並如願被廈門大學錄取進入工科試驗班。
  • 飽讀17世紀英文原著 川妹子考上哥倫比亞大學
    (圖由受訪者提供)  王力宏和李雲迪先後曬出女友照片,且二女生同就讀哥倫比亞大學,一時間,網友對這所美國名校充滿好奇。今年哥倫比亞在中國大陸錄取了8名學生,兩位成都女孩成為寵兒,其中一位叫王博雅。  王博雅今年18歲,1米7的個子,長發,長得很清秀,稚氣與成熟並存,似乎看不出實際年齡。半個月前,她拿到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 生者奮發,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原標題:生者奮發,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清明追思,家國永念。 昨天,全國舉行哀悼活動,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今晨,全市下半旗誌哀。上午10時,防空警報鳴響,市領導李強、龔正、蔣卓慶、董雲虎、廖國勳等肅立默哀3分鐘,與各界群眾一起緬懷犧牲烈士、悼念逝世同胞。
  • 哥倫比亞67歲男子不適入院,明明人還活著卻被醫生宣告:沒了
    為了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詩人臧克家曾經寫了一首詩——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然而,在哥倫比亞,有一個老人確實是真的活著,卻「已經死了」。關鍵是如果再慢一點,說不定他就真的要死了。而宣告這個壞消息的,還是當地醫院的一名醫生。還好,他的家人不信,才將他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 日劇女王竹內結子去世:表面光鮮的人,可能在艱難地活著
    今天一點開微博,就看到#竹內結子去世#上了熱搜。據日媒27日消息,日本女演員竹內結子去世,享年四十歲。警方在其位於東京都內的家中發現了屍體。由於有自殺的可能性,警視廳正在慎重調查。看到這可以說即驚訝又麻木,倒不是說已經喪失人性感情,回想一下今年發生的事情,令人震撼的事太多了,糟糕事一件接著一件。
  • 夢到去世的父親還活著是什麼意思 夢到去世的父親還活著是什麼意思
    結果有一天父母離異,判給了父親,剛開始父親特別疼愛她,但是有一天父親懷裡抱了一個小女嬰兒回來,特別可愛,父親並沒有另娶後媽,但也沒有說嬰兒從哪裡來,只是對她沒有以前那麼疼愛了,因為父親現在更關注的是小女嬰,她本來對小女孩充滿了敵意因為她搶走了父親的愛,但後來父親說這小女嬰就是以前的自己,以前是那麼可愛,那麼讓人感到憐惜,然後她就開始照顧小女嬰了,三個人還一起逛了超市(河南網友提供)夢見考上湖南大學已故父親回來
  • 高考683分考生沒學上?本人回應揭露明天高考的殘酷真相
    本人回應揭露明天高考的殘酷真相按理說,高考683分,在浙江省排名800左右,他可以有很多選擇。683分,除了清北、復旦、人大等部分頂級院校,幾乎可以隨便報。《南方日報》對此也有報導,多所複讀機構反映,復讀生以沒能考上本科或者是未能考上重本的學生為主,但是分數達到重本還選擇復讀的學生比例正在逐年增加。過去是落榜生才去復讀,如今學霸們正漸漸成為復讀大軍的主力。復讀生數量逐年增加,讓不少應屆高考生喊「冤」:競爭太激烈了!
  • 蓬安女孩告慰天堂裡的外公:「我考上大學了」
    昨(29)日,記者獲悉,今年,蓬安女孩陳穎以563分考入西南科技大學。她告訴記者,由於外公去世了,不能親口告訴他這個喜訊,是她最大的遺憾。「小的時候,因為父母在外打工,我就由外公和外婆照管, 直到小學三年級父母才回到老家。」陳穎告訴記者,由於從小跟隨外公、外婆生活,她和他們之間的感情非常深。「2017年6月19日,對我來說,是不願提起卻難以忘記的一天, 因為外公是這一天去世的。
  • 《活著》:在兵荒馬亂年代裡,活著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在物資富裕的今天,要是沒有一點追求,活著就是沒有意義的,如同行屍走肉。在兵荒馬亂的時代裡,活著比登天還困難,各種疾病,各種天災,各種禍不單行,都可能讓你隨時喪命,影片《活著》就很好詮釋了活著的意義。影片是根據一本小說改編的,講述了四十年代地主家少爺福貴坎坷的一生,福貴含著金鑰匙出生,視賭如命,他自認為家底厚實,於是一整夜一整夜在賭房裡過日子,直到把家底敗光,親爹被氣死,妻子帶著女兒離開,福貴一無所有,才徹底清醒。
  • 抖音男生帶去世女友環遊世界:這輩子,好好活著,好好相愛
    乍一看,以為只是浪漫的秀恩愛視頻,事實是,早在兩人相戀的時候,女孩就因為意外去世,只剩男孩在這世間孤獨地活著。因為女孩喜歡挽著他的左手,睡在他左手邊,於是,他把女孩紋在他的左手臂上,一直,一直地帶著她。
  • 奮發有為是對先烈最好的告慰
    奮發有為是對先烈最好的告慰 2019-04-04 16:18:17告慰英雄在天之靈,首先就要以更加崇敬的姿態祭奠英靈,為他們的英雄事跡正名。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在總書記心中的分量非常之重。
  • 李詠去世兩年後,女兒法圖麥改回原名,用電影表達內心脆弱和孤獨
    央視主持人李詠已經去世兩年了,很多人都還在惋惜他。1月9日,李詠女兒法圖麥發文推薦電影《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據了解,這部電影改編自伊恩·裡德撰寫的同名小說,電影的內容在於表達心靈的脆弱和孤獨的極限。
  • 餘華《活著》:福貴一家幾口都去世了!他為什麼還孤獨的活著?
    餘華特別感動,於是就寫下了令我們潸然淚下的小說《活著》。也或許人們對於苦難的承受能力,以及對世界的熱愛程度超乎我們自己的想像力,而餘華也表明了一個觀點: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02 親人相繼離世的福根,他痛苦嗎?
  • 大學教師殺害女生被判死刑!受害者母親:對方死不悔改,用宣判結果告慰女兒
    被害人涵涵父母聽到宣判結果後,崩潰大哭,一年多的時間,對女兒的思念之情,對被告人的憤恨之情都在法官宣讀宣判結果時得到宣洩。據樊顒律師透露,被害人父母打算在明天告慰女兒,將宣判結果告知女兒。涵涵母親謝女士告訴瀟湘晨報記者,宣判時郭某牛態度惡劣,「死不悔改,法官問他是否上訴他都不予回答。」她在法院聽取了判決結果,感到判決公平公正。
  • 留學生家長:親臨哥倫比亞大學的家庭周末(全文)
    核心提示:女兒開學已經快兩個月了。相對於哥哥來說,她還是走得遠了,不是每個星期都能見上。上周末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家庭周末,於是我們早早就請好了假,準備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學校和女兒的大學生活。
  • 怎麼看懂電影《活著》的結局?
    電影《活著》講述了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命運,影片的開始,富貴還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在一次被人算計的賭博中,富貴全部家產全輸光了,父親也被他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家珍帶著女兒鳳霞離家出走,富貴帶著母親,變賣一些古董把玩給母親看病。
  • 高考683分考生慘遭退檔?本人回應了!背後真相令2021屆學生警醒
    而其中,更有一個683分的超高分考生。按理說,高考683分,在浙江省排名800左右,他可以有很多選擇。683分,除了清北、復旦、人大等部分頂級院校,幾乎可以隨便報。既然如此,這位683分的考生為什麼還會滑至二段填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