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國家因為人口老齡化嚴重,放開了計劃生育的管轄,鼓勵生育二胎。許多獨生子女父母們都想再要一個孩子,甚至一些年齡大的夫妻也積極迎合。掀起了一波「二胎」狂潮。
但也有一些父母糾結到底要不要二胎,覺得一個孩子太孤單,等自己老了以後怕孩子壓力太大,想生個二胎相互陪伴,但又怕養兩個孩子壓力又太大,經濟水平跟不上,會降低生活質量。其實,要二胎不僅僅是「生」的問題,更考慮「育」的問題。
獨生子女家庭和兩個孩子的家庭因為成長氛圍不同,待人接物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孩子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並且這種差異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孩子年紀大一些,會體現得更加淋淋盡致。
性格上的差異
孩子有兄弟姐妹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相互陪伴,在性格上會更加活潑開朗。父母有時候不在家,他們不會感到孤單。而且從小父母會把好吃的好玩的一式兩份,孩子會懂得要分享,也知道照顧兄弟姐妹,性格更討人喜歡,長大以後容易在社會中交到新朋友。
獨生子女就不一樣了,家裡只有一個孩子,吃的玩的都是自己的,在物質上得到了滿足,所可能不會有分享的意識,容易養成唯我獨尊的性格。而且獨生子女一般性格孤僻不愛與人交流,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在高樓大廈裡幾乎接觸不到別的同學,所以社交機會比較少。
消費觀念不同
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容易被家人嬌慣,父母也可能因為工作原因很少陪伴,所以會在物質上進行補償,儘量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需求,孩子就會過得比較「精緻」,不知道生活的艱辛,自然就沒有消費觀念,容易花錢大手大腳。
而家裡有兩個孩子,花銷是獨生子女家庭的二倍,父母要考慮衣食住行,所以孩子在物質上沒有獨生子女豐厚,會感知到父母的不容易,平時消費也會把錢花到刀刃上,相比來說生活更儉樸節約。
這些差距的不同其實也是分家庭的,也有獨生子女性格內向孤僻,二胎家庭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這可能跟孩子先天性性格有一定的關係,也可能是二胎家庭的家境本身就優越,但是家長一定不要因為家庭原因而造成這樣的差距。
獨生子女的父母要多陪陪孩子,給孩子樹立健康的消費觀,不要在物質上一昧滿足他們,但在生活上該有的必需品要準備充足;二胎家庭的爸爸媽媽應該一視同仁,儘自己最大努力把一碗水端平,避免孩子們受到不公平待遇。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