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明區豎新鎮上海曉漢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葡萄大棚中,一串串碧綠如玉的葡萄已經豐收,碩大的果實飽滿發亮,乍一看不像是真的水果,顏值高到幾乎如同工藝品一般。這種葡萄,在日本被稱為「晴王」,個大味甜價格極為昂貴。如今,它在崇明試種成功,不僅價格相比「晴王」便宜一大截,而且品質也非常接近。
「晴王」在崇明試種成功。
日本「晴王」葡萄,是葡萄界的「愛馬仕」,來自被稱為「晴天之國」的日本岡山縣。在日本,一串「晴王」能賣到12960日元,折合人民幣大約840元。而在上海曉漢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漢昌告訴記者,崇明版的「晴王」20元一斤,一盒也就100多元錢,老百姓肯定吃得起。
黃漢昌說,其實這種葡萄應該叫「陽光玫瑰」,近年來在「葡萄界」頗為流行,各地均有種植,日本產的叫「晴王」,公認品質最高、名氣最大。崇明版「陽光玫瑰」味道如何?和「晴王」有何差別?據說其實差別很小,黃漢昌果園裡的葡萄,甜度進入10月就可以達到20。第一次吃「陽光玫瑰」,是一種驚豔的體驗,入口是蕾絲提子的口感,然後一股花香在口中爆開,帶著葡萄特有的甜味,令人回味無窮。
黃漢昌說,過去「陽光玫瑰」品種在上海市場上非常少見,而這兩年這個品種的葡萄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他的合作社經過5年多的培育,今年實現了「陽光玫瑰」葡萄本地化大規模種植。70餘畝「陽光玫瑰」葡萄,每畝產出1000斤左右。現在正值葡萄上市期,可把黃漢昌給忙壞了,每天要迎來送往島內外紛至沓來的採摘客,20元一斤的採摘價讓遊客滿載而歸。
上海曉漢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漢昌。
走進葡萄大棚,一串串葡萄被袋子套住,靜靜地掛在那兒,黃漢昌向記者介紹,晴王葡萄採用的是一枝一束的種植方法,這種種植方法,能給予枝上唯一一束葡萄最多養分,培植出的葡萄甜度高、品質好,用專業套袋進行保護直至成熟,減少病蟲危害,讓葡萄更加綠色安全。
「崇明氣候溫暖、日照充足,弱鹼性沙壤土適合於葡萄種植,養出的水果自然是一等一的好。」黃漢昌自豪地說,他種葡萄是一把好手,附近農戶種得都沒他好,稱他為「葡萄師傅」。
黃漢昌出生於1965年,有著三十多年的葡萄種植經驗,是個標準的葡萄種植「大戶」。1988年,他去市區農科院進修,用兩年的時間學習了專業的種植技能。回到家鄉後,便一頭扎進了葡萄種植基地。
幾年前,黃漢昌從浙江引進了一棵「陽光玫瑰」葡萄苗,通過嫁接後,在崇明進行本地化試種。然而,要嫁接並不容易。掛果太高、溫度不對等原因導致種出了僵果,黃漢昌不斷調整苗木嫁接的配方,終於在前年試種成功,推出後便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
今年,上海曉漢果蔬專業合作社擴大了「陽光玫瑰」的種植面積,佔到了整個基地的80%左右。「我這邊也有其他品種,但這個品種好吃、賣得好,就慢慢縮減了其他品種的面積。」黃漢昌說,今年基地量產「陽光玫瑰」葡萄約可達到200噸。
「開始兩年沒有成功的時候真是苦,收入都沒有了,但我還是熬過來了。」黃漢昌說,新品種葡萄的試種成功極大提升了農業附加值,來他這裡採購採摘的客人絡繹不絕,而他也順勢開設了民宿,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如今國內種植「陽光玫瑰」的農戶越來越多,黃漢昌也有了危機感。他下一步將會繼續專研,設法提升葡萄的品質,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晴王是我的目標,希望能種出超越它的葡萄,讓大家都知道,上海也能種出最好的葡萄。」
新民眼工作室 李一能
圖片 | 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