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即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賞析

2021-01-09 小萌娃愛學習

我們在前幾期分享過一首蘇軾寫的《飲湖上初晴後雨》,講的是蘇軾與好友一起在西湖飲酒遊玩,本來是晴朗的好天氣,轉眼間就下起了雨,蘇軾不僅沒覺得掃興,還非常開心,因為他見到了雨中西湖的美景和晴天的西湖一樣美麗。同樣的西湖,同樣的飲酒遊玩,同樣的又趕上了一場雨。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跟《飲湖上初晴後雨》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先來讀一遍這首詩在詩裡找答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北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詩文大意:

這首詩講的是烏雲翻滾,像打翻的墨汁一樣與遠山纏鬥,只見遠處露出一段青翠的山巒,明麗清新,白色的雨點,宛如珍珠一樣蹦蹦跳跳,竄到了船上;突然間平地上捲起一陣狂風,瞬息間把天上的烏雲都吹散了,望湖樓下平靜的湖面碧波如鏡,倒映著遼闊的藍天!

讀完這首詩,對比《飲湖上初晴後雨》我們可以知道,蘇軾當時遇到的是一場小雨,跟之前那場比起來。六月二十七日這場雨明顯是大得多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暴雨。

詩文賞析:

我們再來逐句看看這首詩,仔細感受這場大雨到什麼程度:

詩的前兩句「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烏雲黑得像墨汁一樣,說明雲層非常厚,即將到來的是一場大雨。雨滴白說明雨滴很大,跟我們平時見到的透明的濛濛細雨完全不一樣做。像珍珠那麼大的雨滴噼裡啪啦就跳到了船上來,可見這場雨來得又猛又急,原本坐在船上泛舟的人們只好趕緊划船靠岸躲雨。

詩的三四句接著寫了「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這時候蘇軾已經來到瞭望湖樓上了,突然間狂風大作,瞬息之間就把烏雲給吹散了,原本黑漆漆的天空很快又晴朗起來了,樓上躲雨的人鬆了一口氣,這時候再往樓下的西湖望去,水面像天空一樣平靜。剛才那場暴雨好像沒發生過似的,西湖又恢復了原來平靜美麗的樣子。

從突然暴雨到驟然放晴,從泛舟湖上到樓上躲雨,再到後來的恢復平靜,我們讀著這首詩,好像跟蘇軾經歷了這一切,好像親眼看見了這場暴雨來去匆匆的整個過程。六月的西湖天氣多變,但是無論怎麼變都是美好的。

「美食家」蘇軾

蘇軾寫的詩也像西湖一樣,無論是濛濛細雨還是狂風暴雨,在他的筆下,都能讓人覺得身臨其境,景色動人。蘇軾是位對生活非常有熱情的人,什麼事兒到他手裡都會變得特別有意思。

前面我們分享《題西林壁》的時候,說起過他去逛廬山那會兒正趕上被皇帝貶官到黃州做團練副使,就連如此無奈的事發生在蘇軾身上,也可以變得有趣起來。他不光到處旅遊散心,還在駐地東邊兒的土坡上開荒種地,而東坡居士這個名號就是這麼來的。

除了旅遊種地,他還愛好鑽研美食,是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家。他在沒肉吃的時候,發明了「東坡羹」,雖然名字聽起來很高級,其實就是把白菜、蘿蔔剁碎了,扔到水裡煮再加上一把米一點調料也可以吃得有滋有味兒。

然而作為美食家怎麼能光吃蔬菜呢,蔬菜可滿足不了美食家的胃,於是蘇軾又把眼光轉向不怎麼受當地人歡迎的「豬肉」,要知道那個時代的達官貴人都認為豬肉檔次低,上不了臺面,而平民百姓又不懂得烹飪方法做出來的肉可不像現在這麼好吃。於是蘇軾就自己琢磨出一套秘方,把豬肉做的酥而不碎,肥而不膩,湯汁交融爽滑可口,深受當地人的喜愛,這道菜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坡肉」。

小問題:

最後再給你留一個小問題,你喜歡吃肉嗎?如果你喜歡吃肉,那麼你最喜歡哪種類型的做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小萌娃愛學習」期待您的持續關注,我們定期更新探討關於小學孩子生活及學習中的常見問題解決方法與思路。

相關焦點

  • 未來講堂|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誦讀:郭政建
    未來講堂|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誦讀:郭政建 2020-11-20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詞賞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詩詞賞析」作為固定欄目,企以使讀者獲得精神享受,助力精神文明建設,為「文旅強縣」創造文化氛圍,提供精神動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1072年寫作於杭州西湖。「只有經歷,才會懂得,只有懂得,才會深刻。一個人經歷大起大落,才可能明白人生。蘇軾的一生經歷幾次大起大落,因此蘇軾對人生,對社會,對官場有比常人更深的體會。
  • 晨誦樣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山西運城國際學校 | 南明教育旗下學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個自我實現著的自由人1晨聽茉莉花教室晨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甚好。在聽課現場,想到晨誦如何走出機械的三部曲的套路,重新回到詩歌本身,有些感想,藉此詩說一說。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知識點詳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知識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釋義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翻滾的烏雲像潑灑的墨汁還沒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古建築名,又叫看經樓。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白雨跳珠亂入船
    在六月二十七日這一天,他來到了西湖邊的望湖樓,和朋友們在這裡一邊開懷暢飲,一邊欣賞著西湖的美景。喝著喝著,有點醉了。突然之間,西湖上下起了陣雨,也許是蘇軾喝醉了,也許是蘇軾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叫來紙筆,趁著酒興,他揮毫寫下了五首七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今天學習的是第一首: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山竹」肆虐 九首風雨詩 遙寄雨中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作者】蘇軾【朝代】宋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捲地而來一陣大風忽然間把雨吹散,風雨後望湖樓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蘇軾先在船中,後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雲翻、雨瀉、風卷、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寫黑雲翻滾,第二句寫大雨傾盆,後兩句寫雨過天晴。大自然變化多麼迅速,詩人用筆又多麼神奇。
  • 《雨中即景》作文300字,雨中即景的作文
    1、《雨中即景》作文300字  深圳的雨變化無常。
  • 青島:下雨了,實拍夏夜雨中即景
    往日繁華的臺東商業步行街,五四廣場等周邊景點,雨天的夜晚又會呈現怎樣的人文景象,帶有幾分關注和興趣,作者分別來到此地,用鏡頭記錄了夏日青島這雨中即景。五四廣場是青島旅遊的著名景點。7月19日恰逢周日,儘管是雨天,但晚上來五四廣場遊玩的遊客,依然較多。
  • 【優秀作文】楊雅涵|雨中即景
    雨中即景東四路小學 五(2)班 楊雅涵「譁啦啦!譁啦啦!」
  • 小學生必背關於夏天的詩歌的譯文及賞析,可以讓孩子提前讀讀背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 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忽然,捲地而來的狂風吧饅頭烏雲吹得無影無蹤,風雨過後,望湖樓下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賞析:詩人抓住了夏天天氣瞬息萬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清新活潑的西湖夏景圖。詩人巧妙地以「翻墨」比喻烏雲,更形象生動,接著詩人用「跳珠」來形容雨點,有一種十足的動態美,這兩句詩凸顯了夏天的陣雨來勢之猛。
  • 《雨中即景》作文500字,雨中即景的作文
    1、《雨中即景》作文500字  有時候總是會莫名其妙地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這時如果正好下了些雨
  • 上遊新聞作文版之有聲朗讀《雨中即景》
    朗讀者:重慶南岸區江南小學四年級5班  許瓊之  指導老師:莊嵛《雨中即景》南坪實驗四海小學 四年級小花朵倔強地挺直著身體,好像要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她一動不動站在那裡,好像雕塑一般,完全不理睬柳樹投來的嘲諷的目光。突然,一道閃電劈了下來,柳樹悠閒地在那裡洗著頭,又一道閃電劈了下來。柳樹渾身顫抖,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和無助。可是雷公公毫不理會,一連打了十多個連環的雷聲,直到柳樹被折斷燒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