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索菲,也是個寶媽!每天堅持分享家庭教育經驗、育兒優質內容,喜歡的請關注!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長相,身高,胖瘦其實在家長結婚的那一刻就已經被決定了,因為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的外在形象又或是脾氣秉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從父母身上遺傳來的,也許孩子的性別可能會等到卵子受精後才會確定,所以家長們唯一能夠自主決定的就是孩子的姓名了。
可是有些時候家長的姓氏太過生僻,也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小麻煩。這不,有一位90後奶爸姓「母」,娶了一個老婆姓吳,在妻子十月懷胎後生下了一對龍鳳胎,兩口子湊在一起為孩子的名字發了愁。
其實這位爸爸特殊的姓氏聽起來好像是少數民族,但只是因為漢族姓氏「毋」(與吳同音)在不斷的發展和演變中就寫成了「母」字,而且這個姓氏也可以讀原本的字音,也可以念wú。
正巧孩子媽媽姓吳,和自己姓氏的音相同,就想著雖然跟父姓寫作母,但是在平時讀的時候還是按「吳」字讀,這樣父母的姓氏就一起傳遞給孩子了。與此同時,他們都是小說《盜墓筆記》的忠實粉絲,有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成長,所以就把哥哥的名字起成母邪,妹妹叫作母雙,一個天真無邪,一個天下無雙。
兄妹兩人從小跟著父母在村子裡長大,村裡的人也大都姓母,也知道他們家孩子雖然姓母但是要讀作吳,也就都主動的喊他們吳邪,吳雙。等到孩子要上幼兒園時,夫妻兩人也特意告訴老師兩個孩子的名字應該怎麼讀,所以兩兄妹的名字也沒有引起什麼歧義,相反大家還都認為這兩個孩子的名字既好聽又好記,這讓爸爸媽媽得意了很長一段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也在慢慢地長大,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優秀的教育,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就在省城裡面買了房子搬了過去,帶著孩子去上小學。
小學入學第一天,老師按照花名冊上的姓名點名,沒想到這對龍鳳胎就意外火了一把。主要是因為老師按照母字的本音來讀他們的姓氏。
原本的吳邪吳雙就變成了母邪母雙,有一個調皮的小朋友就用他們的名字取笑他們,說一定是因為他們家有兩個媽媽,畢竟妹妹的母雙暗示著兩個,哥哥的母邪就是哥哥是小媽生的。
其他的同學們一聽也很有道理就都笑了起來,結果可讓兄妹兩個氣壞了,回家裡就都跟爸爸媽媽哭訴,還問能不能跟媽媽姓啊。
除了上文提到的母姓,百家姓裡還有很多生僻的姓氏,比如「區」(ōu)、「解」(xiè)、等,都是沒有讀成字原來的本音,而是在作為姓氏時有單獨的讀音。
那麼,我們都聽說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就是說我們的姓名會先於我們自己被別人見過聽過或記住,所以名字一直作為我們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存在。
而名字響亮一般也說的是這個人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感覺很厲害,是這個名字很響亮,讓別人沒有見過人就產生了這樣的感覺。名字也包括了一個人的姓氏和名,兩個部分一般情況都會連在一起出現,而姓一般是隨父親,名在大部分時間才是夫妻兩人共同決定的,因此起名不單獨是考慮名該叫什麼,還要考慮名跟姓搭配在一起是不是合適,有沒有不好的諧音等。
最後,名字雖然只是一個沒什麼實際意義的符號,但是會永遠陪伴著孩子們,而且改名字也很麻煩,所以建議家長一定要深思熟慮,給孩子一個響亮的名字。
我是索菲,90後、倆娃媽,專注家庭育兒內容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