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點擊藍字關注☞ 上海普陀
2020年伊始,誰也不會想到我們即將度過的是多麼難忘的一年,而當這一年行將結束,我們回望,感念還是多過了抱怨。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起落曲折、悲歡離合,卻見證了更多英雄無畏、波瀾壯闊。逆行、守護、團圓……每個詞背後都有無數動人故事,加油、平安、謝謝……每個詞都傳遞過無數溫暖和力量。前路也許還未可知,但我們堅信,這一年收穫的關懷、感動和勇氣,足夠支撐我們繼續前行。
2020,因其艱難,才讓所有付出都熠熠閃光;因其跌宕,才讓所有經歷都令人難忘。2020,再見了!讓我們最後回顧那些難忘瞬間,也對那些陪我們一起笑過、哭過、堅持過、努力過的他或她說一聲——謝謝!
在武漢三院的55個日日夜夜,我永生難忘。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抗擊新冠疫情,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大家風雨同舟、眾志成城、鬥志昂揚、收穫滿滿。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大量病人康復出院,醫療隊成員零感染。謝謝我的家人,給予我最大的支持;謝謝所有同事,給予我最大的鼓勵;正因為有「大後方」的後勤保障,我們才能安心戰「疫」。能為這場戰「疫」拼搏流汗,我很榮幸!
——區中心醫院呼吸科主任、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王雄彪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有許許多多感人的瞬間。比如許多新冠肺炎患者不能離開病房,我會幫他們打水,每當此時,有些人會站在病房門口默默等待,只為了讓我少走幾步路,這樣的貼心舉動,讓我終生難忘,我們不僅是醫患關係,更是親人。當疫情得到控制,我們即將踏上歸程時,與武漢同事擁抱告別,不禁潸然淚下。感謝他們的無私與勇敢,沒有他們的一路相伴相隨、共同進退,就不可能有我們的凱旋而歸。
——區人民醫院急診室副護士長、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張玲
2020年1月23日,小年夜,年前最後一個工作日。我下班的時候已經晚上8點了,和同事互道了新春快樂並祝願整個長假都不要見面,但還沒到家,就都被召回來了。飛奔到單位,立即前往醫院開展流調。等暫時結束手頭的工作,回家路上,看到路邊電子屏正好顯示「20-01-24 02:01:24」,看著四周幾乎漆黑的居民樓,回望遠處燈火通明的疾控大樓,心裡湧出無數的感動和自豪,2020年的1月24日,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生日。
——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科副科長 孔令娜
因為疫情需要,我有幸成為隔離點管理團隊的一份子。從最開始的懵懂惶恐到焦慮緊張,再到現在的坦然自若,我很榮幸能和一支團結奉獻的團隊並肩戰鬥,無論是醫護人員的敬業、專業,還是消殺人員的無畏、付出,亦或公安消防的嚴謹、堅守,都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我。感謝他們在難忘歲月與我一路相隨、逆風前行!疫情依然嚴峻,我們還將堅守。2020,雖然艱辛,卻也彌足珍貴。
——上海聖安達酒店有限公司前臺經理、真如隔離點工作人員 張豫
這一年我感觸很深,雖然因為疫情影響,很多工作都延後了,但我們還是推進完成了南岸半島花園、武寧路橋至曹楊路橋(知音苑至水岸名苑段)和北岸光復西路(寶成橋至武寧路橋)、康泰公寓、建德花園(上海綠建段)等多個點位的岸線貫通提升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多部門合力,根據居民需求導向不斷優化品質提升方案,圍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指引,努力打造充滿活力的蘇州河「生活秀帶」。看到居民在蘇州河畔散步、鍛鍊、嬉戲,我覺得這一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區市政管理中心「蘇四期」項目推進小組成員 徐濤
疫情初始,桃浦智創城和中以(上海)創新園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平靜期,當時我們只有一個想法,統一行動聽指揮,盡一切努力把疫情控制住。伊多是普陀區國資系統聘請的第一個外籍員工,他因為疫情回國時,我告訴他,中國肯定是全球疫情控制最好的。果然,才3月底,我們就迎來了第一批覆工的單位,我們挺住了!12月5日是園區1歲生日,我們交出了32個項目、30多場活動、100多項專利的「成績單」。雖然這一年有太多的意料之外,但在我們的努力下,不僅實現了年初的目標,更用事實證明了我們的毅力。雖然跌宕起伏,但別有回味!
——桃浦智創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中以創新園(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強浩
今年的疫情對我們基層是巨大的考驗,我們「兩委」班子和社區居民共同抗擊疫情、守護社區安全的經歷成為我最難忘的回憶。特別想感謝社區居民對居委會工作理解和支持,尤其是一些老黨員,不怕嚴寒,不怕危險,爭著做志願者。在抗疫和人口普查工作中,社區居民都給了我們很大支持,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有意義。希望2021年社區一切安好,所有工作更上一層樓!
——普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張婧
今年我最難忘的事,是把家中一把「近70歲高齡」的老鎖,捐給了曹楊新村村史館。1952年,曹楊新村建成後,它就在我家廚房隔門上。如今,曹楊一村要改造了,它也應該有自己「新家」,把鎖送到村史館,也算為它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歸宿。而更讓我高興的是老房子要改造了,一村走過70年的歲月,確實老了,這次的改造方案,充分考慮了我們老百姓生活的實際需求,大家都期盼著早點搬回來,老鄰居們還要一起聊天,過我們的好日子。
——曹楊一村三、四工區75號居民 毛乾鋒
今年,我們風荷苑小區順利開展了成片加裝電梯工作,在短短一個月內完成了53臺電梯籤約的好成績,成為全上海整體加裝電梯數量最多的小區,這是2020年我最難忘也最驕傲的事。感謝一直支持我、信任我的領導和同事們,讓我有能一展所長、服務於民的機會;感謝患大病還幫我照顧年幼孩子的父母和對我關心備至的妻子,免除我的後顧之憂;感謝小區業委會、物業、加梯公司等,正是有了你們各方面的支持和協助,才讓我能為小區居民實實在在地幹些實事。
——長風二村第一居委會主任 成君
2020年是爬坡過坎、節奏最緊最快的一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間,我和團隊小夥伴在寒冬中守牢小區大門的那些日子,年底推進蘇州河沿線綜合整治工程中,我們居委會團隊響應街道號召,奔赴中遠兩灣城挨家挨戶做好群眾工作的那些鏡頭,都是這一年的難忘回憶。今年我還很榮幸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這是莫大的榮譽,也體現了全社會對社區工作者的認可和尊重。我也將努力肩負起大家的期望,繼續「用腳丈量社情、用心丈量民意」,扎紮實實為民服務,真正成為一名百姓貼心的「板凳書記」。
——趙家花園黨總支書記 杜佳敏
今年,我們居委會從小區搬到黃陵路沿街辦公,居民們都說,現在居委會漂亮多了,也方便多了。作為黃陵路「美麗街區」更新中公共服務功能的重要一環,居委會敞開式的辦公環境,讓我們天天置身在黃陵路這條「網紅街」的打卡氛圍中,工作也更愉快舒心。2021年,隨著街區環境不斷提升、社區共享空間不斷豐富,相信幸福甘泉會越建越好!
——安塞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曹婷婷
2020年,太浜巷居民區在經歷了「小小區」合併之後,迎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街道搭平臺、居委暢渠道、居民唱主角。在大家團結一心、群策群力下,新一屆業委會成立了、小小區合併了、物業費調價徵詢和維修基金續籌成功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給了我無窮的動力,不少難點卡點問題被逐一解決。現在,不少居民碰到我就說,感覺自己「有人管了」,現在有一個像家一樣的感覺。因為熱愛,所以付出。2021年是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一年,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區居民的安全感越來越高,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太浜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周振文
從抗擊疫情到創城迎檢,從舊住房成套改造籤約到綜合修繕,每一項完成任務背後的守護者、逆行者都在默默付出,非常感謝大家一起心懷熱忱、跬步前行。在舊住房成套改造籤約過程中,有反覆糾結的「舅媽」,有開塞露背後的故事主角癌症爺叔……在攻堅的日子裡已數不清自己碰了多少「釘子」,但遇到困難時,我們總能調整心態、集思廣益、抱團取暖,最終用耐心、愛心和真心換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用溫情完成了一戶戶籤約任務。感謝所有和我並肩作戰的領導和夥伴!
——真光新村第七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阮瑋
之前總覺得這一年過得太難了,但是年底回憶起來,2020也沒有那麼壞:面對疫情,我們沒有一個人退縮,從居委幹部到物業員工、從業委會成員到普通居民群眾,大家都默默地做著最大的努力,現在想想真的是不容易。我們小區比較老,硬體條件跟新小區沒法比,但是我們的居民真的可愛,在街道、共建單位、區級機關的幫助和支持下,守好了家門、守住了平安。2020已成過去式,經歷過磨難,我們會更珍惜當下。2021,一切會更好!
——交暨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李月珍
作為一名屬地化社工,我見證了建德地區綜合治理工程的推進,原來老舊的小區被逐步打造成美麗的家園。居民們生活在煥然一新的小區裡,也更有安全感和滿足感。非常感謝長徵鎮黨委政府啟動了建德地區綜合治理,也感謝小區居民對工程推進的支持和配合。相信建德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建德居委社工 胥曉傑
今年,阿里數字農業項目落地桃浦,新金環集團被委以重任,集團成立服務專班,與阿里團隊緊密對接,一起倒排時間、掛圖作戰、並肩努力,從9月中旬摘牌到12月底具備開工條件,奮戰100天,跑出了堪比「百米衝刺」的速度。感謝那些「人靠譜、事辦妥」的普陀人,幫助我們一起,為阿里項目的推進共同「保駕護航」。希望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來到桃浦、來到普陀,共同創造更美好的2021。
——上海新金環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朱慶良
2020就這樣步履不停地走到了最後的時刻,我們也想對陪伴「上海普陀」走過這一年的你們說聲「謝謝」!
回望這一年
你最難忘的是什麼?
最想感謝的是誰?
最想說的話有哪些?
留言回顧你的2020,截止1月3日中午12點,點讚量最多的前20名將獲得一份新年禮物,快來參與吧!
撰稿:朱亦萱
約稿: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全體記者
原標題:《謝謝你陪我走過2020!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快來留言領取新年禮物→》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