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但是成績出來以後,依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於那些成績理想的考生家庭來說,就開始著手於報考大學選擇專業了,但是對於那些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家庭來說,是根據自己的分數將就讀一個自己不理想的大學,還是選擇復讀一年,再給自己一次實現夢想的機會呢?
通過了解我發現,大部分對於自己高考成績不理想的考生,都會選擇再復讀一年。但是在復讀的考生當中,並不一定都是我們傳統認知裡面的「高考落榜」,甚至一些考的成績還不錯的考生,依舊選擇復讀。
在杭州某高中的復讀名單中,有人發現班級裡有一位高考成績是662分的考生,依舊選擇復讀。要知道高考能夠考到662分這個分數是很多學生的理想了,而且這個分數報考一個像浙大這樣的高校,雖然不敢說百分之百被錄取,但是大部分專業被錄取估計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卻毅然選擇了復讀。
經過了解我們發現,選擇復讀的考生,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落榜生」,大部分都是高考成績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分數,而選擇復讀,希望可以再拼搏一年,讓自己可以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1. 高考分數在別人看來還不錯,但是並沒有發揮自己真實水平
一部分選擇復讀的考生當中,其實單看他們的成績,還是比較不錯的,甚至有一些同學的成績還挺高的,但是他們依然選擇復讀,就是因為這樣的成績並不是他們的真實水平。
比如明明平時成績可以考清華北大的,但是高考成績出來以後,卻只能上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因此很多同學都不甘心就這樣將就,於是就選擇再復讀一年,加倍努力,希望在來年的高考當中,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考出理想的分數。
2. 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
很多同學在高中階段就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的規劃,對於自己的能力和以後讀什麼大學,什麼專業都有清楚的認識和定位,而且在高中階段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但是有些時候,理想與現實也有可能存在偏差,高考的分數和自己理想的大學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就會選擇復讀。
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班主任給我們講過一位同學的事跡。他是一位美術特長生,理想院校就是魯美,第一年高考的時候專業課分數通過了,但是文化課雖然達到了前一年的錄取分數線,但是由於那一年高考的時候大家發揮的都還不錯,結果他落榜了。
但是按照他的分數報考一個其它的大學,也是可以被錄取的,大家也都勸他「能走就走」。但是魯美是他的夢想,所以他沒有聽大家的建議,而是選擇了復讀。
第二年文化課成績通過了,專業課成績又沒有通過,他依然選擇復讀。第三年又和第一年的情況一樣,專業課成績通過了,但是文化課成績沒有通過,他依舊不甘心,繼續選擇復讀。
終於在第四年的時候,他的文化課和專業課全部通過了魯美的錄取分數,被魯美成功錄取了。最後他作為大一新生去大學報到,他的一些同學已經畢業了,還有一些同學也已經在實習了。
3. 沒有達到父母心目中的高考分數
還有一小部分同學,選擇復讀其實根本不是自己的意願,因為在他們自己看來,自己的高考成績已經是正常發揮的水平了,但是父母為了面子或者虛榮心,覺得自己的孩子應該比現在考的更好才可以,於是就讓孩子繼續復讀,以實現父母心中的理想。
其實關於高考之後是否復讀,可能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但是我認為,對於高考成績還算不錯的同學,儘量「能走就走」,成績沒有發揮出正常水平而沒有達到理想,也不一定只有復讀一條出路,實在不甘心,還可以通過考研的方式來實現。
復讀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也見過一部分學生復讀之後成績和前一年成績差不多的,甚至也有考生成績不如前一年好的。又或者復讀一年的高考成績還算滿意,但是高校招生政策發生改變,也會對錄取產生影響。而且復讀一年,就意味著比別的同學晚一年畢業,一年的差距有時候,也是很大的。
最後祝願每一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被自己心儀的大學錄取!
看了這篇文章,大家有什麼看法?你認為高分復讀對應屆生公平嗎?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讚收藏,說不定以後會用上哦!同時,想了解更多關於教育方面的信息,記得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