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可能致癌?每天28杯癌症才會找上門

2021-01-07 99健康網

  在生活中有不少的人都喜歡喝咖啡,犯困的時候來一杯,下午茶的時候來一杯。總之咖啡非常的受歡迎,不過最近咖啡致癌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咖啡可能致癌

  近日,洛杉磯一位法官裁定,星巴克和其他咖啡供應商必須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癌症警告。因為釀造過程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一種在豆類焙燒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

  幾乎所有熱加工食品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丙烯醯胺。可能加州法官只是想告訴人們,風險無處不在。

  「對公眾的健康來說,今天是個好日子。」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律師梅茨格(Raphael Metzger)在過去8年裡一直為咖啡產品應標示致癌警告而奔走,現在終於鬆了口氣。

  加州洛杉磯高等法院在當地時間3月29日裁定,要求星巴克等約90家咖啡銷售商在該州出售咖啡產品時必須貼上致癌警告標籤,一時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伯利(Elihu Berle)在裁決中表示,咖啡豆在烘烤的過程中會產生化學物質丙烯醯胺(Acrylamide),該物質在動物實驗中被證明存在引發癌症的可能。

  據此,法院認定,在無法證明烘焙咖啡時產生的丙烯醯胺不足以構成威脅時,星巴克等90家咖啡品牌在加州出售的產品,必須在外包裝上貼致癌警示。

  但上述意見並非最終判決,被起訴的咖啡公司有權在4月10日之前做出和解,或隨後就裁決提出異議。當然,如果判決成立,包括唐恩都樂、麥當勞在內這些咖啡銷售商,也可能面臨數百萬美元的罰款。

  咖啡真的致癌嗎

  2005年,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第64次會議上,從24個國家獲得的2002~2004年間食品中丙烯醯胺的檢測數據共6752個,其中咖啡(煮)的丙烯醯胺含量平均值為13 (µg/kg),最高量為116 (µg/kg);咖啡(烤、磨、未煮)的丙烯醯胺含量平均值為288 (µg/kg),最高量為1291(µg/kg)。

  Tardiff R G等人發表在《食品和化學品毒理學》期刊的「Estimation of safe dietary intake levels of acryl amide for humans」,利用基於生理學的毒素代謝動力學模式和非線性劑量反應法,確定丙烯醯胺日致癌邊際劑量為2.6µg/kg體重。按此計算,一個5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天攝入130μg丙烯醯胺,也就是10kg咖啡(煮),約相當於28杯星巴克中杯(360毫升,密度按1g/ml算)的量,0.45千克咖啡(烤、磨、未煮),約相當於1多杯星巴克中杯的量,才會達到致癌邊際劑量。而且,我們喝的咖啡還經過了稀釋,基本上我們很難達到此劑量。

  喝咖啡選煮的

  在買咖啡的時候,儘量選擇簡單的煮咖啡,少選烤、磨等的咖啡。而且,喝咖啡不要過量,否則可能會干擾睡眠。還要注意,不要喝過燙的咖啡,經常喝超過65℃的任何飲品都會增加食道癌的發生風險。

  而且,在自製咖啡的時候,也要注意儘量減少丙烯醯胺的產生。許彤宇、曾紹東等《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的「焙炒咖啡中丙烯醯胺的研究現狀」一文中指出,影響咖啡中丙烯醯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咖啡類型、咖啡的焙炒溫度和時間,比如,焙炒溫度在120~180℃時,降低加工溫度和減少加熱時間可減少丙烯醯胺最終生成量;焙炒溫度在200℃以上時,溫度越高,時間越長,丙烯醯胺的最終含量越低。

  此外,丙烯醯胺不僅存在於咖啡中,更主要的存在於煎炸與過度的焙烤食物中。平時要儘量少吃煎炸的食品。

  延伸閱讀:什麼是丙烯醯胺

  丙烯醯胺是一種白色晶體化學物質,是生產聚丙烯醯胺的原料。聚丙烯醯胺主要用於水的淨化處理、紙漿的加工及管道的內塗層等。澱粉類食品在高溫(》120℃)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研究,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經油炸之後,都會產生丙烯醯胺。研究已知丙烯醯胺可致癌。但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由於難以統計丙烯醯胺要到哪一個濃度才會致癌。

  接觸途徑

  人體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黏膜等多種途徑接觸丙烯醯胺,飲水是其中的一種重要接觸途徑,為此WHO將水中丙烯醯胺的含量限定為1μg /L。2002年4月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報導,炸薯條中丙烯醯胺含量較WHO推薦的飲水中允許的最大限量要高出500多倍。因此,認為食物為人類丙烯醯胺的主要來源。此外,人體還可能通過吸菸等途徑接觸丙烯醯胺。

  控制與預防

  由於煎炸食品是我國居民主要的食物,為減少丙烯醯胺對健康的危害,我國應加強膳食中丙烯醯胺的監測與控制,開展我國人群丙烯醯胺的暴露評估,並研究減少加工食品中丙烯醯胺形成的可能方法。對於廣大消費者,專家建議:

  1、儘量避免過度烹飪食品(如溫度過高或加熱時間太長),但應保證做熟,以確保殺滅食品中的微生物,避免導致食源性疾病。

  2、提倡平衡膳食,減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攝入,多吃水果和蔬菜。

  3、建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改進食品加工工藝和條件,研究減少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可能途徑,探討優化我國工業生產、家庭食品製作中食品配料、加工烹飪條件,探索降低乃至可能消除食品中丙烯醯胺的方法。

(責任編輯:陳加勇)

相關焦點

  • 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 你喝進嘴裡的咖啡可能致癌!
    而隨後不久,星巴克高層在公司內部急得焦頭爛額,愁容滿面,因為他們心裡明白,這可能是星巴克史無前例的公關危機!這一幕讓無數人困惑不已,這家開遍全球的快餐巨頭如此緊張,到底是遇到了什麼重大事件?!這一切,都要從本周三(3月28日),美國洛杉磯法院的一紙裁定開始說起…
  • 吃薯片、喝咖啡致癌?這些常見食物中,居然都含有致癌物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薯片咖啡可謂成為了年輕人的「生活伴侶」,看電視的時候吃點薯片解悶,工作忙的時候喝點咖啡提神,可速食食品越火,爭議之聲也逐漸變大。「有致癌物?難道吃多了會得癌?」「吃多少會得癌啊?」「那還能不能吃了?」很多朋友不禁會發出以上疑問,那麼薯片咖啡到底會不會致癌呢?
  • 咖啡致癌一天一杯你怕啥 還是少吃點炒菜吧
    咖啡致癌一天一杯你怕啥 還是少吃點炒菜吧 近日,一條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消息稱美國加州一個法院裁定,根據加州65號提案,星巴克及其他咖啡公司必須在加利福尼亞州出售的咖啡產品上貼上癌症警告標籤,因為咖啡裡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 大量媒體在報導時稱,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咖啡裡竟然都是致癌物。這是怎麼回事?還能放心喝咖啡嗎?
  • 喝咖啡真會致癌嗎?孕婦兒童是否能喝?
    咖啡並沒有國際統一的計量單位,但常以杯計,比如每杯150毫升,約含100毫克咖啡因。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博士曾對「咖啡致癌說」進行過詳細論述。她認為,咖啡裡含有一種丙烯醯胺的物質,這種物質在一些動物實驗中表現出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對人類來說,它屬於被懷疑可能致癌的物質,也就是「疑似致癌物」,不過還缺乏直接致癌的證據。
  • 咖啡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分為3類,這意味著什麼?咖啡還能喝嗎?
    答案可能不是奶茶也不是酒,而是咖啡。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講究精緻生活,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咖啡是比較高端的東西。所以很多年輕人喜歡下午茶的時候喝上一杯咖啡。但是關於咖啡是否會影響健康這個問題,國內一直都是爭論不休的。有一些人認為外國人每天都喝咖啡,也從來沒看到他們出什麼問題。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咖啡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分為3類食品,所以是有害的。
  • 提防5大咖啡壞處,每日喝多杯咖啡有問題嗎?
    一般而言其實空肚飲咖啡是不會出現什麼狀況,但若你的腸胃和消化系統較弱,就有可能誘發胃痛等胃部問題。因為咖啡因會激發胃酸分泌,在空肚情況加上胃功能較弱的情況下,胃酸會刺激胃部,有機會出現不適。 每天可以喝多於1杯咖啡嗎?
  • 「咖啡致癌」謠言:把焦慮換流量的骯髒生意
    這兩天,許多人的朋友圈被「咖啡致癌警告」刷屏了。起因是一篇文章以驚人聳動的語氣寫道,星巴克中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而星巴克為了利益長期向公眾隱瞞這一事實。該文輕鬆引起了公眾的恐慌,以及對星巴克這樣巨頭外企的敵視。可事實真如此嗎?  原來上周三,加州法院下達了一個判決:加州的咖啡銷售者要在咖啡的標籤上貼出警告,讓消費者知道咖啡裡含有一種「可能致癌的物質」丙烯醯胺。
  • 每天一杯咖啡,身體會怎樣?70多萬人的研究表明:確實有不少好處
    研究發現,每天喝3杯以上咖啡的人,跟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死亡率下降了12%,每天喝一杯咖啡的人,死亡率也要比從不喝咖啡的人低。其實不止這項研究,近些年來,多項研究都發現了喝咖啡的好處,跟以前的研究結果是相反的。喝咖啡不僅不會增加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而對其還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 每天喝燙嘴茶可能致癌
    近日,《國際癌症期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每天飲用700毫升溫度高於60℃的茶,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反而比一般人高9成。據報導,研究小組對伊朗格列斯坦省50045名年齡在40歲到75歲的人,進行了平均10年的跟蹤調查。「根據研究結果,飲用熱茶和食道癌有正相關。」該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伊思拉米博士說。    長期喝熱茶會導致食道癌?
  • 每天一杯咖啡不僅不致癌還能防癌 常喝咖啡能帶來3件好事
    咖啡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飲品,越來越來的人喜愛咖啡,也在社會上掀起了一種咖啡熱的趨勢。往往有一類人愛咖啡如命,一天不喝咖啡就難受。現在也越來越多公司白領喜歡上班的時候喝上一杯咖啡,既排解疲倦,又給新一天的工作注入更多的精力。但很多人對咖啡又存在疑惑,不知道經常喝咖啡對身體健康有害還是有益。
  • 星巴克咖啡裡含致癌物?專家:劑量不大,一天一兩杯可照喝
    這兩天,一則有關美國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貼上「可能致癌標籤」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裁決的依據是,咖啡含大量丙烯醯胺,該物質易致癌。3月3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向星巴克中國求證,對方表示,加州法院的裁決並不針對星巴克一家,而是針對整個咖啡行業。
  • 被星巴克致癌嚇到?趕緊喝杯拿鐵壓壓驚吧
    報導稱,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幾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必須貼上癌症警告標籤。因為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發現含有高濃度丙烯醯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  報導一出,全球譁然!
  • 比起星巴克咖啡致癌,更可怕的是國外中文造謠媒體
    這兩天,突然被「星巴克咖啡致癌」的文章刷屏了。有個叫做「澳洲 Mirror」的公眾號,用飽含情緒的文字,說了幾個驚悚的消息:你喝的星巴克咖啡有強致癌物,非常可怕!美國加州政府要求標註咖啡致癌,判了星巴克「死刑」!
  • 判定「咖啡致癌」的加州65到底是什麼?
    3月28號,華爾街日報發表簡訊,主標題是《California Judge Rules Coffee Must Carry Cancer Warning(加州法院規定咖啡必須標註癌症警示)》,副標題是《Under states Proposition 65, cancer warnings appear
  • 草甘膦致癌嗎 平時怎麼預防癌症
    現在對於癌症的預防大家都很關心,平時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很注重對疾病的預防,注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草甘膦是很多除草劑當中成分,和我們的飲食息息相關。那麼,草甘膦致癌嗎?我們平時要怎麼預防癌症?吃什麼預防癌症好?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草甘膦致癌嗎草甘膦在全球的用量很大,它的毒性是比較低的,可能會對人類致癌。
  • 喝咖啡並不致癌?營養師說實話:這5個吃飯習慣真的會致癌
    最近一篇關於咖啡中含有可能致癌物質丙烯醯胺的文章火遍整個朋友圈,賺足了流量。那么喝咖啡會致癌嗎?答案是否定的,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表明咖啡不會產生致癌作用,反而還有健康效用,比如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等。咖啡不會致癌,但是在生活中的這樣5個壞習慣,就很可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 闢謠專欄1:喝咖啡會致癌?鮮榨果汁能抗癌?無糖飲料會致癌?
    蹦躂的最為厲害的時期就是2018年,某公眾號發表一篇文章《星巴克最大的醜聞曝光,我們喝進嘴裡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在網絡刷屏,直指「咖啡含有的【丙烯醯胺】可致癌」。隨後,官方平臺撰文闢謠,宣明咖啡豆中並沒有含有此種物質,該物質是在咖啡烘培過程中自然出現的,而且,【丙烯醯胺】在人體中致癌的風險並沒有被明確證實。它是屬於【可能對人類致癌】的2A類致癌物。
  • 每天4杯茶、2杯咖啡,對糖尿病死亡率有什麼影響?結果出來了
    喝綠茶、咖啡和糖尿病低死亡率有關近日,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一篇關於糖尿病的研究顯示,每天喝4杯以上綠茶和2杯以上咖啡,和糖尿病患者63%的死亡率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在喝綠茶的人中:超過1100人每天喝1杯,近1400人喝了2到3杯,近1800人每天喝4杯以上。
  • 超過這個時間,當心癌症找上門...
    超過這個時間,當心癌症找上門......究竟做了什麼才會被「口腔潰瘍」纏上?什麼樣的口腔潰瘍可能是口腔癌?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它與身體免疫狀態、精神心理緊張、遺傳因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消化不良、內分泌不調、疲勞等都有關係。
  • 經常喝咖啡好不好?關於咖啡,你最應該知道的6 件事
    不過,咖啡致癌、對心臟不好、導致失眠等等……各種說法層出不窮,不少文章還列舉了咖啡的種種危害。 喝咖啡真的會危害健康?經常喝咖啡到底好不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咖啡和健康的那些事兒。 1.咖啡會致癌? 有說法稱,咖啡中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喝咖啡會使人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