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大觀】胡運彪博士講述千奇百怪的鳥窩和鳥蛋

2021-02-22 中國觀鳥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有關鳥窩和鳥蛋的有趣知識。大家一定見過一些鳥窩,比如麻雀窩、燕子窩、喜鵲窩;也一定見過一些鳥蛋,比如鵪鶉蛋,還有天天吃的雞蛋。接下來我會和你們講一講我做研究工作時的一些收穫。

首先,我們為什麼要找鳥窩呢?為了吃?為了玩?大家知道嗎,以前一個大學生因為掏鳥窩進監獄了,所以,鳥窩不能隨便掏。

找鳥窩是鳥類學研究裡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多研究都會涉及鳥窩。舉個例子,朱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是這個物種曾經瀕臨滅絕,1981年人們在野外再發現它們時,只有7隻。

為了保護這一種群,科學家除了成功進行人工繁育外,還要在繁殖地找到它的鳥窩,然後進行全天候地監測和保護。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現在朱䴉的數量(野外和動物園裡的加起來)已經有3000多隻了。所以,找鳥窩就是保護珍稀鳥類最開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說到找鳥窩,大家是不是覺得挺容易的?其實並不是。

圖左:我國動物地理區劃圖

圖右:700種鳥類統計圖

雖然科技很發達了,但想找到鳥窩並不容易。大家來看這張圖,圖左是我國動物地理區劃圖,圖右的統計圖是我根據我國700多種雀形目鳥類所做的。

統計圖顯示,還有近1/5的鳥都在人們的了解範圍之外。人們根本不知道它們在哪裡築窩,一次下幾個蛋,母鳥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將小鳥養大……這些問題,人們暫時都不知道。

白腹短翅鴝(Luscinia phaenicuroides)

我研究的是一種叫白腹短翅鴝的鳥。大家看這幅圖,圖上有三隻鳥,1號是雄鳥,2號是雌鳥,大家猜一猜3號是什麼鳥呢?

窄綠色區域為找鳥窩所鑽的灌叢

3號其實是一歲時的雄鳥。剛才說了,鳥窩不容易找,因為很多鳥窩的位置都很隱蔽。農田中間那些窄窄的綠色區域,就是我找鳥窩時需要鑽的灌叢。

鳥窩看似隱蔽,但鳥的生命並不安全,很多動物都會吃鳥,比如黃鼠狼、老鼠、蛇、松鼠、烏鴉等,它們都會吃鳥。不僅會被吃,有些鳥的窩還會被別的鳥霸佔,所以有些鳥的生存率其實是很低的。

風媒植物靠天吃飯,我們搞研究有時候也需要靠天吃飯。如果我找到一個鳥窩,但窩中的鳥死了,我就拿不到數據了,所以我也算靠天吃飯吧。

灰頭鶇(Turdus rubrocanus)的鳥窩

寶興歌鶇(Turdus mupinensis)的鳥窩

找鳥窩的過程中,我會找到一些很常見的鳥窩,比如灰頭鶇的鳥窩,寶興歌鶇的鳥窩,這些鳥窩很顯眼,我在10米外就可以看到它,也不需要鑽草叢、鑽樹林。

酒紅朱雀(Carpodacus vinaceus)

找鳥窩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新發現。大家看,這隻鳥多好看啊!剛發現它的時候我也不認識,後來才知道它是酒紅朱雀。可是我查不到任何有關它繁殖的資料,通過觀察研究,我對它的繁殖資料做了補充,後來還發表了一篇文章。

這是一段酒紅朱雀餵小鳥的視頻。它餵的是什麼呢?它餵的不是蟲子,而是草籽,是它半消化後的草籽。

原來,鳥爸鳥媽會將食物吃到肚子裡,經過半消化後,再吐出來餵給小鳥吃。小鳥的消化能力比較弱,拉出來的便便裡還有很多草籽,辛辛苦苦餵完小鳥,鳥爸鳥媽還要從鳥寶寶的便便裡再吃一點草籽以補充體力。

白眶鴉雀(Sinosuthora conspicillata)

這隻白眶鴉雀是我在找白腹短翅鴝鳥窩的時候意外發現的。它是中國特有鳥,下的蛋是藍色的,後來我的同事對它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工作,還發表了相關論文。

路邊鳥窩

當然,找鳥窩有時候要靠運氣。大家猜一猜,這個鳥窩離地面有多高呢?

2米?1米?其實,這個鳥窩離地面只有0.5米,很矮很矮,就在路邊。當時我正在走路,突然從路邊躥出一隻藍色的小鳥。有鳥就一定有窩,於是我們第一時間找到了它的窩。再一看窩裡的蛋,居然之前都沒有見過。

藍鵐(Emberiza siemsseni)

我們馬上意識到這肯定是一個新發現,於是架著紅外攝像機對這個鳥窩進行了全天候的監測,最後發現它是藍鵐,一種中國特有鳥,而這之前並沒有它的相關繁殖記錄。


鳥窩(一)

鳥窩(二)

棕頸鉤嘴鶥(Pomatorhinus ruficollis)的窩

找鳥窩也很考驗眼力。我們來看幾張圖,大家找一找圖中的鳥窩在哪裡。上圖是一個棕頸鉤嘴鶥的窩,是我2017年在雲南拍到的。它的窩在草底下,從上面看很難發現。

通常我們在野外找到鳥窩後,會在附近做個標記,但即便有時做了標記,回頭再找的時候也得花很長時間,而且要小心翼翼地,不然很容易就踩到鳥窩了。後來我就不去林子裡找鳥窩了,我去海邊,因為海邊的鳥窩特別好找。

黑翅長腳鷸(Himantopus himantopus)

這張圖裡那隻漂亮的、長著大長腿的鳥叫黑翅長腳鷸。它的窩非常簡單,就在沙灘上。

環頸鴴(Charadrius alexandrinus)

這個呢,是環頸鴴,孵蛋的時候它會把肚子間的羽毛立起來,直接靠肚皮孵卵,這樣能更好地把體溫傳給卵。

白額燕鷗(Sternula albifrons)的窩

環頸鴴的鳥窩特別好找,僅僅半個小時,我就找到了四五十個,基本每隔五六米就有一個。和它一起做窩的還有白額燕鷗,它的窩也很簡單,只要地上有個坑,它就可以把蛋產到裡面。以後你們去海邊玩,沒準就會遇到鳥窩和鳥蛋呢。

小鸊鷉(Tachybaptus ruficollis)

當然,城市裡也很容易看到鳥窩,比如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裡就有一片潛流溼地,五一前後,人們可以在潛流溼地附近看見小鸊鷉的窩,它的窩漂在水上,如果水面上漲,它就會往窩裡壘點東西,以防窩被水淹掉。

鳳頭鸊鷉(Podiceps cristatus)

北京野鴨湖裡有一種叫鳳頭鸊鷉的鳥,運氣好的話你也會看到鳳頭鸊鷉趴在窩裡孵蛋,它的窩也是漂在水面上的,特別有意思。


人工巢箱

剛才說的都是自然巢,也就是鳥窩搭在哪兒,我們就去哪兒找。對於喜歡在洞裡做窩的鳥,我們會根據它的習性開展研究工作,比如給它建人工巢箱。這樣它就能直接住進去而不用費力找洞,我們也不必鑽樹林,而是可以通過爬梯子去定期檢查它的生活情況,比如它下了幾個蛋,小鳥孵出來了沒有,小鳥長得怎麼樣,等等。

人工監控

鳥方便了,我也方便了。比如,這個貓頭鷹的窩上面有一個白色的袋子,裡面裝了一個監控攝像機,我們會通過攝像機對這個貓頭鷹窩進行24小時監控。

四川林鴞(Strix davidi)

還有一些鳥天生喜歡和人待在一起,比如燕子。這個燕子窩是我今年5月拍到的,當時它在一個廢棄的板房下面。

家燕(Hirundo rustica)正在孵卵

燕子窩旁邊有一些白色的東西,那是小燕子的糞便。其實小燕子是很注意個人衛生的,每次排洩的時候都會把屁股撅到窩外,讓它的爸爸媽媽把糞便叼走。不過當爸爸媽媽不在家,它又忍不住的時候,就只能儘可能拉到窩外邊了。

我們再來看幾個獨特的鳥窩。


長尾縫葉鶯(Orthotomus sutorius)的窩

這是長尾縫葉鶯的窩,這種鳥能用嘴和爪子將葉子縫起來,然後做成一個鳥窩。

黃胸織雀( Ploceus philippinus)的窩

這是黃胸織雀的窩,它的編織技巧高超,織的窩就像一件藝術品。

冢雉類鳥的窩就像墳頭一樣,這類鳥一般自己不孵蛋,它們會先挖一個坑,然後往坑裡填一些樹枝樹葉,再把蛋產在上面,最後用沙子蓋起來。樹枝樹葉腐爛的時候會散發熱量,這些熱量就可以用來孵鳥蛋了。不過出殼後的小鳥需要費點兒勁,因為它衝破蛋殼後還要從沙子裡爬出來。

圖書《千奇百怪的鳥世界》

如果大家對鳥和鳥窩感興趣,我推薦你們去看《千奇百怪的鳥世界》這本書。不過,你不要以為看完這本書就可以成為鳥類專家了,因為同一種鳥不同個體的巢址千差萬別有的在樹洞裡,有的在巖縫裡,有的在水管裡,有的在布兜裡,還有的在電錶箱裡。

接下來我們講一講鳥蛋。一枚普通的雞蛋用不同顏色的光照過後,會變得非常漂亮,不過有些蛋天生就美,不用「包裝」也很驚豔,比如下圖中的這些蛋。 

  

千奇百怪的鳥蛋

鳥蛋有不同的形狀,有不同的顏色,有些是圓的,有些是橢圓的,有些跟寶石似的,有些跟巧克力豆似的。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鳥蛋的形狀跟鳥的飛行能力強弱有關飛行能力越強,鳥蛋的形狀越不規則。

這個結論是科學家通過研究49000多個蛋後得出的。49000多個蛋,這是什麼概念呢?以我自己野外考察的經驗來算,我一年能找160多個鳥窩,一個窩4個蛋,一年也就是600多個蛋,而要搜集49000個蛋,需要我不間斷地工作約80年。

當然,個人是沒有能力搜集這麼多蛋的,這些蛋來自於一個博物館200多年的收藏。很可惜,目前我國沒有任何一個博物館能有這樣的鳥蛋館藏量。

圖書《The Most Perfect Thing》

對鳥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The Most Perfect Thing》這本書,是專門講鳥蛋的,中文版今年年底即將出版。鳥蛋的顏色怎麼形成的?鳥蛋的形狀為什麼千奇百怪?所有有關鳥蛋的知識,你都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最後講一點實用性的知識。假期大家都會去郊區遊玩,如果你們見到鳥窩,請不要去碰鳥窩中的鳥蛋和雛鳥。有種說法是,如果你碰了,鳥蛋和雛鳥上就會沾上人的味道,大鳥就不要它們了,這種說法當然不科學。

之所以不讓大家碰,是因為大家掌握不好輕重。鳥蛋非常小,一碰就碎了;雛鳥非常脆弱,一捏就受傷了。所以大家可以拍拍照,拍完就走,不要停留太長時間。你也可以在鳥窩旁放一個比例尺,記錄一些相關信息,比如發現地,鳥窩和鳥蛋的形狀等。隨身沒帶比例尺的話,也可以用卡片等作參照物。

圖左:我和同伴;圖右:我的師弟

不讓大家觸摸野外的鳥窩和鳥蛋,也是希望你們能克制自己的好奇心,注意安全。為什麼要注意安全呢?大家看一下這張圖,圖左是我正在掏一個貓頭鷹的窩,而我的腳下有一個同伴在保護我。

之所以要保護我,一是因為貓頭鷹很兇猛,如果被它發現我在掏它的鳥窩,一定會攻擊我。二是因為鳥窩下就是懸崖,摔下去了可不得了。

圖右是我的師弟,他一邊爬樹一邊拍照,真的很危險。大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欣賞鳥窩和雛鳥最愜意的方法就是坐在家裡看。因為有一些鳥喜歡在城市築窩,它們會選擇陽臺、空調外機等地,如果你運氣足夠好,沒準兒就能在家邊吃西瓜邊看它們繁殖成長了。

雛鳥

還有些好心人看見可憐的雛鳥就想救助,其實很多雛鳥並沒有真的受傷,並不是真的有生命危險,它們只是看上去很可憐。是否撿拾或救助,取決於雛鳥當時的情況。

比如,有些雛鳥不慎從窩裡掉了出來,但實際它們並沒受傷,大家就不用救助它們。但如果這些雛鳥真的受傷了,或者當時在颳風下雨,那大家就可以進行救助。

現在流浪貓特別多,而流浪貓是鳥兒最大的殺手,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撿拾的雛鳥放到樹上。當然,如果你想把它們帶回家飼養,一定要弄清楚它們到底吃什麼。一般來說,鳥兒都吃蟲子,而不是小米。所以想飼養鳥兒的人最好給它們餵食蟲子、蚯蚓,再加一點兒煮熟的雞蛋和菜葉。營養搭配均衡才能把小鳥健康養大。

圖書《中國鳥類圖鑑》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中國鳥類圖鑑》,喜歡鳥的朋友可以選購。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這些千奇百怪的鳥窩和鳥蛋,可能就在你的腳邊 | 胡運彪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有關鳥窩和鳥蛋的有趣知識。大家一定見過一些鳥窩,比如麻雀窩、燕子窩、喜鵲窩;也一定見過一些鳥蛋,比如鵪鶉蛋,還有天天吃的雞蛋。接下來我會和你們講一講我做研究工作時的一些收穫。首先,我們為什麼要找鳥窩呢?為了吃?為了玩?大家知道嗎,以前一個大學生因為掏鳥窩進監獄了,所以,鳥窩不能隨便掏。
  • 大班主題教案:鳥
    於是,我們圍繞「鳥類」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細心觀察事物、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並積極尋求答案的態度   2.了解有關鳥類的基本常識,激發幼兒的愛鳥意識及環保意識。幼兒的疑問:   1.小鳥為什麼會飛?   2.為什麼剛出生的小鳥沒有羽毛?   3.我們班的小鳥餵它什麼吃呢?
  • 窗外鳥窩裡有兩枚鳥蛋,鳥媽鳥爸不著家急壞房主
    楚天都市報5月20日訊(記者劉毅)最近,家住洪山的黃先生有點著急,不為別的, 他發現窗外有一個鳥窩,而且窩裡有兩枚鳥蛋,可就是不見鳥媽媽,鳥爸爸。黃先生說,他家在大城小院小區,兩天前,他突然發現自家臥室窗外有一個鳥窩,裡面還有兩枚鳥蛋。
  • 兩種鳥蛋放在一起不利於孵化,天興洲向「混蛋」說不
    天興洲上有很多鳥類,然而遊客的車輛威脅到了鳥窩,甚至還有人將鳥蛋撿起玩耍後亂放。有關部門呼籲,希望市民近期儘量不要上洲。前日有網友反映,在天興洲上,有很多燕鷗等鳥類在沙灘上繁殖。天興洲目前有百額燕鷗和環頸鴴在築窩孵化,協會會員發現了34處鳥巢,估計兩種鳥總數有上百隻。他們發現,有的鳥窩旁有車輪痕跡,車輛雖然沒有直接碾壓鳥窩,但肯定會驚到成鳥。此外,觀鳥協會還發現一處沙灘上,百額燕鷗和環頸鴴兩種鳥的鳥蛋被遊客混放在一起,親鳥找不到蛋就無法孵化。這兩種鳥都是「三有」保護動物,特別是百額燕鷗在武漢較少見,希望遊客愛護野生鳥類。
  • 在農村,當有人碰過鳥窩後,鳥真的會不要這個窩了嗎?漲知識了
    農夫還記得,小時候父母也曾跟我說過,千萬不要去掏鳥窩,尤其是不能去摸鳥窩裡面的鳥蛋和剛孵化出來的小鳥,不然這些鳥媽媽就會棄窩而走。當有人碰過鳥窩後,鳥真的會不要這個窩了嗎?為何有人碰過鳥窩以後,鳥就會直接棄窩而走呢?看完了漲知識!當時農夫對於這個也是不相信的,後來卻深信不疑了。
  • 安溪福田現3枚藍色鳥蛋 你知道鳥媽媽是誰?(圖)
    安溪福田鄉民警辦案時,發現鳥窩裡3枚蛋是藍色的!  「萌萌噠!藍色的小鳥您見過,藍色的鳥蛋您見過嗎?」昨天,微博網友@安溪小法醫 在微博上發布照片稱,在安溪福田鄉一山頭有人發現一小鳥窩,裡面有3枚藍色的鳥蛋,發現者趕緊把鳥窩保護好,希望鳥蛋能順利孵化,並邀請網友鑑定什麼樣的鳥能產出這藍色的蛋。
  • 自以為是的鳥蛋收藏者
    原標題:自以為是的鳥蛋收藏者   明明罪犯就在眼前,卻不能迅速將其繩之以法——在大偵探福爾摩斯的故鄉,遇到這個難題的,是鳥類學者馬克·託馬斯。   罪犯的罪名聽起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個名叫馬修·貢肖的倫敦人,偷了697顆鳥蛋。   這也是留給託馬斯的難題。
  • 男子在林中散步,發現一窩藍色的鳥蛋,很是稀奇
    說到鳥蛋,相信許多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或許都知道!有的朋友,甚至還掏過鳥蛋。記得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到夏季,許多農村的小孩,都喜歡爬樹掏鳥窩,那個時候,農村的小孩沒有啥零食吃,鳥蛋就是最美味的零食了。
  • 強拆鳥窩的是什麼鳥人,不能打馬虎眼
    二是強調,被拆除的三個喜鵲窩中沒有幼鳥和鳥蛋,未傷害到野生鳥類。三是對涉事物業公司相關人員進行了野生動物保護普法教育,採取補救措施,在拆除鳥窩的樹杈上安裝了人工鳥巢,在小區內懸掛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橫幅,加強宣傳教育。四是依法調查,並依法進行處罰。
  • 樹枝上的鳥窩有些都是露天的,下雨時怎麼辦?下雨鳥類都在幹嘛?
    首先,我們先來聊一下鳥窩,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鳥窩都是這樣窩口朝天,任風吹雨打的,而且是大多數都不是這樣,只有少數幾種鳥是這種造型的鳥窩。鳥窩的形狀我們看到這種朝天的鳥窩是比較典型的杯狀鳥巢,大多數都是雀形目鳥類的巢,以及一些非雀形目鳥類,包括一些蜂鳥和一些雨燕等等。
  • 南京發現罕見的藍色鳥蛋,結果萌翻眾網友
    那麼藍色的鳥蛋你見過嗎? 近日,網絡上出現一組照片特別吸引人,照片中的鳥蛋雖然隱藏在草叢中,但是明亮的藍色的很是惹眼。照片一經上傳就被網友們瘋狂轉發。 配文也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的『難道是因為我帶了藍色的美瞳?』我的新校服掉色把鳥蛋汙染了?
  • 「鳥蛋科學」悄然興起:蛋為什麼是這個形狀?
    各式各樣的鳥蛋;供圖:Lorenz Oken來源 | AIP Inside Science作者 | Katherine Gammon不知各位讀者是否留意到,鳥蛋的形狀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如此豐富的形狀。有一種理論認為,鳥蛋之所以能形成特定形狀,是因為它們出生的地點不確定。
  • 農村樹上的鳥窩,為何開口朝上呢?不怕雨淋嗎?答案來了
    其中說的是鴻雁和燕子在白露節氣就要飛到南方去過冬了,從這以後農村可見的鳥類就要少一些了。也確實是這樣,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觀察能力。在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很多的水果也成熟了。去果樹上採摘水果,就經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鳥窩。但是大多數的鳥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鳥窩的開口是朝上的。這是為何呢?難道它們不怕雨淋嗎?答案來了!
  • 3年前砸鳥蛋燒鳥窩 男孩半月連遭鳥糞襲擊5次
    伴隨著一陣激烈的鳥叫聲,一隻黑色的鳥俯衝而下,站在寧鄉縣道林鎮盤龍村外婆家門口玩耍的李鑄庭大叫一聲「救命」,便飛奔進屋內。最近兩個星期裡,李鑄庭總是被一隻鳥跟蹤襲擊,其頭頂遭鳥糞轟擊多次。 現在,他只要見到那隻鳥就害怕,出門時,總要望望頭頂。「什麼時候鳥不在我頭上拉屎啊?」
  • 鳥把窩搭在樹上,開口朝上不怕被大雨淋溼嗎?只因鳥媽媽太偉大了
    動物世界當中的動物形態是千奇百怪,很多的動物大家也沒有見過,記得之前就有一個名為動物世界的節目,這個節目大家也是十分的喜歡,因為可以給大家介紹形形色色的動物,也是可以給大家提供很多有關動物的參考,在大自然當中,海陸空的動物形態各異,本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原則,動物世界每天都在上演著廝殺
  • 尋找身邊的鳥蛋
    搜索微信號:dili360或中國國家地理許多鳥類已經適應了人類社會,把巢建在了我們身邊。生活中,不經意間就會發現一個鳥巢,裡面還有幾枚蛋。看過這篇鳥蛋鳥巢的大揭秘後,你可能會恍然大悟:「原來我家窗口的蛋是它的呀!」戴勝在野外,戴勝喜歡在大樹的樹洞中或者巖石縫隙間築巢繁殖。
  • 老人把陽臺造成鳥類旅館 一年能孵七八窩
    圖/瀟湘晨報記者 華劍  紅網長沙12月4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斑鳩屬於鳥綱、鴿形目、鳩鴿科、斑鳩屬的歐洲和北非鳥類。體淡紅褐色,頭藍灰色,尾尖白色。斑鳩覓食高粱、麥種、稻穀以及果實等,有時也吃昆蟲的幼蟲。巢築在樹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樹枝搭成。斑鳩每窩產卵2枚,孵化期約14天,雛期約18天。    斑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 天一講堂:剝開鳥蛋的秘密「圖」
    在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鳥蛋身上其實有著很多有趣的知識,蘊藏著一些直到今天仍未得到很好解釋的奧秘。12月27日,朱磊博士分享了《剝開鳥蛋的秘密》這一本書,從蛋殼到卵黃由外而內地介紹鳥蛋的基本結構,也將人類一步步認識鳥蛋這一「最完美事物」的經歷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