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北投:精選項目創新發展
2015年5月26日,瀋陽市政府在上海開展招商活動期間,瀋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潘利國與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總經理、中科北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顧瑋國,中科北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會晤。
2014年成立的中科北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北投」)是國企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在國家「一帶一路」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構想下的重要部署,是面向東北亞、打造國際化的現代化企業。
《中國企業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從成立至今,中科北投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和「東北振興」戰略布局,抓住經濟轉型有利時機,選準市場,經營創新,所選定的投資項目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短期投資已獲較好的經濟效益,中長期投資也必將對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較大的拉動作用。
中科北投是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旗下的綜合性區域總部,也是其調整產業結構,由單一產業向多元經營轉變重要舉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成立以來,立足遼寧,輻射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區,並在以上地區建立分公司,由精通實業投資、項目精選、金融管理、風險防控方面的高端人才組成了經營班子,搭建了集發展戰略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和項目管理部、投資管理部等為一體的內部管理運行架構,廣納社會精英組成管理經營團隊。
創新業務
推動新興區域合作平臺
中科北投主要業務包括:水力資源開發利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養老地產、生態旅遊景區開發建設;石油產品交易等跨境電子商務;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同時與各級政府或其他經濟體開展PPP等各種合作模式,積極推動新興區域合作平臺的形成。
鑑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中科北投將投資與發展的策略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三部分。長期投資以資源型為主,如修建水庫,成立水務公司;收購旅遊業資源,並開闢旅遊項目;購買礦業產權,組織旅遊開發等。中期投資側重於企業股權戰略投資,如對發展前景廣闊的企業項目實施股權投資,參與經營,包裝上市,股權變現;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或對政府項目落實PPP操作模式;參與企業的重組併購;收購抵債資產,包裝變現;參與裝備製造業「一帶一路」的開發發展。短期投資近期內主要與貿易發展聯動。預計年內可實現石油產品交易額6億元以上。
加強溝通合作
尋求穩定成長空間
根據公司的發展策略,中科北投自成立以來一直努力與各界政府及金融機構溝通合作,為現有項目及即將開發的項目尋求一個穩定而有保障的成長空間。中科北投前後與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人民政府籤訂《岫巖縣石湖水庫投資運營補充框架協議》、《岫巖藥山風景名勝區旅遊公路投資建設框架協議》;與遼寧省遼中縣人民政府籤訂《珍珠湖綜合開發框架協議》、《瀋陽綜合保稅區A區市場化運作戰略合作項目投資意向書》、《瀋陽近海國際石油產品交易中心項目投資意向書》;與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人民政府籤訂《中科建國防工辦地項目》;並與多家商業銀行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等。一系列協議的成功籤署為現有項目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和經濟支持,為中科北投在東北三省的立足和開發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提高投資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中科北投擬與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一起,聯合央企和金融機構,設立「一帶一路」和振興東北產業發展基金。發展基金將直接或通過設立子基金的方式投資於東北振興、「一帶一路」基礎建設項目、水利項目、中科院科研技術產業化項目、資產證券化項目,主要用於中科建設和中科北投選擇確定的投資見效快,效益好的項目。基金由股權投資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合理確定各入夥企業的權利與義務,合理進行收益分配。
精選投資建設項目
確保健康效益
中科北投通過篩選,盡職調查可行性論證和項目評估,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確保投資回報的前提下,確定了一批優質項目。
瀋陽石油產品交易中心項目。瀋陽石油產品交易中心將把民間傳統交易整合到交易中心的平臺上來完成,通過網際網路的應用,實現產品信息公開透明,解決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等的問題,為賣方提供更大的市場,為買方節省採購成本。同時交易中心引進金融機構為會員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利用現貨倉單質押的方式解決會員企業資金困難,增加會員企業的流動資金。項目的建設可以增強石油化工行業周轉能力,促進石油產品的流通,有利於當地石油化工行業的迅速發展。
瀋陽綜合保稅區A區項目。中科北投與瀋陽市遼中縣政府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共同推進瀋陽綜合保稅區的建設。A區位於原瀋陽保稅物流中心,由原瀋陽(張士)出口加工區和瀋陽保稅物流中心整合升級組建而成,規劃面積為4.2平方公裡。A區主要依託沈西工業走廊和瀋陽近海經濟區的資源優勢,吸引大型的倉儲、分撥、配送及採購類別的物流企業以及加工貿易型企業入駐,突出綜合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的功能。
鞍山石湖水庫項目。石湖水庫屬於大二型水利工程,是一座移民少、投資少、效益大的峽谷型水庫,具有防洪、供水、發電、旅遊等綜合功能。壩長僅有475米,壩高59米,總庫容8.3億立方米。工程靜態投資48億元,每年的效益將非常可觀。
鞍山藥山風景區項目。中科北投將藥山風景名勝區定位為主體性旅遊觀光風景區及休閒度假區為一體的綜合性開發旅遊區,主要包括「遊覽區、觀光體驗區、相關產業開發區、度假區」。比如:互動型的情景再現模式;探索加自助的模式;醫藥養生產業模式等。建設的主要內容有養生度假旅遊區、宗教朝拜和山嶽觀光旅遊區、生態休閒旅遊區等。全部工程結束後年均接待遊客60萬人次以上,預計6年左右基本可以收回全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