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毛龜(滬教版教材)教學實錄
執教者: 上海 朱煜
綠毛龜(滬教版教材)教學實錄
文字錄入:山泉清兮(來自鳳凰語文論壇)
師:我們以前接觸過小動物的文章,往往是寫習性和外形,寫法不一樣,讀法也不同。快速把課文通讀一遍。
生:自由讀課文
師:讀完就放下,手隨便放,別緊張。隨便一點。讀完了文章,第一次讀,你對這隻綠毛龜的哪些方面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小姑娘說說
生:綠毛龜最大的魅力在於……
師:印象很深,對於綠毛龜通靈之性印象很深。要把自己想表達的一下子說出來。
生:寫了綠毛龜的外形,我印象很深
師:不但說了印象深原因,直接告訴我你的感受就可以。
生:綠毛龜吃相
師:有一個現成的四字詞語
生:食態可掬
師:吃東西的狀態非常可愛。掬,就是雙手捧,相關詞語,笑容可掬
板書:通靈之性、笑容可掬
別的方面,有沒有想分享的?
生:對音樂的反應很敏銳印象深。
名字印象深。
師:名字叫什麼的?起名字因為有通靈之性。總結的都是四個字的,外形也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寫在黑板上。
生:高雅
師:板書 姿態高雅
讀一遍,不要拖,語速再快一點。誰能夠把三個詞語連成一句話說給老師聽?
生:綠毛龜不僅姿態高雅、食態可掬,而且具有通靈之性。
師:為什麼要給她掌聲?
生:關聯詞,聲音很好聽,很通順
師:多個角度點評。通靈之性難得一見,要放一個而且,表示意思的遞進。請再說一遍。
生:綠毛龜不僅姿態高雅、食態可掬,而且具有通靈之性。
師:作者也寫了這麼一句話,直接寫了通靈之性很難得,一起讀。
生:綠毛龜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具有通靈之性。
師:再快一點,怎麼寫綠毛龜有通靈之性的呢?快速看,找出來,分享一下。
生:自讀課文,畫相關段落
師:請這位同學交流一下她畫下的句子
生:我找到的是這句:最初以為是偶然的契合……
師:最後一節都寫到了綠毛龜具有通靈之性。從女兒開始,男孩子,從更妙的是,女孩子讀。
生:齊讀課文。
師:讀書要講究輕重,要講究停頓。這龜,逗號停頓的時間要比頓號長一點。哪些部分應該讀得稍微重一點,強調一下?
生:第一句,
靈性是要著重的
次次如此,要加重語氣
師:誰願意為示範朗讀,就朗讀更妙之前的句子
生:一男生讀
師:記住重音,記住逗號停頓時間稍微長一些,讀。
生:齊讀。
師:這麼長的一段話,作者是通過幾個層次來寫他有通靈之性的呢?幾件事?兩件
生:
師:第二件事,開頭有一個字提醒我們,更,提醒我們第二件事更有……
生:
師:用一句話說說這兩件事大致的意思。
生:女兒喊寶龜……
師:有一些詞是要讀得重一些,那些放進去就更好了。
生:一……就……
師:把提醒的詞語放進去。女兒每次只要一喊,就……說明有通靈之性,不能省略。第二件事,比較長
生:對音樂有奇妙的
師:要加「一……就……」加每次
生:
師:要把每次放進去,很重要哦!
生:
師:是很可愛的綠毛龜哦
生:每次女兒一把收音機……
師:掌聲,熱烈一點。綠毛龜如此有靈性,讀……
寫眼睛的句子,前後對比。
這樣的情況,怎麼就變得有靈性呢?作者奇怪,朱老師覺得一點也不奇怪。
講靈性之前有這麼句話,老師要變了:
上學時,她不忘與它道別:……
當成家人了,真好
放學回家,又走去想它打招呼……
說了兩次寶龜,真的像在叫自己的小夥伴了。
要是把課文裡的語句寫進去就夠好了。
生:你有沒有犯錯,我放平安夜給你聽。
你像老師
有沒有想我?
想
餓不餓,我給你吃東西。
最喜歡你餵給我的小魚小蝦
師:通靈之性怎麼來的?
生:女兒把它當朋友
師:和我們以前讀的不一樣,把人的情感放進去,以人的情感為線索去閱讀,為什麼還要寫前面的內容。思考一下,發給email給我。
21 綠 毛 龜
丈夫到江蘇無錫開會,回家時,夜已深沉。
一進門,他就以一種異乎尋常的興奮從手提袋裡取出一個用多孔紗布輕輕裹著的東西,遞給我,然後,以一份神秘的笑容來期待我的驚喜。
那東西,長達5寸,寬約3寸,不重。打開來,一圈綠影閃入眼中,仔細一看,竟是一大團柔軟的綠毛。正疑惑間,突然看到一個圓圓的頭顱從綠色裡伸了出來,兩隻小如綠豆的眼睛,只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整個頭顱便又快如閃電地縮進硬殼裡面了。
喲,是一隻可愛的綠毛龜!
我對這隻千裡迢迢從無錫「飛」入我家的綠毛龜一見鍾情。從此,它成了我們一家大小的寵物。
我用一個巨型的玻璃缸為它布置了一個美麗的家,當它恬適自在地遊來遊去時,碧綠如翡翠的長毛好似被微風吹拂著的頭髮,在清澈透亮的水裡飄散著,那姿態,有說不出的高雅。
女兒給它取了個名字,喚它「寶龜」。
綠毛龜喜歡吃魚,也吃蝦。它食量不大,但食態可掬。把魚肉或蝦肉丟進缸裡,它先用嘴銜著,然後,雙手齊來,捧著那肉,一口一口,咬、嚼、吞,津津有味地吃著。那樣子,好似在品嘗千年難得一嘗的佳餚。喜歡看它的吃相,所以,家裡人都把餵它吃食當作是生活裡最佳的消遣。幾乎每天傍晚,一家子便圍在玻璃缸前餵、看、笑。
綠毛龜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具有通靈之性。
初到我家時,也許是怕生和想家的緣故,它總是把頭縮在硬殼裡,沉入水底,似是一團沒有生命的毛狀物。看它那樣子,我心裡也難受,很想把它放了。可是,它的家在千裡之外,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呵!
慢慢地,它想開了,也適應了,原本活潑的本性,便漸漸地暴露了。
知道自己美,它常常自信而近乎賣弄地在水裡遊來遊去,深綠的毛髮,把整缸的水都染成了綠色。
8歲的女兒,愛它如珠如寶。上學時,絕不忘與它道別;放學回家,又去向它打招呼;平時有事沒事總挨在玻璃缸旁,親暱地喊:「寶龜,寶龜!」
說也奇怪,喊得多了,它居然會「應」——不是用語言,而是用行動。女兒一喊「寶龜」,它便浮遊上來,把頭伸出水面張望。最初,以為是偶然的契合,可後來次次如此,我們便知道,這龜,的確是具有靈性的。更妙的是,對音樂,它也有同樣敏銳的反應。女兒把手提收音機擱在玻璃缸旁邊,播放聖誕歌曲《平安夜》給它聽。幾次以後,當樂聲從收音機裡流出來時,它就把頭伸出水面,輕輕抿著嘴,仿佛在微笑;兩顆圓圓的眼珠子,也綻放出柔和的亮光。
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為新加坡的尤今,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法)羅曼·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