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養老「甘肅會寧模式」 讓老年人幸福感滿滿

2020-12-25 會寧融媒

10月29日,陝西省銅川市民政局相關人員來會寧縣驗收2020年第五批中央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成果。本次驗收受國家民政部和財政部委託,就會寧縣兩所老年人服務中心的工作組織情況、進展情況、資金使用及管理情況進行驗收。

在會寧縣瑞祥老年人服務中心,驗收組成員檢查了解了老年人休閒娛樂、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心理疏導等日間照料服務,並重點查看了服務中心運營制度、管理制度以及特困對象、經濟困難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等相關工作資料。隨後,在會寧縣柴家門鎮西雁社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站,驗收組對照各項服務功能進行了驗收評分。

近年來,會寧縣積極建設社會化養老的「會寧模式」,通過「30分鐘服務圈」+「三定服務」構建網格化服務體系,經由334個服務網點,334名有照護能力的服務人員形成網格化服務,定期為全縣1619名分散特困供養人員提供確定專人、確定時間、確定地點的「三定」基本服務。特別是社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站的運營,以「為老服務」為抓手,給周邊老年人提供了多層次、多樣化的照料服務,讓老年人有機會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截至目前,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和全縣養老「縣、鄉鎮、村社、家庭」四級養老服務體系基本成型。下一步工作中,會寧縣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探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不斷增強社區養老服務能力,搭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積極為老年人提供規範化、專業化、個性化服務,同時,建立健全老年人長期照護體系,進一步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

(會寧融媒記者 路旭通)

相關焦點

  • 「兩會」話期待丨政策越來越好,「滿滿的幸福感」成為市民心中養老...
    一大批民生紅包來襲,讓百姓群眾感受到切切實實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即日起,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將推出《「兩會」話期待》系列街採短視頻。聽聽大家還有哪些期待?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9日訊 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繼續關注了養老領域。
  • 呼和浩特觀音廟社區:多元化養老服務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http://v.xinhua-news.com/bro-view-xgg/store_attachment/xhaudio/2020/12/15/XxjfypC440010_20201215_AEAFN0A001.mp3 呼和浩特觀音廟社區:多元化養老服務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 推進養老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老年人幸福、有尊嚴地生活
    在一個小時的節目中,高波科長就 "推進養老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老年人幸福、有尊嚴地生活"這一主題,和聽眾朋友以及觀看視頻的網民朋友們做了交流訪談。(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作為服務的核心平臺。
  • 又一「養老模式」興起,卻在「綁架」老年人生活,子女們樂在其中
    到2027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將上升到20%,養老問題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問題。從目前來看,常見的養老模式包括社區養老、「集體」養老、旅行養老等。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他們大多還是選擇子女養老的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孝順父母同時,雖然有時我們照顧老人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也要考慮到父母的感受。畢竟,有些生活方式並不是他們想要的。否則,很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 林霞調研養老服務工作:提供精準化康養服務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林霞調研養老服務工作:提供精準化康養服務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2020年12月04日 16:46:51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12月4日上午,區委副書記、區長林霞率隊對我區養老服務工作進行實地調研。林霞指出,要提供精準化康養服務,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走進甘肅舌尖上的非遺美食:會寧石磨炒麵!你吃過嗎?
    甘肅地廣物博,歷史悠久,幾千年來誕生了很多衣食住行方面的民俗瑰寶。就非遺美食而言,主要有會寧石磨炒麵、蘭州清湯牛肉麵、隴西臘肉、岷縣點心、靜寧燒雞、天水呱呱、正寧王錄拉板糖、河州黃酒、迭部青稞酒等,很少有人全部品嘗過。近期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甘肅舌尖上的非遺美食,品鑑甘肅絢麗。
  • 新型養老模式的優缺點
    一、家庭養老模式 家庭養老是我國沿襲幾千年的傳統養老模式。在我國傳統家庭倫理及社會道德文化的支撐下,家庭養老模式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我國大多數老年人仍然沿用這種模式養老,尤其是在農村。這種模式具有獨特的倫理價值和社會功能。從社會的角度看家庭養老的社會成本最低,基本不需要社會什麼投入,養老成本主要由家庭成員承擔。
  • ...滿滿的幸福——嘉峪關市「十三五」期間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成效顯著
    五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養老服務發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系列決策部署,加快建設居家社區相協調、康養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機制保障、康養引領、居家基礎、社區依託、機構補充、城鄉統籌、市場運營、信息支撐」的養老服務新模式,實現組織領導、頂層設計、服務保障、提升完善、城鄉統籌、成效落實「六個到位」,全市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 北京養老床位達12萬張 養老服務社會化程度達70%
    養老服務社會化程度達到70%昨天上午,勁松八區的勁松老年家園裡非常熱鬧,老人們聚在一起學畫畫、插花球、學唱歌,老人們臉上總是掛著開心的笑容。這裡就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只接收失智老人的養老照料中心。照料中心的負責人說,在北京,養老服務正在向標準化、精準化發展。
  • 青島市北區黨建統領推進養老服務發展 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新標杆
    區民政局緊緊依託福山老年公寓等專業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努力破解居家社區養老不到位的老難題,不斷增強區域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農村老年之家社會化運營讓農村老人安享晚年
    農村老年之家社會化運營讓農村老人安享晚年7月1日,湟源縣東峽鄉石崖莊村農村老年之家正式掛牌成立,這標誌著石崖莊村農村老年之家社會化運營正式啟動,湟源縣民政局、東峽鄉、高原紅頤養院相關負責人參加揭牌儀式。
  • 甘肅會寧:紅軍長徵的匯合點
    國家旅遊地理甘肅會寧8月8日訊(通訊員 沈安娜 )會寧,是全國叫得響噹噹的一個小縣城的名字。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是作為中國革命轉折點的中國工農紅軍二、四方面軍和前來迎接的紅一方面軍於 1936年10月在會寧勝利大會師;二是全國聞名的「狀元縣」和全國「博士之鄉」。會寧是歷史文化古城。
  • 醫養融合 助力老年人「幸福養老」
    老年人健康快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要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推進醫養結合,實現健康老齡化,需要積極探索開放養老服務市場,讓更多社會力量及企業「唱主角」,助力老年人「幸福養老」。 泰康旗下的國際標準醫養活力連鎖社區——泰康之家·申園養老社區落戶上海三年多來,以其創新的養老模式和高品質的養老服務,獲得了社會和社區居民的好評和認可。
  •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會寧學子共濟會第三屆「青樹杯」辯論賽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會寧學子共濟會第三屆「青樹杯」辯論賽  2011年11月5日,甘肅會寧學子共濟會第三屆「青樹杯」辯論賽在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學院階梯教室舉行,來自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蘭州城市學院、蘭州理工大學、甘肅中醫學院、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選手參加。
  • 尼特福家社區食堂,踏實做好養老「助餐」服務
    「瀋陽尼特福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探索新型養老模式、打造產業集群、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服務涵蓋健康管理、上門照料、就餐服務、家政服務、健康商城等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 「旅居養老」並不是一種養老模式
    □房清江  隨著中國居民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高,「旅居養老」正成為不少中國老年人的生活新潮流。「旅居養老」包括鄉村旅遊模式、酒店公寓模式、異地養老社區模式、旅居換住模式等不同形式,其共同特點是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 園區家庭養老增加「夜間照護」模式!
    園區家庭養老增加「夜間照護」模式!☑打造黨建特色品牌「愛老直通車」,為高齡獨居和無子女照護的老年人家庭配備響應及時的煙感氣感報警設備、方便隨身攜帶的緊急呼叫設備,提供緊急援助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與家庭醫生籤約、巡診相結合,加快整合醫療、養老、康復、長期護理保險等資源,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 學習借鑑延安幹部學院先進經驗 全面提升甘肅會寧幹部學院建設水平
    會寧縣委書記王科健一同考察。李國喜對白銀市學習考察組來延安幹部學院學習考察表示歡迎,並詳細介紹了延安幹部學院的創建歷程、管理體制、機構設置、教學科研、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等情況。李國喜說,甘肅省委批准成立會寧幹部學院十分必要,對於弘揚傳承長徵精神、艱苦奮鬥的甘肅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充分體現了甘肅省委及甘肅省委組織部對黨員幹部黨性教育的高度重視。他表示,延安幹部學院將全力關心指導會寧幹部學院的建設發展,將會寧幹部學院作為延安幹部學院的現場教學點,採取對會寧幹部學院師資隊伍掛職培訓、跟班學習等方式,幫助提高會寧幹部學院的辦學水平。
  • 市民政局打造多元養老模式全面提升養老服務領域公共服務質量 於...
    為此,市民政局全面提升養老服務領域公共服務質量,提出了「政府引導、部門協調、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原則,通過政策扶持、產業規劃、資金投入、設施建設、創新機制等措施,對初步建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發展體系進行鞏固。
  • 會寧縣誌記錄:會寧人物
    1982年5月調會寧,歷任副縣長,縣第九屆、十屆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為甘肅省第七屆人大代表。會寧任職期間,在穩定社會秩序,組織建設和財貿工作,加強法制建設,建立健全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制度等方面做出了成績。1990年10月離休,1991年11月經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批准享受副地級幹部政治生活待遇。2001年4月2日病逝於縣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