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分析-均方根法計算的背後邏輯

2021-02-08 FOCUS 家電職場
如果尺寸鏈中每一個尺寸公差均滿足±4σ的製程能力,那麼均方根法分析的結果也滿足±4σ的製程能力。

同樣的,如果尺寸鏈中每一個尺寸公差均滿足±1σ、±2σ、±3σ、±6σ的製程能力,那麼均方根法分析的結果也就相應的滿足±1σ、±2σ、±3σ、±6σ的製程能力。

如果我們希望減小失效,能夠達到4σ的水平,那麼我們需要進行SPC製程管控,確保做到以下幾點:

1)尺寸鏈中的各個尺寸都符合正態分布;


2)正態分布的平均值與設計名義值重合,沒有偏移;實際生產時,我們經常發現尺寸中心值偏離設計名義值;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通過修改模具或者調整工藝參數等方法來減小偏移。

3)各個尺寸的製程能力滿足Cpk≥1.33,即4σ水平。當製程能力較低時,需要提高製程能力。

工程師的大力吐槽:

——均方根法成立的條件是各個製程穩定受控,CPK至少1.33以上!就算相對好點的汽車行業,供應商處的SPC多數都是數據造假。大線組裝貿然導入RSS公差分配,進行圖紙設計,這樣真的好嗎?鍋背的動嗎?

——製造散度各種大,不用極值法,製造廠某天幹出兩件最大實體的來裝不上就說設計問題,哪怕是裝上了100件,質量就把技術歸零摁給設計,設計瘋了,歸零結果就是改成極值法公差,省的被收拾!給製造、質量解釋這是概率設計,是製造穩定性的問題,根本沒人聽,然後就是惡性循環了。你要是歸零說縮小零件製造公差,製造的又得給你跳起來!難啊!裝配多環的就更扯蛋了,極值也是概率設計,裝不上就拿個一環尺寸鏈找設計說你看看尺寸鏈就不匹配。我們國家還處於成形製造的初級階段,穩定話製造的文化還沒形成,找責任有時更重要。


——一些廠商為了在產品設計初期方便模具的修改,會故意在公差的一個極限位置附近制樣,人為的導致中心位置跟目標位置偏離,除非後續對cpk進行計算才能調整過來。因此RSS公差分析適用於哪些關鍵的,PPAP時需要cpk計算的尺寸。對於非關鍵尺寸,由於一般不會計算cpk,同時公差一般比較寬鬆,因此極值法比較合適。




您的瀏覽,對我很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公差分析:均方根法的計算和邏輯
    導讀: 本文介紹均方根法的計算、邏輯以及確保其有效性的注意事項。 01 統計分析法 均方根法是統計分析法的一種,在了解均方根法之前,需要了解什麼是統計分析法。
  • 經典TA公差分析及其必會英語
    所以從不同角度看,可以認為是以下兩種分析方法。公差分析 Tolerance Analysis,又稱正計算,即已知各Part的尺寸和公差,分析裝配後的總體公差;公差分配 Tolerance Allocation,又稱反計算,即已知裝配尺寸和公差,求解並分配各Part的公差。
  • 【公差分析】公差分析的步驟(一)
    4.將非雙向對稱公差轉換為雙向對稱公差5.公差分析計算6.判斷和優化公差分析的第一步是定義公差分析的目標尺寸及其判斷標準,明確公差分析的目的以及如何判斷產品設計是否滿足公差分析的目標尺寸可以包括零件之間的裝配間隙、外觀零件之間的配合間隙以及零件之間的功能裝配尺寸等1.零件之間的裝配間隙當檢驗兩個或多個零件之間的可裝配性時
  • 公差分析的應用及實踐
    題記:作為合格的機械工程師,公差分析是必備的技能,如何對產品進行有效的公差分析,不僅能提高設計的效率和可靠性,而且能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
  • 公差分析工具——SOLIDWORKS TolAnalyst
    公差分析是面向製造和裝配的產品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於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具有重大影響。為了減少我們的計算工作量,SOLIDWORKS軟體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給我們,那就是SOLIDWORKS TolAnalyst。
  • 內螺紋小徑的計算與公差
    內螺紋小徑的基本尺寸計算(D1)螺紋小徑基本尺寸=內螺紋基本尺寸-螺距×係數例:內螺紋M8的小徑基本尺寸 8-1.25×1.0825=6.646875≈6.647b.內螺紋6H級的小徑公差(以螺距為基準)及小徑值計算P0.8 +0. 2 P1.0 +0. 236 P1.25 +0.265 P1.5 +0.3 P1.75 +0.335P2.0 +0.375 P2.5 +0.48內螺紋6H級的下限偏差公式D1+HE1即內螺紋小徑基本尺寸+偏差注:6H級的下偏值為「0」內螺紋6H級的上限值計算公式=
  • 你知道解不等式的穿根法嗎
    解分式不等式或高次不等式時,穿根法是很巧妙的方法,高中生一定要會熟練應用。所謂穿根法就是先令不等式等於零,解出不等式的根,然後將每個根標在x軸上,然後按照穿根原則穿坐標軸,最後確定不等式的解集。下面是穿根法步驟和原則:解高次(或分式)不等式,通常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進行同解變形,即不等號的左側為高次整式,右側為0,再對左側進行因式分解。分式不等式可以轉化為高次不等式(注意分母不為0),而解高次不等式主要使用「等價轉化成不等式組」或「序軸標根法」分類求解.
  • 什麼時候用到幾何公差GD&T/GPS?為什麼要用幾何公差GD&T/GPS?
    這裡就需要在充分掌握GD&T, GPS的基礎上進行尺寸鏈計算和公差分析。我們知道,在多個零件之間的裝配中,公差累加一定會發生的。對於機械結構設計工程師,尺寸工程師來說,尺寸鏈計算和公差分析是必須要掌握的,圖紙上幾何公差的合理定義,都是在完成尺寸鏈計算和公差分析的基礎上,它可以使多個零件之間的裝配帶來的公差累加盡在工程師們的掌握之中,確保功能能夠實現。比如說汽車內飾件之間的縫隙,面差等,使得產品能能夠滿足要求, 如DTS.
  • 60°牙型的外螺紋中徑計算及公差(國標GB 197/196)
    中徑基本尺寸計算: 螺紋中徑的基本尺寸=螺紋大徑-螺距公式表示:d/D-P×0.6495例:外螺紋M8螺紋中徑的計算,下限值計算公式d2-hes-Td2即中徑基本尺寸-偏差-公差M8的6h級中徑公差值:上限值7.188 下限值:7.188
  • 基於VisMockup裝配公差分析技術(VisVSA)的介紹
    VisVSA通過建立產品和安裝工藝的3-D虛擬裝配接觸鏈模型來自動確立產品的尺寸鏈裝配函數(即產品關鍵特徵和其關聯各因素之間的函數關係),並進行數理統計計算來仿真分析和優化產品尺寸鏈裡的公差分配和定位安裝方案。
  • 公差分配:等公差法和等公差等級法
    在對零件進行公差設計時,通常採用公差分配方法,在國家標準也稱反計算,它是根據產品的技術性能要求反過來求各個零件的公差。在具體分配各組成環的公差時,通過等公差法、等公差等級兩種方法來分配公差。等公差分配可以採用極值法和概率法兩種計算方法,計算公式如下:(m個組成環)等公差等級法按等公差級分配的方法來分配封閉環的公差。
  • 光學面型不規則度公差分析方法匯總
    如何分析這些面型不規則度誤差對光學性能帶來的影響,我們來整理一些不同的情況。注意,本文只涉及面型不規則度公差,而不涉及其他的偏心旋轉定心等公差因素。 首先我們把面型不規則都分為空間頻率的中低頻和高頻,對於高頻面型誤差,不規則的尺度明顯小于波長(往往是表面劃傷帶來的),這種情況下實在沒有什麼太好的方式來精細地模擬光線行為。
  • 警惕「公差私旅」背後的權力任性
    揮霍公款、損公肥私的「公差私旅」,不僅抹黑黨員幹部形象,更損害黨和國家利益。瞞天過海、頂風作案的背後,不僅暴露出少數黨員幹部權力任性的問題,更折射狠剎「公差旅遊」的歪風,還需要狠下功夫,嚴厲執紀。「公差私旅」不僅形式花樣眾多,更善於隱身藏匿,雖然其起點是因為公務,但其落腳於卻是旅遊,表面上的公事公辦,難掩根子上的違紀腐敗。
  • 常用形位公差(幾何公差)符號和圖示大全,收藏起來,隨用隨翻
    構成零件幾何特徵的點、線、面的實際形狀或相互位置與理想幾何體規定的形狀和相互位置還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這種形狀上的差異就是形狀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異就是位置公差,統稱為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
  • 從論文分析,告訴你什麼叫 「卡方分箱」?
    如果特徵沒有離散化,一個異常數據「年齡300歲」會給模型造成很大的幹擾;單變量離散化後,每個變量有單獨的權重,可以為邏輯回歸模型引入了非線性,能夠提升模型表達能力,加大擬合;特徵離散化以後,起到了簡化了邏輯回歸模型的作用,降低了模型過擬合的風險。可以將缺失作為獨立的一類帶入模型。什麼是卡方檢驗?
  • 對方差分析(ANOVA)的直觀解釋及計算
    可以理解為每組樣本背後的總體(也叫族群)都有相同的方差; 族群遵循正態分布; 每一次抽樣都是獨立的。在我們的例子中,每一個病人只能提供一個數據。對於一些實驗一個樣本需要提供多個數據,有其他相應的ANOVA分析方法。 假設我們得到的結果是這樣的:
  • 神講解,幾何公差還可以這樣學習!
    幾何公差分類各公差間邏輯關係視頻一共4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金粉商城(jsjgzzs)」公眾號中回復「幾何公差」即可觀看該視頻,以上視頻講解的內容來自圖書《精通幾何公差點擊購買圖書(上下滑動查看目錄)前言第1 章  幾何公差概述 1  1. 1  揚帆啟航 1  1. 2  測量基準 1  1. 3  獨立與包容 4  1. 4  尺寸的分類和應用 8  1. 5  幾何公差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11
  • 公差配合問題,千萬不能忽視!
    具備公差計算理論和判斷標準,可以做出正確的設計。就算是說實施了公差計算的設計者,如果調查其實際情況,就會發現大多數回答是「前輩教我的(OJT)」「自學的」,很多設計者「總是感覺不安」,實際上有不少人搞錯了。※ 約詢問了15000名設計者,約80%的人回答沒有實施公差計算。
  • 尺寸分析中的公差優化
    根據公差累積算法,公差優化可分為:極值分配法和概率分配法。    極值分配法(WC):分配給所有零件的公差相加後等於封閉環公差。適用於完全互換原則,按照分配結果進行公差設計,能達到理論上100%的合格率。缺點在於分配結果中零件的公差值偏小,加工成本會很高。
  • 形位公差的符號和圖示大全,趕緊收藏吧!
    >  加工後的零件不僅有尺寸公差,構成零件幾何特徵的點、線、面的實際形狀或相互位置與理想幾何體規定的形狀和相互位置還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這種形狀上的差異就是形狀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異就是位置公差,統稱為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