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北燕南飛 相約一起觀海潮賞櫻花
正月十五剛過,作為第三批馳援湖北醫療隊成員的她已經收拾好行李,踏上了馳援湖北加入一線戰「疫」的路程。
她叫王曉燕,五蓮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在接到通知後,她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報名馳援湖北。由於疫情嚴峻時間緊迫,沒有時間向家人和親朋好友一一告別。面對孩子一聲聲哭喊著「媽媽!」,面對父母愛人手拉手依依不捨,面對同事一句句祝福,王曉燕強忍淚水,用堅強作為最好的安慰,只為不讓家人同事更擔心。
進入方艙醫院後,穿著紙尿褲工作的她對每一位病人都照顧的無微不至,這也深深打動著病人的心。王曉燕說有一位患者和她相約:「等疫情結束後,她來日照一起看大海,我去武漢一起看櫻花!」
魏秀娟:主動請纓 不畏恐懼
她是五蓮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從事急診工作26年,疫情發生後,主動申請進入隔離病房工作,並記錄下了自己在隔離病房的經歷,她就是魏秀娟。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她瞞著家人寫了申請,早已準備好的行囊放在了科室,只等醫院一聲召喚,為孩子準備的菜譜和廚藝卻又拋之腦後。
進入隔離病房,一扇門連著兩個世界。工作中的她,拋開一切恐懼,為了儘快尋找診斷依據,她協助病人深部排痰,採集咽拭子,因為這是最有價值的標本,同時,這也是最危險的工作。因為沒有人知道採集的標本中有多少病毒,過程的艱難和風險不言而喻,魏秀娟和同事兩個齊上陣,穿著笨拙的防護服,平日裡輕鬆搞定的事情,此刻變得格外艱難。完成配藥,各種連結,霧化結束,由淺入深,持續拍背,不斷的言語鼓勵和安慰,終於隨著一陣劇咳,取出了想要的標本。
喬偉麗:老驥伏櫪 志在戰疫
她是五蓮縣人民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今年60歲的她再過幾個月就退休了,可是,從打響抗擊疫情的第一槍開始她就一直駐守在一線,站好最後一班崗。作為一名老醫師,面對疫情,本可退居二線的她毅然披甲上陣戰鬥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她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刻就要衝鋒在前,攻堅克難堅守一線。
疫情來臨的時候,喬偉麗正因感冒咳嗽、憋氣在輸液,當她聽到感染內科作為隔離病房的消息時毅然拔掉針頭挺身來到一線,承擔了大量的日常工作,接診發熱人員、會診記錄、疑似患者的日常變化等等,看著她忙忙碌碌、一刻不閒的身影,不禁想從內心大喊一聲:「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孫寧:我圖的是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和良心
有人問她:「你到這麼危險的崗位上工作到底是圖個什麼?」。
她說:「我圖的是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這就是孫寧,五蓮縣人民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副護士長。在接到院裡的緊急通知後,由於時間緊迫,她沒來得急與家人當面告別,只打了個電話告知一聲,說要去隔離病房上班,有段時間不能見面,讓家人不要擔心,便怱忙掛了電話。因為怕說的時間長了,難掩淚水。
在病區內需要戴口罩、護目鏡及穿防護服連續工作6、7個小時,期間不能上衛生間,為此,孫寧滴水未沾。由於有腰傷,每打掃完一間病房後,孫寧腰部就會疼痛,但她毅然咬緊牙關,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由於長時間不呼吸新鮮空氣,孫寧有次出現了嚴重呼吸困難,當時憋得不是往下滴汗,而是汗水直接往外淌,很快口罩就被汗水溼透了,張口呼吸症狀也沒緩解,而且胸部出現疼痛,幸虧被同事發現及時救治。
趙鵬:火線請戰 我要到一線去
「我有經驗,想到醫療救治一線,請組織批准。」一句普通的語言,充滿了堅定無畏的力量。當這場無聲的戰「疫」襲來的時候,五蓮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趙鵬在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義無反顧地加入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用責任和擔當書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獻之歌。
與請戰書一起交上的還有一份入黨申請書。趙鵬說:「入黨一直是我的一個心願,在疫情面前,那麼多黨員不顧安危,衝鋒在前,我很敬佩他們,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出生於醫學世家的趙鵬,有著16年的從醫生涯,臨床經驗豐富,在他的多次要求下,1月28日,他作為五蓮縣的第二批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沒想到,剛進病房不到一周,家裡就傳來噩耗:從小看著他長大的姥姥因病去世。得知消息的趙鵬來不及難過,自己偷偷擦乾眼淚,又回到了他堅守的疫情防護最前線。張建華:全力以赴,只為守護百姓生命健康
作為五蓮縣人民醫院的一位小兒科的護士、主管護師,疫情發生後,張建華主動請纓,義無反顧的奔赴戰「疫」前線,參與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緊急隔離工作,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醫護工作者的大愛和擔當,用初心和使命築起人民群眾生命的「安全線」。此刻的她,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全力以赴,只為守護百姓生命健康。
因為是在戰「疫」一線,每天都必須穿戴防護服,厚厚的猴式防護服、大大的護目鏡,普通人可能不到半小時就會憋的喘不過氣,可她一穿就是一天。防護裝備透氣性差,一天下來,鞋底都被汗浸溼了,但她從沒想過退縮,用最飽滿的熱情和最積極地工作態度面對每一名患者。
李靜:等疫情結束,媽媽再陪你
今年30歲的李靜,是五蓮縣人民醫院的一名感染科護士,從院內收治第一例觀察病人開始,她就駐守在崗位上。連日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她所在的感染科,那是一線中的一線,她所在的病區,現在是由各個科室的醫生護士所組成的「火線團隊」,處於全封閉狀態。
李靜的孩子只有一歲半,尚未斷奶,然而,面對疫情來臨她毅然選擇放棄了小家。「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那在需要我的關鍵時候,我就必須義無反顧的站出來。我想教給我的孩子忠誠和擔當,人生就是要越艱險越向前。等疫情結束後,媽媽再陪你!」
在留觀點的這段時間,張建華的兒子眼睛長了麥粒腫,作為母親,她多麼希望能回家看看孩子,可是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作為一名抗「疫」戰士,她只能堅守一線。每次和兒子視頻後,她都會躲在角落偷偷抹眼淚。張建華說:「我是一名醫護人員,更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將繼續咬緊牙關,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挑戰,為這場戰「疫」貢獻一份力量。」
她們,或者他們,都只是五蓮縣人民醫院裡所有醫護人員的一個縮影,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職責,卻有著相同的信念,相同的目標。正因為有了她(他)們的無私付出,才有了萬家燈火的安全。致敬,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