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州市二模高考物理試題注重考察物理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其中對模型的考察,尤其應該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多到題目中有所涉及比較典型的模型。其實模型就是將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與生產實踐、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紐帶。試卷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考生關心身邊的物理問題,關注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培養考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親身實踐的能力。
下面對2018年廣州二模試卷與2017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1理綜物理部份考查的主要知識點作一列表比較
2017高考1卷
2018年廣州市二模試卷
題號
分值
知識內容
題號
分值
知識內容
14
6分
動量守恆定律
14
6分
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偏轉
15
6分
平拋運動分析(發球機)
15
6分
圓周運動
16
6分
帶電微粒在複合場中的受力分析
16
6分
類斜拋運動
17
6分
核聚變反應核能計算
17
6分
磁場定義式的考察
18
6分
電磁感應電磁阻尼
18
6分
波爾氫原子結構模型
19
6分
磁場的疊加與安培力
19
6分
超重、失重
20
6分
靜電場ψ-X圖象認識
20
6分
靜電場中的力、能性質
21
6分
動態平衡分析
21
6分
平拋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
22
5分
滴水計時器研究勻變速運動
22
5分
動量守恆實驗
23
10分
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23
10分
測定金屬電阻率的實驗
24
12分
功能關係(太空飛船在不同位置處)
24
12分
功能關係和勻變速直線運動
25
20分
重力場和電場複合背景下的多階段勻變速直線運動
25
20分
磁場和圓周運動
33/34選考
15分
3-3氣體分子運動速率的統計分布圖理解
氣體實驗定律(氣缸類問題)
3-4機械波的幹涉及光的折射定律及光路圖
34/35選考
15分
34電磁波、單擺、都卜勒效應、色散、共振、折射率
35內能、布朗運動、晶體、液體張力、氣缸類問題
1、選擇題:題型上仍然是5+3的結構,14題到18題為單選,19題到21題為多選。在知識點上利用18題考查了選修變必修的3-5部分。15、16、19、21考查力學部分;14、17、20考查電磁學。選擇題整體難度不大,貼近高考,但略低於高考難度。建議多多注重課本的公式的運用和概念的理解。
2、實驗題:一力一電,分別為5分和10分。力學實驗考察的是運用氣墊導軌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由於選修3-5是前一年剛加入必考行列,所以動量模塊的實驗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考察的難度雖然不是很難,但是要做到熟悉其中的原理。特別是動量和能量結合的問題,是之前高考必須涉及的地方,所以之後的考試也會出現輪迴的現象。這部分的失分點主要在於:學生不熟悉動量守恆的原理,複習的時候沒有給到足夠的重視,導致失分現象嚴重。所以後期複習要多在這方面下功夫,電學實驗是屬於中規中矩的課本上的實驗。
綜觀兩年來的高考題總有一個是課本教材的實驗,一個略有變化引申。二模的電學實驗考查《測電阻絲的電阻率》,整體難度不高,學生做題較有「親切感」,但是對於連接實物圖,實驗原理的理解,還是有一些失分的地方,故平時需要對基礎的電學知識引起足夠的重視。
3、計算題:24題考查了功能關係:本題是結合了生產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例子抽象出來的物理模型,考察的知識雖然難度不是很大,但是立意較新穎,尤其是圖像的加入,給這個題注入了新的血液,使考察的角度進一步多元化。知識方面著重考察運動學、機械能等知識點,屬於簡單層面。解題的關鍵在於:1、要會巧妙利用圖像 2、構建理想化模型
25題一般而言考生的目標是儘量爭取分數,此題考察的是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圓周運動,和之前比較經典的模型(動態圓模型)相結合,所以以後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注意模型的熟悉程度,對比較經典的模型要做到心中有數,信手拈來,這樣在考試中才能準確把控出題人的命題思路,迅速的粘合有用知識點,縮短思維行進路程。還有就是對於一些數學知識的儲備也是解決這道答題的關鍵,縱觀歷年的高考最後一道大題,很多時候都是要求和高中數學的知識有一定的結合,而這種結合的緊密程度在很大意義上也決定了這道題的難易程度。所以大家對後期如果想拔高的同學,一定要注意數學和物理的結合。做到數學工具能熟練運用,方可決勝千裡。至此,對於本題做以下分析1、第一問:是對簡單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公式的考察,較簡單。2、第二問如果對於熟悉動態圓模型的同學應該是可以得到分的,但是如果平時不注意對一些重要模型的積累,想做出來這道題還是有些困難的3、對於第三問也是大部分同學避而遠之的領域,但是其實掌握住其中的解題技巧,並輔以一些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和導數的知識,也是可以攻克的。涉及到數學求導、求極值、三角函數的變換等相關數學知識。
4、選做題:選修3-3的5選3的選擇題屬於中規中矩的題目,這塊的知識需要平時同學對課本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都是課本的知識,考的都很淺顯,如果失分要多反思一下課本的熟練程度。計算題是屬於氣缸類的問題,這類題目一出現就要考慮平衡知識的運用。而且對於多氣缸問題也要留心多部分氣體分別研究其熱學過程。聯立求解所要求的物理量。選修3-4考查電磁波、單擺、都卜勒效應、色散現象、共振的問題,也是課本上知識的簡答考察。大題考察的是折射率和折射角的知識,對做圖能力和對數學知識(正弦定理)的應用考察較為深刻,難度較大,相對選修3-3而言難度較大,這也是大部分同學選擇選修3-3作為備考內容的原因,考生對於數學和物理結合的地方有時候有畏懼情緒,失分較多,容易放棄。
本次二模難度中等偏低,略低於歷年高考難度,題目注重對基礎能力的考察,所以在之後的幾十天的衝刺複習中,需要回歸到對基礎知識的回顧和梳理上,做題時要合理安排時間,在一些自己覺得很難的題目上不必浪費太多時間,切忌將時間花在鑽進怪題、偏題中。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二模試卷對考生讀圖提取信息能力、三角函數變換能力、數學求導能力的考察尤為深刻,故後期同學們在複習相應章節的時候,要有意識聯想到本章節有哪些知識點可以和高中數學相結合,著重複習。另外圖像題的考查也是二模考試的亮點,應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後期訓練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用歷年真題來練手,每隔一段時間刷一套高考真題,保持做題手感。做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時間,每做一套題都要從中總結答題的技巧,爭取在有限時間內得到最多的分數。
最後,預祝廣大2018高考考生,備考順利、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