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一檔綜藝節目,真的是事事揪心,節目中提到了一個網站叫「寶貝回家」,是一個尋找被拐賣兒童,失蹤兒童的網站,數以千計的家庭在尋找自己走失的孩子。
我曾將看了一部電視劇的具體名字記不清楚了,但是有一集我這輩子應該都不會忘記,就是一位媽媽帶孩子出門逛街,在挑選商品的時候,也就幾分鐘們還在就被人販子抱走了,這位媽媽瘋一樣的尋找孩子,也求助了商場的安保部門。最後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保住了孩子,也抓住了人販子。找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被換了衣服剃了頭髮。
這群人販子也是做盡喪盡天良之事,為了自己的利益用盡一切手段,但是人販子拐賣孩子也是有一定的規則的,我們來看一下!
哪3類孩子在選擇範圍?
1、沒有胎記的孩子
人販子在搶孩子之前,要確定孩子身上有沒有胎記之類的特殊標記,一方面是買主更想要沒有胎記的孩子,另一方面即使沒有胎記的孩子長得好看的機率大,並且不容易被找到。
還記得之前看電視找到失散的親人都是通過胎記找到的,所以有胎記的孩子並不是人販子的首選。
2、獨自玩耍的孩子
人販為什麼會喜歡獨自玩耍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可以脫離家人的照顧,在下手的時候機會更多,成功機率更大。等到家裡人發現孩子沒了的時候,人販子就已經帶著孩子順利的逃之夭夭了,只是父母沒發現,不報警,那麼人販子就很容易得手的。
3、老人帶的孩子
孩子的天性活潑好動,而老年人的活動速度自然跟不上孩子,這就給了人販子一定的出手機會,而且老人並沒有隨身帶手機的習慣,所以有些惡毒的人販子,就會當老人的面把孩子抱走,等老人回家找到手機打電話給孩子的父母。父母再報警就已經過了不少時間了,此時的人販子已經逍遙法外了。
家長該如何預防孩子被拐?
現在被拐賣的兒童數量在不斷的增加,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防止孩子被拐呢?
1、場景模擬化教育
孩子被拐跑的事件層出不窮,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給孩子打好預防針,那麼場景模擬化的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就跟孩子平常做遊戲一樣,模擬壞人接觸孩子的場景,教會孩子怎麼預防被人販子拐跑,尤其是孩子在3,4歲左右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好這個教育的時間。
2、告訴孩子「陌生人」的概念
一定要告訴孩子什麼是「陌生人」,讓孩子清楚「陌生人」的意思。可能會有部分爸爸媽媽會告訴孩子說不認識的叔叔阿姨給糖不可以拿,但是他們也不知道這個陌生人是否對他們有敵意啊,所以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告訴他陌生人的概念究竟是什麼?讓他能夠徹底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對於「陌生人」這個詞彙,有很多時候家長的描述過於生硬,所以我們可以用繪本的形式,利用故事來讓孩子明白「陌生人」這個奇特的詞語。我家孩子用的就是《陌生人請走開》這本故事書。
這本書一共有6冊,每一冊都是一個針對陌生人的小故事,比如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陌生人,別想欺負我等等。
這裡有一個很典型的故事就是《我不跟陌生人走》,講述的是,下雨了媽媽接孩子玩了,同小區的叔叔說要帶孩子回去,還有同學的奶奶也要送孩子回家,孩子都拒絕了,最後終於等來了媽媽。其實有很多孩子就是這種情況被拐跑的。
這還是一本有聲書,大人在忙,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自己讀給孩子聽,大人就可以安心去忙自己的了。而且書裡還有一些小遊戲,可以在無聊的時候增加一些樂趣。最後還有寫給爸爸媽媽的話。
書中的圖畫也很漂亮,文字還有拼音輔助,大一點的孩子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勁哦!
3、教孩子如何學會自保
這裡有一點是孩子自己要學會的,就是一旦真的出現危險,要學會自救,當被壞人拐走之後,孩子都會哭,一定要告訴孩子在看到,保安、警察或者治安人員的時候大聲喊叫,引起讓人們的注意,說不定就救了自己一命。
4、帶孩子出門時,不要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內
其實想要從最根本的地方保護孩子,除了以上這些,那就是帶孩子出門的時候,一定一定不要讓孩子的離開自己的是視線範圍,孩子一旦離開了自己的視線範圍,就是給人販子們下手的機會,所以各位家長不要給人販子可乘之機。#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