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馬欄,我們來了

2020-12-18 陝西黨建網

7月22日,參加「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30餘名中省媒體記者走進鹹陽市旬邑縣馬欄,走訪馬欄革命舊址、瞻仰革命紀念碑、參觀紀念館,傾聽工作人員講述革命先烈克服困難、勇敢作戰的故事,了解他們的豐功偉績。

馬欄革命舊址位於旬邑縣馬欄鎮馬欄村,在馬欄西河坡的山茆上,依次坐落著300孔大大小小的窯洞,每一孔窯洞都有一段紅色的歷史,在一處院落中,有26孔修復完好的舊窯洞。習仲勳、汪峰、張仲良、文年生、張德生、趙伯平、高錦純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經在這裡工作和生活。

馬欄革命舊址管理處主任魏佰平告訴記者:「這些窯洞,是當年在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帶領下,廣大軍民齊動手修建的,是留存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修復前,許多窯洞都坍塌了,修復難度較大。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採取各種辦法努力修復,其目的就是為了最大程度恢復原狀,讓人們從這艱苦的環境中,感受革命先輩曾經的苦難和艱辛。」

1941年至1949 年間,這裡曾是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黨政軍機關、中共關中地委和中共陝西省委機關的所在地。陝北公學、魯迅師範、陝甘寧邊區第二師範先後在這裡辦學,為中國革命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棟梁之才。

隨後,參訪團來到了馬欄革命紀念館廣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高聳入雲的紀念碑。這座紀念碑,高18米的馬欄革命紀念碑雄偉壯觀,象徵著馬欄從1931到1949年,經歷了18年的革命歷史。

進入馬欄革命紀念館,一幅長18.5米,高3.5米的「崢嶸歲月」青銅雕塑映入眼帘。正中是七位領導人的站式圓雕,人民群眾的英雄群像簇擁在兩側,英雄們的腳下是黃土高原,身後是蒼茫雄渾的馬欄山。

採訪團一行在紀念館講解員王苗苗的帶領下,參觀勞模獎狀、軍號、證章、書刊、手稿、老照片、望遠鏡盒……在馬欄革命紀念館內,陳列著400餘件革命文物。

在馬欄革命紀念館參觀過程中,展館裡一件大衣格外顯眼。大衣的主人叫杜德林,旬邑縣城關鎮紙坊村人,解放戰爭時期任青塬區民兵分隊隊長,帶領民兵參加大小戰鬥200多次,被授予「全國民兵二級英雄」和「人民功臣」。1949 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閱兵式民兵分隊,在天安門前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毛主席還贈送給他一支卡賓槍。

馬欄革命紀念館館長趙養群介紹,紀念館2007年開始籌建,直到2011年6月建成開放。「基礎建設不算難,最難的是史料的挖掘和整理。」趙養群說,最讓他感動的是,不少當地老百姓都主動拿出家傳的革命物件,「他們說放家裡不如放到紀念館內,什麼補助都不要,我們有時候都過意不去。」

「紀念館改造後吸引了很多遊客,現在旺季一天最多能接待五六千人。」紅色景區發展起來後,也提高了周邊村民的收入。馬欄村的村民現在已搬遷到了10公裡左右的金盆社區,發展紅色旅遊已幫助不少貧困戶脫貧。

責任編輯:林曉兵

相關焦點

  • 旬邑縣馬欄紅色小鎮
    中國網12月28日訊 日前,從省旅遊局和省發改委制定下發的《陝西省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旬邑縣馬欄紅色小鎮被列為陝西省旅遊業「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重點建設五大功能區,主要包括:紅色觀光旅遊、紅色體驗旅遊、生態休閒觀光旅遊、歷史文化旅遊和養生旅遊,預計總投資15.6億元。
  • 紅色馬欄「變」遷記
    央廣網西安3月24日消息(記者劉昱 通訊員田向陽 張偉)旬邑馬欄,一片紅色熱土,一片貧瘠之地。在黨中央脫貧攻堅的號令下,旬邑縣委、縣政府帶領馬欄老區人民群眾開展了一場氣壯山河的易地扶貧搬遷大決戰。  輝煌馬欄  馬欄位於旬邑縣城以東40公裡,地處橋山山脈南端,森林茂密,草場廣闊,野生動植物繁多,號稱「中藥材寶庫」。
  • 紅色馬欄 綠色旬邑-新華網
    馬欄山、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春花茂盛,百花爭妍,槐花芳香四溢,正所謂「千畝槐花開、萬裡飄香來」;十裡桃花川,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讓遊客盡享醉人的花香、迷人的花海盛景。號稱「小延安」的馬欄革命舊址,曾是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爭年代這裡曾是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和關中特區、關中分區政治、軍事、經濟中心。如今,縣上以馬欄紅色旅遊鎮為引領,加快完成馬欄革命舊址、馬家堡關中特委舊址、看花宮陝北公學舊址和陽坡頭紅色影視城的整體提升,把紅色基因融入山水血脈,讓馬欄傳統代代相傳。
  • 旬邑縣馬欄紅色革命舊址一日遊
    我們三人卻去了旬邑縣馬欄紅色革命舊址參觀遊覽,本來吧目標不是這裡,而是甘肅慶安市有個冰庫,但那裡有點遠,來回得8個小時左右,一天時間有點緊。有人提議去馬欄革命舊址看看,這才有了初五馬欄一遊。初五早上七點大家在高速口集合,有人建議去山裡。我們老這樣,比如說好了去南五臺,上車後大家討論後就去了嘉午臺,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好在這次最後決定還是去馬欄革命舊址看看。
  • 暢遊馬欄紀念館,感受紅色革命,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叫中國
    昨天剛剛經歷了公祭日,我們的心是沸騰的,紅色革命是我們心中的永恆不變的豐碑,馬欄革命館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記憶,感受紅色革命帶來的震撼。馬欄革命紀念館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馬欄鎮,距離旬邑縣城有著53公裡,屬於陝西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不忘初心 紅色馬欄》沉浸式紅色之旅首秀
    [摘要]《不忘初心 紅色馬欄》實景劇以馬欄村為舞臺,以村內保留的紅色歷史建築為遊覽線路。如今,「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87年了,當一代代的人老去,一代代的人成長,我們從來不敢忘記87年前的這一天。讓我們勿忘國恥,珍愛和平!9月5日上午,秋風把天空洗的湛藍,朵朵白雲在空中悠閒地飄蕩,一支「八路軍」隊伍在齋堂鎮馬欄村中不疾不緩地行走。這不是在拍電影、電視劇,而是由齋堂鎮馬欄村委會與北京馬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不忘初心 紅色馬欄》沉浸式紅色之旅開演。
  • 門頭溝區打造「紅色馬欄」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民網北京6月10日電(孟竹) 穿八路軍裝,行軍拉歌、練習大刀術;沿途百姓納鞋底、紡線,碾軍糧,為八路軍戰士送來一碗碗綠豆湯……這一幕幕昔日抗戰場景和軍民魚水情深的畫面,不是在拍攝電影,而是門頭溝區打造的「紅色馬欄」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特色體驗項目。
  • 首屆「紅色馬欄杯」紅色文創大賽圓滿落幕
    8月25日下午,歌華傳媒杯·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紅色文創賽區暨首屆「紅色馬欄杯」紅色文創大賽決賽正式開賽。據了解,此次大賽立足北京,面向全國,以競賽模式徵集優秀紅色文創項目,共有來自北京市、陝西省西安市、廣東省廣州市、江西省南昌市等地55個項目報名,經過嚴格初選和複賽選拔後,最終有17個項目挺進決賽。決賽以項目路演、答辯的形式進行,每個項目路演講解10分鐘,評委老師提問交流5分鐘。
  • 這裡最陝亮丨旬邑形象宣傳片——紅色馬欄 綠色旬邑
    紅色馬欄 ,綠色旬邑,我們期待在這裡與「你」相遇。
  • 陝能院學子暑期社會實踐探尋紅色記憶
    圖為陝能院大學生在馬欄紀念碑前重溫入團誓言。近日,陝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在旬邑縣馬欄革命舊址、涇陽安吳青訓班、銅川照金紀念館進行為期3天的「紅色築夢」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們在尋訪英雄之路中,挖掘紅色故事,聆聽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面對高聳的馬欄革命紀念碑,大學生們莊嚴地舉起右手,重溫了入團誓詞。
  • 助力新冠疫苗接種,我們是快樂的馬小志願者!——記馬欄小學教師志願者參加新冠疫苗接種點服務工作
    為平穩有序地做好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在接到區教育局通知後,馬欄小學教師第一時間踴躍報名參與志願者服務活動。經過為期14天的辛勤付出,27名教師圓滿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種點服務工作,再次彰顯了馬欄小學團結、有愛、奉獻、高效的團隊精神。
  • 土拍:沙區馬欄板塊今年首拍,被中海以12.4億摘得!
    該宗地位於大連市沙河口區馬欄街道,西南路以西,西關街以北,總用地面積為48129.84平方米,可售樓面約為14479元/平方米。 圖2: 大城(2020)-18號位置 圖3: 大城(2020)-18號地塊詳情 地塊信息 地塊位置:大連市沙河口區馬欄街道
  • 永不凋謝的馬蘭花——記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丁海燕
    今年53歲的丁海燕是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一名普通教師,中共黨員。年輕教師心中的「大姐姐」「我沒來這任教時,就聽到過好多關於丁老師的故事,那時候,我可崇拜她了!」師晨陽話鋒一轉,可當我去年剛到這任教時,我真是有些不適應。馬欄山區距離縣城80公裡,對於從小生活在縣城的我,真有些不適應,我常常感覺生活乏味。
  • 大連馬欄農貿市場攤位起火 火勢兇猛濃煙滾滾
    28日下午1點50分左右,大連馬欄廣場附近一處農貿市場突起大火,火勢兇猛。附近居民樓被濃煙包裹。有消防員攜帶空氣呼吸器等裝備進入樓內救人。大連消防迅速趕到現場展開撲救,火勢目前已經得到控制。有附近居民稱,此處市場在疫情開始後人流銳減,部分商鋪已經暫停營業。
  • 北京深山中的「紅色記憶」書屋正式對外開放,村民有了讀書好去處
    3層建築空間,300餘平方米閱讀面積,3000餘冊紅色書籍……今天上午,坐落在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的「紅色記憶」書屋正式對外開放了,這是門頭溝深山區第一家實體紅色書屋。選一本好書,在青山綠水間閱讀。馬欄村每天接待大批遊客,而「紅色記憶」書屋成為村內唯一能「坐得住」的地方。馬欄村距離北京城區110多公裡,青山環繞,擁有深厚的紅色歷史資源。1997年,馬欄村建立起了全國範圍內第一個村級抗戰陳列館——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並逐步發展成為紅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近10萬人次。
  • 晚上9點多,舞蹈老師在馬欄廣場「撿」了6歲孩子……父母還不知道娃...
    夜幕下,6 歲男孩在馬欄廣場街頭邊哭邊跑,險些被車撞到;剛下班的年輕女舞蹈老師發現了異常,一邊安撫他一邊撥打了報警電話 ……7 月 1 日晚 9 點多鐘,舞蹈老師 "@木木 " 在馬路上 " 撿 " 了一個迷路的小男孩,可男孩卻無法提供父母的聯繫方式。
  • 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丁海燕:深山紅燭「丁媽媽」
    如今,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傳頌著一位山村女教師的動人事跡。她,就是50歲的回族教師丁海燕。丁海燕是國貧縣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一名普通教師,中共黨員。她紮根貧困山區30多年,以校為家,克服生活拮据、身體病痛等困難,兢兢業業,用愛播撒知識的種子,照亮革命老區孩子們的成長之路。
  • 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丁海燕:大山深處「丁媽媽」
    來源:中國教育報 記者:馮麗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丁海燕 秋日的馬欄山區群巒疊嶂、青翠欲滴。金色的陽光灑在陝西省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嶄新的校舍上,靜謐如畫。得知被評為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53歲的丁海燕落淚了:22年的民辦轉公辦,再從馬欄山區一路走到北京,回望走過的路,這位普普通通的回族女教師說得更多的是感恩:「榮譽屬於千千萬萬人民教師,我只是其中幸運的一個。」
  • 鄢陵縣馬欄市場監管所對轄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鄢陵縣市場監管局馬欄市場監管所近日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開展專項執法檢查,重點對小作坊的生產環境條件、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結果、原輔料及產品的貯存、產品的標籤標識、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和銷售臺帳等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檢查,依法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快來加入我們,一起朗誦紅色經典!
    快來加入我們,一起朗誦紅色經典!2019年的《紅色經典誦讀》活動得到了大家的熱情參與,一起用誦讀經典的方式,緬懷先烈,重溫歷史,感受那段傳奇的紅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