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聖瑪麗教堂,轉動的『磚石』立面設計

2020-12-18 環球建築

建立一個充滿精神性的社區是聖瑪麗醫院一直以來所秉持的使命核心。而醫院園區內的第一棟建築則是由Felician姐妹在1959年所建立的,旨在於汽車行業迅猛發展的時期,為其所在的社區提供一份醫療健康保障。

自此之後,該區域內的人口就呈現出日益增長的狀態,並在人口分布和精神信仰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基於這段特殊歷史的考量,建築師在建築功能中囊括了一個羅馬天主教堂,一個懺悔室和一個穆斯林祈禱室。

該項目作為園區內的一個加建項目,其選址是在概念階段所決定的。而具體的選址位置,則考慮到了其與聖瑪麗醫院北側入口的空間流線關係,並結合到了醫院北側立面上的現有十字架,以實現新建教堂與醫院北立面十字架的借景關係。建築師在教堂的外形設計上,試圖探索磚石材料的潛力,以創造一種既觸感平滑,又能實現多種不同功能用途,而且還能體現教堂整體精神信仰的設計手法。

建築師在教堂的空間設計上,先是把首層平面置於一個較低的位置,這樣新建築和既有的醫院建築保持良好的尊重關係。而當其越過既有建築後,建築師就轉水平為垂直,旨在凸顯這一加建項目的重要性。同時,建築師在教堂的朝向設計上,還充分考慮了其與太陽間的空間關係,以營造一個神聖的光空間。

剖面圖
剖面圖

建築師在教堂的東側立面設計了一扇偏高的直向窗戶,旨在邀請每日清晨6時的陽光進入該空間;而南側的窗戶則裝上了特殊的二向色性玻璃裝置,以將特定的光譜色過濾到空間中;西側的並排窗戶則與日後建成的療愈花園間保留了潛在的視覺溝通關係。

建築師在二向色性玻璃裝置的設計上,則進行了充分的實驗測試,以和項目所處的太陽狀態間保持良好的關係。同時,空間內的三種主要禮儀元素(即禮拜堂,祭壇和讀經臺)則是通過數字製造機器人從堅固的白雲質石灰石塊中雕刻銑磨而成的。

整體來看,教堂圓錐角形的幾何形狀,在一定程度上對禮拜堂的位置進行了強調,以點明教堂中最重要的禮儀元素。而在教堂的內部,天花的幾何形狀則與禮拜堂之間建立了重要的視覺聯繫。同時,禮拜堂在空間軸線中的位置是與祭壇相反的。此外,建築師還在教堂的表皮上,通過特殊磚石紋理的塑造,強調了些許重要的空間角落。

這些特殊的磚石處理方式,包括了順時針旋轉石塊,以將傳統的粘連疊壘轉變為螺旋相連的處理手法;以及在轉角處重新將螺旋相連的手法調整為疊壘粘連。正是基於這樣的一種順時針的旋轉手法,教堂的角落空間都呈現出一種特殊的「編織感」。

同時,建築師選擇了帶有鐵黑色斑點的磚石,以在將新建的教堂和現有的醫院外表色彩區分開來的同時,利用這種材質表面的特殊反光肌理,藉助建築表面的起伏感,來展現富有活力的光感。

項目圖紙

首層平面圖
屋頂平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分析圖
細節圖
立面細節圖

項目信息

建築師:PLY+

地址:利沃尼亞,密西根州,美國

項目年份:2018

攝影師:Adam Smith,Jeffrey Kilmer

建築面積:304平方米

項目團隊:Craig Borum, Jen Maigret

項目負責人:Andrew Wolking, Masataka Yoshikawa, William Carpenter

項目圖紙:Markus Boynton, Annabelle Guan, Yibo Jiao, Michie Nimsombun, Maggie Shao, Andrew Wolking, Masataka Yoshikawa, Arvin Yu, Jiashi Yu, Yusi Zha, Dinghao Zhou

結構設計:SDI Structure

土木設計:IMEG corp

機電設計:Nederveld

燈光設計:Illuminart

聲學設計:Arcgeometer

造價估算:Granger construction

建築規範把控:PLY+

技術指標把控:PLY+

安保設計:St. Mary Mercy Livonia

空間禮儀諮詢:Gilbert Sunghera

相關焦點

  • 巴塞隆納最美麗的教堂,聖瑪麗大教堂!
    為了保佑海上船隻,民間集資蓋了「聖瑪麗大教堂」,據說教堂內的每一塊石頭,都是居民慢慢搬進去的,因此大門上兩側各有一個居民搬石頭的迷你雕像,非常可愛!這裡無疑是我在巴塞隆納最喜歡的教堂,我認為它是簡單的壯觀,我認為這是一個必須訪問的哥德式藝術作品。
  •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和聖米迦勒教堂—德國
    這裡以貝恩沃德主教修建的羅馬式教堂而聞名遐爾,並有享「早期羅馬式建築瑰寶」之美稱。半木質結構的建築物的特徵形成了希爾德斯海姆市的獨特特徵。貝恩沃德主教是希爾德斯海姆歷史上出現的一個光芒四射的人物,他為當時社會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凝聚澳大利亞歷史的聖詹姆斯教堂與聖瑪麗大教堂
    如今這個夢幻般的建築物,當初它的設計圖紙是從廢紙簍裡翻出來的。1957年,由4人組成的評委會討論審議歌劇院的各種設計方案。其中一位名叫伊爾羅·薩裡南的評委注意到了已經被扔進廢紙簍裡的設計圖。這位芬蘭裔美國建築師獨具慧眼,發現丹麥設計師耶爾恩·烏特松的構思別具一格,富有詩意,頗具吸引力。
  • 聖瑪麗大教堂擁有宏偉壯麗的彩色玻璃!
    聖瑪麗大教堂離拉蘭布拉不是很遠,裡面一些小街道主要用做人行道。聖瑪麗是一個美麗的大教堂,我們參觀了教堂的內部,還拍了照片,很有紀念意義。進去不需要門票,大教堂所在的地方也是古色古香。一天的晚些時候開放參觀屋頂,是要收費的,但我們去的太早了,又熱,就沒等了。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
    雪梨最宏偉最漂亮的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每次走進去都有一種肅穆與莊嚴的感覺。聖瑪麗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它始建於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因此聖瑪麗大教堂又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聖瑪麗大教堂大殿以十字進行區域間隔,陽光從琉璃窗欞傾瀉而下,黃色的燭光映襯著聖母、耶穌聖潔的靈魂。聖瑪麗教堂是以創世紀為主題,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以手工精巧而聞名世界。1865年修建中的大教堂毀於大火。
  • 聖瑪麗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位於雪梨海德公園附近,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是一座非常雄偉的大教堂。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 什麼是塔林號,仔細的看城門介紹,聖瑪麗教堂與聖靈教堂
    在它的對面,是一座充滿了沙俄時代特徵的東正教堂——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這座教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數個洋蔥頭屋頂,周圍一圈略小的眾星捧月、捧出了中央那個最大的。正方形的底座、四扇大門位於四條邊的中間,每一扇門下都有高高的臺階;窗戶和門邊堆著厚厚的灰泥裝飾,那些垂下來的花紋好像擠在蛋糕上的奶油。
  • 雪梨海德公園附近的聖瑪麗大教堂,始建於1821年
    哥德式的聖瑪麗教堂氣勢雄偉恢宏,內部可以免費自由參觀,遊人們一進入教堂,立刻就會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教堂地下墓穴的馬洛哥神父地板圖案,是以創世紀為主題的,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因手工十分精巧而聞名世界。
  • 聖瑪麗大教堂——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
    聖瑪麗大教堂是perth城市中比較大一座教堂,這個教堂可以坐perth市內的公交車到達門口附近,下了車就能遠遠地看到這座教堂。教堂門口有塊牌子寫著St.Mary&Cathedral,確認了我們沒有走錯地方,還寫著具體的彌撒時間,教堂的建築正面是古老教堂的建築風格,外圍兩邊和後面卻能看到現代的元素。走進教堂也能看到現代的元素。教堂門口有個專櫃售賣一些紀念品,冰箱貼之類的。位於海德公園的對面,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寧靜的氣氛。教堂很大,外面看起來黑糊糊的窗,入內一看窗上都是精緻的玻璃畫,顏色鮮豔,給人很溫暖很聖潔的感覺。
  • 聖塞巴斯蒂安教堂遊覽完之後,我們接著步行至聖瑪麗教堂!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在尼甘布的眾多教堂中,最大最豪華的就是聖瑪麗教堂。它於1874年開始修建,總共修了50年,精雕細刻。教堂裝飾莊嚴典雅,十分講究。中殿的天花板上有莊嚴肅穆的宗教壁畫,非常值得觀賞。陽光透過七彩的玻璃窗灑進來,顯得教堂格外神聖。
  • 仰光聖瑪麗大教堂:多種東南亞元素,莊嚴、典雅,世界化的小縮影
    瑪麗大教堂歷史悠久,是緬甸影響力最大的教堂,每天早晚都會舉行彌撒,針對講不同語言的教徒,分為英語、緬甸語以及泰米爾語三種。教堂為新歌德風格,高高聳立的雙塔樓別具特色。仰光聖瑪麗大教堂(Saint Mary\\'s cathedral)位於始建於1895年,屬新歌特風格建築,是仰光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的外觀由紅色磚石築造,加上兩個尖塔,顯得非常西式,內裡的飛升拱廊和五彩的裝飾,融合了多種東南亞元素,給人莊嚴、典雅的感覺。
  • 旅遊:聖瑪麗教堂,心靈的憩息之所,不被世俗沾染的聖潔地!
    聖瑪麗大教堂雖有著一個很通俗的名字,卻有著非常不俗的氣質。光從教堂的外形上看,就很不像一個教堂,倒象一個博物館。這座教堂顯示了現代建築師是如何尋求通過大膽的構形、創造性的裝飾象徵手法來展現靈魂的升華。教堂內部結構果然不俗,竟是充滿現代的設計。
  • (海德公園-博物館-聖瑪麗大教堂)一天遊
    在這一站下車,可以去到海德公園Hyde Park- 澳大利亞 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再往下走就可以去到 雪梨 塔、情人港,所以 雪梨 市區完全可以靠步行,事實是公交車站與站之間距離的確很短。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舊金山聖瑪麗大教堂開展
    一群被綁縛的無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面容苦痛、身體扭曲,訴說著64年前在南京發生的那場慘絕人寰的戰爭暴行———在舊金山聖瑪麗大教堂展廳內陳列的這組浮雕,吸引著參觀者的視線,成為那段野蠻歷史的永恆定格。
  • 聖瑪麗大教堂,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位於海德公園的對面,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教堂內部可以免費自由參觀,一進入教堂,立刻就會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天主教的發源地,美麗壯觀,彩色的碎石鑲嵌!
    雪梨海德公園附近的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的聖誕燈光秀太好看
    平安夜,一組雪梨聖瑪麗大教堂的聖誕燈光秀。聖母子圖打在高聳的聖瑪麗大教堂的牆面上,超級震撼!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
  • 英格蘭之旅:觀賞多佛爾的崖壁和聖瑪麗教堂
    羅馬時代遺留至今的燈塔與一座牢固的盎格魯一撒克遜教堂毗鄰。多佛爾特有的白紀崖壁向海面延伸幾百英尺,是個讓人浮想聯翩的地方。正因為如此,在崖壁上行走時要格外小心,遊客要遠離崖邊至少20英尺。觀賞崖壁的最佳地點是在聖瑪格利特灣,遊客可根據路標指引從大路走到這些景點。
  • 聖瑪麗教堂有高聳的教堂鐘樓,內部挑高的拱廊,讓人們頗為震撼
    聖瑪麗教堂創建於1478年,設計帶有濃鬱的晚期垂直哥德式風格,高聳的教堂鐘樓,內部挑高的拱廊,大幅的垂直線條玻璃的運用,初見頗為震撼。教堂自創建以來一直都是劍橋城區的主教教堂,同時也是劍橋大學機關所在,一直到1730年,辯論、授予頭銜和大學的其它活動都在這所教堂裡舉行。知名的威斯敏斯特鐘聲的也發源於此,每過15分鐘,劍橋倫敦兩地便響起同樣的報時鐘聲。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美輪美奐燈光秀
    入夜的雪梨清風習習溫度適宜,一家老小親朋好友相約來到聖瑪麗大教堂前的廣場上,欣賞一場美輪美奐的夏夜聖誕燈光秀!聖誕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聖誕的氣氛越來越濃了,聖誕的裝飾越來越多了,人們的心情也是越來越嗨了!這不,從晚上7點半開始人們就慢慢聚集在聖瑪麗大教堂廣場上,這裡有唱詩班表演,美食和啤酒,還有隨後精彩的燈光秀。